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插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插图版式形态

现有的《三国志演义》各刊本插图的版式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上图下文式,指插图与文字分别刊刻在同一页面的上下不同位置的版式;二是单页大图式,指插图单独占据一个页面的版式。首先我们来看上图下文式,据笔者所见以及既有的几种主要著录《三国志演义》版本情况的研究资料柳存仁编著《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韩锡铎、王清原编纂《小说书坊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英〕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统计,现将书坊所刻有代表性的上图下文式插图本列于表1-1。

表1-1 上图下文式刊本列表

通过表1-1所列可以发现,上图下文式版式尚可细化为四类:

第一,两栏式:插图单面式,位于文字上端,约占页面三分之一,有的插图两边有题句。如叶逢春本(见图1-1)、诚德堂本、郑世容本、联辉堂本、汤学士校本。

图1-1 叶逢春本图《灵帝登位青蛇绕殿》

第二,三栏式:指在两栏式版式格局的顶端增加一栏作为评释(包括音释、义释、评断),即通常称为上评、中图、下文的版式。如双峰堂志传本(见图1-2)。

图1-2 双峰堂志传本图《周善见请孙夫人归吴》

第三,内嵌式:页面分为两栏,上栏狭长为评释或横题图目;下栏为正文,插图单面式或双面连式,位于评释或图目之下,嵌于正文之中。如忠正堂本(见图1-3)、乔山堂本、笈邮斋本、朱鼎臣辑本、杨美生本、魏氏本、藜光堂本、黄正甫本、种德堂本。

图1-3 忠正堂本图《汉天子登帝位》

第四,混合式:上图下文式插图与单页大图式混用。每卷首或卷末都有一幅单页大图,但是正文内并无单页大图,仍然是以上图下文式插图一以贯之。如双峰堂评林本(见图1-4)、藜光堂本。

图1-4 双峰堂评林本图《刘关张桃园结义》

从刊刻时间来看,刊刻于嘉靖时期的叶逢春刊本无疑是继承了现存第一部插图本小说《古列女传》(见图1-5)中插图“上截图像,下截为传”(清)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据《灵鹣阁丛书》本排印,第39页。的版式形态。万历以后,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刊刻出现了一个高峰,书坊主们各尽其能,在有限的图版内最大限度地丰富版式形态和内容,出现了两栏式、三栏式、内嵌式、混合式等多种形式。这些插图虽然尚未突破上图下文式版式的格局,但是其版式的多元形态也是对传统上图下文式版式的一种变革,而且有些刊本中上图下文式与单页大图式的交叉混用已经可以看出两种版式相互影响的迹象。天启、崇祯年间刊刻数量虽不及万历年间,但是作为上图下文式插图本的余波,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进入清代以后,随着单页大图成为小说刊本的主流趋势,上图下文式插图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国志演义》版式形态变化的时间轨迹具有明清说部刊刻历程的普适意义,这既导源于其首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发端性,也归功于建阳书坊主们对历史演义题材的钟爱。

图1-5 《古列女传》图《魏芒慈母》

从刊刻的地域分布来看,上图下文式刊本主要集中在建阳地区。从现存的建本《三国志演义》来看,虽然也有单页大图的版式,如雄飞馆本、吴观明本,但毕竟只是少数现象,而且从二本的刊刻时间上来看处于上图下文式的余波时期,恰恰证明了上图下文式向单页大图式的过渡趋势。相对来看,其他地区单页大图的刊本较多,如南京大业堂万卷楼本、苏州藜光楼植槐堂本、苏州宝翰楼本等。在地域比较中,可以看出建本对于上图下文式的特别青睐。尽管各刊本刊刻质量尚有优劣之分,但却基本呈现出阴刻阳刻对比鲜明、布局方式平面化、意境风格古朴质拙等共同特征,确立了早期建本刊刻的形式特征。

单页大图式在明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在上图下文式占据主流地位的时期难以与其相比勘,然在有清一代,单页大图式却取代上图下文式,成为小说插图本的主要版式形态。从插图内容来看,单页大图式包括回目画和绣像两种;从插图版式来看,单页大图式又有多种不同变体形式。

第一,独幅式:一幅插图单独占据一个版面,如雄飞馆本、李卓吾本诸刊本(见图1-6),以及后出各种刊本中的卷首绣像。这种版式也可以视作对上图下文式插图的整体革新,在上图下文式插图系列中,独幅式一般只出现于卷首、各卷端或卷尾,出现数量和频率都极低,然在明末到清末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独幅式不仅全面取代了上图下文式,而且成为插图刊本最为主要的版式选择。如果我们将视域拓展到《三国志演义》以外,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独幅式插图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形式,如清代《生绡剪》刊本的月光式(见图1-7)。从上图下文式的多种形式到独幅式的多种形式,我们看到在小说插图的发展历程中,刊刻者们对待插图一直保持着求新求变的态度,而这恰恰促成了小说插图版式的不断丰富和变化。

图1-6 南图本图《祭天地桃园结义》

图1-7 《生绡剪》图《无意逢人双担金》

第二,双面连式:指插图占据前一个版面的后半面和其后一个版面的前半面,由两个连续的半个版面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如明万历十九年(1591)南京仁寿堂万卷楼周曰校本(见图1-8)。这种版面出现于上图下文式向单页大图式转变的过渡期,是金陵地区早期插图刊本的主要体式,较有代表性的刊本除了周曰校本《三国志演义》外,还有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的世德堂本《西游记》等。这种插图虽然在图幅上得到了扩大,构图要素变得更为丰富,但是由于尚处于单页大图式插图发展的初期,图像构图仍然保留着上图下文式的平面化特征,呈像造型、构图技巧等方面还都显得不够成熟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金陵地区出现的双面连式插图是极富地域特性的,这一体式不仅仅出现在小说刊本之中,而且被广泛运用到戏曲刊本中,晚明时期出现并流传下来的很多戏曲刊本都采用了这种插图形式,如《西厢记》(见图1-9)等。从双面连式涉及的不同文体刊本来看,它提示我们研究古籍插图除了从纵向时间线索上把握插图流变的脉络,还应从时间的横向剖面上以断代角度对插图类别的异同给予比较和鉴别。

图1-8 周曰校本图《祭天地桃园结义》

图1-9 明万历间金陵继志斋本图《逾墙》

第三,合成式:指占据一个版面的插图由两种独立的图像共同组成,一般来看,这两部分图像分别描绘一个回目内前后相继的两则内容或者是分别描绘前后相继的两回内容,并各自有相应的图目加以提示,读者在观赏插图内容时还要辨析图像先后次序。代表性的刊本如上海图书馆藏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宣统元年(1909)上海章福记书局石印本。

第四,多格式:指一个版面被平均分割成若干方格,一般作二格或四格,每个方格内绘制一幅插图。如国家图书馆藏光绪三十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本,每页四格,每格一图,每页二回四图,每四回八图(见图1-10)。

图1-10 光绪三十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