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特色资源
马尔代夫地处印度洋中部,气候常年如夏。全国1192个岛屿,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洋面上,又像是上帝抛向人间的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甚是美丽。旖旎的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独特的伊斯兰建筑、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加之方便快捷的交通、热情周到的服务,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由于自然的造化和古老文明的高度融合,马尔代夫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一 旖旎的热带风光
马尔代夫的资源特色非常鲜明。有人曾这样形容:99%晶莹剔透的海水+1%纯净洁白的沙滩=100%的马尔代夫。也有人形容马尔代夫是上帝抖落的一串珍珠,拥有白色沙滩的海岛就像一粒粒的珍珠,而珍珠旁的海水就像是一片片美玉。
马尔代夫地处印度洋中部,各岛大小不同,风景各异。一些是沙丘海滩,寸草不生;一些是热带海岛,植被茂盛;有的则珊瑚礁环绕,绿宝石般的潟湖里畅游着许多珍奇的海洋生物。在马尔代夫,洁白柔软的沙滩、高高挺拔的椰树、清澈见底的潜水场,以及鲜红的落日、忙碌的渔帆……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五彩斑斓的珊瑚礁构成了马尔代夫十分漂亮的海景,成为世界一奇。尽管马尔代夫陆上野生动物较为稀少,但海底世界缤纷多彩,海洋物种十分丰富。这里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珊瑚,还有十分少见的热带鱼群。蝴蝶鱼体形较小,但色彩绚丽,具有深色而扁平的形体和一个单独脊鳍;此外还有漂亮的天使鱼、鹦鹉鱼、岩鳕、麒麟鱼、喇叭鱼、蓝色斑纹鱼;除鱼类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如各种软体动物和蛤类、蟹类等。此外,在马尔代夫的某些水域,还可见到鲨鱼、黄貂鱼、海龟、海豚等大型海洋生物。马尔代夫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加之这里海水清澈,水下能见度达30~60米,是潜水爱好者和水下摄影者的理想去处。因此,马尔代夫素有“潜水天堂”的美誉。
马尔代夫横跨赤道,气候湿热多雨。在一些面积较大、较潮湿的岛屿上,还生长着一些热带雨林,最常见的树种有露兜树、香蕉树、红树林、面包树、菩提树、热带攀缘植物、椰子树等。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大小花园里,到处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热带花卉。马尔代夫独特的热带雨林风光,虽然没有亚马孙雨林那样的气势,却也另有一番情趣。它周围既有一望无际的大洋相伴,又有其他的大小岛屿为伍,这里没有恐惧,没有危险,构成了马尔代夫另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由于海域辽阔,岛屿众多,不同的地理位置,岛与岛之间的风光也千差万别,如最北端的蒂拉顿马蒂环礁和最南端的阿杜环礁,相距700多公里,不但在岛屿风光上存在不少差别,就连方言也迥然不同。在马尔代夫,无论是旅游岛还是居民岛,每座小岛就是一个旅游胜地,这里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都有所不同。单从自然风光来说,有些岛保留了属于马尔代夫的独特的热带岛屿原始风貌,热带植物十分茂盛,充满了浓浓的生机,让人迷恋;有些岛则满是珊瑚礁,寸草不生;有些岛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让人沉醉;有些岛则是椰林高耸,硕果累累;有些岛的酒店掩映在原始的热带丛林之中,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有些岛的客房则是海上木屋、水上别墅……在马尔代夫,无论在哪座小岛,人们置身其中,完全被海水包围,不但可以享受到大海独特的涛声,感受到来自大海的魅力,还可以在酒店的阳台上看书,在清澈的海水里游泳,在日出日落时尽情地观海。总之,马尔代夫的每个小岛,都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旖旎的热带风光,为马尔代夫赢得了众多的荣誉。2006年,在世界旅游大奖会上,马尔代夫被授予“印度洋最佳旅游地”和“世界最佳潜水地”的殊荣。2007年,马尔代夫获得“全球最浪漫的游览地”称号。2008年,马尔代夫入选最佳国家名片——2008年度世界最佳海滩旅游胜地,并被评为最佳国家名片——世界自然风光第二名和旅游胜地及住宿条件第三名。2009年8月3日,马尔代夫在第16届世界旅游大奖庆典典礼上被提名为印度洋上的主要旅游目的地。2010年,马尔代夫摘取“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最浪漫目的地”两项桂冠。2011年马尔代夫再次获得“全球最受欢迎国家”第二名。在2013年度世界旅游大奖(印度洋地区)颁奖典礼上,马尔代夫包揽了33项大奖中的22项
。
二 众多的名胜古迹
马尔代夫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不仅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而且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国家博物馆 由中国援建的国家博物馆,不但藏有代表阿拉伯及斯里兰卡文化的展品,以及一些古老的马尔代夫手工艺品和一些中国的瓷器和钱币,还陈列着部分苏丹的遗物及一些文物。
清真寺 马累市内有35座清真寺,其中胡库鲁清真寺是马累岛上最美丽的清真寺,也是最古老的清真寺,始建于1656年。这里有种类繁多的巨大石雕和一条长长的镶板,该镶板刻于13世纪,纪念1153年将伊斯兰教引入马尔代夫的哲人阿布尔·巴拉卡特·约瑟夫·阿尔·巴巴里。教堂内外的墙壁都刻上了阿拉伯文字及各种装饰,周围还围绕着几座墓碑。这些墓碑上都有精致细腻的雕刻,纪念古代的苏丹及统治者。
伊斯兰中心 在首都马累,最显眼、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是伊斯兰中心,这座建筑物也是目前马累最大的建筑物。1979年由加尧姆总统命名设计,1983年11月奠基,1984年11月落成。伊斯兰中心是全国穆斯林心中的圣地,可同时接纳5000人前来朝圣,金顶反映的不只是岛上穆斯林的虔诚信仰,更是马尔代夫繁荣的象征。伊斯兰中心由两部分构成:礼拜大殿和两个侧殿,另有南殿为妇女专用殿。礼拜大殿面积为6000多平方英尺。加尧姆总统在“米哈拉布”(窑壁)上亲笔书写了《古兰经》经文,其他众多马尔代夫艺术家积极参加了礼拜大殿的木工制作、殿内装饰、绘画等工作。伊斯兰中心的宣礼塔,是马尔代夫目前最高的建筑物,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之一。目前,伊斯兰中心已经成为马尔代夫一个具有重大宗教、历史、民族意义的场所,是赴马累旅游的必达之处。
外岛 不但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风情,还有大量的人文古迹。托杜岛(Thoddu)上仍然保存着一座佛教寺庙,在寺庙的一间房子里,人们发现隐藏着一尊巨大的佛像;在尼兰杜岛(Nilandhoo),有一座马尔代夫第二古老的清真寺——阿萨里清真寺(Aasaari Miskiiy),该寺有高雅华贵的石墙,墙体用精心切割的石条砌成,墙上的木制旋涡形装饰性花纹古朴而典雅;伊斯杜岛(Isdhoo)上的清真寺,是一座有着3个多世纪历史的古寺,该寺以独有的漆艺、流畅的书法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嘎杜岛(Gadhdhoo)有一座巨大的白色金字塔,全部用石灰石砌成,是马尔代夫最令人难忘的名胜之一。
三 纯朴的民族风情
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航海家和旅游者相继来到马尔代夫,将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活和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形式源源不断地带到马尔代夫。经过长期的演化、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马尔代夫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及民间音乐舞蹈。比如深受东非和南亚文化影响的当地传统音乐与舞蹈及传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同样是马尔代夫吸引世界人民的宝贵的资源之一。2009年,马尔代夫将旅游推广到居民岛以后,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
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尔代夫还依据其地理环境,开发了许多时尚且参与性很强的游乐活动。如由水上摩托车、香蕉船、冲浪、拖曳伞、风浪板、轻艇等组成的水上活动项目。马尔代夫还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它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水下能见度成为全球三大潜水圣地之一。同时,马尔代夫的海钓也很有趣,一直是广大钓友心目中的乐土。
四 著名城市
(一)马累
马累是马尔代夫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2006年人口普查时,该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727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马累位于马累环礁的马累岛上,南面是瓦杜海峡,西面是维林吉里岛,东北是胡鲁累岛和胡鲁马累岛。比北京时间晚3个小时。
马累是一个热带岛屿城市,街道整洁、空气清新,市内到处是繁茂的热带植物,五颜六色的鲜花常年盛开不败,林荫道两旁种满了椰子树、棕榈树、香蕉树、杧果树、面包果树等。
马累靠近赤道,属海洋性气候,无四季之分。2011年,马累日最高气温达31.5℃(4月),最低气温为25.6℃(2月),全年日平均气温达到30.9℃。2011年,马累年降水量达到1333.3毫米,其中100毫米以上的月份就占一半以上(7个月)。降水量最多的是10月,达到224.4毫米;最少的是2月,仅6毫米。
马累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历史上曾经是马尔代夫的皇家岛屿,是历代统治者及皇宫的所在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这里有幸存下来的王宫和大量古迹。在马尔代夫国家博物馆内,保存着大量的古董和文物,其中包括史前和先伊斯兰时代的大量石器以及各个朝代的许多王室遗物等。
马累是马尔代夫的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中心。政府机构全部位于马累市内。城市南部和西南部是居民区,手工业工人、渔民和小贩多居住在这里。北部是港口,也是鱼市和商业中心。1969年马尔代夫宣布马累为开放港口。目前,马累设有国际机场和全国唯一的贸易港口,它既是全国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中心,又是印度洋上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地,还是红海、波斯湾至太平洋的重要停泊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马累是全国的金融中心,设有马尔代夫国家银行和伊斯兰银行,印度的印度国家银行、斯里兰卡的锡兰银行、巴基斯坦的哈比卜银行、中国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毛里求斯商业银行等都在马累设有分行。此外,马累还设有多家保险公司和金融借贷公司,人们可在此方便地存取和兑换本国货币和外币。
马累是马尔代夫的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在马累设有大使馆或高级专员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马累都有常驻代表,英国、德国、丹麦、挪威、土耳其和瑞典在马累设有领事馆,许多国际会议也常常在马累召开。
马累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岛上有不少出租汽车,有开往全国各地的大小船只和水上飞机,有飞往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世界各地的固定国际航班和包机。马累通信业较为发达,建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公用磁卡电话和国际互联网。
马累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市内建有报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图书馆、学校、体育活动中心和茶馆。
马累还是全国的宗教中心。市内建有世界一流的伊斯兰中心和星期五大清真寺,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清真寺和其他30多座规模不等的清真寺,马累是马尔代夫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
(二)阿杜市
阿杜市位于马尔代夫群岛最南端的阿杜环礁行政区,位于首府马累以南大约478公里处,全部由居民岛组成,现有人口32000多人,是全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除马累以外在环礁行政区设立的唯一城市。该市下辖5个区,即希塔杜区、马拉杜-菲杜区、马拉杜区、胡鲁杜区和米杜区。这些区都是自然岛屿,天然相连,互通性良好。除以上岛屿外,阿杜环礁还有一些无人定居的小岛和甘岛机场。
在5个区中,希塔杜是该市的核心商务区和政府所在地,行政机构众多,人口也居阿杜市之首。此外还有众多的教育机构(包括2所幼儿园、3所小学、2所中学、1所马尔代夫国立大学分校),绝大部分居民可在本岛完成初中和高中课程。由于这里的教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优,邻近岛屿或附近环礁的孩子们也常常到希塔杜的学校上学。希塔杜有一家地区医院,可提供24小时的医疗服务,此外还有一些私人诊所(如眼科诊所和国际医疗中心等),邻近岛屿和附近环礁的居民常到此就医。
阿杜市所在的阿杜环礁由7座人工桥梁连接起来的居民岛和约20座无人岛组成。阿杜环礁跨越赤道,将马尔代夫群岛延长至南半球印度洋最南端的海域。心形环礁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马尔代夫最大的岛屿就在其中。此外,这里还拥有全国最大的珊瑚礁,瑰丽斑斓,蔚为壮观。环礁西部主要由两座较大的岛屿组成,岛屿之间有堤道相连,从而形成了当地最大的一片陆地,也是马尔代夫除马累以外唯一有公路相通的地方。延绵十多公里的公路旁有保存完好的马尔代夫村落,当地咖啡店星罗棋布,呈现一派纯朴自然之景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阿杜环礁曾是英国的海军基地。1941年8月,英国海军登陆阿杜环礁,并开始在此秘密修建海军基地和甘岛机场。1957年,英海军基地移交给英国空军甘岛站。1959年1月3日,分裂主义者阿卜杜拉·阿菲夫·迪迪在阿杜成立所谓的“苏瓦代夫联合共和国”并自任“总统”,不久即被政府粉碎。1965年,马尔代夫获得独立,英国被迫放弃宗主国地位。1975年,英军开始撤出甘岛,1976年3月,甘岛重新回归马尔代夫。
阿杜市现已开发了香格里拉·维林吉里(Shangril'as Vilingili)和阿马里· 阿杜(Amari Addu)两个旅游度假酒店,建有一个汉克德(Hankede)城市宾馆,一个赤道会议中心(Equatorial Convention Centre),铺设有一条长达14公里(8.7英里)的马尔代夫最长的堤道。2011年11月,该市成功举办了第17届南亚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