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审美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走向“日常生活美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与艺术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向愈加明显,面对此种现实,囿于高雅艺术的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能力却在逐步下降,而沦落为一门自说自话的纯粹理论性学科。恰如理查德·舒斯特曼所言,“尽管冒着被非审美世界堕落地盗用的风险,艺术还是应该撤去它那神圣的分隔,而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在这里艺术可以作为建构性的改革的指导、范式和推动,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一个外来的装饰或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上的改变,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38~39页。无论是社会文化艺术之发展,还是美学自身之进步,皆需要美学提升其社会化效力及现实文化批评功能,将其观照对象指向更加广泛的当代日常生活领域,建立与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当代生活的美学价值建构。同时,带有理论延续性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本身,已使得一种新型现实美学话语——“日常生活美学”的确立成为可能。作为一种新生美学话语形态,其自然表现出诸多与传统美学话语有所不同的理论面孔,而且,传统理性一元主导论美学体系的限度所在,即是“日常生活美学”的最突出与最值得期待之处。

第一,迥异于以往美学对艺术的注重,仅满足于超越性精神话语的建构和崇高的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日常生活美学”在持守传统审美对象与美学理想的同时,紧接人的当下日常生活之现实地气,在日常生活的意义阐释中实现美学问题由抽象领域向具体领域的悄然转移,因其对象——日常生活感性话语的生动鲜活性和丰富复杂性,而使得美学话语始终处于对外在现实开放的状态,并由此具备了鲜活而深厚的现实根基,确保了自身与时俱进的可能性。而且,正因深入的现实介入性,才令其先天性地带有对现实文化批评与改造的功能,由此,人们借助美学话语获得的便不再仅仅是各种艺术鉴赏理论或人生美育知识,而包含着精品生活指南或时尚生活品位塑造等实用性参考。

第二,较之传统理性一元主导论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试图将久被理性压制的感性提升至价值本体地位,而且感性与理性之间不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二元分立的非对抗性关系。于是,基于“日常生活美学”阐释指向,身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与重要性。因为,人的感性体验直接与人的身体感觉相对应,也就是说我们的感性认识依赖于身体怎样感觉和运行,依赖于身体的所欲、所为和所受。身体的感觉愉快,不仅占据使生活值得一过的东西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能够被培养去使得生活在审美方面变得更加丰富和有益。尤其是在当今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之际,人们对身体的审美消费似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鉴于此,“日常生活美学”势必将培养身体的愉快和规范作为题中之义,最终指向身心的和谐与美化,正是在此处,“日常生活美学”与传统美学话语实现了殊途同归。

第三,不同于传统美学话语效能的普遍性与超越性,“日常生活美学”的所有规划皆是为了创生一种与当下的现代性日常生活相关的美学话语,前现代的、与消费文化无关的日常生活皆不在其观照的视域之内。或者说,其是一种面对当下、指向未来的美学形态,其所建构的美学知识话语体系不具普适性,其有效性建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其“新”之所在,亦是其局限性所在。

作为一种新型现实美学话语,“日常生活美学”是一种实验的美学,既为当今美学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展图景,亦存在着一定的缺憾,而其理论生命力究竟如何,只能留给未来的生活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