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古村镇)(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广西人文资源丰厚而且珍贵。广西虽然位处祖国边陲,但文化历史悠久而且成果辉煌。在五帝时期的颛顼时代,现今的广西地区就是古华夏母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土文化的先声——殴越、骆越文化是古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秦统一岭南直至以后各朝,对于促进广西地区的民族融合、加强广西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动广西地区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过积极而巨大的作用,而广西地区人民对国家的贡献也日益勋著。在东汉及其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广西曾经成为江南经学文化重地。自隋朝首开科考直至清末,广西全境甚至文化相对落后的左、右两江流域,人才辈出,好学之风蔚然。其民性刚毅,民风淳厚,历史上广受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称道。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失去的领土动辄以数万乃至数十万平方公里计,陆地边界北、西、西南无处不被列强蚕食,然而独有广西边境得以基本保全。时至今日,广西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其社会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堪称民族地区和谐、和融的典范;广西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文化审美心理互相影响甚至融合,达到了大致相同和相近的境界。广西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审美心理,成为广西区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使广西社会整体向更高层次发展具备了重要基础和推动力量。

广西古村镇及其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质,是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广西的重要媒介,更是广西重塑文化形象、发展新型村镇文化的重要基础。广西既大量地继承并发展了古百越文化,同时又广泛地吸收并融合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文化元素,尤其汉文化元素,进而在继承、发展与融合之中形成了具有多元色彩的广西地域文化。这种继承、发展与融合,既体现在广西各地方的家族、民族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也凝聚在广西古村镇建设的历史里。广西古村镇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今后新型村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借鉴;广西古村镇的演变,也促使我们更为全面、深刻地反思。广西古村镇的形成与发展模式在今天固然难以而且没必要简单地复制和模仿,然而其发展的规律仍然值得我们探讨与揭示,并从这些规律中获取真正的教益。

《广西风物图志(第一辑)·古村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所构成的整体生态视域,力图勾勒广西古村镇发展的历史风貌,展现广西古村镇的文化底蕴,从村镇形成、发展和保护的侧面,揭示广西人民在历史上对文化的艰苦追求及卓越的创造。书中所选取的古村、古镇,大多各有特色,而且都有自己的文化标志,其认识价值和传播价值都是极为丰富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广西秀美的山水和厚重的人文有机融合的结晶,蕴含了广西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吕瑞荣

2017年深秋于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