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崛起:中原经济区论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历史任务2012年7月27日,卢展工书记等省领导与社会科学界专家茶叙,卢展工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探索中“理论应先行、理论应引领、理论应破难、理论应聚力”。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精神,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撰写了一批文章在中央党报党刊和国家级报刊发表。本文课题组长:喻新安;成员:陈明星、李怀玉、杨兰桥、刘晓萍。

——“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科学发展的历史性任务。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河南近年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三化”

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认识和了解“三化”协调发展“河南模式”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主要标志,能深化我们对实现区域科学发展这一重要目标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一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模式”的形成

河南在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丰富、创新和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模式,形成了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完整概括,并突出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由此开创了“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就提出“围绕 ‘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进入21世纪,河南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之后又强调要走“在不牺牲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 ‘三化’的路子”。20多年来,河南持续把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本途径,坚持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探索“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又做到了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农业地位不削弱,初步走出了一条“三化”协调发展的传统农区现代化路子。

实践表明,调动农民积极性,积极扶持粮食大县,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是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动力源泉;立足丰富农业资源进行深加工,推动相关产业集聚融合,使农业“长入”工业,大力培育涉农工业,是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壮大工业规模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坚持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整理等实现耕地占用补偿的动态平衡,是解决“三化”协调发展土地制约瓶颈的有效措施;建立高效科技研发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加快农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关键支撑;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经验,都为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提出的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正向纵深展开,不少国家和经济体正试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赢得新增长周期,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就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人口大国和地区而言,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实现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更是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在粮食危机的“马尔萨斯幽灵”随时可能不期而至的背景下,必须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着力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另一方面要着力规避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波动甚至陷入停滞,以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两方面都有深刻而引人深思的教训。怎样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防止农业被削弱,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地方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两种不协调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粮食生产却下降了,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一些地方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住了,但经济发展却长期滞后。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地区因历史原因以削弱粮食生产为代价发展工业尚有某种历史原因,那么在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确保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是河南发展的不二选择。

(三)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提出

确保“两不牺牲”,倒逼着河南必须创新“三化”协调的内涵和模式。倒逼是一种压力,更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动力源。“两不牺牲”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立足河南省情、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两不牺牲”是“三化”协调的前提和基础,正是有了“两不牺牲”倒逼的压力和动力,才有了对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

2010年以来,围绕河南区域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省委、省政府在系统梳理历届领导班子关于加快河南发展战略思路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河南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战略地位,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全省各级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保农业保粮食、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越发艰巨,“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这一“老四难”尚未根本破解,“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的“新四难”接踵而至。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如何走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路子,决定了河南必须开辟新的道路。

2011年10月,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从而形成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完整概括。这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探索实践基础上的再探索,是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调整、持续和提升,并由此形成了“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

二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概括起来说有三个突出特征:在要素组合上,强调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视野中优化资源要素的空间重组,突出节约集约、提高科技含量;在驱动机制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将现代城镇体系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在目标导向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致力于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其主要标志突出体现为“四个协调”:产业关系协调,要防止产业发展失衡、失序,甚至畸形发展,形成三次产业互补、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产城关系协调,即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互为依托,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格局;城乡关系协调,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局面;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即要切实做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损耗、减少污染,在确保生态安全这一大前提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需要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新型“三化”与新型“三化”协调的关系

新型“三化”是河南在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实践中做出的系统概括。河南探索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中,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中发挥着战略基点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河南探索的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的工业化。河南探索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新型“三化”是有着内在的良性互动、互为支撑的有机统一体,有着比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三化”协调更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和要求,新型“三化”协调就是要在新型“三化”的基础上,兼顾第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兼顾产业结构的转换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兼顾当前与长远、总量与结构、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三者之间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得到充分体现。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要真正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用农业现代化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新型“三化”成为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同步推进的有机统一体。

(二)新型城镇化引领与新型工业化主导的关系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并不是否定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而是要相互依存、协调推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工业的集中性和大规模生产,必然引起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尤其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这些全新的理念和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形态,出现了经济服务化、工业服务化的趋势,高附加值环节逐步向研发、服务两端集中,现代工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研发、配套服务和环境等,对教育、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大大增强,工业化动力越来越多的来自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这与传统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对聚集人口、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城镇化要求更高,这是必须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的深层原因。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加快产业聚集、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

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仍然是富民强省重中之重的任务。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河南工业虽然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但主要是建立在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业比重大,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不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要实现负重爬坡、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城镇发展环境优化、综合功能完善的优势,吸引和壮大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必须发挥城镇集中集聚集约效应,吸引和集聚大批科技要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必须依托城镇发展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新型城镇化五个层级间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包含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现代五级城镇体系,不是简单地由过去的四级构成拓展为五级,而是创造性地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以延及整个农村的多维转移路径替代农民进城的单一转移路径,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打破了过去城乡二元分割和要素单向流动的被动局面,推动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既不是片面强调中心城市或小城镇,也不是片面强调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而是要坚持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县域城镇内涵式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就业结构,实现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全方位的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中原区情的大中小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模式”的意义

作为中国的缩影,河南对区域发展模式的有益创新,不仅是对区域发展道路深刻反思的必然选择,也是立足省情自觉站位全国服务大局的历史担当,更是实现科学发展探索区域现代化模式的有益尝试,能直接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是对区域发展道路深刻反思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得风气之先,借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农业并未有大的突破,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代价的。当前,随着产业梯度转移的加速和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相继破题并基本完成,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将掀起中西部地区新一波工业化大潮。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部分省份以放弃和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尚有其历史的原因和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在工业化不断深化、国家产业布局相对稳定之后,作为中西部传统农业大省,已不可能也不允许再复制沿海地区所走过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否则,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粮食安全就无从保障。尤其是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更加成熟,但是忽视农业的倾向也往往最容易在此时出现。因此,河南必须立足“三农”问题突出、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等现实,既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也不走牺牲农业和粮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老路,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深入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二)“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是立足省情自觉站位全国服务大局的历史担当

河南的特殊省情决定了特殊的使命。从自然条件看,河南的土壤、气候、日照等更适合粮食和农业生产,粮食总量约占全国的1/10,夏粮产量占全国的1/4强,所以,河南的粮食生产关乎全国粮食安全,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从发展阶段看,河南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和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城镇化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式发展;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三山环绕,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因此,河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关系全局,不容有失。基于以上情况,确保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也就成为河南决策层的不二选择。另外,河南由于人口多、体量大、基础差,“三农”问题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偏低,河南加快自身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对国家的特殊贡献。而加快发展的关键,在于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赋予“三化”协调“两不三新”的新内涵,以敢为人先的胆略和勇气,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河南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三)“三化”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探索区域现代化模式的有益尝试

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行列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应当充分汲取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甚至有“硬着陆”的风险。要进一步提振经济,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将扩大内需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左右,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数额更大的投资需求。同时,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并提升其比重,可以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扩大内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推进“三化”协调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举措,可以助推我国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践证明,要做到既避免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也避免因保农业粮食、保生态环境而拖累经济发展,就必须创新“三化”协调的内涵和模式。河南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提出“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思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引领方面的战略基点作用,推动产业互动、产城互动、城乡互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红线”协同、同步推进“三化”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构建起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保护好绿水青山,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河南的探索,有可能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这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的根本。

四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模式”的启示

河南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河南模式”,不仅能直接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而且对其他所有区域实现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在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中寻求区域发展定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在谋划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注重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并将其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致力于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是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自觉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的主动担当,也进一步明晰和彰显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南“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探索实践表明,一个区域只有在将自己放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审视,深入研究在全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发展地位、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才能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规律,敢于突破行政区划概念的束缚,找准定位,主动呼应,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因此,在确定区域发展定位时,必须自觉增强全局意识,主动融入、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互动联动,统筹协调、一体运作。

(二)在充分考量全国发展格局中谋划区域发展战略

河南“两不三新”“三化”协调作为一种全新发展战略,是在全国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的背景下提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推动了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伴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出台,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基本完成。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地区以削弱和牺牲粮食生产上工业尚有某种历史原因,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部传统农业大省已不可能也不允许再复制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由于在国际市场高粮价局面短期难以改变的背景下,通过国际市场平衡国内供给,不仅空间有限,而且受“大国效应”影响,价格风险和政治风险都将越来越大。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放在开放的经济大环境中予以考虑,要与国家整体的区域分工战略相一致,积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链。

(三)因地制宜务实创新区域发展模式

河南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并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重视发挥其战略基点作用。这是基于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但城镇发展相对均衡等实际做出的战略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新探索,也为我国同类地区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参照模式。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不尽相同,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模式选择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但作为发展模式上的区域创新,其内核是值得借鉴的,即要因地制宜务实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注重持续,把在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思路整合起来,持续地做下去,不动摇、不懈怠;注重提升,勇于创新,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因地制宜,发挥潜力,找准定位,扬长避短,选好突破口;注重统筹,坚持以发展为核心,以民生为根本,以协调为关键,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在先行先试中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模式”形成的过程,也是河南持续发展战略、先行先试的过程。目前河南虽然已初步走出“三化”协调的路子,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均指标等来看,现在的“三化”协调还是一种较低水平、较低层次的“协调”。要走出在较高发展水平上的新型“三化”协调路子,并持续保持协调的态势,仍然需要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在先行先试中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先行先试的关键,在于“行”和“试”,在于敢于创新、率先突破,在于先思先谋、抢抓先机。先行先试要求我们绝不能守着政策要政策、机遇面前不作为。凡是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只要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都可以大胆地试,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要借力人地双挂钩、资源税、排污权和碳排放交易、考核评价机制等国家赋予的探索权、试点权,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破解制约“三化”协调的难题和瓶颈,走出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原载《学习时报》2012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