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使命
1990年7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6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重申:“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1998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至此,国家便以法律的形式对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以确立。实践证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时,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局势,要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高等学校需要积极响应和深入贯彻最高决策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完成新时期高校党组织肩负着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促进高校党员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诚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努力。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布局不够合理,经济发展尚不均衡,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离人的全面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新形势下,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等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促进高校党员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第一,推动高校党员提升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在21世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社会发展的节奏也日益加快,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不同场合发挥领导核心以及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必须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使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学习的紧迫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通过营造积极的团体学习氛围,养成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高校党员一旦疏于学习、怠于学习,就难以掌握日益更新的知识体系、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党员本应具有的过硬的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素质、扎实的理论素质、全面的知识素质都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来巩固和提高。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无疑是给广大党员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就是要推动高校党员坚持不懈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市场经济学、向先进国家学,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低效学习转变为高效学习、从片面学习转变为全面学习、从浅薄学习转变为深度学习。因此,要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提高学习掌握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第二,促进高校党员个性培养、自我完善、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内生活的重要内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有硬性的党纪要求,又有生动的活动形式,旨在增强对高校党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促使高校党员能够在学习活动参与中得到提升,在学习纪律严守中得到培养。作为党内组织生活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生活同样应该是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激发党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是促进高校党员个性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提高、自主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高校全体党员,尤其是占主要部分的青年学生党员更应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个人培养,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等原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是为了党组织内部只有一个声音、一个观点,而是鼓励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鼓励多样性,鼓励党员个性的培养,坚持严肃党纪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坚持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三,促使高校党员增强党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在需求。高校并不是封闭的“象牙塔”,高校党员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管从外部环境来看,还是从内部环境来看,增强高校党员党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都需要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减少到5个,共产党组织数量和共产党员人数大量减少,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明显减弱,社会主义遭受极大的挫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样遭遇严峻挑战。可以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挫折和低谷时段,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的考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特别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高校党员才可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才能务实地增强高校党员的党性。从内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社会价值观日趋多样,且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问题不断凸显。例如,权力寻租等蜕化腐败现象,不法商人为牟取高额利润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不少先富个体表现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以及受西方各种思潮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少数社会公民的道德精神领域出现情感冷漠和素质低下,等等。在不良社会现象及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下,容易或者已经导致部分高校党员原本不强的党性更加薄弱,导致部分高校党员理想信念方面的迷失和困惑,甚至是缺失。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在高校形成一种崇尚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氛围,引导高校党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从而提高认识、深化理解,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党性,逐步形成并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通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来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推动单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是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终身学习、全民学习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党员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落实高校教育改革的执行者,是坚定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的执行者。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使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完成自身任务、履行自身使命、实现自身价值,其实质是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执行力、培养高校党组织的创新力和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
第一,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执行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效执行。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所谓高校的执行力,就是力图让结果趋于目标甚至完全实现目标。要注意研究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首先是领导班子建设,并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经验。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此,要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经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效执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率先垂范。一方面,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旨在形成全党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学习氛围,只有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掌握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动实践,深入了解师生员工的生活实际,才能够将三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的每个部门、每个组织、每个人,才能将原则性掌握和灵活运用结合起来务实地贯彻和执行决策。另一方面,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效执行,必须通过学习明确定位、坚定使命,即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可否认,少数高校党组织和部分高校党内成员存在政治信仰不够坚定、政治觉悟不够成熟、政策执行不够认真、模范作用不够突出的现象,势必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因此,需要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向群众学习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政策执行,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信仰。
第二,培养高校党组织的创新力,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创新离不开学习,创新以学习为基础,组织的创新更离不开组织核心力量的创新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党组织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政治核心,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导力量。如果高校党组织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势必会阻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培养高校党组织的创新思维,提高高校党组织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先,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需要通过“问题意识的学习法”培养创新意识,即要带着问题学习,而不是应付式地学习、被动式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实现认识的飞跃。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高校党组织和党内成员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会培养自己的质疑思维,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只有这样,才能解放思想,有所创新。其次,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的发展,需要通过“实践检验的学习法”将创新意识转变为创新能力。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党组织要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即使具有丰富多样的创新思维,但不落实到行动,不经过实践检验,不对检验创新决策的行动进行全面考量,创新意识只能是空想。面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复杂局面,高校党组织需要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再通过教育改革的实践反馈,修订认识,继续实践,创新实践。说到底,只有不断认识和学习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高校党组织才能不断掌握创新方法、积累创新经验、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坚定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就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稳步实施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一方面,为高校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和打开视野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是思想观点碰撞的场所、不同文化交流的平台,加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迅速渗透,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高等学校处在各种社会思潮激烈冲击的前沿,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容易形成各种思潮,对学校冲击很大,国外的各种思潮,包括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自由化思潮也必然要反映到高校中来。这种情势下,要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势必依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校党组织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高校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势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错误,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予以科学批判和有力回应。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目的:一是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源流、阶级本质和现实动向,从而便于科学、全面、正确地剖析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实现了解的彻底;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展开正确批判,实现理论的彻底;三是各种社会思潮总会代表和反映一定阶层的利益诉求,总有可取之处和积极因素,科学批判不是像形而上学的批判那样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需要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实现批判的彻底。因此,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实现对各种思潮了解的彻底、理论的彻底和批判的彻底,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实施强有力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占领高校这个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不断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坚定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
(三)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1977年9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掀开新的时代篇章。经过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和高级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党组织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肩负着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使命。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推动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求作为高校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党组织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四个方面的创新”,即创新方法,完善途径,拓展阵地,健全制度。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创新,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领跑者”,高校必须直面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诸种弊端,敢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有不少的弊病,例如,闹得沸沸扬扬的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就是牵扯到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核心问题,这里面涉及高校是否需要取消行政级别、该不该教授治校、如何解决高校内部行政化和外部行政化问题、如何采取配套措施推进政校分开和管办分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毋庸讳言,体制机制方面,人员任命和资金供给都受行政体制影响或者约束较大,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教学、科研学术创新有所束缚。这无疑需要通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让高校决策层和核心层要遵循高等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创新,更离不开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要求的以创新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内容的现代高校管理体制,才能形成保障高校良性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高校良好发展的现代管理机制。高校党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真正武装成学习型党组织,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支持,为高校各项事业良性健康地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全面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高校党组织是否具有足够的领导能力,是否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否具有恰当的办学方式,是否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促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为全面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就是说,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依赖建设坚定有力的学习型党组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仅要致力于高校党组织的自我完善,而且要彰显引领作用,推进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相适应的结构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等工作有序进行,推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与办学条件、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与模式、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关于办学理念的凝练和贯彻、办学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办学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经验和领先高校先进的做法,都需要通过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来推动和引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质量还需要不断提升,在制度创新、结构优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应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肩负的历史使命。
(四)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事关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势必需要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加强自身党组织建设,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
一方面,借鉴和吸收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有益因素,丰富和完善高校党建理论,这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可见,先进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精神动力。而先进理论包括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正如列宁多次强调的那样,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并且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同样,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学者考察资本主义企业组织,通过调研分析创建的理论,同样是“有价值的东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尤其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对这种创新的理论及时跟踪,大胆吸收,以丰富和完善高校党建理论。正因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高校党建理论具有相通相似之处,并且能够提高学习组织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深入考察和批判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合理因素以实现“洋为中用”。例如,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保证组织强劲的生命力,这与高校党建理论强调党组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成员具有共同愿景,这与高校党建理论中“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团队成员只有持续学习“改善心智模式”才能适应组织发展与高校党建理论强调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具有一致性;等等。正是由于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存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学习型组织理论和高校党建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要提高高校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必然要借鉴和吸收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有益因素。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说到底,还是更好地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提供理论指导,以便让人更好地为其创造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社会“把人贬低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力量’,这就是对人的绝妙的赞扬!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同样,如果企业组织不断通过学习注入活力,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增加财富,那么学习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制度的“生产力”;除此以外,学习型组织理论还存在认识论方面和理论本身的局限。因此,在吸收学习型组织理论“有价值的东西”时,需要“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放到工人运动中重新探讨和批判,得出由于资产阶级偏见所得不出的结论,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来丰富和完善高校党建理论,最终形成我国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话语和特色道路。
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和高校党建的实践,指导高校党建科学化发展,这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如果我们把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吸收和改造看成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第一次飞跃,那么将改造以后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党的建设实践则是第二次飞跃。毛泽东曾经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实践,需要发展着的理论加以指导,当然需要经过改造后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指导。有学者认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研究并主动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共同愿景和鼓励基层党组织的团队学习为切入点,展开学习借鉴,从而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面对高校党组织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教育教学变革需要的问题,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使高校党组织深入研究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高校党组织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使高校党组织发现和掌握以下两种规律:一是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发展规律。高校党组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律。通过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发现和掌握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二是高校党组织领导和发展高等教育教育事业的规律。领导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高校党组织的重大课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三大任务:一是高等教育要满足全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类人才的需要;二是要满足高等教育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需要;三是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只有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满足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掌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才能推动高校党组织科学化发展。因此,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