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化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一 城市化和世界范围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
据考察,“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是由西班牙工程师Serda于1867年率先提出的,到20世纪,这一概念已风行于世界。在我国大陆,由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城市化”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受关注的(也有学者主张,应根据中国实际将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目前,已成为学界乃至媒体经常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
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并且至今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加上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在研究视角上的差别,因此,对“城市化”的理解和界定至今并不完全一致。
人口学视野中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迁徙,与之相联系的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地理学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转化过程;经济学则聚焦人类经济活动从乡村转向城市、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变;社会学则更强调人们居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这些强调各有其合理性,不仅反映了城市化研究中不同学科在研究视角上的区别,也表明城市化本身的复杂性。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应该是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
关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郑杭生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指出:“所谓城市化的过程,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1]并认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一界定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学界大多数学者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它侧重于揭示城市化过程的外显特征,尤其侧重于城市化过程的数量表现形式,但是缺乏对城市化本质规定性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相比之下,美国学者弗里曼的如下论述更全面深入一些:城市化作为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社会过程,它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农村的地域扩张过程,前者被称为城市化过程Ⅰ,后者被称为城市化过程Ⅱ。[2]有的学者还指出:“城市化不是城市扩大、市容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这种过程叫做城市发展。城市化的本义是农村变为城市或者农民变成市民,其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定居和工作。”[3]的确,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有区别,不应将城市发展的内容笼统地都看做是城市化。理解城市化需要从“农村变为城市或者农民变成市民”本义上着眼,但城市化中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必然会引起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这些也是城市化过程的直观表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城市化既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加等数量增长的标志,更有其本质内涵。它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开启的人类生产、生活由以农村为主向以城市为主转变的过程,也是城市特质(如产业结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不断生成并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它不仅是人类聚落形态发生的一次质的飞跃,而且是人类文明的跃升。
城市化起于何时?对此,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观点主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在本书作者看来,作为世界性的趋势,城市化是以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为真正标志的,是人类社会走向工业化的要求和产物。
城市是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组成的、结构较复杂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但古代城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产生了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为标志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继畜牧业与农业分工以后,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一部分人又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手工业、商业等非农产业的活动。这部分劳动力在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易于交换的地点集聚,使产品生产和交换有了固定的场所——市,这便是城市社区的雏形。进入阶级社会后,出于战争中防御的需要,人们又建筑城池,形成最早的城市。世界上第一批城市产生于当时农业生产力发达的大河流域,后来兴建的城市也主要分布于灌溉农业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集农产品的地区。受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在产业革命前的几千年里,城市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有的还经历了曲折,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也十分缓慢。当时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宗教、手工业的中心,经济职能尚不突出且要依赖于农村,属于我们今天所统称的“前工业社会城市”。因此,农业社会时代城市缓慢、曲折的发展并非当前讨论意义上的城市化的发展,更不应该将自从城市产生便开始的城市演化发展过程都称为“城市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关联,同向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推动力,对内部新因素逐步积累自发产生和发展的以英国为典型的西欧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说尤为如此。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人口和资源的相对集中,于是便导致了工厂、商贸以及服务企业的积聚,客观上启动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反过来又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这种互动关系,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人愈来愈多;由于建筑业中和机器制造业中的竞争,在这种一切都方便的地方开办新的企业,比起不仅建筑材料和机器要预先从其他地方运来,而且建筑工人和工厂工人也要预先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比较遥远的地方,花费比较少的钱就行了;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4]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最直观的表征是城市化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城市的数量与规模也在迅速增加和扩大。
(二)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回顾世界城市化的历程,大体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为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英国基于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城市化的国家。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而当时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仅为6.5%。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城市化由英国向欧美各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扩展。欧美各国的城市化基本实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达51.8%;发展中国家进入城市化的起步与初步发展阶段,世界城市化的水平也有了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也上升至28.2%。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中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城市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阶段,也是世界城市化空前发展的阶段。二战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发达国家也通过自我调整呈现经济发展的新势头。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和地区纷纷谋求经济增长与发展,城市化成为共同趋势。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世界的城市化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已接近总人口的一半,其中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高达76%,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到40%左右。进入21世纪后,虽然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减慢,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然在快速推进城市化,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的趋势还在继续。[5]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达到5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群出现。由于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优势,城市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在扩大规模。一批中等城市甚至小城市变为大城市,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发达国家的一些地区还出现了经济社会联系密切、连绵密集的“城市群”“城市带”。当然,大城市发展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交通阻塞、治安状况恶化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被称为“城市病”。于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又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郊外转移的所谓“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从表象上看,城市中心区的人口比重下降了,但这绝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而是借助现代社会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讯、信息手段,将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延伸到郊区甚至郊外的过程,因而是城市化的进一步拓展。可见,当今世界的城市化,并存着集中和分散两种相反相成的趋势。如果说,集中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趋势,因为没有集中就没有城市更没有大城市;那么,分散则是城市化发展中克服“城市病”出现的“小趋势”,这正是所谓的“大集中、小分散”。
(3)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突出,城市功能综合化。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新的推动力。现代城市不仅集聚了众多的人口和工业企业,并逐步成为地区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还往往是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在地区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城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更为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影响已不再局限于本地区甚至本国,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不仅面向世界而且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交往的格局中。一些城市还具有国际性的影响,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