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列国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43/23669243/b_23669243.jpg)
二 政治状况
(一)政体简介
1.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1年7月12日通过,并于次日公布后生效。宪法规定,保加利亚为议会制国家,总统是国家象征并在国际上代表保加利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现任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埃夫(Rosen Plevneliev)是保加利亚历史上第四位民选总统,2011年10月当选,2012年1月宣誓就职。
2.议会
保加利亚议会称国民议会,议长称国民议会主席。根据1991年宪法,国民议会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并有对内政外交重大问题做出决定的权力。保加利亚议会实行一院制,共240个议席,按比例制选举产生,任期4年。政党或政党联盟需要获得不少于4%的有效选票才能进入议会。
本届议会是第42届国民议会,2013年5月产生,领导人包括议会主席和两位副主席。现任议会主席米哈伊尔·米科夫(Mihail Mikov), 2013年5月21日当选。共有4个党团进入本届议会。
3.政府
保加利亚内阁称部长会议,是中央行政机关,其主席(即政府总理)根据总统授权组阁政府。政府成员根据总理提名,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保加利亚现政府于2013年5月29日成立,由1名总理和17名部长组成(其中3人为副总理兼部长)。现任总理普拉门·奥雷沙尔斯基(Plamen Oresharski)为无党派人士,由社会党提名,任期4年。
4.司法
保加利亚司法体系包括最高司法委员会、最高上诉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总检察院、特别侦查局、最高律师委员会,各行政区、市设有法院与检察院。宪法法院由12名法官组成,其中4名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4名由最高上诉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全体法官会议选举产生,4名由总统任命。
5.政党
目前保全国已注册登记的政党有300多个,进入本届议会的主要政党有4个。
保加利亚社会党(简称“社会党”),执政党。前身是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91年8月。1919年5月改名为共产党,并加入第三国际。自1944年开始连续执政47年。1990年2月,保加利亚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国家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并于4月改名为社会党。曾于1994~1997年、2005~2009年执政。现任党主席是米哈伊尔·米科夫。
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党(因其主要由土耳其族人组成,故代称“土族党”),执政党。1990年1月4日成立,4月26日注册。该党主张民族平等,尊重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通过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达到民族间的谅解与团结。1997年4月19日大选中,该党同其他小党联合组成救国联盟,成为议会第三大党。该党于2001~2005年与稳定与振兴国民运动党(НДСВ)联合组阁,2005~2009年又与“社会党”及稳定与振兴国民运动党联合组阁。现任党主席是柳特菲·梅斯坦(Lyutvi Mestan)。
争取欧洲进步公民党(简称“公民党”),在野党。2006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该党奉行基督教民主主义原则,推行基督教旨、家庭和民主价值观。希望通过努力建立自由、民主、团结、公正的社会,使保加利亚更好地融入欧洲。“公民党”自成立以来,民众支持率一直较高。2009年7月,该党在保加利亚第41届国民议会选举中获胜,赢得117个议席,单独组成少数派政府。现任党主席是博伊科·鲍里索夫(Boyko Borisov)。2013年2月,因大规模群众抗议活动,“公民党”内阁宣布辞职。在2013年5月举行的提前议会大选中,该党获97席,仍是议会第一大党。
阿塔卡全国联盟(简称“阿塔卡”),在野党。2005年7月注册成立,倡导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和报纸。2005年首次参加议会选举并获得21个议席,成为议会最大的在野党。2009年议会选举中再次获得21席。2013年议会换届选举中获得23席。现任党主席是沃伦·西德罗夫(Volen Siderov)。
(二)政局现状
自2013年2月大规模群众抗议导致中右翼的争取欧洲进步公民党政府辞职以来,保加利亚政坛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公民党”在2013年5月12日的议会选举中胜出,获得议会240席中的97席。其主要对手保加利亚社会党获得84席。另外两个进入议会的政党是: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党(获得36席)和阿塔卡全国联盟(获得23席)。由于没有获得议会其他三党中任何一党的支持,“公民党”组阁失败,沦为在野党。于是,“社会党”和“土族党”像在往届政府中所做的一样,再次联合执政。两党联合共有120席,离多数还差一席。极右翼政党“阿塔卡”明确表示不会与其他三党中的任何一党结盟。然而,在2013年5月29日联合政府接受议会的信任投票时,“阿塔卡”却暗中支持了“社会党”和“土族党”。2014年2月中旬,联合政府再次打败反对党的第三次不信任动议,也是得益于“阿塔卡”的支持。这会继续成为执政联盟的运作模式。
“社会党”和“土族党”联合政府上台以后一直面临反政府示威游行的压力,反映出公众对现任政府的不信任,再加上强势的反对党“公民党”不断在议会发起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本届政府较上届政府更缺乏稳定性。
(三)国际关系
保加利亚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现实主义,核心是维护民族利益、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优先发展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作,注重睦邻友好,开展多元外交,积极发展同独联体、亚洲、中东和北非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目前,保加利亚同14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7年保加利亚与美国恢复公使级外交关系,1950年断交,1959年再度复交,1966年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关系长期紧张。1989年后两国关系逐渐改善并恢复正常。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保加利亚政府声明支持美国为打击恐怖主义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并同意美国的要求,为参加反恐行动的美国运输机提供空中走廊。2006年,保美签署两国政府间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国向保加利亚境内的三处军事基地及一处军用物资仓库派遣约2500名士兵,美国出资对基地进行改造和维修。2011年,保加利亚政府批准保美政府间防务合作协议的一项附件,允许美国在保加利亚境内部署无人驾驶飞机。保加利亚军队目前仍参与北约在阿富汗的行动。
冷战时期,保加利亚一直同苏联保持密切的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后,保加利亚仍与俄罗斯保持着比较好的关系。2008年两国举办保加利亚-俄罗斯年系列活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保并为保加利亚的俄罗斯年揭幕。2008年,保俄签署了保加利亚加入“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政府间协议。该项目建成后,保加利亚将成为东南欧最重要的能源过境中心。2012年11月,保加利亚政府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在保境内建成“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最终投资方案。
保加利亚于2004年3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自加入欧盟以来,保加利亚一直受到欧盟的密切监督。欧盟委员会2014年1月发布的最新监督报告显示,保加利亚在完善法律和司法改革方面的进展仍然不足,因为到目前为止几乎很少有涉嫌腐败和有组织犯罪的人员被判刑。
保加利亚原计划于2011年加入申根区,且已达到加入所需的技术要求,但德法两国以保加利亚缺乏良好的司法和管理环境为由,要求推迟其加入。此后保加利亚加入申根区的计划被一拖再拖,至今仍无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