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的定位。具有1300多年建城历史的拉萨市区,存在着大量古地名和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她是拉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理标志和生动写照。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视了拉萨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体现了藏汉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展示拉萨历史的漫漫长卷,也是活生生的时空民生画卷,理应作为拉萨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古城拉萨市区古地名,对于全面地了解拉萨、展现拉萨的悠久历史、树立古城形象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填补西藏地名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和建立完善地名命名制度,建立地名档案,促进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进程,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地名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但发展水平不太平衡。西藏的地名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成果不多。本人所接触到的只有1979年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西藏军区司令部侦查处合编的《西藏地名资料简编》,1996年8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武正华主编的《西藏地名》,而以上成果仅仅限于县乡一级的地名,并且只有简单的词义解释,像拉萨这样著名城市的局部地名考证尚处在空白阶段。
本人较早就关注拉萨地名信息资料的学习和收集,并渴望能够整理出一本囊括拉萨市区历史地名的小册子。虽然日常行政事务繁忙,但尽力抽出较多的课余时间,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研走访、反复推敲核实,历经三年的努力,终于将这一成果呈献给大家。需要说明的是:(1)由于地名种类繁多,分类的界限也比较模糊,部分地名既可以说是此,也可以说是彼,所以在本书中就不细抠其类别,只做一个大致的分类。(2)文中地名的藏文写法严格按照其含义、遵循规范正字标准书写。汉文写法尊重当前普遍使用的用字习惯,同时列出历史文献中的不同写法。罗马字母汉语拼音拼写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统一规范拼写。拉丁转写使用现在国内外较通用的威利(Wylie)转写方案拼写。(3)拉萨老城虽面积很小,但流传下来的地名却很多,特别是原西藏地方贵族官员在拉萨的府邸、遍布拉萨周围的园林(即便规模很小)等,有些因拉萨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或迁移或有新变化等(如在某单位的院落内),现在已经很难一一辨认。因此,只选择了一部分现在仍有保存或在民间仍然称呼这一地名的府邸、园林。
近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地名的管理整顿和规范化工作,出台了《拉萨市地名管理办法》,积极开展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为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拉萨市区历史地名的研究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下更多的功夫研究文献资料、收集口碑资料、实地调研其历史变迁等,使其逐步打造成为了解古城拉萨历史的又一窗口。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加之遇到经费不足、调研时间仓促等诸多难题,因此,免不了有错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予以批评指正。本书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就实现了本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