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多难的贺兰山
有山的地方就有水。贺兰山区位于阿盟旗东南部,呈南北走向,绵延2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主峰达郎浩饶屹立于山脉中段,海拔3556米。贺兰山东北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与阴山山脉隔黄河对峙。东面的山体在银川平原西面拔地而起,山坡陡立,地势险要,挡住了东面来的水汽;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与秦陵相望。黄河从这里沿着贺兰山向北流,养育了银川平原。贺兰山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长达86公里,面积为763.4平方公里;山体最宽处12.5公里,在木仁高勒苏木区域内;最窄处仅5公里,在巴润别立镇三关处。
贺兰山脉主体在左旗境内,顺西坡铺呈出去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其更前沿的倾斜平原和低山丘陵,由北至南分布在宗别立苏木、木仁高勒苏木、巴彦浩特(今左旗政府所在地)、布古图苏木、巴润别立苏木、厢根达来苏木和嘉尔嘎勒赛汉苏木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
图6-2 查哈尔滩平均降雨空间分布和蒸发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布瑞吉·多查尔泰、阿伦·麦唐纳德《关于内蒙古阿拉善盟查哈尔滩绿洲地下水资源退化情况的报告》,Keyworth:英国地质勘测局,2006,图27。
中生界(约距今2.5亿~0.70亿年前)以来,在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属此类。它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夏季风影响区域的西界,也是中国内外流区域和年降水量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水岭,是荒漠与非荒漠区的自然分界线。贺兰山成为东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挡住西北来的寒流。
贺兰山中断山脉挺拔俊美,海拔多在2000米和3000米以上,山体比较完整,沟壑纵横,山势东陡西缓。朝北的阴坡上林木茂盛,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杜松、青枸、白桦、紫丁香等,密密匝匝。云杉、油松等高大的树木傲然挺立,山体在绿色的衣着下巍峨峻耸。朝阳的山体上,间有各种树木矗立在灌木丛中或山脊上。更外围的山体坡山上是沙生针茅草、沙丹青等草本植物。南段海拔在1600米以下,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山势平缓,沟谷平宽,植被稀少。
山里各类植物共63科、241属、496种,其中斑子麻黄、贺兰山翠雀花、毛技蒙古绣线菊等7种是以贺兰山为标本地命名。山中有黄芪、土沉香、翟麦、地榆、玉竹等100多种中药。有马鹿、香獐子、青羊、雪豹、猞狸、山鸡、松鸡、兰马鸡、扫雪、岩羊等野生动物。
据《盟志》记载,4000多年前,贺兰山南北几百里内均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汉代开始文帝始移民屯戍,抗击匈奴,这里屯边民有几万余。贺兰山历史上有3次人为的毁坏。第一次是秦汉至北魏时期。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率兵30万来此征战修筑长城。汉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大量砍伐森林。北魏时期太平真君7年(公元446年),太武帝拓跋涛为筹措军粮和制造战船,将山上粗大树木几乎砍伐一空。
第二次是西夏王朝时期。公元1038年10月,元昊筑坛受册,并被赐李姓,即皇帝位,国号大夏,汉籍史称西夏。宋朝与西夏王朝割据相争,西夏设12监军司,山上屯兵5万,成为七大重兵驻守地之一。军队大量砍伐成材树木建造营房,优质灌木也被用来制作弓箭。开国皇帝李元昊(1038~1048年在位)以贺兰山为皇家林圃,在府城一带营造“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胜”,在山上“大役民夫数万于山之东,营离宫数十里,台阁十余”。
最大的毁坏因素是战争。大庆七年(1044年),北来的辽与西夏大战,辽主兴宗起兵十六万七千骑,南北夹击元昊。8月5日,辽韩国王在贺兰山北部与元昊交战,数胜。元昊再以火攻反击大获全胜,但“山之北百余里森林化为灰烬”。战塞上江南曾经辽夏千骑铁衣,如今一片秃峰万仞山。
岳飞不久就写出《满江红》(出于1132~1133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边疆战争绵延数千年,成就功名戍边魂。当时的人不可能想到,毁掉的森林对千年百载后的后代有多么长久的影响!这后人,经济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生态协会也加入行列,须从头收拾旧山河!
第三次是清末民初。东坡苏欲口沟起火,焚烧两个月,向北直烧到鬼头沟,烧掉东坡几条沟的树木。火势又越过分水岭,把西坡樊家营、马蹄坡和马石倾一带的大片云杉烧光,遇大雨方熄。民国初年,大火再次从东坡黄渠沟烧到西坡黄渠沟岭下,后被暴雨浇灭,但毁林几千亩。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坡正木关沟发生火灾,毁云杉林七千余亩。民国后,伐木者每年向旗府纳税,就可任意砍伐,每年伐木约50万株。
据民国《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记载,民国政府于二十九年(1940年)组织贺兰山林矿考察队,对森林的分布描述如下:“贺兰山之森林,南起三关口,北至小松山,行约二百里,由此区域向北或南尽小山丘起伏,森林绝迹,仅生长灌木杂草,或竟岩石露也。”低山处森林不存在了,高山处云杉林约有66000亩,小松山有油松林13500亩。到1949年,贺兰山森林存25万亩,“文化大革命”中再度遭乱砍滥伐。
在历朝历代疆土争夺纷战里火灾中,贺兰山原始森林被毁坏,恢复缓慢。加上千年西北风风化剥蚀,贺兰山大部分山体是裸露的风化石。北部海拔在1600米到2000米之间,山脊曲折断续不接,如同被撕裂般,岩石似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将魂之剑。秃峰孤立,其间有山洪冲出的坦地宽谷,尽是砾石,在无遮无拦的高原阳光下滚着热波,在蓝天之下寂静悲凉。
如今,贺兰山中段山脉是仅存的次生林,维系着苍天向阿拉善大地赐水的唯一绿色通道,年降雨量429.8毫米,居阿拉善之首。
1981年,国务院把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划为水源涵养林。1992年,国务院批准内蒙古贺兰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水土保持林之一。1999年,阿拉善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围封贺兰山,区内牧民6000人搬迁下山,保育贺兰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无火灾。1980年后封山育林,持续保育,林区内森林面积增加11万亩。至今为止,贺兰山有林区总面积110万亩。北起小松山白土沟北岭,南至三关为界,全长86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6万亩,森林覆盖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