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书的灵感源于一次博士同门茶叙。记得在四年前,四位师从全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苏振芳教授的弟子——杨建义博士、李辽宁博士、谢宏忠博士和笔者,齐聚于杨博士(当时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的办公室闲聊。谁曾想,原本是同门师兄弟难得的把茶言欢的机会,却变成一场关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学术讨论会。我们四人都供职于高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不仅追踪学术研究的前沿,而且密切关注现实,尤其关切高校学子的精神生活。
话题先由李博士挑起。他从近年来我国高校发生的一些典型恶性案件(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杀害老师案等)谈道: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以后,高校校园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年高校典型恶性案件的一再发生说明我们的应对措施明显滞后,作为高校理论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反省,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学校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杨博士随即接过话题,从一个长期分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的角度,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自2000年以来大学生在求学、求职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他的介绍将高校校园环境的变化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得我们对校园环境变化的认识顿时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谢博士是一名“最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经常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从与学生密切接触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对当代大学生在恋爱、求知、尊师重教、娱乐消费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行为态度都表达了丝丝的忧虑。他认为,我们应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引领他们用正确的态度过好大学生活,并为积极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身处热烈讨论中的笔者显然是无法置身事外。一方面,认真地倾听着师兄弟们的高见,他们的观点不断地在我思想深处激起阵阵涟漪;另一方面,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问题迅速聚拢过来。这些问题有:什么是精神需求?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与一般人的精神需求有何异同?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精神需求有何异同?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有何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需求有何契合点?精神需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引导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走向?怎样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作为曾经的大学生,我们对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感同身受。但是,时光飞逝,到了21世纪,虽然我们的大学生身份早已经褪下,关于大学时代的印象也早已淡化,但是,我们依然生活在大学生身边,与他们为伍,伴他们成长。因此,对于21世纪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可以说,我们了如指掌。
“渴望活出精彩”是大学生的普遍愿望。大学生是时代骄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站在时代大潮前端的青年大学生们面临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人才交流国际化等多层面的机遇与挑战,他们的求知渴望被强烈地激发起来。求知渴望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为实现成长成才而主动地接受学业;求知渴望更是怀揣“中国梦”的当代青年“渴望活出精彩”而发自内心的呐喊;求知渴望是一种自我启蒙且照亮自我内心的责任行为。对于刚刚结束高考迈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来说,大学好似一个小型的社会实践场所,无论是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还是在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课堂”活动中,都让他们感受到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新生们能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在快乐中掌握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大二和大三的学生随着专业课的不断深入,开始注重知识的适用性,且获取知识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更热衷于从本专业出发,增强就业的能力。对于面临就业或者继续升学的大四毕业生,他们则更加渴望获取实用性知识或专业性知识,他们也深刻地意识到求知的本质不仅是接受职业培训,而且是把自己培养成能辨别、会思考、讲文明、能继承的全面性人才。正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精神上的需求构成了人存在的独特属性。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即构成其存在的独特个性。
“自我人际伪装”的大学生心系情感需求。心理学家曾指出,青年面临着“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期。大学生多数为青年,他们既有独立思考和自觉追求幸福人生的强烈意识,但又对自己该怎样追求幸福,缺乏思想上的鉴别力和行为上的控制力,所以,部分大学生喜欢进行“自我人际伪装”。“自我人际伪装”是大学生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时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面对熟悉的亲人和朋友,大学生们表现出活跃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如目前日渐流行的“屌丝”“高富帅”“白富美”“黑木耳”等词就是他们的“语言标签”。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交流对象,哪怕是亲戚来访,他们也表现得异常淡定和寡言少语,手机或者电脑成为他们避开陌生人群的工具。因此,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总会有许多“低头党”,顾名思义,他们是一群忙着刷微信、织微博、看空间动态以避免与陌生人交谈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自我防御”的同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仍然心系情感需求,尤其是爱情需求更是旺盛。爱情需求不仅反映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情感状态,更是“自我人际伪装”的真实表现。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如果一个大学生经常与别人,特别是同伴脱离交往,或者被同伴排斥在群体之外,就会发生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需要改变“自我人际伪装”的心理,尝试获取情感需求的正确方法,从而满足爱情需求和人际交往需求,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
“自我中心凸显”的大学生在乎尊重需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卑,为了解除这种自卑感,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需要凌驾别人的感觉,于是构成补偿作用的优越情绪”。事实上,这种“需要凌驾别人”且感觉“自我优越”是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和“一家之宝”,家长多以他们为中心;他们也渴望自己有所爱和被人爱,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大学生们步入大学后,总是希望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能围着他们转,倘若遭遇一些冷漠或者不经意的批评,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生个人的实力与成功固然重要,但是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也不可或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追随时尚潮流”的大学生向往休闲娱乐需求。2011年,一部名为《宫》的穿越剧在各大卫视热播,且“穿越”成为大学生热议的话题之一。2012年,中影集团和优酷网联合推出的微电影《老男孩》异常火爆,让许多大学生感慨青春并致敬青春。2013年,无论在何处,总能听到大学生对“都教授”的议论,这就是源于火爆荧屏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而引发热潮的“钢丝粉”大多是大学生,他们是追随时尚和紧跟潮流的一批青年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晴雨表”,是最开放、最活跃、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是各种时尚潮流的积极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从他们身上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整个社会潮流的走向和娱乐焦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人,占总网民数的81.0%,超过2亿博客(包括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介)用户。所以,往往一个短信或者微博发出,转帖和转发的速度就极为惊人。青年大学生是网民队伍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大学生“网君”就是给予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代名词。大学生同时也是社会的敏感层,他们关注时髦的服装,畅想流行歌曲,发表新思想,这都决定了大学生对休闲娱乐的向往。无论是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宝宝来啦》,还是《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大学生注定是最为忠实的追逐者,甚至出现了许多年轻的辣妈,还有部分大学生结婚生子。大学生们在时尚潮流中“出格”和“出位”总是令人惋惜。
“向往真正成熟”的大学生关注价值观需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讨论甚多且具有时代性。其中1979年《中国青年》刊登了《潘晓来信》,文章中的主人公潘晓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这引起了大规模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潘晓来信》也因此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案例。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然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成;陈旧的农业社会结构分崩离析,现代工业社会结构形式初现;自我封闭的籓篱已被拆得七零八落,但自由开放的秩序尚未真正建立……我国社会正处于风险不断积聚的时代,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迁正进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其中,最为致命的是全社会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物本取向、器本取向、人本取向和神本取向等各种取向的价值观念轮番冲击着大学生们的头脑,不断考验着年轻的他们。于是,一些大学生在面对风险时就不知不觉地陷入到价值选择的困惑中,出现信仰对立的现象,他们有的既崇尚马克思主义可又相信各种宗教,有的既崇尚科学技术可又相信封建迷信,有的既崇尚真理的力量可又相信金钱至上,如此等等。
“长大成人”本是顺理成章的过程。但是,断裂和冲突不断的社会却让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显得有些艰难,潜藏在他们思想、心灵和灵魂深处的精神需求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羁绊的牢笼,他们声嘶力竭地呐喊,渴望被发现,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满足,一如久旱龟裂的大地渴望甘霖,一粒粒深埋地下的种子也期待浇灌。我们深信,在这样一个“最坏也是最好”的年代里,大学生们一定可以凭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敢于担当的主人翁精神和“天若负我我不负天下”舍我气势,成就自我,造梦中华。
廖志诚
2014年6月16日于中山大学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