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青藏高原的地域经济特点与区域划分
一 古代青藏高原地域经济的特点
(一)中国地域经济的划分及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关系
中国经济史学界习惯上把中国历史上的地域经济以长城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即长城以北的游牧经济区和长城以南(中原)的农业经济区,并有“南农北牧”之说。但这只是就纯农纯牧区的一种粗略划分。从上文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就地理地貌、社会形态还是传统经济类型,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中国西部,是一个既有纯农业,又有纯牧业,同时又有农牧兼作的独特经济区域。
李根蟠、彭世奖先生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漫议》一文中指出:“作为民族经济史研究对象的中国少数民族,是相对于中国历史上经常处于主导地位的华夏——汉族而言的。民族经济史既要研究近代民族的经济发展史,也要研究古族古国的经济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同民族活动在不同地区,从事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因此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处理民族、地区、类型的关系问题。近年来区域经济史研究很热,但没有形成自己的区域经济史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民族的因素。一般情形是,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形成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或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组合。这些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或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组合往往是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同时又成为古代区分不同经济区域的标志。”
西藏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是一个农牧兼作的经济区。古代西藏农业区与中原农业区不同的是:一是政治上的政教合一和经济上的领主庄园制;二是与家庭畜牧业的密切结合。古代西藏牧业区与长城以北的游牧经济区不同的是:一是领主轮牧制;二是辅以传统部落制。更有特殊意义的是,自然及地理的特点形成的与中原地区的互补关系,使得传统的互市和贡赐关系成为联结汉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促使其必然东向发展,并在13世纪归入中华版图,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中国是个土地辽阔、气候复杂、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向海洋倾斜的国家。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演进的历史而言,农耕与游牧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秦汉以前,两种文化圈均因自然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三大经济区域,即以中原和南方为主的农业区,长城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的游牧渔猎区,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以青藏高原为主的农、牧兼作区。这种自然分工决定了三个部分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互补关系,也决定了三个部分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历史交流,决定了中华民族“三个离不开”的历史特点。这一时期相互间的接触是零散的、间断的。秦汉以后,中原和长城以北各自形成相对统一的政权组织,两种文化间建立起比较稳定、全面的接触关系,其特点是游牧南进与农耕重心南移。降及清朝,“大一统”的政治环境、游牧对农耕依附的加强,传统农耕区人多地少局面的形成,都促使农耕文化全方位地推向游牧和农牧兼作地区,以经济的或者军事的方式交融汇合,边疆与内地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趋势。
中国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农耕文化在夏朝即具雏形。代夏而起的商本属东夷,迁徙至河南东部以后,发展了农业生产。在商末兴起的周是以农业著称的部落,《史记》《周本纪》载其首领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在公元前11世纪,周灭掉商朝,并将农耕文化的影响扩大到长江中游,形成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波及吴楚的农耕文化圈,在其内部通过宗法制建立了初步统一的政治经济制度,“井田制”成为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生产方式。
西部及北方游牧文化圈的出现年代,迄今尚无确切资料,但有关游牧部落的活动却史不绝书。冒顿单于统一塞北和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异常深远的意义,它使中国在具有不同类型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出现了游牧及农牧兼作的局面。
单纯游牧本身并不能满足对生活资料,特别是茶叶和粮食、布帛的需求,于是这些生活日用品就成为游牧经济的必要补充,而这只能从中原农耕圈中获得,以茶马为中心的互市和朝贡贸易就必然成为联系汉藏民族的经济纽带。中国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冲突中交融,在竞争中汇合,呈现新的局面。位于黄河以北的北方农耕区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融合的大场所。
(二)古代青藏高原地域经济的特点
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点,决定了西藏的农牧经济发展历史,必然由有农有牧、农牧兼作走向以农为主,实行农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的道路。
西藏号称“世界屋脊”,藏西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和藏东海拔4300米以上的地区最暖月平均气温一般都低于10℃,不能保证谷物稳定成熟;其他地区虽属宜农范围,但受地形和水利条件的限制,从事种植业也很困难。因此,大多数山地和高原仍以草场畜牧为主。即使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也有草场优势。直到和平解放初期,西藏牧区仍占47.2%,占主导地位,农区占24.2%,半农半牧区占28.6%。这种自然条件使得西藏自古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有牧有农,农牧兼作,畜牧业是农业(指种植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时的畜牧业和农业是一种互补关系,畜牧业可为农业提供肥料,同时为农户提供肉、奶等畜产品;而种植业能为牧民提供食品,同时为牲畜提供饲料和饲草。
西藏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有悠久的历史。据《西藏王统记》所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雅砻悉补野部第一代赞普聂赤时,西藏已产生和发展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垦田耕种,建筑城邑。”又据《松赞干布传》所云:当时还有一个叫孟的部落和吐蕃住在同一地区,他们以善于“经营畜牧业”知名。自此以后,西藏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发展。但总的来说畜牧业在西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一直占优势地位。
西藏的牧场可分为天然牧场和人工牧场,而畜牧业主要靠天然牧场。
西藏草原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草原牧草生产的季节不平衡,一般是冷季牧草生产下降,草质低劣;暖季牧草产量上升,草质优良,这种不平衡性,给饲养牲畜带来了很多困难,结果造成在冬春季节牲畜生长停滞,瘦弱掉膘,死亡率增高,而在夏秋季节则牲畜肥壮,生长较快,死亡率也较低。二是西藏地处高原,地形气候复杂,因而产草种类及结构很不一致。三是天然草场类型复杂。其中,高山平坝干旱草场分布广,面积大,地势起伏不大,主要分布在山坡或下部河谷较高的阶地;高山台地草甸草场面积不大,但牧草密度大,大多分布在缓山沟谷之间的阶地,牧草以莎草科为主;高山阴坡草场坡度较大,气候较为潮湿,植被总覆盖度亦仅为51.03%,以杂草为主;高山阳坡草场坡度较大,土层较薄,植被主要为禾本科和杂类草;高山漫滩草甸草场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漫滩和排水不良的低地,一般较平坦潮湿;藏北高山开阔谷地冲积草甸草场以小莎草和蒿为主,是最好的越冬草场,也是最好的割草场;高山洪积扇草场,是较为开阔的缓坡,是沙质草原草场,禾本科牧草比重最大,也是夏秋牧场;高山草甸草原草场,分布于高山坡地,以莎草为主。
二 古代青藏高原地域经济类型区域
(一)农牧业的经济类型区
1.纯牧区
在历史上,西藏纯牧类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藏北、藏西和藏南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主要饲养牦牛、绵羊和山羊。
2.主牧区
主牧区是指以牧为主,但也有少量种植业,主要种植青稞,大部分劳动力从事饲养牦牛、绵羊等牲畜,畜牧业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70%。主要分布在藏西海拔4500米以下、藏东海拔43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和高原地带。
3.半农半牧区
半农半牧区大都分布在重要河流的中上游和农区的边缘地区,它同时具有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条件。海拔越高,从事畜牧业的就越多,反之海拔越低,从事畜牧业的就越少。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牦牛、黄牛、绵羊等,种植业主要是青稞和小麦。半农半牧区的牧业产值和收入一般比种植业多。
4.农区
主要分布在藏南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以及藏东“三江”流域峡谷地区,是西藏农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耕地占西藏耕地总面积的65%,粮食产量占西藏粮食总产量的70%。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和玉米,饲养的牲畜有黄牛、绵羊、山羊、牦牛和猪等。
(二)农牧业分类和品种
1.农作物分类和种类
西藏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因而需要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农作物。西藏农田大部分分布在海拔高度2700~4100米。在海拔4000米以内地区,许多农作物都可以种植,越过4000米的地区,情况就有所不同。很多地区都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少数能种植者产量亦不高。西藏农田的分布,主要在山谷地带和河谷地带。山谷地带,自然条件较河谷地带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无霜期短,只适宜种植早熟作物;河谷地带,自然条件远胜于山谷地带,无霜期长,适宜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有些地区还适宜种植油料和糖料作物以及烟草和茶叶等。
西藏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蚕豆、油菜、荞麦、燕麦、马铃薯、玉蜀黍、芜菁、烟草、粟黍、黄豆、绿豆、小扁豆、亚麻、苜蓿、水稻等20多种。在各种农作物中,居首位者是青稞,其次是小麦、豌豆、油菜和荞麦等。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门隅地区和珞瑜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较为丰富:在门隅地区,“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旱稻、荞麦、青稞、鸡爪谷、小麦、大豆、棉花、芝麻等,一年可收获两三次。水果有香蕉、桔、柚、桃、梨、苹果等”;在珞瑜地区,“农作物有青稞、小麦、鸡爪谷、玉米、水稻、荞麦、高粱和豆类,白菜、油菜、南瓜、圆根、土豆和辣椒等蔬菜也适于生长。”此外,在波密、林芝、亚东等地区,玉米、高粱、芝麻等亚热带作物都能生长。
作为种植农业的主要役力是牦牛、犏牛和黄牛。农业家畜除牛外,还有藏猪、藏鸡、藏犬和羊。
2.牧业品种
就目前西藏境内实际饲养的家畜情况来看,我国各地现有的各种家畜种类,除骆驼外(据资料记载与考察访问,20多年前西藏阿里地区还有骆驼,现在已无饲养),其他各种家畜如绵羊、山羊、牦牛、黄牛(包括犏牛)、马、驴(包括骡)、猪、水牛等,在西藏均有养殖。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由内地引进的品种),西藏境内现有各种家畜品种40多个,其中以绵羊、猪、马和黄牛品种较多。各牲畜现有品种如下:
(1)绵羊 绵羊是西藏自治区饲养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家畜之一。西藏绵羊品种结构中数量最多的是藏系绵羊,藏系绵羊在西藏境内又由高原型藏羊、雅鲁藏布羊和三江型藏羊组成。其余还有樟木绵羊、茨盖半细毛羊、边区莱斯特半细毛羊、罗姆尼半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美利奴细毛羊、阿尔泰细毛羊、沙力斯克细毛羊等品种,以及各类杂种羊。
(2)山羊 山羊是西藏自治区饲养数量仅次于绵羊的一种家畜,分布在西藏各地。目前的品种有藏山羊、亚东山羊和引入的萨能山羊以及一些杂种山羊。
(3)马 马的品种也较多,除西藏固有品种藏马外,从内地引入的还有顿河马、伊犁马、三河马、塘克马、巴里坤马、卡巴金马、阿哈马等品种,以及各种杂种马。
(4)黄牛 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东部,在西藏农区畜牧业中居重要地位。品种有西藏黄牛、西门达尔牛、三河牛、秦川牛、荷兰牛以及犏牛和其他杂种牛。
(5)牦牛 牦牛是西藏固有的重要畜种之一,西藏各地均有分布。
(6)猪 猪在西藏饲养较少,但其品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藏猪、荣昌猪、内江猪、定县猪、华北黑猪、新淮猪、郑州花猪、约克夏猪、巴克夏猪、苏白猪、长白猪等十多个品种,以及各种杂种猪。
三 自然资源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对农牧林业发展的影响
西藏的纬度较低,辐射强度大,年均日照多在1500~3400小时,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的形成极为有利。在降水方面,西藏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6~9月降水较多,降水与热量有较好的配合,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除局部地区外,大气降水并不能完全保障农作物正常生产的需要,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0%以上。
从整体来看,西藏的大部分地区是荒漠草原,不适宜农耕,只有少部分气候比较温暖的河谷由于日照长、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具有发展高原灌溉农业的有利条件,但耕地总面积不到27万公顷,大部分地区为高原游牧区。虽然西藏牧业分布地域辽阔,但是可以有效利用的面积有限。草原牧草生长季节短,产草量低,载畜量低,而且多风雪灾害,生产很不稳定。农田必须有水利灌溉,庄稼才能生长成熟,因此耕地分散在河谷地带,一年只能一熟。繁衍生息在西藏的各个民族是在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与严酷的自然条件不断的艰苦拼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西藏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一位,年径流量4482亿立方米,有高山冰雪固体水库。干旱季节又是气温高的季节,雪山融化的水补充河水灌溉。西藏农田以修水渠引河水,修水塘蓄径流水自流灌溉为主,在河段上游抛石拦河抬高水位,修渠引水灌溉农田。灌水是农田管理的主要环节,有秋灌、冬灌、播前灌和生育期间灌水几种。一般秋耕前灌水,创造适耕土壤水分。“淹灌灭草”在秋季进行,作物收后,将宿根性杂草多的地块,四周起土埂,灌水浸泡一个月左右,使杂草窒息而死,山南地区这种做法较普遍。水浇地一般进行冬灌,利用冬季气温昼夜温差大,使土壤经冻融作用,疏松土壤进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春播前灌水,一是为播种创造适播土壤墒情;二是灭草。青稞、油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播前灌水诱发杂草发芽出苗,待杂草长至2~3片叶时耕地播种,把杂草翻出地面晒死或埋入土中窒息而死。这种灭草方法称“京玛蘖”,在日喀则一带称“扎扭”。作物生育期间灌水4~5次或7~8次,灌水一般采用“头水晚、二水赶”的技术要领,尤其是青稞和小麦。
“淌旺”是西藏旱地蓄水保墒的一种特有灌溉技术。旱地一般处于江河水灌不上,而支流、支沟的冰雪融水和泉水又不能充分灌溉的中间地带。这种地带的耕地面积大、土层深厚、保水性强。因而西藏人民利用雨季形成的径流开沟蓄水,把秋冬水蓄积在土壤中,为翌年春播及幼苗生长提供水分,解决了农作物春播及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农民称这种灌溉方法为“淌旺”,也称这类地为“淌旺地”。传统的“淹灌”“京玛蘖灭草”“淌旺”等农业技术,不但把多种农业技术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的理念。
西藏的高寒山地农牧业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典型意义,气候和地理的特殊性对该区的农牧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全区90%的土地海拔在4000米左右,有2/3的土地海拔超过4500米。全区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但可耕种的土地资源较少。西藏的耕地资源,经过调查,1952年为245万亩,只占总面积的0.14%。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一些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除藏东南的察隅、墨脱一带有极少量的水田外,其余均为旱地。西藏有67%的土地面积被草原所覆盖,全区可利用的牧草地有9.7亿亩之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重要牧区。草资源总的特点是:面积辽阔,分布不均,类型多样;牧草产量低,地区差异大;牧草品质好,营养成分高;草地利用季节性明显,缺乏天然割草地。全区草地有17个类型,高寒草原类型和高寒草甸类型是主要的草地类型,其面积分别为4.74亿亩和3.8亿亩。
西藏东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带,分布着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大片原始森林,这片森林对青藏高原、我国内地和东南亚、南亚各国及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西藏以云杉、冷杉、松、柏为主要树种的天然林面积占99%以上,但受交通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西藏过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仅限于薪柴和少量自用木材的采伐,自然腐朽的木材每年达400万立方米以上。西藏历史上,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十分有限。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高原交通运输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和限制了西藏交通线路的可通性。一般来说,资源越丰富,它与外界的可通性越大。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能较早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开发利用,而重要资源的利用或大型矿藏的开发,总是以兴建各类型的交通线路为前提。但是西藏过去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加之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西藏交通运输十分有限。运输基本依赖畜力。
(三)盐湖资源与区内农牧民之间传统的“盐粮交换”
西藏的湖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藏北羌塘的湖泊矿化程度很高,许多湖泊整个湖底都为盐的晶体所覆盖,成为巨大的天然盐库。有的还蕴藏芒硝、石膏等。外流湖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可供水力发电。大多数湖中都有天然鱼类。此外,许多湖泊都可开发为旅游、探险景点,有的湖泊盛传宗教传说,被誉为“神湖”。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西藏除西部阿里和藏东峡谷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形成南农北牧的传统经济区域。在昔日的农奴制社会里,西藏北方牧民从盐湖采盐去交换南方农区的粮食,形成传统的西藏内部特有的“盐粮交换”形式。盐湖与藏民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