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或许渺茫,但千万不要放弃
孩子的心最是伤不起,每次挨打都会记上好久。但是,是非观念随着年龄也会成长起来——如果不是自己的错呢,又该如何选择?
张爱玲被父亲暴打一顿之后,便被关到了楼下的一间大空房子里。张爱玲躺在空房子内仅有的那张床上,蜷缩着抱住自己号啕大哭,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肯来安慰她几句。因为张廷重交代过下人,谁都不许理她,他要熬一熬这个倔丫头的硬骨头。
带大张爱玲的下人偷偷给她的姑姑和舅舅送了信,第二天姑姑就来找父亲说情。但是兄妹两人积怨已深,再加上孙用蕃的刻薄挑唆,张廷重便将张茂源轰了出去。张茂源盛怒之下发誓,以后与他家再无关系。
张家大宅便成了张爱玲噩梦环绕的地方,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她的亲生父亲会将她囚禁在这里。张爱玲本以为,等父亲的气消了,就会把自己放出去。但是这一场囚禁却从夏末延续到秋初,再从秋初延伸到了冬天,漫长得好像永无尽头。
刚开始的时候,张爱玲也会孩子气地赌气绝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打动冰冷的父亲,却让张爱玲自己更加绝望起来。正是花蕾般的年纪,如何能扛得住绝食的生活,于是,张爱玲开始一日日地消瘦下去。
当张爱玲知道自己的抗争在父亲眼中没有任何威胁时,就开始善待自己。即便送来的饭菜再难以入口,她都会强迫自己统统吃掉。她这样做并不是对现状的接受,而是在策划一场决绝的逃亡。她痛恨这如地狱一般的房子,更痛恨在房子中度过的每一天。
为了逃走,她做了精密的计划,但是命运却并没有给予这个可怜的少女多一点点的怜惜。张爱玲患上了痢疾,发高烧,上吐下泻,就连她自己都以为肯定会死掉。而张爱玲的继母却纵容她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不去请医生,也没有给她任何药物。还是身为父亲对女儿终究有一抹不忍心,他瞒着妻子孙用蕃,给张爱玲偷偷地打了一针消炎针。
在境遇越是艰难无助的时候,张爱玲求生的欲望反而越强烈起来。她的身体慢慢地恢复着,而此刻她已经被囚禁了半年的时间。在张爱玲的心中,父亲没有置她于死地,但是却将她的心推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她对家庭的最后一抹留恋,也在漫长的囚禁中消耗殆尽。
当万事俱备,张爱玲准备等待一个宁静的夜晚,提供她逃走的机会。母亲在知道张爱玲想要逃走时,托人捎口信说:“你仔细想一想,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都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
虽然张爱玲知道,自己一旦成功逃离,就等于是跟父亲代表的经济后盾彻底脱离了关系,没有经历过的人如何懂得,被禁锢的人对于自由的渴望早就胜过了一切。但是,张爱玲对母亲说过的每句话都会认真考虑,她思索再三,终于还是觉得自己的自由比那些不会属于自己的金钱更重要。
没有人发现,在隆冬的晚上,一个少女享受着街头的昏暗灯光,就像身在华美的殿堂。当张爱玲站在母亲门前时,她才意识到,纠缠了她半年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这场磨难成为张爱玲生命的转折,对她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张爱玲后期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她对亲情的描写也是缺乏应有的温度,这与她从小生活在缺少亲情的家庭环境中有着绝对的关系。
张爱玲对那段囚禁生活的感悟,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中描写得淋漓尽致。小说中,曼桢的亲姐姐做了姐夫的帮凶,将曼桢囚禁了半年之久,而曼桢也如当年的张爱玲一样,在囚禁中患了一场几乎夺去性命的重病。其中的描写来源于张爱玲的亲身体会,读之让人很难不感同身受。
她自己也知道是感冒症,可是没想到这样厉害。浑身的毛孔里都像是分泌出一种黏液,说不出的难受。天色黑了,房间里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始终也没有开灯。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方才昏昏睡去,但是因为伤口痛得火辣辣的,也睡不着,半夜里醒了过来……
很多不懂得张爱玲亲身经历的读者总是会责怪她下笔太过残忍,居然能够把亲情扭曲得如此狰狞。可是每一个下笔如神的人,在能够唤醒读者共鸣的同时,他的人生早已跌宕起伏数个回合。当我们了解到,张爱玲写下的并不是一场纯粹的虚构,我们也就能明白,张爱玲不是一个轻易将伤痛示人的女子,她的笔,都是她身上曾经留下的烙印。
优雅秘籍
希望或许渺茫,但是起码会让我们有一个努力争取的方向。如果连希望都放弃了,人生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绝地反击的机会。虽然逆境常有,但我们要让希望长存。因为,如果放弃希望,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全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