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经济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经济是指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总和。生态经济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其直接的社会经济原因是人口数量和人均自然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可供量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生态经济理论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以及构成它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即生态环境也是“资本”。“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罗马俱乐部:《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则是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生态资本)不被突破其承载力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即最低生态安全问题;二是如何调节生态资本供求以实现代际公平问题。生态产业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进入快速成长时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城市化既是工业化的结果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动力。21世纪是城市世纪,人类的绝大多数将生活在城市。城市不仅仍将是经济中心、知识创新中心,而且将成为人居空间的主体。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6%,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2.6‰,但集中了1/5以上的人口和1/2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据预测,今后二三十年全国城镇人口每年将增加1000万以上,城市数量和平均规模都将有一个很大发展,城市在社会经济中地位将大幅度上升,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一方面,随着人口、产业在城市空间上的高度聚集,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城市将成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重心;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观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生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与其说21世纪是城市世纪,莫如说21世纪将是生态城市世纪。
生态城市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在城市空间上的聚集和融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预防,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声、光、电磁、辐射等污染的治理及其预防。②生态系统的修复完善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建设高效低成本的生态工程,增加绿地、水面面积,整合生态景观、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等。③生态产业经济的建立,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应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推广节水、节能、洁净生产的新工艺和新装备,发展综合利用、再生利用、循环利用“三废”产业,建立和发展知识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环保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④生态社会的形成,包括环保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与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绿色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形成,生态意识和观念、生态道德和伦理的养成,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建立等。⑤与生态城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包括向所有市民提供洁净空气,安全可靠的水、电、气和食物,便利的出行条件,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以及完善的防灾减灾、卫生防疫、教育培训系统等。
建设生态城市既应成为社会理念,更应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行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必然会表现出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
其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更具极大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其二,我国在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等历史任务的同时,又面临着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使命,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任务异常复杂和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力戒急躁情绪,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其三,我国人口众多、发展水平低、多种社会经济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发展的质量。
其四,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差异大,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全国不可能一个步伐、一个模式,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走多样化道路。
本文系作者在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的演讲,2002年10月
低碳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
“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理念乘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的东风迅速风靡全球。一方面,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世界城市化率已超过50%,享受城市文明是绝大多数人的期盼,未来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化仍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而低碳城市既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主要空间地域,也是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主体。
一 低碳发展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由之路
低碳发展是指相对于同等经济产出和生活水平的较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发展方式,或者是指同等二氧化碳排放量下的较高产出和较高生活水平的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之路是人类社会面对全球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特殊的低碳发展路径。
低碳发展与全球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虽然一致,但是两者并不能等同。即使没有全球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也应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把低碳发展与国际政治相混淆,令干扰对低碳发展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 城市是我国低碳发展主体
城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主体,也是低碳发展的主体。
第一,城市有较高的单位碳排放GDP产出。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是城市存在发展的依据,也决定了城市的社会要素配置具有较高的效率,决定了城市单位碳排放有较高的GDP产出。城市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高,单位GDP的能耗越低。我国要实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主要潜力在城市,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城市。
第二,城市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心。城市是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集中地域,也是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的主要排放者和集中地域。我国80%以上能源和原材料耗用和相应的排放集中于城市,耗能大户、排放大户也多集中于城市,因而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城市对能源、原材料的集中消耗与集中排放,造成了环境的集中污染,但这种集中的排放和集中污染又为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提供了规模化的需求。所以,依托于城市的污染治理工程更有效率,能够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城市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心。
第三,城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依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流程的物质反复利用的经济,包括清洁生产、废弃物的高效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目标、技术路线、方法措施等高度重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互为上下游的企业相对集中布局,才能减少交易成本。而企业集中布局本身就是城市扩张的重要形式,依托于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才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第四,城市是推进低碳技术进步的引擎。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石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城市更深度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技进步的中心。低碳技术的研发中心在城市,推广应用的主阵地在城市,城市是推进低碳技术进步的引擎。充分发挥城市的低碳技术进步引擎作用,才能加快低碳技术的进步。
第五,城市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一直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面,也是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战略举措。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多年在40%左右徘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城市的支撑。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只有城市才能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规模化的市场需求。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达60%~70%,正是与其较高的城市化率相辅相成的结果。
第六,享受同等生活水平在城市消费比在农村更节约。任何人类生存和活动都会有排放。低品质的低碳生活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城市有完善的公共生活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满足人们高生活品质的需要,而且由于人口的大规模高度聚集而能够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与农村相比,享受同等生活水平在城市有较低的人均公共设施费用分摊和较低的碳排放。
第七,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要由城市出台与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支撑。城市是政治中心,一切关系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要在城市完成其出台的相应法定程序。
第八,城市是建设低碳社会的主体。广义的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低排放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低排放的生活方式。城市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当然也是建设低碳社会的主体。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7%,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比约为3∶1, 2013年以前将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2020年以后30年间城市化率将持续上升到80%以上。城市在建设低碳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增强。
三 城市是低碳发展最适宜的区域单元和行政层级
目前我国只有建制市(行政区)的统计,尚无严格意义上的城市统计。1998年我国建制市曾达668个,以后由于政策上停止撤县建市,一些中心城市为扩大规模将所辖县级市甚至地级市(如重庆的万州和涪陵)撤市建区,造成了我国城市化率虽由1998年的33.35%上升到2008年的45.68%,但建制市数量仅为665个,比1998年减少了13个。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规模都将有大幅度增长。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可供建设新城市的选址不多,城市化进程的主旋律将是现有城镇的扩张。预计当我国实现城市化之时,城市人口将达12亿以上,估计城市数量将达到2000个左右。城市不仅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而且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最适宜的区域单元和行政层级。
其一,城市拥有推进低碳发展的组织架构。低碳发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涉及产业结构优化、科学技术进步、体制的深化改革、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乃至社会风尚的转变等,要求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形成合力。城市是我国行政建制的基本单元,党政公检法,工农兵学商等政治和社会组织体系健全,具有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组织架构。
其二,城市具有整合资源的基本幅员。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结构,整合资源,调整和整合的空间、范围越大,效率越高。城市一般辖区数百、数千平方公里,下辖人口几十万甚至数千万,产业部门相对齐全,拥有整合资源的基本幅员,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最适宜的行政层级。
其三,城市辖区内差异性较小。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矛盾差异较大,一个省区也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幅员,实施统一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往往不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城市下辖的区、办事处之间,一般差异性较小,实施统一的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措施较易取得预期成效。
其四,城市政府对下辖区信息把握得更充分。与中央、省相比,城市政府对所辖区域信息把握得更充分,有利于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直接的指导和政策的及时调整。而城市下辖的区、乡镇和办事处,虽然其内部组成部分的差异性更小,对下属的信息把握程度高于城市政府,但其与其所在城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调整结构和整合资源的空间较小,不宜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层级。
四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内容覆盖广泛的概念
城市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适宜的地域单元,建设低碳城市也就成为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环保城市、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内涵多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侧重。低碳城市是以较低的碳排放实现更大、更好功能的城市,核心是城市单位碳排放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果和环境效益。
城市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组成的复合有机体。城市低碳建设必然覆盖城市的各个方面。从城市的组成来看,低碳城市建设可以分解为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单位、低碳家庭等的建设;从城市的行业部门分析,低碳城市建设可分解为低碳产业(低生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管理(低碳办公),等等。
1.低碳产业
所谓低碳产业就是同等单位产品(服务)产出碳排放量较低的产业。城市是产业的高密度聚集区,我国因产业直接耗能所导致的碳排放一般占碳排放总量的近90%,所以发展低碳产业是我国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的主体。低碳产业按部门可细分为低碳农林牧渔水利业,低碳采掘业,低碳制造业,低碳电力、煤气、水生产及供应业,低碳建筑业,低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低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等。用低碳技术装备改造和提升各个产业部门,努力提升单位产品(服务)全寿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效果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在现阶段,制造业的碳排放又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近60%,所以发展低碳制造业又成为低碳产业发展的主体。在制造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等行业占制造业的碳排放量的3/4以上;我国碳排放量的70%以上来自燃煤,而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业占燃煤碳排放量的50%以上。所以加快石化、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其单位产品的碳排放,以及开发利用经济性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低碳制造业建设重点。
2.低碳建筑
建筑物是人类生产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有学者计算,包括建筑物建设、运行维护和拆除在内的广义建筑物耗能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0%。目前我国每年建筑施工面积在50亿平方米以上,世界50%的建筑施工面积在中国,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完成,我国建筑物的存量面积将增长2倍以上。城市是各类建筑物的聚集区,随着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将有90%的各类建筑物集中于城市。实现建筑物节能环保,不仅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是一次建设多年使用,建筑物使用周期结束后还有拆除的耗能。所谓低碳建筑包括从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使用、节能环保的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工艺的采用,到建筑物使用、维修和拆除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措施的广泛应用,是指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较低的碳排放取得同等效用的建筑。目前国内外相关资料展示的多是在建筑物某一个环节上的节能减排数据,而缺少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内节能减排效果的综合评价,从而使低碳建筑技术推广充满了不确定性。例如,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节能产品,其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寿命周期完结的后处理能耗与其使用过程中节能效果比较是后者大于前者还是相反?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比较,其机会成本是否可以接受,是否合理,等等。
3.低碳交通
交通运输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比重虽然不足10%,但占石油消费的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4已上升到2007年的1/3以上。交通运输业消费占汽油、煤油、柴油等主要石油制品的50%以上。城市是人流、物流的大规模聚集地区,也是交通运输消费能源的集中地区。低碳交通系统不仅对于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保护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建设低碳交通系统包括建设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设备,发展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减少私家车出行等等,基本目标是以较少的石化能源消耗满足市民出行和物资交流的需要。
4.低碳生活
我国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的一次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虽然目前只占10%左右,且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所有产业产品和服务最终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居民生活消费的,所以社会能源的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总体水平尚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生活消费还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所谓低碳生活就是以较低的石化能源消费满足较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城市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集中消费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降低人均碳排放强度提供了前提。城市低碳生活包括节能环保型生活用品的推广应用,经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应用,合理适度的居住空间,科学健康的饮食,家庭生活用电、用水、用能的节约,私家车出行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的减少使用,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节制生育风尚和低碳生活习俗的形成,等等。
5.低碳管理
城市低碳管理可分为低碳办公和低碳管理体制两部分。低碳办公是以较低的碳排放实现相同管理目标的办公方式,包括办公设备、设施的适度配置,办公用品、材料的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办公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等等。我国历来有“以吏为师”的传统,低碳办公对于低碳发展风尚的养成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低碳管理体制包括有利于推进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发展和低碳生活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制度性安排以及有利于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政策体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例如,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技术产品市场交易制度和市场风险分散机制,以及政财、金融、信贷、税收等的优惠政策,对高碳产业产品生产消费的约束和惩戒政策,对低碳产业、产品生产消费的引导和鼓励政策,等等。
五 低碳城市发展评价要从实际出发
当前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成为推进低碳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低碳发展评价也成为一种社会需求。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一些城市政府先后邀请理论工作者参加开展了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分别提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城市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但由于编制者知识结构的局限(多由生态经济、环境专业转向而来)、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尚处起步阶段,特别是各个城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致使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上的障碍。特别是城市统计数据尚不能满足低碳发展评价的需要。所以低碳发展评价要从实际出发,评价指标体系要在低碳发展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并且能够解释实践,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服务。
1.评价指标的可比性
各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城市性质、功能、规模、发展阶段不同,低碳发展评价可分为纵向的自我评价和横向的对比评价。前者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看到进展,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利前进。所以更多采用发展速度、变化速率、发展趋势类评价指标;后者目的在找出差距,看到潜力,明确前进方向,更多地采取相对指标、横向平均指标。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任务和条件不相同,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也可以有所侧重。低碳发展评价指标首先要注意可比性,尽可能使用平均指标、相对指标,不用绝对值指标;尽可能在同类城市之间进行比较,而不是进行各类城市的大排队。例如,单位GDP碳排放是衡量低碳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由于城市的性质和市际分工不同,作为商贸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其单位GDP的碳排放可能更低,而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城市,其单位GDP的碳排放可能更高些;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城市,有的以重化工业为主,有的则是轻工业占较大比重,其单位GDP碳排放也存在着不可比性。再如,一个正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发展中城市,其单位GDP较高的碳排放是阶段性的必然现象,与一个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成熟城市较低的单位GDP碳排放并没有可比性;一个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城市和一个主要依赖水电、核电的城市单位GDP碳排放量也不宜简单对比。技术创新指标是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于中小城市更多的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问题。
2.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
我国城市的统计数据是随着城市行政级别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发展阶段的提升而呈梯度完善的。即使如此,我国城市现有的统计数据与低碳城市评价理论需要提供的数据支撑之间依然不适应。下功夫进行必须数据的实地调查,人力财力和时间支出对于低碳发展评价工作来说成本过高。可行的办法是,尽可能以现有的统计数据和部门数据为基础,对评价指标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评价数据的可得性。
3.评价工作的经济性
低碳发展评价的目的在于找出差距,补齐短板,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以较低的投入获取满足最基本需要的评价结果就成为低碳发展评价工作应该追求的目标。所谓评价工作的经济性,一是评价指标数据获取的经济性,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减少需要重新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的数据。二是评价指标的设置数量繁简得当,计算工作量较小。评价指标设置数量以能够反映低碳发展的本质特征,能够满足分析评价的基本需要为为限。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环保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等各类城市评价内容,有利于提升城市低碳发展评价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但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我国城市来说,在统计资料尚不能满足评价需要的条件下,理论上完整系统的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往往不具可操作性,亦难以达到预期主要目标。
4.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建议
基于上述认识,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低碳发展评价建议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发展评价建议指标体系
上述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目的和不同评价者的价值偏好,可计算出低碳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上述评价指标虽然考虑了可比性、可得性和经济性要求,但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人均碳排放量虽然是低碳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但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准确统计人口的困难和较低的人均碳排放基数,纳入评价指标反而不利于明确低碳城市建设的方向。主要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虽然排除了城市产业分工、不同产业结构的不可比性,但仔细想来,由于原材料的不同品位、零配件不同外部配套水平,即使同一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比性。低碳建筑、节能建筑原材料(产品)标准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而建筑物减排效果要依赖于对建筑物数十年全寿命周期的监测数据,从而增加了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低碳城市发展涉及经济、技术、社会、体制、政策和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存量、与对外交流、产业地域分工等各个方面,而且各城市又各有特殊性,理论的不完善、不成熟以及实践发展提供资料的不匹配,使得低碳城市评价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接近真实。
成稿于2010年7月
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要点
一 什么是生态城市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21世纪是城市世纪。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是中国低成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体,也是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心。享受同等生活水平,在城市消费比在农村更节约。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城市之路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生态城市相近的概念有宜居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和谐城市等等。各种城市建设概念内涵虽有不同侧重、不同视角,但多有重叠,基本内涵相通。由于多有完善体系、泛化范围、涵盖其他概念的诉求,上述各种城市建设概念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趋同性。不同的学者会对生态城市有不同理解和定义,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会有很大差异。在我看来,既然人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为自己建造的家园,那么,从人本主义出发,生态城市首先是健康长寿的城市,休闲养生的天堂,当然也是幸福的城市和安全的城市,但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
二 建设生态城市要把握三个要点
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潮流。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至少应把握三个要点。
一是要以人为本,而非生态至上。城市是人工的产物,人们为生活得更美好而迁居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美好而建设发展城市。城市是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人工生态复合系统。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为了生态而生态。所谓生态伦理也要以社会伦理为逻辑起点。
二是要以建设高效的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生态城市要有较高的功能才能满足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要求。结构决定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应包括生物性生产功能和非生物性生产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依赖性、不稳定性特点。其生物性生产功能包括为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各种食物产品,但只能满足少部分需求,大部分要靠城市以外生态系统输入。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性生产功能包括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但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是为非生物性产品生产提供物质载体和环境支撑。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是对生态系统受到干扰的某种弱化或消解,对破损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系等。
三是城市生态建设要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社会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供给的矛盾。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发展。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破解我国一切社会矛盾和难题的总钥匙,也是顺利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当然,在经济发展中,要高度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应包含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之中,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
三 建设生态城市措施
一是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不是简单弱化政府管理,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要逐步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强化和改善社会管理。建设生态城市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涉及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政府的正确政策引导和调节利益关系,约束行为的负外部性,是生态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生态城市建设为了人民,人民是建设的主体。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保证。
二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科学规划是城市的第一财富。生态城市建设是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规划指导。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时序控制,才能减少生态城市建设成本,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统筹兼顾、科学组合排序。生态城市建设千头万绪,要干的事情千项万件。而一定时期内我们的财力物力有限,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坚持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抓住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得主动权;安排好关键项目,取得重点突破,是基本的工作方法。
本文系作者在四川省雅安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的演讲,2011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