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回到“颓废”概念本身
谈及“颓废”,卡林内斯库曾推测说,“也许它就像人本身一样古老。几乎所有的古代民族都熟悉这种或那种形式的颓废神话”。尽管其历史相当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颓废概念应该说产生于19世纪之后。正如扬克列维奇所言,“没有什么历史内容‘本身’可以被说成是颓废的,颓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颓废”是一相对性概念,其内容和意义处于不断丰富变化过程之中,与其说它是一种结构,不如说它代表着一种方向或趋势。一般意义上的颓废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之后,到19世纪衍生出一种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文化颓废概念。
与此同时,现代美学中的颓废概念随之而产生。其最初源于19世纪初期法国新古典主义对浪漫主义文艺风格的否定和批判。在新古典主义者看来,浪漫主义文学过度重视细节,而忽视整体和现实;过于倚重想象力而损毁理性,带有明显的颓废性与浪漫色彩。因此,尽管浪漫派从未自觉地认同颓废,多数文学史家仍一致认为,“现代美学中的颓废概念源于浪漫主义”。后来,一些继承了浪漫主义传统而拥有颓废意识的法国知识分子,其中以戈蒂耶和波德莱尔为典型代表,因普遍对资产阶级现代性所宣扬的无限进步、民主和文明的承诺心存疑虑而更钟情于“一种现代世界正在走向一场大灾难的感觉”,并热衷于借助文艺手段来揭示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败与没落。他们致力于打破传统的艺术规则以获取自我无拘无束的表现,极力反对艺术的功利性和商业性而张扬艺术的自律与审美,并试图“从恶中挖掘出美来”,创作了大量带有明显阴郁、颓废色彩的文艺作品。这种颓废性文艺创作在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可谓大行其道,先后出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思潮。
需指明的是,“颓废”与“颓废主义”不同,“颓废”是一个更为普遍和宽泛的概念,它指生活各个方面的衰败——道德、政治、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颓废是相互包含的整体。“颓废主义”则是颓废观念在文学艺术领域内的集中表现,有着具体的美学——历史意义,特指“19世纪80年代后期那些明确声称自己是颓废者,并团结在《颓废》或《颓废者》这类有着旗帜鲜明名称的期刊周围的诗人”,它同欧洲其他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一样,难逃昙花一现似的命运(饶有兴味的是,尽管“颓废主义”文艺思潮集中在法国,但法国批评家仅仅在一种非常狭隘的历史意义上使用该术语,反倒是意大利批评家将其发扬光大,并将其发展为20世纪意大利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历史与美学范畴之一)。尽管颓废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历史非常短暂,但其真正将颓废发展为一种激进反传统主义的美学风格,从而确立了颓废在现代美学乃至哲学中的地位。
“颓废”的历史虽然久远,其内涵也异常复杂,但日常理解的“颓废”仍更多地指涉一种道德范畴。事实上,现代颓废概念实则涉及道德、伦理、政治、宗教和文艺等诸多方面,意义极为含混多元。总体而言,人们对其向来有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解:一种是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而不思进取之义,代表着与健康的、充满活力的事物相反的趋向,意味着衰颓、堕落、不道德,带有明显的贬义;另一种是因对现状不满而生的反叛与不合作意识,代表着一种进步和更生现象,意味着转型与促进,故常与上升、黎明、青春、萌芽等积极性语词相关联。尤其从美学视角来看,颓废可视为一种美学风格,代表着对艺术、生活和自我本身的一种审美理解。颓废文艺带有反自然性、非道德性、唯美性和否定性等美学品格,蕴含着独特而重要的审美价值。而对其的认知与界定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关键在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评判者殊异的价值立场与评判尺度。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美学视角出发,尝试将“颓废”作为现代美学意义上的一种新型审美范畴,以探讨其背后深层次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