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第2版)(列国志(新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马尔代夫的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公元1153年,伊斯兰教取代佛教在马尔代夫取得统治地位后,马尔代夫从此进入了漫长的苏丹王朝统治时期。在长达800多年的时间内,无论是葡萄牙统治时期还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尔代夫一直保持着一种古典的伊斯兰教义下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即苏丹的寡头统治。1932年,苏丹被迫批准了马尔代夫的第一部宪法,建立了马尔代夫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政体。1934年,英国正式承认马尔代夫的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共和国浪潮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共和国主义”变革。由于受“共和”浪潮的冲击和影响,马尔代夫的政治制度一度有所改变。1953年1月1日,马尔代夫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共和国,穆罕默德·阿明出任首任总统马尔代夫总统办公室网站资料,2003年1月14日。。1953年8月,原副总统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迪迪等人趁阿明总统外出之机,借国内饥荒突然发动政变,推翻了阿明的统治,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迪迪自任总统。1953年8月21日,人民议会被迫正式罢免了阿明的总统职务,并通过了废除共和国制度的法律。1954年3月7日,马尔代夫恢复了苏丹国政体,伊斯兰教王国再次代替了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导致了马尔代夫的历史大倒退。

1959年,马尔代夫最南端3个环礁宣布成立“苏瓦代夫联合共和国”。1962年,纳色尔政府派出兵船,1963年终于平息了叛乱,马尔代夫重新得到了统一。

1964年,马尔代夫对现行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并取得了成效。这次改革规定:苏丹是国家的元首,由一个特别会议选举产生。政府首脑为内阁总理,由议会提议,然后由苏丹任命。议会由54人组成,其中8人由苏丹指定,其余成员全部由内阁总理指定。内阁总理、内阁成员和议会成员的任期均为5年。国家的一切法律都由议会制定,然后呈报苏丹批准。上述政体改革,虽然没有根本改变马尔代夫的封建专制政体,但对一个长期以伊斯兰教规为国家一切准则的国家来说,在当时确实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进步。这一改革的另一重大成果是促使马尔代夫获得了完全独立。1965年7月26日,马尔代夫与英国签订条约,英国被迫放弃宗主国地位,马尔代夫终于获得了完全独立。

1968年3月,马尔代夫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废除苏丹统治,建立共和国。当年11月11日正式宣布第二次成立共和国。根据新颁布的共和国宪法,易卜拉欣·纳色尔在议会的间接选举中当选为马尔代夫共和国总统,任期4年。纳色尔总统任命艾哈迈德·扎基为政府总理。至此,马尔代夫历时800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才真正宣告结束。

1972年,马尔代夫颁布了宪法修正案,总统任期从4年延长至5年,并规定总理由议会选举产生。1973年,易卜拉欣·纳色尔再次当选总统,艾哈迈德·扎基再次当选总理。

在1978年的总统选举中,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当选总统。加尧姆就任总统后,一方面加紧巩固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入手,使国家迅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78年,马尔代夫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同时利用岛国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时开放了旅游产业。1985年,入境游客达到12万人次以上,成为国家经济中的一个亮点,民众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实惠。1985年马尔代夫正式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尽管1980年、1983年和1988年发生过三次未遂政变,但加尧姆总统一直稳掌政权。在1978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的选举中,加尧姆连续六次当选马尔代夫共和国总统,得票率都在90%以上。

2005年初,马尔代夫开始启动宪政改革。2006年6月,议会通过了在马尔代夫实行多党政治的议案,从而使各政党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正式认可。2008年8月,新宪法正式生效。10月,马尔代夫举行多政党体制下的首次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穆罕默德·纳希德在第二轮选举中,击败了连续执政30年的时任总统加尧姆,成功当选马尔代夫宪政改革后的首位总统。

纳希德总统上台后,由于根基不稳,加之政策推行过急,出现了不少负面效应。2011年5月以来,马尔代夫持续发生游行示威和政治动乱。2012年2月7日下午,纳希德在巨大的压力下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瓦希德。2013年9月7日,马尔代夫举行总统选举。因存在舞弊行为,最高法院宣布选举结果无效。11月16日,马尔代夫重新进行总统选举。前总统加尧姆的胞弟、马尔代夫进步党领导人亚明与共和党领导人西亚姆结成联盟,以微弱优势击败纳希德,成功当选马尔代夫第六任总统。2014年5月27日,共和党被逐出联盟,执政联盟解体,国家大权重新回到加尧姆家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