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杀人游戏
第二天一早
滨城警局刑侦大队的所有干警都参加了针对“孟小凡死亡真相”的立案会议,因为孟小凡之死存在着诸多疑点,孟小凡的家长、亲属一致认为孟小凡不会自杀,即便孟小凡的尸检报告已经出来,法医鉴定结果为自杀,但这个案子还是将暂时以刑事案件来进行侦查。
而俞苒则是以犯罪心理学者的身份协助调查此案。
罗成将优盘插入电脑,会议室的投影布上立刻出现了监控录像截取的视频。
“十月十一日凌晨十二点至早上五点钟左右,位于槐中路泰安小区内的进入车辆一共有23辆,外出车辆则有2辆,车型和车牌号都已经记录下来。今天一早,老刘已经和那两名外出的车主联系上了,其中一名是附近一家超市的采购员,凌晨4点17分,他开着一辆银色微型货车前往滨城果蔬批发市场进行采购,采购单以及果蔬市场那边的监控都能证明他的去向。”
其中一名刑警问:“那另外一辆呢?”
“另外一辆是白色丰田,车主是一位公司女白领,十月十一日那天早上五点钟左右,车主开车离开了泰安小区前往临边市与当地客户约谈项目合作,高速监控记录以及对方的行车仪都能证明她的去向。并且,在这五个小时内,附近的监控录像却没有发现孟小凡的任何踪影,更没有看到可疑人员或车辆在小区门口出现过,如果孟小凡说的那些离奇遭遇是真实的,根据陈海阳提供的时间点来看,孟小凡只可能是从凌晨十二点到早上五点钟之间离开家。据孟小凡的母亲陈述,十月十日晚上十一点半左右,孟小凡还曾去客厅倒了一杯水,而每天早上五点钟,孟小凡的母亲准时起床做早饭,六点多钟,她已经发现孟小凡不在房间里了。”
俞苒手捧着一杯白开水,盯着水杯里氤氲的烟雾,陷入一阵沉思之中,罗成看向俞苒道:“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到当日孟小凡离开小区的证据。俞苒,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新的看法?”
俞苒看了罗成一眼,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支黑油笔,走到靠窗的一张白板前站立,伸手写下了自己的思路。
1、杀人动机
2、凶手范围
3、杀人方式
俞苒转身对罗成说:“昨天晚上我找到了一些灵感,也许对这个案件有所帮助。我们从一开始一直把焦点放在了两名死者的死亡线上,却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点。那就是凶手杀人的方法以及动机!”
罗成赞成的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
俞苒轻声说:“戴可儿和孟小凡都是滨城一中的同学,并且还是同班同寝室的朋友,那么这个凶手的范围就缩小了不少,不管他是谁,他一定对滨城一中非常熟悉,甚至很可能是校园里的其中一个。”
说到这里,俞苒在“杀人动机”四个字旁边延伸出一个箭头:“这个人要么是在彰显自己超群的能力,以诡异的诱导杀人方法来突出自己的优越感,甚至是对这个法治社会提出的一种极端的挑衅。要么这就是一起预谋已久的仇杀!”
俞苒在“凶手范围”后面也延伸出一个箭头,继续道:“凶手很显然不是一个变态的性欲追求者,他可能还有很深厚的知识和文化功底以及强大的反侦察能力,甚至可能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心理学家。”
老刘眉头不由的一皱:“俞苒,你说的这个人,滨城一中有合适的目标吗?”
俞苒摇了摇头:“目前来看,滨城一中的老师、学生里除了我之外,没有在心理学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人,所以我猜测,这个人平日里很可能不显山不露水,而是将自己的能力深深的隐藏了起来。”
另外一名刑警询问:“戴可儿和孟小凡只是普通的高三学生,从死者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熟人那里得知的消息,她们两个人和其他学生也没有什么不同,更没有听说过她们得罪过什么厉害人物,凶手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了她们两个人?”
俞苒沉思了一阵,语气清冷的道:“我猜,戴可儿和孟小凡不过只是这场”杀人游戏“的开幕而已。”
十几名刑警面面相窥,罗成也眉头紧蹙了起来。
俞苒继续在“杀人方式”后面延伸了一根箭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催眠状态中的犯罪》这本书?”
众人摇了摇头,罗成的眸光却突然一亮:“催眠杀人?”
俞苒笑着点了点头:“历史上曾有过一段真实的案例,在1934年,德国海德堡的H?E先生向警方提出控诉,说有人使他的妻子产生各种疾病,并以此诈骗钱财。警方接到这个案子之后一筹莫展,后来只好请法医麦尔先生进行调查。麦尔医生首先找到E夫人,对E夫人的身体与心理进行了检查。诊断的结果表明:E夫人全然没有精神病的征候和身体方面的疾患。而且最奇怪的是,E夫人却丝毫想不起犯人的住所以及他的详细样貌。但是,E夫人对于与罪犯无关的记忆却完全没有障碍。麦尔医生由此判断E夫人很可能是接受了催眠暗示。事实上,E夫人也说过那个人把手放在她的额头上,之后,她就迷迷糊糊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在历史上,催眠术一直颇具争议,因为顶尖的催眠师可以用催眠的方法来控制他人,甚至是剥夺他人的意识,如果戴可儿和孟小凡都是他杀,那么从她二人的各种表现来看,这个凶手很可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催眠师,并且和滨城一中、白阳镇龙西湖都有着某种关联。”
最后,俞苒在白板上写下“滨城一中”“龙西湖”几个字。
俞苒盯着这几个字,沉声开口:“这样以来,我们可以先从这个联系线来试图查找凶手的身份,争取在另一场惨剧没有酿成之前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