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经济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辽宁近现代矿冶产业的出现

辽宁的抚顺、新宾地区是满族发祥地,乾隆年间,清政府以开矿破坏东陵风水为由,严禁开采。直到1851~1874年间才逐渐解除封禁,允许汉人小规模开采煤矿。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筹集赔款,公开下诏要求各省积极兴办矿政,中国近代矿业由此开始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向被视为龙兴禁地的奉天(辽宁)地区,也不得不开放矿禁。1896年3月,光绪下令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垫款白银2万两,以资助副都统荣和率部开采奉天(辽宁)境内的金银矿。1897年,清廷又委任江西巡抚德馨、翰林院编修贵铎办理奉天矿务,随后在省城设立奉天矿务总局,下设8处地方分局。

1901年以来,中东铁路正式开通,沙俄借此大举进入辽宁地区,并大肆占地开矿。迫于形势,盛京将军增祺开始试行招商开矿。1902年,奉天督辕矿务局总管全省矿务。1905年,清廷商部命令各省设立矿政调查总局。同年冬,奉天省成立矿政调查总局,次年设立锦州、铁岭、开原等分局,调查奉天(辽宁)境内各种矿产,1906年5月,陆续设立西丰、宽甸、铁岭、开原、辽阳、锦州、本溪等分局,详细调查所管界内的各种矿产,随时呈报总局。1907年,清政府废除东北将军体制,设立行省制度,并设劝业道负责东北矿政事务,1909年,东北当局将矿政总局、分局废除,并规劝业道。次年,奉天劝业道派矿务委员5人分驻各处,管理全省矿务。辽宁省统计局编《辽宁工业百年史料》,辽新内资字(2003)第14号,2003,第134页。

清政府在辽宁创办矿务之初,主要以纯官办为主,效果不佳,数月即亏损数千两白银,所办各矿大多被迫终止。其后奉天矿政总局设立,但由于官款缺乏,商股也难以筹集,只得由各分局就近招商,自筹资金开矿。由于各矿资金有限,开矿效益并不理想,总分各局财政大多入不敷出。虽然如此,民营资本在采矿业领域仍然得到了初步发展。奉天矿政调查总局成立之初,曾对各地矿业做了初步统计,“全省各种煤矿一百四十八,金矿一百八十八……各矿以煤与河金为最多。惟各矿区域多在群山之间,交通不便,转运维艰……”孔经纬:《清代东北地区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361页。

由于开办矿业需要巨额资金,无论官方和个人资本均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辽宁地区规模较大的采矿企业大多采用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的形式,用政府拨款和商人集资相结合的办法来筹措资金。规模较小的商办矿业采取股份公司或合资公司的形式,通过发售股票,从社会上广泛募集资金。

表2-1 清末奉天省主要采矿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金毓黻《奉天通志》卷116,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第998页。

从表2-1不难看出,煤矿、金矿为当时辽宁地区主要开采品种。为加快矿业发展,清政府进一步允许民营资本25家开采较大矿山,资本24.9万两白银,分别占东北三省35家主要矿企,资本34万两白银的71.4%和73.2%。张福全:《辽宁近代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第103页。

表2-2 清末辽宁地区25家民营资本开办的矿山

资料来源: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编(日文版)《满蒙经济要览》, 1917,第244~246页。

这25家民营矿业绝大部分是煤炭开采业,资本金介于1000~10000两白银之间,砂金业资本金规模较大,也只有20000两白银和50000两白银(见表2-2)。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民营资本规模仍然不大,民营矿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一 煤炭开采业

官办辽阳尾明山煤矿。1896年,商人雍万珠呈领矿票,李顺卿筹集资金共同开办了辽阳尾明山煤矿,3年后,李顺卿自行起票经营。辽宁省档案馆藏《军督部堂》档案,卷3383。1902年,沙俄资本觊觎该矿,屡次要求在这一地区开办煤矿,盛京将军增祺担心该矿华商资本不足,进而被沙俄资本吞并,于是由粮饷处增拨官本银1万两,共计资本金2万两,开设官商合办天利公司。令道员李席珍、协领连中管理矿务,准许俄商纪道夫入股银1万两,但公司事务仍由中国人管理。次年6月,纪道夫将股本抽回,增祺除照原价拨银1万两外,又给余利5000两。该矿改为纯官办煤矿。日俄战争期间,该矿被日本人占据,1905年冬才归还清政府。1906年春,盛京将军赵尔巽将此矿转归矿政局管理,由知府熊寿籛为总办,县丞尹福海为副办并兼管辽阳闾属矿税事务。1908年春,道员徐廷爵接任矿政局,查出账目有弊,于是黜退熊寿籛并实行整顿,拟定办理章程十条,将矿务与矿局事务分开管理,明定账款分类报销,并立售煤三联单。最后废除煤矿把头制度,改为直接招收矿工,以后,公司连年获利,金毓黻:《奉天通志》卷116,《实业四·矿业上》,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第336页。到1910年,共盈白银38000余两。辽宁省档案馆藏《辽阳州工房》档案,卷3629。徐廷爵对矿务的整顿和改革大大促进了尾明山煤矿的发展。1906年,天利公司又进一步兼并了茨尔山王姓煤矿。辽宁省档案馆藏《辽阳州工房》档案,卷3088。

官办锦西虹螺岘天益煤矿。1910年6月,奉天省投资数万白银,开设官办锦西虹螺岘天益煤矿公司,至次年3月实有银2万两左右。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度支司》档案,卷742。购置机器实行开采,“旋因办理不善,亏损颇多,复由政府招商承办,以资整理”。《锦西县志》卷2,《人事·商业》,民国18年(1929年)版,铅印本,第14页。

商办抚顺煤矿。抚顺煤矿位于奉天省东70里,浑河支流将其分为东、西二区,自辽金以来就有人以土法开采。清朝因抚顺、新宾是满族发祥地而严禁开采,直到清末才解除封禁,允许汉人迁入及开矿。1901年,商人王承尧出资3000两,又多方征集股银4万两,向盛京将军增祺申请开采抚顺煤矿。同时,花翎候选知县翁寿等人也申请开采抚顺煤矿。盛京将军增祺请示清政府后同意两家开采。翁寿组建抚顺煤矿公司,股本银为4.5万两,其中俄籍华人纪凤台股银1.3万两,俄退役将军亚果夫和陆宾诺夫股银1.7万两。陆宾诺夫为董事长,纪凤台为辅助董事。王承尧组建华兴利公司,有华股银10万两,华俄道胜银行股银6万两(实缴3.75万两)。两公司各交报白银1万两。双方以杨柏堡河为界,河东归翁寿,河西归王承尧,当年试采。1903年,抚顺煤矿公司让与俄人远东森林公司,增祺下令将翁寿原领矿照作废,归华兴利公司独办。日俄战争后,日本以该矿是俄国产业为由侵占,交给“满铁”经营。

商办抚顺搭连嘴子煤矿。1904年,商人佟思升、孙世昌、佟松森等人合伙集股,组建大兴煤矿公司,以100万两白银作为报效银,呈请开采抚顺搭连嘴子南山坡的煤矿。1907年,农工商部发给开矿执照,开采期30年。搭连嘴子一带,地下埋藏着1730万吨优质煤炭,是抚顺煤炭的东部边沿。但从公司运营初期,不断遭到“满铁”威逼、恐吓,到民国初年被迫改为中日“合办”,实则成为日本控制的矿业。

商办锦西大窑沟煤矿。1905年,广东人陈应南在锦西县大窑沟开办通裕公司,矿区2690亩,安置机器采煤,矿工400人,日采煤180吨。辽宁省档案馆藏《辽沈道尹公署》档案,卷1880;刘焕文、郭魁《锦西县志》卷2,矿务,1929,铅印本(线装书),第57页。

商办阜新新邱煤矿。阜新煤矿位于辽宁西部、闾山北麓的舟型盆地内,矿区横贯现阜新市区南部,早期这里隶属蒙古领地,人烟稀少,加之交通不便,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一直未被发现。直到1896年,在阜新县吐呼鲁施工打井时,才首先发现煤矿矿脉。次年春季,发现新邱煤矿。1898年,北票黑山沟煤矿的把头徐泉等人联合出资,在阜新新丘老君庙开凿斜井露天采煤,创办了阜新矿区第一个煤矿——“新成窑”,雇佣100名矿工。因为此地没有高山大川,“由平地向下掘至四余丈即见煤脉”祁守华、钟晓钟:《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第165页。,开采便利。因此,当地煤窑逐渐增多,这些煤窑大部分采取“官照商办”的形式。到清末为止,新丘地区形成了小煤窑群。孔经纬:《清代东北地区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369页。但是,最先发现煤炭的吐呼鲁矿区,因当地上层贵族迷信风水而禁止开矿,据1905年黄宝森所著《热河矿产汇志》记载:“(吐呼鲁)去县东八九十里,东土默特旗地,产烟煤,煤槽长十余里,质颇佳,去王府只二三十里,不准开采。”《民国初期阜新煤田开发缓慢原因的探讨》,东北三省经济史协会、抚顺社会科学研究所编《东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127页。直到民国初年才撤销禁令。

阜新煤炭在清末曾经进入新民府(今新民县)、广宁府(今北镇县)市场,后来由于受到开滦和抚顺煤的排挤,销路日渐萎缩。所产煤炭除了供应当地居民取暖外,主要是烧锅和油坊生产用煤。还有一小部分销往小库伦(今哲盟库仑旗)、新立屯、义县等地。由于销路有限,同时新邱煤炭堆放时间长容易引起自燃,限制了新邱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各窑主为了维持采矿权,只能进行权益性开采,更有地主兼窑主者,仅把采煤当作一项副业生产。

商办本溪小南沟和红莲沟煤矿。1910年,本溪县小南沟的天成煤矿公司与红莲沟的同义公司因为资金缺乏,两公司商请与奉天商务总会集资合办,成立义成煤矿有限公司,在省城设立总公司,两矿设立分公司,矿地近800亩。由于商股缴银不多,奉天商务总会垫付资本银约4万两,其后,亏损2万两,于是决定不再续办,民国初年由中日“合办”的牛心台煤矿接办。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商务总会》档案,卷7112。

其他煤矿。1898~1900年,奉天省各地的商办煤矿还有兴京翅山煤矿、辽宁省档案馆藏《兴京协领衙门》档案,卷28894。奉天复县五壶嘴煤矿、朝阳省麒麟山煤矿孔经纬:《清代东北地区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369页。等,1901年,李蒂材等人合伙在奉天复州王家屯开设义成公煤窑,次年四月停工,共出煤1146万斤。1901年辽阳牛心台煤矿也初具规模,有矿工200余人从事开采。1904年,奉天省复县炸子窑华兴有限公司成立,采用土法采煤。辽宁省档案馆藏《复县行政公署》档案,卷4664。1905年,奉天省海城县华岩寺煤矿开办。1907年,商人高元品募集股银1万两,禀请开采兴京蜂蜜沟煤矿,经矿政调查局查勘后准其报领开矿。此外,本溪县王甘沟等8处煤矿、锦西县黑鱼沟、白杨木沟2处煤矿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巡按公署》档案,卷3343。、抚顺县得古口子煤矿,“满铁”调查部:《满蒙に於けろ各国の合办事业》第2辑,“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1909,第143~144页。也都有人开采,但多数是小煤窑。1909年,商人孙天发集股在复州成立聚兴福矿务公司,继续在复州采煤,同年,商人刘文绪禀请试探辽阳缸窑村煤矿,获批试采。

此外,截至1911年,辽宁境内还有相当一批的私采小煤矿,主要供应当地需求。

清末民初,由于社会资本投向煤矿开采业,辽宁商办煤矿得到迅速发展。在办矿过程中,民族资本也受到列强殖民资本的残酷压迫,其间经历了各种分化。以开发抚顺煤矿为例,有的民族资本家站在爱国立场上,为保护国家资源,在办矿过程中敢于向列强挑战,公开同他们争夺开采权,表现出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华兴利公司所有人王承尧,他在矿权被夺取后,奋起斗争,虽“颇以未竟其事为憾”,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另一些民族资本家则在列强的重压下,自感前途渺茫,缺乏奋斗抗争精神,向列强轻易转让矿权,以分得一点余利为满足。如润清公司的易帜,搭连嘴子煤矿的几易其手等。此外,一些投机分子在“开矿自救”“收回路权、矿权”防止“利权外溢”等群众运动冲击下也申领开矿,随后便嗜利忘义,将矿业开采权让与列强,成为服务于列强势力的买办商人,开办抚顺煤矿的翁寿、颜之乐、朱化东就是这类人。最后就是甘当外国资本的“掮客”“跑街”“经纪人”等,为外资收买土地、盗卖矿权,鱼肉民族资本,这些人扮演了内奸的角色,在政治、经济上完全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这决定了辽宁近代民营矿业的最终结局——被帝国主义殖民资本一一吞噬,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预示了这一必然结果。帝国主义的侵略阻碍了清末辽宁民营矿业的向前发展。进入民国后,同帝国主义列强既争斗又妥协的辽宁官办矿业的再次崛起也就成为必然。

此外,当时国内煤炭开采业的技术水平还非常原始落后,无论官办还是商办,整个开采过程大多采用土法,即沿着矿脉显露地点挖入井口,进而形成10~100米深的斜坑或竖井,发现煤层后,便沿着矿脉掘进,挖煤工人用铁镐、铁锹等挖掘,同时运煤工人用筐或袋背出,平均一天可采煤500~1500斤。矿井的支架非常简陋,斜井用杨柳木为支柱,竖井则在岩质较为松软的地方架设木墙板,以防止矿井坍塌,开采告一段落后则任其坍塌填塞,等到第二年开工时,仍旧按照前法开采。由于受到天气和技术条件限制,每年仅秋冬季节可以采煤。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矿井安全设施非常原始简陋,矿坑排水就用木盆、木桶等工具手工排出,如果矿水过多,采矿即告停止,不少矿井因此废弃。井下通风即采用自然通风,如果风力不足,再采用人工手摇扇风车。坑内照明就用陶制或铁制的油壶,盛上麻籽油或豆油点灯作业。

二 铁矿开采业

1851~1874年,鞍山地区土法炼铁较为兴盛,先后开采了庙儿沟、八盘岭、兄弟山等铁矿。本溪县水簸箕沟、桦皮峪等,在1890~1904年也先后有人开采。本溪县西的闵家沟和兆台沟早年也有人开采。兄弟山盛产磁铁矿,清光绪初年,当地制铁业昌盛时,采掘者有数百人以上,化铁炉(溶矿炉)业者近百户,成为制造农具、家具等铁工业中心,外国铁材输入后,制铁业衰落,清宣统年间,只有附近穷人六七人开采,日产不过1000~2000斤。“满铁”调查部:《南满洲经济调查资料》第1册,“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日本, 1909,第240~241页。

1897年,有人禀请试办奉天兴京马架子、下夹河等处铁矿,被准开采。辽宁省档案馆藏《兴京协领衙门》档案,卷28894。兴京杨木林子铁矿原来有人偷挖,1902年,有矿商筹集股本银5000两,请准试办,抚民府派人勘察后,次年2月,盛京将军照准,同时令该商出具永不售与外人保证书,并咨外务部备案后再行遵照试办。辽宁省档案馆藏《兴京抚民府工房》档案,卷42485。

庙儿沟铁矿在甲午战争后停产,日俄战争前,此矿由俄国人开采。1910年,中日“合办”本溪煤矿,日商大仓喜八郎想兼并此矿,清政府没有同意。1911年,政府允许开采,双方各出资100万元(华币),日方以一切设备为其资本,中方以矿山作资本35万元,其余65万元集股,成立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公司。庙儿沟铁矿由该公司经营。本溪湖煤铁公司1910年产煤5800吨,1919年达到417000吨;1915年产铁矿石51000吨,1917年达99000吨。辽宁农矿厅:《实业月刊》第一期,第七集,转引自孔经纬、傅笑枫《奉系军阀资本》,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第4页。

三 金矿开采业

东北金矿当时富甲全国,但奉天省金矿较吉、黑两省逊色。189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徐润勘办建平金矿,1893年、1894年两年共出金7200两,然而因为成本过高,获利不多。1896年,盈利8500两,次年每月盈利万两。荣禄任北洋大臣后,见利润丰厚,随即改为官办,出产黄金由政府收购。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册,中华书局,1962,第555页。

1896年初,奉天将军依克唐阿奏准试办奉天金矿。2月,金州副都统派人前往复州化铜沟、草甸子等处开采金银各矿,在化铜沟采出金矿,后因矿苗不旺而封闭,先后试办的数十处金矿不久先后告亏停业,官办金矿告一段落。

1898年,盛京将军增祺批准矿商开采盖平县化铜沟金矿,开始了商办金矿时期。1901年,奉天辽阳州界内共有阿金沟、万两河等5处金厂,全由把头招夫开采,出金多寡不与矿局相涉。辽宁省档案馆藏《辽阳州工房》档案,卷3629。次年,矿商报采奉天兴京石庙子沟金矿,共集得股本沈平银6万两,从中提银1万两作为报效奉天大学堂经费,被批准前往试办。辽宁省档案馆藏《军督部堂》档案,卷760。

1903年2月,外务部批准矿商成立广生公司,开办奉天省海龙府金厂岭等4处金厂,以华商股本银4000两先为试办,并具结永不售与外人。辽宁省档案馆藏《兴京抚民府》档案,卷26278。

1906年,商人于庆、时进甲呈报奉天府分别开采兴京八宝沟金矿和南挟河金矿,先后获批,发给执照。7月,清政府派员设矿局抽取矿税,矿商召集工人四五百人开场筛金。辽宁省档案馆藏《兴京抚民府》档案,卷4098。补用守备李桂呈准领照开办辽阳州上下万两河、齐寡妇沟等9处砂金矿,设局开采,不久因成效不大被撤局封禁。辽宁省档案馆藏《辽阳州工房》档案,卷3266。

1907年,奉天矿政调查局批准商人尚久荣开采辽阳吉洞峪等处金矿,后因在河川没有采出正线,亏损3000余元,同时又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开矿受阻,矿商不堪负担,第二年负债离开,矿照被撤销。辽宁省档案馆藏《辽阳州工房》档案,卷14522。

奉天省宁远州界内的夹山所产白金砂纯度很高,引起英、日银行界的关注,纷纷前往探察。为确保本国权益,1910年,商人傅屺孙等报请东三省总督批准,发给矿照,成立宁远夹山金矿明德有限公司。总公司设在天津,在夹山设立矿厂;订购新式炼金机器并雇用400余人挖砂,日产3万余斤,次年2月所定机器运到后即设厂开炼,每日可提炼矿砂96吨,至少可获净金96两辽宁省档案馆藏《军督部堂》档案,卷3337。

此外,私挖金矿也愈演愈烈。开原、铁岭交界处的平石山、牧养正等处早有人开挖金矿,奉天矿务委员会想要派人接办,后来核实“有关风脉,早年业已奏明封禁有案”辽宁省档案馆藏《军督部堂》档案,卷3336。,于是这一地区仍旧维持封禁。而桓仁县的杉木厂一带金厂虽然封禁40余年,但私挖金矿近万眼,除去填平复耕的还有矿眼八九千个在私挖。1899年3月,铁岭县椴木领子屯沟内,领票把头率矿工400余人,挖得金坑50余处。

四 铜、铅等矿

清代辽宁地区的铜、铅、锌等矿产也较为丰富。明代辽南地区就产铜矿,麻地沟是重要产地。1906年初,奉天矿政调查员报告,在辽阳属界的郑家大沟附近有铜矿。4月,当局派员前往并在马鹿沟、楼子沟、郑家大沟等处分设17个开办处。

1907年2月,有商人呈请试采复州化铜沟铅矿,并经奉天矿政调查局派员查明批准。1909年,开原县杨木林子铅矿已经开采。到清末为止,在辽阳、本溪、宽甸、怀(桓)仁、开原、盖平等县均发现有铅矿,但未开采。

辽宁省内还有一些矿产储量比较丰富。主要的有耐火黏土、菱镁矿(菱苦土)、滑石、石棉、石灰石、硅石、长石、白云石、萤石、云母、重晶石等。清末与民国时期,辽宁只有海城、金州一带利用原始方法开采滑石、石棉。1890年,有的农民在海城采掘滑石,用以制作牙粉、胭粉、石笔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海城县长田雨时,奉天冯麟阁、李昆普等人合资办“海城全矿公益滑石有限公司”,总管滑石矿的开采。

清代辽宁矿产最丰富的莫过于煤、金(见表2-3)。而在这些已探矿藏中,实际得到开发并利用的为数极少,受到当时的技术、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加之交通险阻,开采不易,自然矿产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表2-3 1909年奉天矿业开发情况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编《辽宁工业百年史料》,辽新内资字(2003)第14号,2003,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