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改造力基因探寻:监狱民警修养的新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胸怀

古语云:“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深。”由景及人,当我们感叹泰山之高,江河之深时,可曾想过大自然造物的泰山、江河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如何能让杯土尽归泰山之胸,细流尽入江河之怀?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存在于世的奥秘彼此相通,都有其规律所在,这也许就如同老子所言的“道”一样,博大的胸怀便是泰山、江河构成的自然界与人构成的社会的共同之“道”,世间万物包括人类,拥有博大的胸怀,豁达宽容之心,方能“成其高”“就其深”。

木心先生1989年在纽约给旅美的陈丹青等一些艺术家们上文学课,第一讲便给大家讲了一则寓言:“在万国交界处有一片森林,林中有一猎人定居,这木屋只能容纳一人、一枪。有一年冬,狂风暴雨的黑夜,有人焦急敲门。开门,一位老太太迷路了,求躲雨,才安顿,又有人敲门,启,一对小孩,迎进来。顷刻门又响,启,一位将军出战迷路,带着数十个兵,于是迎进来。再有人来,是西班牙公主,携众多车马……都要躲雨。雨夜,屋里有笑有唱,天亮了,雨止了,众人离去。”转引自敖德:“包容的力量”,载《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25日。这则寓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现实中,仅能容一人一枪的房子,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的人,但在故事中却从未能要可能,与现实中反差强烈的故事,恰恰能给人开辟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传递包容的力量,它所集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只要心意诚,神祇就大,智慧就大。一个人只要心胸开阔,就能包容得下想要包容的东西。这里实际上讲得就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宽广胸怀所体现的巨大包容力量。对于监狱民警来说,肩负着改造人、造就人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所打交道的是形形色色的罪犯,为世人所憎恶,为家人所厌弃,面对这类人,更要有宽广的胸怀,更要讲求包容。

一个监狱民警,是做一个胸怀博大的人,还是做一个器小易盈的人?胸怀对一个监狱民警非常重要,有大胸怀才有高境界,有高境界才有伟事业。法国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这种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宽阔的人的胸怀,便是一颗宽容博大的胸怀。而一个有大胸怀的监狱民警,才能以比海洋、比天空更宽广的胸怀去做改造罪犯的工作,把他们从罪恶的苦海拯救出来,拉向光明的彼岸,成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伟大事业。

监狱民警要做到胸怀博大,首先对于罪犯要学会宽恕。要有包容心、同情心,给有过之人自新机会。宽恕说起来容易,但真正从你内心认同并付诸行动是相当困难的。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说过:“不可宽恕者是宽恕的前提。”这话乍听起来有些拗口,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不错,一个人的罪过非常容易得到宽恕者的宽恕,那样的宽恕不会让人感动,让人刻骨铭心。而正因如此,对不可宽恕者宽恕才能体现出宽恕者的豁达大度。这里试举两个事例:

一是发生在国外的伊朗。玛雅姆的儿子是在2007年的一次街头斗殴中被人杀害的,当时只有17岁,而凶手也是不到20岁的小伙子。7年后的2014年4月,凶手将被执行绞刑。按照惯例,在刑场上,受害人的父母会踢开绞刑架下面的椅子完成死刑的执行。但就在执行绞刑的前几秒,玛雅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站在另外一个椅子上扇了凶手一耳光,然后高声说:“你被原谅了!”然后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将处以绞刑使用的绳圈从死囚的脖子上摘下来。见此情景,本已放弃了希望,瘫坐在地上的死囚母亲和玛雅姆抱头痛哭,在场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另一个是发生在本国的事情。和玛雅姆的儿子比,郑某福(化名)的儿子死得更惨,更冤枉。有报道称,2013年7月26日晚,郑某福的儿子郑某约了本村的朋友尤某涌和候某一起到郑家喝酒吃饭。席间,因为侯某给尤某涌(化名)倒酒他没有喝,侯某心中不悦,就开始语言相激,已经有些醉意的尤某涌面露不悦之色。晚上10点多,尚未离开的尤某涌帮郑某收拾,一旁的侯某仍在不停地埋怨尤某涌不给面子,两人因此争吵,尤某涌冲向厨房要拿刀砍人,被郑某拦住劝回了家。到家后,尤某涌仍未消气,摘下挂在屋内墙上的东洋刀回到郑家,他先用刀朝劝架的郑某身上乱刺,又朝侯某身上乱扎,两个好朋友随即倒在血泊里。眼前的惨状让尤某涌酒醒了许多,他赶紧打电话报警,并帮助郑某按着伤口止血。但为时已晚,侯某当场死亡,郑某也因伤势过重在4天后死亡。对于这样一起案件并不复杂,后果十分严重的命案,作为被害人的父亲,郑某福该如何面对,对凶手该提出什么样严厉的要求,大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郑某福没有那么做,相反,他做了一个常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在法庭上,他替凶手求情,请求法庭从轻发落,刀下留人。在央视《新闻1+1》的镜头里,年过半百的郑某福,脸上的皱纹就像皲裂的黄土地,一看就知道这中年汉子日子过得不容易。记者的提问单刀直入:“你为什么要原谅杀害你儿子的凶手?”面对央视记者带着理性与不解的提问,郑某福的回答憨得和邻居大老爷们唠家常似的:“没想那么多,我的儿子没了,当然恨。想了一星期,一下子想明白了,要是老尤家的儿子没了,不也和我一样?他的后半辈子谁来养?”这样的回答足够简单,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也足够震撼,震撼得让人潸然泪下,甚至我们相信能让再凶残的罪犯都会为之动容。郑某福这样如此淡然的回答,恰恰是他“想了一个星期”,用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痛切感受凝练而成。因为,他已经感受到失子之痛,他不想让另一个父亲遭受同样的打击——即使他的儿子罪有应得。

以上两个事例,都体现了德里达所言的宽恕,无论是玛雅姆还是郑某福,都在宽恕着一个不可宽恕者。据说宽恕是上帝的特权,一般庶人是无权宽恕的。社会心理学家对宽恕的解释是指“有权力责备处罚而不责备处罚,有权力报复而不加报复的一种道德心理结构”转引自吴宏彪:《掌控力》,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页。。因为宽恕意味着赦免别人的罪过,拥有这样特权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至少是有一定权力的人。但玛雅姆和郑某福,一个是极普通的伊朗妇女,一个是极普通的中国农民。他们的举动,用宽恕所迸发出来的伟大的人格力量,远不只是挽救了两个原本应该走向生命终点的死囚那么简单。摘自秋子:“宽恕的力量”,载《江苏警视》2015年第9期。虽然他们不是神,也没有权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宽容的心,宽恕着伤害过自己亲人的罪人,体现了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更令人打心里钦佩不已。

就监狱民警而言,代表国家对罪犯执行刑罚,手握决定罪犯苦乐祸福的重权,他既有惩治的特权,也有宽恕的特权。这里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一般地说,罪犯犯了罪,固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不就不用入监服刑了。但另一点要本着教育挽救的态度,引导其告别昨天,重新开始。要看到罪犯本人并非是不可饶恕的,不要一味用厌弃、憎恶的眼光盯着他们。当一张白纸上染了黑墨后,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任其停留,或是以为这个黑墨可以遮住整张白纸,而应该努力把它去掉。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凤凰可以集香木自焚而得重生,人也一样。促其每次忏悔、自省后自己都是涅槃后的凤凰,都是一个新的生命。知道了哪些是臭的,才能够舍弃;去浊扬清,生命之水才能焕发生机,才能长流长清。摘自朱夏楠编著:《梁漱溟人生智慧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237页。因此,监狱民警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也是可以并应该对罪犯予以宽恕的,当然,这里所讲的宽恕不是不讲原则,更不是丧失立场,而是只要罪犯还不致于是死罪,还有一点可取之处,就不要一味纠缠他们的过去,而是向前看,着眼明天,创造条件,促其走向新生。

监狱民警要做到胸怀博大,其次在说理上要豁达一些。人们常说理屈词穷,理直气壮,特别是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十足,甚至得理不饶人。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去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一些,最终使之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听从和敬重你。

相传东吴丞相顾雍,早年曾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败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来审理他。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过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的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么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地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忍不住怒气冲冲地骂起吕壹来。顾雍却回过头责备说:“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这不由使人想到了明代思想家吕坤所说:“心平气和,而有刚毅不可夺之力。”可见理直气和是一种力量,是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对于监狱民警来说,也要学会心平气和讲道理,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甩脸子,这样不一定会使罪犯心服口服,反而可能会激化矛盾。

监狱民警要做到胸怀博大,最后要忘记别人对你的伤害。近日,读了一则故事感触颇深。故事说智者和一个朋友结伴外出旅行,在行经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滑跌了。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不让他葬进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要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他的朋友问:“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智者说:“当然。”于是,他在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在经过某山谷时,朋友某某救我一命。刻完后,他们继续自己的旅程。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因为一件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说:“我一定要记下这件事情!”智者找来一根棍子,在退潮的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沙滩上,朋友某某打了我一耳光。朋友看过后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不刻在石头上呢?”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唯恐忘了的事情,我要让石头记住;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唯恐忘不了的事情,我要让沙滩替我忘了。”参见崔珍:“过错写在沙滩上”,载郑琰:《品悟:行走的风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把伤害写在沙滩上,让风吹走,让浪荡平,不留一丝痕迹,这就是智之所在,如果说铭记别人的恩泽是一种爱的话,那么,忘记别人的过错,就不仅仅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修养。如果要再选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胸怀博大,不计前嫌。智者让沙滩替他忘了伤害过自己的事情,让石头替他记住有恩于自己的事情,这样爱就会长存心中,用充满爱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好的。联系到监狱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空间所限,所打交道的无非是同行与罪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快,甚至会遇到别人对你的伤害。先说同事之间,在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甚至有人觉得你影响了他的某些个人利益的实现而不惜打击你,中伤你。面对这种情况,你要做的就是不要放在心上,学会忘记,让对方在你的大度面前自惭形秽,甘拜下风。另外,在与罪犯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也会被一些桀骜不驯的罪犯伤害,如言语顶撞、拒不出工,拒不接受管教,出监狱民警的洋相。但监狱民警作为执法者、教育者、管理者不能去计较,如果老是记仇,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管教心态。作为监狱干警,要学会及时忘记罪犯对你的伤害,忘记仇恨。仇恨会像天空的阴霾,挡住我们发现爱、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特别是罪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像智者那样,将罪犯的过错写在沙滩上将他们的亮点刻在心里,那么,我们眼里的罪犯是可教的,有不少美好的一面,就更会坚定我们改造人的信心,坚持不懈地做转化工作,从而使罪犯在监狱民警博大胸怀的感召下,发自内心地认罪悔罪,迈上新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