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各种具体科学是何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这些问题,对当代多数大学生来说是在高中阶段就比较熟悉而又感到抽象、茫然的问题,然而却是进入哲学尤其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神秘殿堂的基本问题、最大问题。
一 哲学是什么
从词源上来看,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爱”(phi-lein)和“智慧”(sophia)两个词组成的,意思为“爱智慧”“追求智慧”。以此观之,哲学家就是爱智慧的人、追求智慧的人,而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人。所以苏格拉底说:“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即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这就是哲学的“大智慧”,而不是具体的“小聪明”。因此,当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夸奖为“聪明”人时,需注意这里暗含着“小聪明”之贬义。
在古代汉语中,本无哲学一词,但古代汉语中的“哲”字也是“智慧”“明智”的意思。此外,中国古代的占卜之书《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之说,其中“形而上”之“道”类似于西方的哲学。到了19世纪,日本既懂汉语又懂英语的学者西周,把源于古希腊的“philosophy”译成汉语的“哲学”。到1896年前后,中国近代思想家黄遵宪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并逐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所接受。
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自从奴隶社会诞生起发展到今天,其定义就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各自心中都有一个对哲学的独特定义与理解。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实现城邦正义与整体幸福之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是物理学之后的“形而上学”。在经院哲学家看来,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是绝对精神、科学之科学。在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是研究形而上学为无意义之学。在后现代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看来,哲学是创制新概念之学。中国传统哲学更有先秦诸子之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因此,有位日本学者说,如果你想难倒一个哲学家,那就问他什么是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体系化的哲学家,生前也没有给哲学一个明确的定义。后来,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们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如下这个比较科学的、较被普遍使用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这一定义的要义有三个方面。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
世界观人皆有之,且有不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不断地与其自身、周围的人、社会与自然等事物打交道。在此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婚恋观、苦乐观、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社会观、国家观、历史观、自然观等,并会以此指导其行动,产生不同的人生境遇,形成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
一般人的世界观不同于哲学的世界观。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不自觉形成的,是对其自身、人、社会与自然等世界某一方面的零散认识,缺乏系统性与理论论证。而哲学的世界观是自觉形成的,是哲学家、思想家对其自身、人、社会与自然等世界深层次的一般性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系统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例如,中国古代的《易经》这部深奥晦涩的哲学经典著作,以形式严谨、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来言说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德国古典哲学体系化大家康德,以高度抽象的、理性思辨的三大经典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来言说人世间的真、善、美。这些都是系统化、理论化哲学世界观的典范。
哲学世界观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在世界之外的世界观,它包括并决定历史观与人生观,人生观则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它们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近代西方哲学创始人笛卡儿(1596~1650年)具有二元论的世界观,造就了他政治观上的两面性:不满现状又反对革命;决定了其妥协摇摆的人生观与行为准则:“始终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其短暂的人生:喜欢温暖卧室、不习惯早起的笛卡儿,被迫在寒冷的冬天早起为瑞典女王讲课患肺炎不治而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毛泽东同志曾说:“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另外,哲学不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是古代西方哲学所谓的“知识总汇”,而是研究、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不同于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是在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来的,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儿的《方法谈》等,都是哲学方法论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
一般说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人们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则要求人们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从某种精神出发。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就会在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坚持个别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就会在实际工作中走精英主义、官僚主义路线。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知识体系,最初与许多具体科学知识混杂在一起,早期的哲学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大多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因此,早期西方哲学被看成“知识总汇”,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大具体学科门类知识从哲学中的分化发展,到了近代,西方哲学昔日的辉煌不再,但仍试图靠抽象的思辨凌驾于其他具体科学知识之上,把自己视为“科学之科学”。黑格尔抽象思辨的哲学体系,就是这种最完善形式——“科学之科学”的最后代表,因而造成了哲学的僵化,引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及其普遍规律,尤其是要整体地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高度抽象性与概括性的结合。哲学所研究的物质、运动、规律范畴的普遍性与一般性,就大大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具体学科物理、化学所研究的某一具体特殊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还存在联系。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的土壤,需要不断从具体科学中汲取新的材料与营养,才能有所概括与总结,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否则,哲学发展的生机就会停止。另一方面,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任何科学家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而进行研究的。正如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1977年,在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提议“把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因为他一贯主张世界有更深的统一”。这可以说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的一则逸闻。与之相反,晚年的牛顿放弃哲学的指导,在错误的“神的第一推动力”观念指导下研究神学,论证上帝的存在,反倒成了物理科学进步的阻力。
3.哲学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哲学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哲学只是特定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式,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历史上的哲学家无不受到其阶级地位的限制,其哲学理论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服务。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哲学。孔子的哲学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哲学。洛克、卢梭、黑格尔等的哲学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哲学。现代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自诩为太阳,认为自己发现了终极真理,其超人哲学、权力意志妄图超越阶级局限性,然而希特勒却成了其哲学的一个不幸结果。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公开宣称自己哲学的阶级性,是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服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是对社会存在或正确或歪曲的反映,既是对真理的追求,又是对某种信念的追求。与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其他意识形态相比,哲学这种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较远,更抽象,相对独立性更强,往往会成为思想政治斗争与变革的先导。
二 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及其理论依据
哲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存在、真假、善恶、美丑、环境、公正问题等。那么,其中基本的、最高的或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对此,恩格斯在1886年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时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区分各种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古今中外各哲学派别论争的焦点就在于这个基本问题,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们被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其二,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与前提。各派哲学只有对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根本问题进行回答之后,才能解决其他哲学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了各哲学学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其三,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与物质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是每一个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是人类活动本原性结构的最抽象的表达,也是人类自由与必然关系、理想与现实关系、彼岸与此岸关系本原性结构的最抽象的表达。也就是说,人类就是在不断解决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关系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因此,哲学基本问题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即哲学中关于存在问题研究的理论。中西方古代哲学都是以研究本体论问题为侧重点的。恩格斯把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根本的、唯一的标准。据此,列宁又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狄慈根等人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并阐明了哲学的党性原则。因此,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就被称为哲学的党性问题。
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既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近代西方哲学是以研究认识论问题为侧重点的。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有一些哲学家如皮浪、休谟与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其理论则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怀疑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方面,第二个方面是第一方面的延续。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它成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分标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原则;从现实意义上看,它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成为实际工作中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与哲学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式、人口与地理环境。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具有影响与制约的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更广泛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科学与社会心理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所有的哲学家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命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最基本的辩证关系。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都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其中,有的从社会外部去寻找某种超社会、超自然的精神力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把上帝、神、“绝对精神”等视为社会发展的根据;有的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当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以主观精神和思想意志来解释社会发展。这些都是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主张。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才对社会历史发展作出了正确的解释,是科学的历史观。
三 哲学基本派别
哲学具有反思、批判与超越的特点和功能,它贯穿于整个哲学的发展历史。哲学的自我反思、批判与超越,又总是在哲学派别的论争中实现的。哲学的派别论争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在哲学的派别论争中,最基本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争,其中还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论争,在当代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论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坚持物质决定精神。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精神决定物质。彻底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史上所谓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平行的本原,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倒向唯心主义。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二元论的典型。此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概念只在上述意义上使用,与先进还是落后、高尚还是卑劣、重物质享受还是重精神享受等,并无必然联系;唯物主义也并不一定比唯心主义的理论贡献与智慧更多。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并把物质世界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实体。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印度哲学认为,世间万物的四大基本物质要素是“地、水、火、风”。古希腊哲学第一人泰勒斯认为,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万物都是由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垂直运动、不可分与不可见的原子构成的。虽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但普遍存在直观猜测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不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在近代西方,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神学、尊重科学的启蒙运动,诞生了一批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有培根、霍布斯和洛克。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有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拉美特利。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有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因为费尔巴哈认为,物质的自然界是唯一的现实世界,认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意识是大脑的产物,“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即上帝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的,反过来却成了支配人的力量。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展开哲学论证,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猜测性,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其一是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以机械力学的原则解释一切事物与现象,如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其二是形而上学性,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尚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与研究事物的方法被培根、洛克引入哲学领域,因而不能把世界看成一个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过程,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的某一层次的具体形态,不理解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其三是不彻底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没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把精神、思想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有时称它为“新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唯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
在哲学发展历史上,产生了众多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其哲学上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宋代的陆九渊,他提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中国明代的王守仁,他提出“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万物皆备于我”;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提出了“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他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个人主观感觉、精神与意志的作用,把客观世界看成主观意识的产物,必然导致唯我论、唯我主义,与科学相违背。主观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思想作风与思想方法。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物质世界是其产物与表现。其哲学上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南宋的朱熹,他认为精神性的“理”是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即“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本身运动发展的产物与表现。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意识绝对化、客观化、神秘化,成为决定与支配人的绝对力量,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对神的信奉以及各种宗教迷信思想,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即哲学史上除了“世界是什么”的本原性问题论争之外,还贯穿着“世界是怎么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论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讲哲学,就少不了这两个对子。”
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辩证法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古代朴素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说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自发结合。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把“五行”作为世界的本原的同时,还认为“五行”的“相克相生”造成了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世界本原的同时,还提出了很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万物流变,无物常住。……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列宁甚至把赫拉克利特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的逻辑学系统提出了辩证法三大规律及其系列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自觉、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现代辩证法思想,把整个世界的发展描述为一个过程。马克思高度评价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绝对精神”的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为了体系的需要,合理的辩证法思想被其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了。
(3)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与发展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科学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崭新的唯物辩证法,使辩证法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形而上学最初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意为“物理学之后”的学问——“第一哲学”,即研究经验对象以外的理论,包括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与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含义相当,在魏晋时期被称为“玄学”。从13世纪起,西方形而上学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神、灵魂、意志自由)。近代黑格尔赋予了形而上学新的现代含义,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哲学史上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3.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般说来,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叫近代西方哲学,19世纪中叶的西方哲学叫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哲学在思想倾向上被学者们分为两股对立的思想: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理论思潮。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是科学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近代以来科学的飞速发展及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哲学的思辨无用而渺小,唯有精确的实证科学才是有用而伟大的,也只有运用类似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实证科学的方法于哲学,才能使哲学变成科学的哲学。其主要派别一个是以詹姆士和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一个是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再一个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既不同于对科学的崇尚与倡导,也不同于需要大力弘扬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主义只是一种需要批判分析的哲学思潮,其实质是拒斥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试图把哲学变成科学的附庸。
人本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其含义有四: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与文学运动,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四是指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与位移主义,宣扬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与超人哲学。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有时在同等意义上被使用,因为人道主义通常被解释为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思潮和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批判继承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合理内核,又具有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超越性,预示了哲学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