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真的了解孔子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饮盗泉水

道泉峪在山东省新泰市木厂峪乡,以“盗泉”得名。《尸子》载:“孔子至于暮矣,而不宿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不饮盗泉”亦有一说。据传有一年,天大旱,卞邑遭受灾荒颗粒无收,老百姓饿得连树皮都剥着吃光了,可是官府照常催要钱粮。官逼民反,有一个叫刘夏子的庄稼汉领着一伙人上了城北的青龙山,在那里占山为王造了反。他们人多势众,连官府也没有办法。正在发愁,孔子和弟子们来了,卞邑大夫向孔子说起这件事,孔子问:“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大夫说:“年景不好,灾荒给闹的。”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少收些钱粮呢?”大夫说:“收这些钱粮我还不够用的,哪还能少收呢?照眼下情形看,不动武是不行的!”孔子说道:“这还用杀人吗?我去把他们叫下山来吧。”

盗泉

孔子只带了高柴一个徒弟,来到了青龙山下。刘夏子听说孔子师徒来了,便下山来迎接他们。孔子说:“只要你归顺了官府,我马上就上山;只要你还是盗人,我就不上山。”刘夏子怎么能轻易归顺?两人谈了很长时间谈不拢。当时天很热,孔子和高柴都渴得很厉害,刘夏子叫人端来一碗水给师徒二人喝。高柴正要喝,孔子却大声地阻止说:“这种泉水喝不得!”刘夏子很奇怪,说:“夫子,这是山上的清泉水,喝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喝?”孔子说道:“山为盗占,盗山也!盗山之泉,盗泉也!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故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后人因恶其名,改“盗”为“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