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从我做起,就是晴天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再认识
可能我们在餐馆请客时被地沟油恶心;买房后发现“被骗”;驾车的路上,劣质汽车的轮毂会飞出砸人……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的不如意,有些正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
匈牙利影片《废品的报复》讲述一个为自己生产的劣质产品埋单的故事:有位服装厂纽扣工不负责任,往裤子上钉的纽扣不结实。周末他约会女友,特地买条新裤子赴约,结果新裤子让他出了丑——因纽扣不牢而在跳舞中掉了下来,而这些纽扣,正是他亲手钉上去的!作为观众,我们一笑之余会想,世上哪有那么巧、那么现世现报的事啊?
可是,就算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不消费(知道有多么不安全!),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世界里,我们日常消费的产品,几乎全是“别人”生产的。在此情境下,如果人人都将自己制造的劣货卖给“别人”,那么我们自己,不正是吃着用着消费着这些经“别人”之手的东西吗?我们自己,原来也正是社会中的“别人”!所谓世风日下,就是这么来的。因此,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一再引起我们的反思。
谈到“企业社会责任”,其概念自20世纪被正式提出以来,相关定义不下200种,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且其内涵和外延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实践也在争鸣与共鸣的浪潮中不断发展丰富。2012年的“百度百科”对其解释如下: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各类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客户、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在现实层面上,以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给人的印象大多是:以合法的手段创造了合理的利润,此外还照顾了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并热衷慈善、环保和社区服务等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或不相关的“好人好事”。
而今天,基于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基本期冀,往往不是这家企业向社会捐了多少钱,种了多少树,做了多少次义工,甚至不是企业为社会纳了多少税,而是企业是否尽到了企业的本分;正如中兴通讯公司所认为的,“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的本分都做不好,再谈其他对社会的贡献也是空谈”。至于什么是企业的“本分”,向社会提供“货真”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首先且最重要的——当政府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对你的产品和服务检测“合格”的时候,当所有竞争对手都这么做以至于成为行业潜规则的时候,当你自认为没有一双外在的眼睛盯着的时候,当你在“可能赚很多钱”和“可能亏本”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仍然没有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里添加有毒的“赚钱神器”——属于你的行业中的“三聚氰胺”——因为这是你的商业伦理底线:哪怕生意不做,也不能突破的良心底线。而这个“良心底线”,是你追求的“真”:质量可靠的“真货”——它是你追求“善”与“美”的基石,也是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东西。
因此本报告中提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在科技、经济、社会进步基础上,为体现社会整体民意而设定的、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承担的维护社会整体安全和健康发展的义务。具体而言,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货真价实度”首先要经得起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社会”的检验;在此前提下,企业还能照顾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力所能及地在公益、环保等领域有所作为;除此之外,企业还以其所掌握的资源和影响力,在建立和改善社会运行规则层面,为社会整体进步作出贡献。
这意味着,企业作为股东和员工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应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在恪守其商业伦理底线的前提下赚取合理合法的利润;与此同时,还致力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商业伦理水准,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必要的时候,还懂得利用有效的途径及方法,为自己、为行业、为社区、为社会向不合理的规则提出质疑,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社会公平秩序的制度建设之中,促成相应规则向更为公平的方向演变,最终在财富的创造和使用上,通过公民社会的检验。简言之,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一是企业做好自己的事(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合法手段创造财富),二是当好企业公民(维护自己应得的权利,履行应该履行的责任,包括适当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