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彭家珍刺杀良弼

袁世凯看到孙中山的电报后,知道总统的位置还虚位以待这才安心,但他表面上还是不愿意承认,于是他回复孙中山说:

孙逸仙君鉴:电悉。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国民公决,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预闻。谬承奖诱,愧不克当。惟希谅鉴为幸!

电报传到南京,孙中山立马回复了他:

电悉。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君主民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有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俱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诱致之意,则误会矣。

袁世凯这才相信孙中山是真心让位,于是他赶到庆亲王的府上,与他秘密商谈了很久。大致意思是说:“如今百姓都倾向于共和体制,而且民军的势力一天天强大,孙中山带着大量钱财从国外回来,还带来了西洋国家的水陆官兵,声势也越来越旺了。现在南京临时政府已经组织好了,连那些外国人都看好他们呢。”这话多半是夸张了的,袁世凯怎么会全部相信呢,不过是说出来吓吓庆亲王的。

袁世凯还说,想要继续打下去,军饷、军火和枪械怎么办?袁世凯对这些确实没有把握,前几天借钱又借不到,等到民军真的打进北京城,到时候恐怕谁都保全不了呀!到时候怎么面对皇太后,怎么面对国民?庆亲王听到这些,再也拿不定主意了。袁世凯见状,趁机提出了“优待皇室”四个字,他解释说:“如果皇太后体恤民心,允许更改国体的话,革命军一定会感激不尽的,皇太后还会流芳百世呢!王爷肯定也会被称赞德才兼备。希望王爷考虑考虑,回宫跟皇太后详细说说。”袁世凯一边恐吓,一边又用好话奉承庆亲王,庆亲王怎么可能不相信,连忙答应会跟皇太后禀告。袁世凯这才满意地走了。

只过了一天,太后就召袁世凯进宫了。袁世凯把共和的好处又跟皇太后大肆宣讲了一番,又是规劝又是恐吓,把太后听得泪流满面,说:“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都交给阁下了,列祖列宗我是顾全不了了,只希望你一定要保全我们母子啊!”

跟太后叙完话已经到中午,袁世凯出东华门走到丁字街的时候,突然路旁茶楼上一颗炸弹掉在他车前几尺的地方,当场炸死了两个巡警和两匹马,还有一些士兵和路人被炸伤。袁世凯虽然没事,但也吓得不轻,他极力装出很镇定的样子。护卫队赶紧冲进茶楼,当场抓住三个人,押送到了军警局。这三个人直接交代说,就是要丢炸弹炸死袁世凯,但死都不说出是谁主使他们的。警局只好把他们枪毙了。这三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有的说是宗社党的人,有的说是革命党的人。

袁世凯后来又拟定了“优待皇室”的条件,太后和庆亲王都没有异议,只有良弼依然主张开战。袁世凯听到良弼的主张后,心里冷笑道:“哼!我会让你死心的!”随后,袁世凯开始秘密安排。

过了几天,民政大臣赵秉钧报告说良弼被人炸伤了。袁世凯问道:“人死了吗?”开口就只问结果,事情的真相不言而喻。赵秉钧回答说:“死倒没死,不过被炸掉了一条腿,怕也活不久了。”袁世凯又接着问:“是不是革命党人干的?抓到凶手了吗?”赵秉钧回答说良弼没死,凶手倒是死了。袁世凯不禁感叹道:“这个暗杀的人还真是厉害啊!不过良弼平时就十分顽固,如果不是被人炸伤了,以后的事情也不好办。”这话里明明有高兴的意思。赵秉钧急忙附和着说:“良弼一死,共和的事就好办了!”

接着,袁世凯又问赵秉钧觉得是专制好还是共和好。赵秉钧说:“中国人民只配得上专制主义,但目前的形势,不换成共和制怕是不行了。如果只能是专制政体,那也必须是君主立宪制,可是清帝退位以后又换谁上位呢?就算有人继位,那也不可能戒掉鲁莽急躁的本性!以臣愚见,现在只能顺水推舟,到时候再说了。”一番话说得袁世凯连连点头,这赵秉钧不愧是袁世凯的心腹啊!

各位看官,您认为这良弼到底是被谁袭击的呢?相传是革命党人彭家珍。这人是四川人,在四川武备学校毕业,后来又在日本留学,回国后又担任了四川、云南等地的军官。他早就有革命的打算了,武昌起义时他走南闯北,鼓动士兵们站起来革命,后来又躲在北京城偷偷研制炸药。他听说良弼执意要开战,于是留好遗嘱,穿上军装出了门。他在金台旅馆办好入住手续,然后趁着天黑,假装进京有要事要办,叫来马车就往良弼家里赶。可到了之后良弼府上的佣人告诉他说:“良大人进宫去了,明天早上再来求见吧。”彭家珍不依,说事情要紧耽误不得,一定要见到良弼。佣人见他不肯走,便不再理他,于是彭家珍就在东华门外等着。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良弼的马车出来了,可是他两边都有护卫队,彭家珍没有机会下手。于是他偷偷跟在良弼的马车后面,一直到良弼下车。这时他赶紧跑上来求见,良弼十分诧异,埋怨他说:“什么事这么着急?明天再说吧!”说时迟那时快,良弼正要进门时,突然一声巨响,一颗炸弹落在他脚边,“砰”的一声,把良弼的左腿炸得血肉模糊,良弼还没来得及喊痛,就一下子晕了过去。卫士们还没回过神来,又一颗炸弹丢了过来,可是恰好扔在石头上被弹了回来,几个卫士当场被炸死,彭家珍自己也躲避不及,当场被炸死。

良弼后来虽然醒了,但是一条腿血流不止,只好送到西医那里截肢。第二天因为失血过多,也一命呜呼了。良弼没有儿子,只留下三个女儿,而且家里一片萧条,虽然之前有旨要厚待良家,但清帝已经退位,这事也就没人管了,他的女儿一分钱也没拿到。

良弼被炸死的事情一下便传开了,清廷的高官一时闻风丧胆,躲的躲逃的逃,大多逃到天津、青岛等地去了。有的想在外国的租界苟且偷生,于是把财产都存到了外国的银行,后来有人估算了一下,居然有四千万左右!不发放军饷,却中饱私囊,这简直跟明朝灭亡时一模一样!大家都逃了,偌大的皇宫就只剩下隆裕太后和只有七岁的小皇帝。皇帝年纪还小,哪里知道现在的处境,隆裕太后可急坏了,因为她召集皇族开会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就连内阁也只送来了一道催命符,她慌忙打开一瞧,只见纸上写着:

内阁军咨陆军并各王大臣钧鉴:为痛陈利害,恳请立定共和政体,以巩皇位而奠大局,谨请代奏事。窃维停战以来,议和两月,传闻官廷俯鉴舆情,已定议立改共和政体,其皇室尊荣及满、蒙、回、藏生计权限各条件,曰大清皇帝永传不废;曰优定大清皇帝岁俸,不得少于四百万两;曰筹定八旗生计,蠲除满、蒙、回、藏一切限制;曰满、蒙、回、藏,与汉人一律平等;曰王公世爵,概仍其旧;曰保护一切私产,民军代表伍廷芳承认,列于正式公文,交万国平和会立案云云。电驰报纸,海宇闻风,率土臣民,罔不额手称庆,以为事机至顺,皇位从此永保,结果之良,轶越古今,真国家无疆之休也。想望懿旨,不遑朝夜,乃闻为辅国公载泽,恭亲王溥伟等,一二亲贵所尼,事遂中沮,政体仍待国会公决,祺瑞自应力修战备,静候新政之成。

惟念事变以来,累次懿旨,莫不轸念民依,惟国利民福是求,惟涂炭生灵是惧;既颁十九信条,誓之太庙,又允召集国会,政体付之公决;又见民为国本,宫廷洞鉴,具征民视民听之所在,决不难降心相从。兹既一再停战,民军仍坚持不下,恐决难待国会之集,姑无论牵延数月,有兵溃民乱、盗贼蜂起之忧,寰宇糜烂,必无完土。瓜分惨祸,迫在目前。即此停战两月间,民军筹饷增兵,布满各境,我军皆无后援,力太单弱,加以兼顾数路,势益孤危。彼则到处勾结土匪,勒捐助饷,四出煽扰,散布诱惑。且于山东之烟台,安徽之颍、寿境界,江北之徐州以南,河南之光山、商城、固始,湖北之宜城、襄、樊、枣阳等处,均已分兵前逼。而我皆困守一隅,寸筹莫展,彼进一步,则我之东皖、豫即不自保。

虽祺瑞等公贞自励,死生敢保无他,而饷源告匮,兵气动摇,大势所趋,将心不固,一旦决裂,何所恃以为战?深恐丧师之后,宗社随倾,彼时皇室尊荣,宗藩生计,必均难求满志。即拟南北分立,勉强支持,而以人心论,则西北骚动,形既内溃;以地理论,则江海尽失,势成坐亡。祺瑞等治军无状,一死何惜,特捐躯自效,徒殉愚忠,而君国永沦,追悔何及?甚非所以报知遇之恩也。況召集国会之后,所公决者尚不知为何项政体?而默察人心趋向,恐仍不免出于共和之一途,彼时万难反汗,是徒以数月水火之患,贻害民生,何如预行裁定,示天下以至公?使食毛践土之伦,歌舞圣明,零涕感激,咸谓唐虞至治,今古同揆,不亦伟哉!

祺瑞受国厚恩,何敢不以大局为念?故敢比较利害,冒死陈言,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以现在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担任条约国债及交涉未完各事项,再行召集国会,组织共和政府,俾中外人民,咸与维新,以期妥奠群生,速复地方秩序,然后振刷民气,力图自强,中国前途,实维幸甚,不胜激切待命之至,谨请代奏!

隆裕太后一口气看完,早已是泪珠连连,再看后面的签名,第一个是第一军总统官段祺瑞,接着是提督毅军总统姜桂题、护理两江提督张勋……一股脑有四五十个人,看到后面纸都被隆裕太后的眼泪打湿了,字迹也模糊了。隆裕太后回到寝宫后大声痛哭起来,侍女们也陪着啼哭不已。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简直跟清廷就要灭亡的惨状一样!此后太后整日以泪洗面,再也没有心情提改革国体的事情了。

一天,一个名叫世续的手下忽然报告说,段祺瑞要进京了!隆裕太后一下子清醒过来,连忙问道:“段祺瑞他来做什么?”世续回答说:“他有奏折要请太后过目呢。”太后看完这本奏折后差点晕了过去,只见奏折上写着:

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至恩旨不颁,万民受困。现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颍州则沦陷于革军,徐州则小胜而大败,革舰由奉天中立地登岸,日人则许之,登州、黄县独立之影响,蔓延于全鲁,而且京、津两地,暗杀之党林立,稍疏防范,祸变即生。是陷九庙两宫于危险之地,此皆二三王公之咎也。

三年以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难发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允,祖宗有知,能不恫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困兵燹冻饿,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乎?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凭之。挥泪登车,昧死上达。请代奏!

最后的署名除了段祺瑞之外,还有王占元、何丰林、李纯等一帮人物。太后草草看了一遍不禁发起抖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说:“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世续支支吾吾地回答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看来共和是民心所向呀,只能答应他们了。”太后回答:“古语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想到国家用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白眼狼!你说痛不痛心啊!”这怎么会是将士的过错呢?

世续急忙安慰太后说:“太后千万不要伤心过度,保重玉体要紧啊。”隆裕太后泪流满面,也不知是在对着谁念:“真是后悔当年没跟随先帝一起死了,要不哪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呀!”说完这些,太后银牙一咬,吩咐世续把袁世凯召进宫来。过了半天,袁世凯才不急不慢地随世续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