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景分析与不确定性理论
一 不确定性分析
1.不确定性的概念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来源于经济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概念,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客观事物发展多变的特点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使得对客观事物的预测结果可能偏离人们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来说,不确定性的产生来源于三个因素:一是“无知”(Ignorance)。我们的科学认识是不完整的,一些情况下,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二是“意外”(Surprise)。影响未来的不可预测的事件,特别是一些事件固有的不可预测性。三是“意愿”(Volition)。未来人类的选择问题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Finkel认为,在风险分析中,应当把不确定性当做一种有价值的工具,而不是减少它们。Finkel认为,有三种不确定性:参数的不确定性(Parameter Uncertainty);模型的不确定性(Model Uncertainty);决策规则的不确定性(Decision-rule Uncertainty)。
Morgan和Henrion认为,有三种不确定性:定量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in quantities);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about model structure);由专家不同意见引起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ies that arise from disagreements among experts about the value of quantities or the functional form of the model)。
G. Tintner指出,无论不确定性的来源是哪一个,不确定性都表现为对事情的本质和可能出现的结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信息。
归纳来说,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如下:
•随机误差和统计变化,所依据的基本数据的不足,资源(资料)有限,或者统计偏差;
•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预测方法的局限,预测的假设不准确;
•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如通货膨胀、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如生产工艺或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模型的不确定性,无法以定量来表示的定性因素的影响;
•主观判断,语言不精确,解释的不确定性;
•专家的不确定性;
•系统误差,规范的不确定性;
•其他外部影响因素,如政府政策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均会对项目的经济效果产生一定的甚至是难以预料的影响。
在具体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如果想全面分析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着重分析和把握那些对项目影响大的关键因素,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不确定性理论研究
不确定性分析是现代经济理论产生的前提。自李嘉图以后,经济学理论的构建遇到了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经济分析只有排除不确定性和变动才能进行;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越来越脱离经济现实,对客观现实越来越不具有解释力。也就是说,经济政策只有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和变动才有可能实现。因而,不确定性问题逐步纳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并促成现代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凯恩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不确定性牢固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不确定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需求三大心理规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当今宏观经济学的演进过程中,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已成为划分诸多宏观分支理论的一把标尺,而在经济学层面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深化,也是未来宏观经济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现代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及科斯的《企业性质》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本著作。奈特是不确定性理论的开创者,在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划分的基础上,奈特解释了利润的来源,并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界定。科斯在分析企业理论时,对奈特的不确定性理论进行了批判。威廉姆森是继科斯之后集交易成本理论之大成者。无论是奈特、科斯或是威廉姆森都重视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但他们三者在不确定性的内涵、理论地位及分析方法上都存在不同。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数学工具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模糊数学、粗糙集理论、可拓学和集对分析均是不确定性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模糊数学是对模糊现象或模糊概念的刻画,描述了思维的模糊性;粗糙集理论是一个处理不确定、不精确、不完备信息的数学工具;可拓学把研究对象扩展到事物的质、特征和量值,研究事物的可变性;集对分析是用联系数旨在对系统作同异反定量分析的系统分析方法。这四种方法为人类思维不确定性的描述提供了很有力的手段。
二 不确定性与风险
1.风险的内涵
美国海斯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了风险的定义,认为“风险是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英国国际标准协会(BSI)将风险定义为对目标有所影响的某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风险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甚至带来转机。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风险: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①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②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③风险的影响(后果); ④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 C)
式中,R为风险,P为概率,C为后果。
有两类事件的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一类事件是“高可能性,严重后果”,对这类事件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另一类事件是“低可能性,轻微后果”,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有两类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判定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它们是:①高可能性,轻微后果;②低可能性,严重后果。
这两类风险性质的判定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持有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
2.风险的分类
风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与风险管理有密切关系的分类方法。
(1)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包括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
(2)按风险的性质分类。包括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收益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即造成损害可能性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可能造成损害,也可能产生收益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3种:损失、无损失和赢利;收益风险是指只会产生收益而不会导致损失的风险。
(3)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包括特定风险、基本风险。特定风险是指与特定的人有因果关系的风险,即由特定的人所引起的,而且损失仅涉及个人的风险;基本风险是指其损害波及社会的风险,基本风险的起因及影响都不与特定的人有关,至少是个人所不能阻止的风险。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的界限,对某些风险来说,会因时代背景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4)按损失的原因分类。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所导致的风险。如洪水、地震、风暴、火灾、泥石流等所致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社会风险是由于个人行为反常或不可预测的团体的过失、疏忽、侥幸、恶意等不当行为所致的损害风险。如盗窃、抢劫、罢工、暴动等。
经济风险是指在产销过程中,由于有关因素变动或估计错误而导致的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跌的风险等。如市场预期失误、经营管理不善、消费需求变化、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所致经济损失的风险等。
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风险。如核辐射、空气污染、噪声等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治原因,如政局的变化、政权的更替、政府法令和决定的颁布实施,以及种族和宗教冲突、叛乱、战争等引起社会动荡而造成损害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颁布新的法律和对原有法律进行修改等原因而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3.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永远发展变化的客观特性,是产生风险的原因。虽然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相使用,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仅仅考虑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而风险则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2004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L)、美国会计学会(AAA)、管理会计协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共同发起组成“TREADWAY委员会发起委员会”(COSO),在其发布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给风险下的定义是:风险就是对企业实现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该定义指出,任何一个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因素,如宏观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全球化,微观的企业技术、重组、不断变化的市场及竞争都会带来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企业既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存在正面影响。COSO将风险和不确定性从本质上进行了区分,并认为只有对企业有潜在负面影响的事件才认定是风险。
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看不确定性是在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相反。风险是针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发生的可能性;②一旦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但鉴于实践中区分这两种状态的困难和两种状态转换的可能性,许多对风险的讨论并不严格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差异,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量化的金融风险的分析中。
世界上存在三种层次的不确定性:已知、未知和不可知。已知的当然是我们所知道的将要发生的事情且其发生是确定的;未知的是我们所不知道但可以模拟的事件。这些事件会随时间、事件和行为的进展而变为已知,而这些事件本身带有风险,但是这些风险将随时间而降低或消除。然而,不可知事件既带有不确定性又带有风险并且风险和不确定性不会随着时间、事件或行为推移而改变。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其不确定性就随之消失,但是风险仍然存在(另一个事件明天可能发生或不发生)。在传统分析中,我们关心已知因素;在风险分析中,我们关心未知和不可知因素。
不确定性经济学的应用贯穿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从事项识别到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无一不与不确定性判断相联系。而不确定性也是情景分析的立足点,因此,情景分析法在风险管理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三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的直接后果是使项目的实际值与评价值相偏离,如果不对此进行分析,仅凭一些基础数据所做的确定性分析为依据来取舍项目,就可能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为了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各类评价指标的影响,应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各种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测算数据误差对方案效果的影响程度,以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承受能力,确定项目的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力争把风险减低到最小限度。为此,就必须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简称不确定性分析。
2.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等方法。一般来讲,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而敏感性分析则应用范围较广。敏感性分析又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与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应用范围则更广。
3.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研究项目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果指标发生的相应变化,找出项目的敏感因素,确定其敏感程度,并分析该因素达到临界值时项目的承受能力。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种。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对单一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假设各不确定性因素之间相互独立,每次只考察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多因素是同时变化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独立的不确定因素。
敏感性分析步骤包括:①确定分析指标;②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③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④确定敏感因素,包括相对测定法、绝对测定法;⑤方案选择。
四 基于不确定性的情景分析
1.情景分析法与不确定性
情景分析法的最基本观点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未来有部分内容是可以预测的,这是由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的。
基于提供多种可选择方案的情景分析方法,有助于评估那些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天生不可预测或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
在情景发展的所有阶段,都能遇到不同性质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包括范围很广,从被分析对象自身发展的局限、资料不足,到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不确定性分析,决策者将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以致他们将失去任何被纠正的可能性。
2.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不足
在情景分析中,除了柔性战略等少数理论外,大多数传统战略管理决策理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主要表现出以下不足:
(1)对不确定性重视不足。在战略分析中没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予充分的关注,仍然采用了“非白即黑”的思维惯式。一些战略管理理论在面对不确定性显得无能为力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2)对不确定性的正面研究不够。当面对的环境具有动态、复杂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时,大多数战略管理理论都没有正面研究不确定性,没有把战略制定置于不确定性环境之下。
(3)应对不确定性的思维方式需要调整。一成不变的战略选择和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决策方法,显然不适用于新兴战略管理决策及政策分析。当然,要寻找一种固定的模式能够完全适应多种不确定性环境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此时,调整制定战略的思维方式将比增加制定战略的要素或在战略中考虑更多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了。
3.情景分析如何降低和应对不确定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存在不确定性,根源在于未来的信息很多是未知的(即信息不充分),再加上环境的变化和人类认知能力所限。由于其自身特点,情景分析法可以使组织不断获取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不断增加人们对环境的认知能力,从而降低组织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使组织对不确定的未来预先做好应对准备。
(1)情景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办法之一。“情景分析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这一思维方式从根本上保证了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采用情景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避免陷入对未来进行单一预测或者概率赋值的思维误区。事实上,不确定性的本质决定了对未来的单一预测或概率赋值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情景分析的过程就是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如果不用情景分析,组织面对的未来环境的可能性(情景)有无穷多种,组织将无所适从;使用情景分析,可以根据组织当前所处的环境,识别影响环境变化的趋势与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抽象出组织在未来可能面对的几种典型情景。这样,多种可能性被压缩到有限的几种选择,情景减少了,不确定性就降低了,所以,情景分析的过程就是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
(3)通过剥离可知因素降低不确定性。影响被评估对象发展的因素可以被分成确定的与不确定的两类,确定的因素是未来环境的组成部分,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则决定了未来环境的多种可能。情景分析通过大规模、多背景的专家规划团队,全面收集事件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恒定的、可预测的以及不确定的三类。恒定的和可预测的因素属于确定因素,也可以视为可知因素,即经过深入分析和学习可以探明的未知因素,而不确定因素才是应对不确定性时需要重点考察的因素。在情景分析的过程中,从影响因素中将恒定因素、可预测因素等可知因素层层剥离出来,从而大大压缩了不确定性的空间,降低了不确定性。
另外,将可知因素剥离出去后,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数量就减少了很多,各不确定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清晰明了,这时再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就有可能发现引起环境间断变化的关键事件,即所谓的“导火索事件”,帮助人们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20世纪70年代,Wack领导的情景分析团队就是通过对影响全球石油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了1973年有可能爆发“阿以战争”这一导火索事件,从而规划出阿拉伯国家对海湾地区的石油采取政治禁运,引起全球石油价格飙升,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这一情景。
(4)通过确定的情景代表不确定的未来。将可知因素剥离后,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降低了,但未来环境的特征仍然不甚明了,无法为未来制定应对措施,这时情景分析的思路是采用确定的情景代表不确定的未来。使用情景分析可以根据组织当前所处的环境,识别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与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抽象出组织在未来可能面对的多种情景。
(5)通过“有规则的想象”可以应对不确定性。如何将环境的无穷多种可能抽象为有限几种情景呢?情景分析的思路是——通过“有规则的想象”来“思考不可思考之事”。情景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找出环境的发展趋势与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合理的逻辑(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逻辑的),运用直觉(直觉确实存在并起作用,但传统的管理方法过分追求理性,有意压制直觉),依据各种科学方法,想象各种不确定性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状况,将未来的各种典型环境构建出来,这就是“有规则的想象”。这里的规则主要是趋势与规律,以及各种科学方法,而想象则是发挥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直觉。
“有规则的想象”是情景分析的基本思路,在实际应用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将多人的信息集合起来,围绕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情景分析运用大规模、多背景的规划团队来提高“有规则想象”的质量,并通过德尔斐法、头脑风暴法等科学工具帮助参与规划者想象并激发思维,使组织对未来环境的认识能力大为提高。
情景分析还特别重视卓越人士(Remarkable people)的作用,即那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敏锐眼光的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且能够把握变革脉搏的观察者。他们不是业内人士,但往往能够提出“超越性”的设想,如突发事件,引导情景分析团队将直觉性知识和盘托出,然后将其纳入对环境的现有认知结构,使组织对未来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
(6)通过学习情景可以应对不确定性。情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情景。情景被规划出来以后,组织就围绕情景展开组织学习,学习情景不是关心情景是否会发生,而是通过模拟推断的过程学习,一旦情景发生了或者与情景相近的情况发生了,组织应该怎么办。所以,学习情景的目的是收集和挖掘与情景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学习提出解决方案,做到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提前准备。
(7)依据情景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应对不确定性。情景分析还要求组织依据情景的发展对战略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不确定性进一步得到应对。传统方法强调为特定情况制定一成不变的战略,柔性较差。如果未来的环境不属于这种特定情况,决策就失去了意义,组织只能被动接受环境。但是,情景分析并不预测未来到底是哪种情景发生,它将环境在未来的多种情景演示出来,组织依据情景演示的未来环境制定多种可选择的战略。因为初始情景是粗线条的,为初始情景作的战略准备也只是框架性的。随着规划的深入,情景变得集中、细致,相应的战略也发展得更具操作性。
(8)采用持续渐进的动态过程降低不确定性。无论不确定性的来源是哪一个,不确定性都表现为对事情的本质和可能出现的结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信息,降低不确定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收集和更新相关信息,信息的增加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阿罗在分析不完全市场与经济行为人信息非对称问题时,也认为只要经济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就会有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情景分析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一次情景分析工作的结束,并不代表整个情景分析过程的完结,以后还需要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对原有的规划结果进行更深入的规划和修正。关于未来,明天掌握的信息一定比今天更丰富,一些原本不确定的因素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确定的或者不确定性变得较低。
(9)从全部情景中选择典型情景为未来环境制定应对战略。规划得到多种情景以后,面对的不确定性已经比不用情景分析时降低了很多,但这还不足以应对不确定性,还需要依据情景对未来环境的描写为未来制定应对战略,做到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提前应对,这是采用情景分析的根本目的。由于情景是对未来环境的细节描写,因而情景中包含了战略制定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对情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未来环境带给组织的机会与威胁,再与组织自身的优势、劣势、战略目标等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将传统的基于相对优劣势分析的战略规划方法与情景分析相结合,应用于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制定。
(10)通过规划情景可以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有很强的偶然性,人们难以运用以前的经验对其进行预测与处理。情景分析通过预先制定的战略,使组织提前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可以大幅度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11)通过早期信号的识别主动应对不确定性。通过规划情景,并针对典型情景制定应对战略,可以大幅度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但这仍然是不够的,未来环境到底会向哪种(或哪些)情景发展,在当前看来仍然不确定。情景分析为环境设置早期信号,通过对早期信号的识别,不断进行判断,大致可以确定环境的变化方向,发现当前有哪些事件、趋势和动向会对未来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哪些环境变化需要引起特别关注,情景中的哪些部分已经展开,哪些情景正在成为主流或趋于消失,等等。组织也可以依据早期信号判断环境的发展方向,对主流情景进行持续规划,或者将应对战略提前付诸实施,创造“先动优势”,也可以对未来做出超前决策。
情景分析通过深入研究影响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搭建起不确定性因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搭建好之后,环境的变化就可以通过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反映出来。观测整个环境变化的每个细节很困难,但是可以通过观察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来判断环境可能的若干个变化方向。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监控起来相对容易。根据这些监控结果,组织就可以及时对以前制定的应对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做到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反应甚至同步反应,为应对不确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4.情景分析过程自身的不确定性
在情景分析过程中,其自身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统计变化、主观判断(系统错误)、不完善的定义(语言不精确)、自然变化、专家间的分歧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故事情景时,不同人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尽管有一些标准,但由于定性工作本身的特点,导致情景故事会因专家不同而产生不确定性。
(2)把驱动力分析转变为定量信息输入时,理解的变化也会导致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把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解释时,在模型输入输出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不确定性。
(3)不同的资料来源。对于同一个对象,往往有多个数据或信息(比如,中国各地的GDP数据),资料的不同,也就导致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
(4)固有的不确定性。未来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预期的“罕有”事件,以及由于缺乏知识带来的原则性的、不可简化的遗漏也是产生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