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考察(21世纪人口学研究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研究背景

人口再生产是由出生和死亡决定的人口不断更替的过程。在一个数量不断增长(或减少)的人口群体中,妇女生育率已经降到(或上升至)更替水平甚至更低(或者更高),但在相当时期内,人口仍保持原有的增长(或减少)趋势,这就是人口再生产惯性(刘铮,1986: 30)。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凯菲茨(Keyfitz, 1971)首次正式提出,他注意到“由于历史上的高生育率导致了高比例的育龄妇女,因此年龄别生育率即使已经下降很久,但粗出生率仍居高不下”。由于世界人口长期以来的增长趋势,人们通常习惯于人口的惯性增长,对惯性减少(或负增长惯性)知之不多。随着发达国家完成人口转变,生育率在极低水平下波动,20世纪末,对俄罗斯、意大利和德国等国的研究(Preston and Guillot, 1997)发现,人口减少的过程中也存在人口惯性。2000年前后欧盟15个成员国的人口正处于从惯性增长向惯性减少的转折点,有研究指出,尽管人口负增长惯性仍很微弱,但如果1.5左右的总和生育率保持不变,欧洲人口将出现绝对减少(Lutz, Brian and Scherbov, 2003)。

中国目前仍处在人口惯性增长阶段。总人口规模在庞大的基数上不断缓慢增大,由2000年的12.67亿增长为2010年的13.41亿均为年末人口数,为当年人口普查推算数。数据来源: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11》,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第102页。。但妇女生育率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走低(陈卫,2008)。根据未经调整的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原始数据计算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仅为1.2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数据资料表5-5。和1.1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长表数据资料表5-4。,已属于极低生育率。中国人口死亡率自2004年以来在年龄结构的影响下开始出现升高态势。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作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不断下降,但仍一直保持为正值,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7.58‰和4.79‰。

惯性增长维持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为正值,总人口规模继续扩大,这些容易获得且更易被理解的时期指标不免会给人以错觉,即人口增长的趋势会延续下去。然而,人口内在蕴含的发展变化趋势真正体现在代际更替方面,当子女一代的人口规模不足以弥补父母一代时,人口的缩减趋势将不可避免。事实上,中国人口增长的内在趋势已经发生方向性的变化,由增长型的人口转变为缩减型的人口(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组,2007: 93)。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008)计算了中国1950~2006年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发现早在1990年时中国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就已经转为负值,过去十几年的低生育率正在逐渐累积,形成负增长惯性。茅倬彦(2010)利用人口惯性因子指标计算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总人口惯性、城乡人口惯性和分年龄人口惯性的变化和趋势,发现中国人口的惯性增长作用正在逐渐消失,城镇处于人口正负惯性的转折点,目前中国人口的惯性增长完全来自农村,主要表现为老年组人口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利用同样的方法,她还分析了1980~2000年中国各省份人口惯性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地区间人口惯性的差异。该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各省份人口惯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正在急剧减弱,各个省份正在从强烈的正增长惯性类别向负增长惯性类别聚集。高达70%省份的人口惯性已经告别人口强正增长惯性,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四个省份已经呈现人口负增长惯性(茅倬彦,2011)。

进入21世纪,全国及各区域人口再生产形势如何?人口缩减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否进一步加剧?本章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分析2000年和2010年全国仅指大陆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以下同。及各省区市的人口再生产态势,并通过聚类分析比较21世纪前十年省级人口再生产水平的变化与差异,以把握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内在趋势,为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