岩石上的信仰:中国北方人面岩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地域的界定

2.1.1 研究对象

中国人面岩画的最早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谭属春、陈爱平点校,岳麓书社,1995,第501页。文中记载的“人滩”即人面岩画的分布地点,位置大概位于长江宜昌附近。文中的“人面形”即是对人面岩画的称谓。盖山林在《阴山岩画》盖山林:《阴山岩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中对其发现的人面岩画使用“人(兽)面”的名称。宋耀良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三联书店,1992。和孙晓勇孙晓勇:《东北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初探》,《东北史地》2013年第2期。等将其称为“人面岩画”;龚田夫和张亚莎、龚田夫、张亚莎:《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贺吉德、贺吉德:《人面像岩画探析》,《三峡论坛》2013年第3期;贺吉德著,丁玉芳整理《贺兰山岩画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李祥石、李祥石:《人面像岩画探究》,《文化学刊》2011年第9期。安英、安英:《贺兰山西麓大井山人面像岩画研究》,《三峡论坛》2012年第2期。张建国张建国:《贺兰山口人面像岩画初探》,《三峡论坛》2012年第6期。等称其为“人面像岩画”。高原、高原:《神秘的北方面具岩画》,《内蒙古艺术》2007年第1期。张琰张琰、高圆、李鑫雅:《北方面具岩画中原始宗教含义的体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等则称“面具岩画”,等等。西方的学者将人面岩画称为Faces or Masks,指人所戴的面具,或类似人脸的图形;James D. Keyser, Indian Rock Art of the Columbia Plateau,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2.苏联岩画学家奥克拉德尼科夫在记述阿穆尔河萨卡奇—阿梁村人面岩画时,称之为“面具”。王志:《中国史前至商周时期人面崇拜之初探》,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近些年,国内学术界在此类型岩画的称谓方面,大多数学者将其称为“人面像岩画”或“人面岩画”。因此,本书采用“人面岩画”这一称谓。

关于人面岩画的定义,我们根据它的主要特征,将其定义归纳为:人面岩画,即只以人的头部或类似人头部的造型为主要刻画对象,不刻画身体的躯干,一般具备人的五官,但有的仅刻画眼部,有的不具有头部轮廓,有的在面部饰有纹饰,有的则在头部轮廓外围饰有线条。在众多的岩画类型中,人面岩画独具特色,造型神秘诡异,并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从目前的发现来看,人面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中国的人面岩画的数量多、分布广,并且中国的人面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方岩画的区域范围内。

本书将中国北方地区刻于或描绘于岩石表面之上的所有人面岩画作为研究对象。北方地区的人面岩画多数为凿刻或磨刻而成,少数为颜料涂绘而成。

2.1.2 研究地域

中国的人面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方岩画的区域范围内,其自东向西呈带状分布。主要有内蒙古赤峰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内蒙古桌子山岩画、内蒙古巴丹吉林岩画,以及宁夏贺兰山岩画,此外,新疆也有少量的人面岩画。这些岩画分布点中,赤峰地区有125幅人面岩画,阴山地区有125幅人面岩画,桌子山地区分布有45幅人面岩画,贺兰山地区分布了206幅人面岩画,巴丹吉林地区有43幅人面岩画,新疆地区分布有3幅人面岩画。因此,人面岩画在中国北方集中分布在阴山、桌子山、贺兰山,以及赤峰地区。尽管在中国东南系统岩画中也存在人面岩画,如江苏连云港的人面岩画,福建和台湾的人面岩画,等等。但是,从数量和分布体系上来说,北方地区的人面岩画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它所具有的特殊含义上,都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对中国北方地区人面岩画的研究在中国人面岩画的整体研究中亦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书仅就中国北方系统中的人面岩画进行研究,期待能够从北方系统的人面岩画中找寻出人面岩画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