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新闻资讯类
第一篇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
简介: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由中国新闻界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chinanews.com于1995年在香港上网。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北京总社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以其无比优越的通讯社原创新闻资讯优势成为众多海内外网络媒体的资讯源泉。中新网秉承中新社“国际视角+亲和力”的报道风格,新闻资讯内容准确、丰富、时效强、文风轻松活泼,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网络、新闻和财经专业人士的欢迎。中新网动态新闻及时准确,解释性报道角度独特,稿件被国内外网络和传统媒体大量转载。中新网具有顶端的媒介优势,拥有国际顶级域名chinanews.com,品牌吸引力可观。在大中华商圈社会公信力强大,媒体宣传和高层公关运作实力可观,拥有极佳的企业形象设计、网络营销、企业品牌包装和全球文化交流资源。全球华人以及关心中国的国际人士都有可能成为chinanews.com网站的忠实网民。中国新闻网具有中文繁体与简体版本,提供中、英两个语种信息服务,方便全球华人阅览。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以全方位的信息报道中国与世界,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门户。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自2005年获得“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之后,2007年再获殊荣。
宗旨:梳理天下新闻 报道中国和世界
口号: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特点:国际视角+亲和力
栏目:“即时”“要闻”“国内”“国际”“社会”“港澳”“台湾”“华人”“经济”“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健康”“IT”“视频”“房产”“汽车”
经典板块:“华文报摘”“新闻浮世绘”“媒体时评”“中新网社区”“中新视频”“新闻专题”
梳理天下新闻 传递中国之声
——对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的评析
中国新闻社是中国对外报道的国家通讯社,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稿件面向海外主流社会。中国新闻网于1999年1月1日开办,依托中新社资源、技术、团队力量,以其无比优越的通讯社原创新闻资讯优势成为众多海内外媒体的资讯源泉。中新网还开办有英文版、繁体字版,为受众提供准确、迅速、多样化的新闻资讯。“新闻中心”承接中新社的受众定位,以海量的内容满足受众的需求,以全方位的信息报道中国与世界,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门户。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的定位在海外,因此对于海外人士有强大的影响力。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与新华网“新闻中心”一道肩负着传播世界信息、中国声音的使命。
一 国际视角打造品牌亲和力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以新闻为“本”,以内容为“王”,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报道,涉及即时新闻、时事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港澳新闻、台湾新闻、华人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健康新闻等分类明显、层次感强的新闻报道组合。中新网根据海外读者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宣传的有效性,创造出一种有别于“新华体”的新闻写作风格,这种独特的新闻风格,很难用一句话去说明,如果要用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国际视角”加“亲和力”。由于受众多是海外人士,因此在新闻的选材和写作上要考虑海外读者的需求,要用海外视角和国际视角来观察问题。海外视角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平视的,可以交流的,用这种视角写新闻就会具有亲和力的基础。同时,对外报道新闻充分考虑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水平,让他们愿意看,乐意接受,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没有亲和力的报道是没有影响力的,而没有影响力的对外宣传是一种无效劳动。
中国新闻网坚持自己的国际视角,与受众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交流机制,这使得新闻的传播过程既体现大的视野,又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新闻文风活泼,亲和力强能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而中新网已经固化的新闻风格,使其别具一格,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因此受众更容易、更喜欢阅读。中国新闻网有自己明确的受众群体,因此在新闻的选择上会根据海外读者的需要,用海外的视角去报道新闻、解读新闻事件。如果说新华网“新闻中心”的成功是自身的权威,那么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的成功就在于亲和力。从全面的角度报道新闻,更关注国际、港澳、台湾、华人信息的整合,新闻标题活泼吸引受众。
“新闻中心”坚持“内容至上”的原则,因此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受众了解中国、关注中国、报道世界。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众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人们上网不仅想获得新闻信息,而且想利用网络满足各种需求。受众希望一个网站能够提供尽可能丰富、全面的信息。特别是在获得一般性信息方面,他们通常喜欢“一站购齐”式的网站。那么新闻网站就不能忽视受众的这些需求,我们利用网络的海量存储能力,将所有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一网打尽,使受众对其信息数量的期望值增高,从而提高“新闻中心”的竞争能力。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以其丰富、全面的新闻资讯帮助受众及时了解最新的动态,同时“新闻中心”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为网友提供网上搜索服务,帮助网友查询需要的信息。国际视角营造的是一种亲和力,需求的全方位满足提供的则是一种信息获得的“成就感”和“占有欲”。
二 媒体言论唱响观点时代
如今人们不仅满足于信息的输入,这里谈到的信息是一般的新闻信息,而且更需要观念的输入和思想的输入,这一需求的满足是由媒体言论的提供来满足的。媒体言论即观点的表达,这是一个“观点时代”,人们需要观点来厘清事实的本质,洞察新闻背后的道理。媒体言论是对社会的一种建设,“万马齐喑”“舆论一律”的媒介环境是可怕的,它会使人们迷失于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中,只有观点的多元,才能呈现多元的“拟态环境”,而多元则会接近现实的本真。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开设的两个栏目——“媒体时评”“新闻浮世绘”很有特色,它们通过与媒体联姻,整合不同媒体的评论汇集而成。解读、分析新闻现象,给读者以思考,评论的力量在于能够营造一定的网上舆论氛围,而这种氛围的渲染则会起到与民间舆论“合流”的作用,一旦“合流”就会演变成对现实有作用的“行为舆论”,推进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净化。整合后的“媒体时评”和“新闻浮世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针砭性,令受众有一吐为快之感。“媒体时评”是选择媒体最新的时事评论,通过选择、加工、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评论集锦,展现丰富的观点和思想。如:
•《羊城晚报》:信访绝不能仅仅依赖“青天”
•《北京日报》:政协委员“十多”现象的喜与忧
•《新京报》:国家能抛弃幼儿园吗?
•《新京报》:公务员“聘任制”为何遭误解
•《人民日报》:岂有以暴力表达的“和平意愿”?
•《光明日报》:华南虎真相本可如此简单
•《南方都市报》:民主很麻烦,但我们很需要
•《新京报》:“半夜拆迁”民房实乃法治之耻
•《法制日报》:官员追求高学历该降降温了
•《湖南在线》:打虎彰显政府公信力
•《新快报》:有讲真话社会,才有讲真话官场
•《北京晨报》:推广“公筷夹菜”用不着书记挂帅
从评论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时评来自不同的媒体,有纸质媒体,有网络媒体,通过整合给受众提供全面的时评空间,受众可以感知和思考现实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思想深度。
“新闻浮世绘”则是会聚各种新闻加以评说,是汇集百家之言,展现世事百态,反思社会,推进文明和进步。“新闻浮世绘”为受众展现了一幅社会图谱,描绘社会百态。我们可以从内容上加以分析,如:
•孩子不知清明来历,大人知道不?
•身材不好就从教育局下岗,怎么样?
•公务员背东坡诗,一只巴甫洛夫烤鸭
•大禹“婚外情”:对先贤可有敬畏之情?
•听说鲁迅是“副处级”
•“华南虎”又向重庆进发了,还是公的!
•选美经济与审美疲劳
•大众传媒变成了全能媒婆
•领导说你是精神病,你就是精神病
•无聊的大学毕业生薪水排行榜
•代表委员资格不应成为“黄马褂”
•儿童节不能“乐了大人苦了孩子”
这些评论涉及方方面面,图画着眼现实环境,亦庄亦谐,不拘一格,以犀利的文风刺激着受众对社会问题的思索,这些评论与“媒体时评”一样,来自不同媒体平台,媒体之间的整合使得评论的选题更丰富,同时也使得内容更加鲜活。报网互动、跨网整合是网络媒体的经营之道,也是增强整体竞争力的策略。
三 专业新闻诉求网络发力新领域
中新网“新闻中心”下还开设有专业信息类栏目,与中新网“IT”频道、“房产”频道、“汽车”频道链接。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新闻中心”的新闻覆盖领域,为受众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新华网“新闻中心”也开设有这些专业性的信息资讯类栏目,它们所走的路子都是在追求信息的覆盖域,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吸引受众,并实现自己的经营战略。随着消费多元化和资讯细分化时代的到来,专业新闻诉求成为新闻网站网络发力的新领域,以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为例,“中新IT”“中新房产”“中新汽车”以提供不一样的专业新闻为己任,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之所以新闻网站抢滩“专业新闻”领域,原因在于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差异化。现在中国人在基本解决温饱、社会阶层分化的前提下,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开始到来,消费本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具有本体的意义,而不再具有仅仅满足实际生活需求的意义。
也许包括中新网“新闻中心”在内的网站看到了消费社会带来的现实需要,故而纷纷涉足专业领域。但“专业新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不意味着走同质化的道路。中新网“新闻中心”的专业新闻栏目要实现长远的发展,需要做到:首先,要回归新闻本体,要有新闻性和新闻元素。对信息资讯的处理,不能单纯从实用的角度,应该着重从做新闻的角度来制作、提炼、加工。频道的主要板块和主要栏目要以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资讯为主,实用商业消费信息附着于主流新闻资讯,让新闻资讯和实用消费信息建立起良好的互补优势和互动机制。在网站现有条件下,多一点新闻信息原创,少一点依赖转载摘编,稿件要有原创,图片也要有原创,这样才能做得更好。其次,要实现差异化竞争和生存,实现资讯产业化运作。魏剑美在《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中谈道:“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播本身更多是一种商业行为,信息甚至信息的传递方式都成了商品。媒体一方面出售新闻和资讯,另一方面又将出售新闻和资讯带来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前提是其出售的新闻和资讯必须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不是随处可得的‘村落消息’”。信息资讯在此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在同类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新闻网站的专业栏目必须以独特的角度,用“时尚流行”概念来包装和解构各种专业新闻资讯及商务生活信息。
四 反思:“乱花渐欲迷人眼”,丰富并不等于合理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有其独特的定位和服务意识,也有其信息传播优势,但“新闻中心”的视觉设计和内容组合在笔者看来存在一定问题。视觉传播以符号语言为载体,中新网“新闻中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视觉体验,尽管它的内容分类是富有条理和层次感的。
首先,是“视觉设计”。网络视觉设计作为一种特殊媒介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具有平面设计一般特征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设计特征。网络视觉设计应始终围绕“信息传达”这一主题来开展。从根本上来讲它是一种以功能性为主的设计。中新网“新闻中心”的视觉设计在色彩上没有新华网“新闻中心”的感觉明快、清新、温馨。中新网“新闻中心”的色彩设计整体上比较杂乱,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一个页面呈现给受众的色彩如果是和谐统一的,视觉神经中枢就会将这种明快感传入大脑,从而获得一种视觉心理上的平衡和认可。德国物理学家赫林提出的颜色对立学说就认为,在人的视网膜接收过程中,存在黑—白、红—绿、黄—蓝三种对立的视素,前者对视网膜起破坏作用,后者起建设作用。因此,网站在视觉设计时,要注重与受众的知觉思维习惯达成一致。
其次,是内容组合。中新网“新闻中心”的内容组合排版上太过紧凑,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压力。另外,内容整体的布局不是很明晰,“新闻中心”与各个频道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给人一种“新闻中心”包括其他频道的感觉。总之,人在大多时候是知觉思维,内容布局的清晰化有利于整体的传播效果,尤其以新闻资讯为主体的“新闻中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容,所以,布局是很关键的,不然就会给人一种不适的视觉感受。
五 结语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凭借中新社的资源优势,整合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打造丰富、迅速、准确的新闻资讯,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在海内外有很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感召力。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梳理天下新闻,延伸着受众的感知,以丰实的信息传播中国的声音、世界的信息。
(王延辉)
主编访谈和新闻的“马拉松比赛”
——访中国新闻网总裁孙永良
梳理新闻
《网络传播》:你的第一次触网之缘是怎样的?
孙永良:我大约是在1995年开始接触网络的。当时中国的网站很少,如东方网景、瀛海威之类的网站,现在已经没有了。网上的中文信息更是寥寥无几。后来中新社选人创办中新网的时候,因为我懂点网络,也懂点新闻,就让我试试。
《网络传播》:中新社的历史已有半个世纪了,而且规模不小,中新社建立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海外需求,你们当时有没有考虑增加国内的影响力?
孙永良:从我们的宗旨出发,中新网的基本定位是从事对外传播的网站,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把中新网建成向海外传播中国新闻信息、传播中华文化的资讯中心。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媒体而言,现在国内与海外的界限越来越淡,海外欢迎的很多内容,国内也欢迎;国内欢迎的很多内容海外同样欢迎。所以现在中新网应该说是立足国内、面向海外。但我们在选材、行文风格、栏目编排等方面,仍然与国内其他新闻媒体网站是有所不同的。
《网络传播》:据说有数百家华文媒体采用中新社或中新网的稿件,是这样吗?
孙永良:究竟有多少家华文媒体采用我们的稿件,目前我们并没有做过详细的调查。但是我看过的一些华文报纸——包括南非的、毛里求斯的报纸,也刊载中新社或者中新网的消息。稿件许多是从中新网上下载的。我们网站的首要作用是对外传播中国的资讯与文化。
《网络传播》:与其他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相比,中新网的特色是什么?
孙永良:我们用八个字形容中新网的风格:“权威、客观、平实、迅捷”。权威,作为国家级通讯社,我们发布的内容是有可靠来源的,有一定的权威性;客观,在我们发布的消息中,纯新闻的东西多一些;平实,我们的行文风格更有亲和力;迅捷,我们追求的是原创加快速。
从名称可以看出来,中国新闻网主要对外传播中国的信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是我们对外报道最主要的重点,当然,体育、文娱、科教等新闻也受海外读者欢迎。同时,中新社一直强调为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服务。在对港澳和台湾的影响方面,中新网也具备较强的实力,台湾岛内的很多媒体,如《中国时报》、“中央社”、东森新闻、中天电视等——都愿意使用我们的新闻。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我们的新闻,是因为中新社或中新网的新闻风格受到他们的欢迎。另外,我们也非常关注海外华人、华侨的生存发展状况,中新网的华人频道主要就是介绍海外华人社区最新发生的事件,这也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华文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网络传播》:在互联网的竞争格局中,中新网在什么位置?
孙永良:现在媒体网站不少,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应该说,竞争是好事,竞争出效益。在这个竞争中,得利的是广大网民。网民今天看新闻更快捷更方便了,网站提供的服务功能也更强更丰富了。这都是众媒体网站竞争带来的好处,大家在竞争中谋发展的同时,也会在竞争中产生合作。从我们工作的基本定位来讲,中新网更看重与媒体网站之间的合作,因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
《网络传播》:网站的新闻和信息越多越好,可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但这也相应地提高了网站的成本,如何把握这个度?
孙永良: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具备更快、更多的特点,网络给读者选择新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一个人每天接收信息量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接收海量信息。按惯常的记忆量,每个人每天大概能记住十至二十条新闻信息。所以中新网提出的一个理念就是“梳理新闻”。当然,和传统媒体比,网站提供的是海量新闻,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信息对读者来说是越多越好,我觉得必须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让不同的读者能在网站选取他感兴趣的新闻。
《网络传播》:2005年,中国新闻网的“新闻中心”入选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数年来中国新闻网还取得哪些骄人的成绩?
孙永良:应该说,中新网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海内外很多读者的认可。但说成绩“骄人”,恐怕还谈不上。在网站发展、打造品牌和更好地从事对外传播方面,我们还要做很多事。说到中新网“新闻中心”2005年入选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我们还是很看重这项荣誉的,很自豪,因为它是由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定选出来的,“含金量”很高。当然,网民的认可和给予的荣誉,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更让我们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这也督促着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地提供更好的资讯服务。
敬业精神
《网络传播》:几年实践下来,你在内容管理,特别是经营管理上有哪些心得?
孙永良:简单地说,实事求是,扬长避短,滚动发展,逐步做大。
《网络传播》:你怎么评价你的团队?作为一名管理者,你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吗?
孙永良:在媒体网站中,中新网的队伍是比较精干的,我们的人员不足60人。这个团队都有一种事业心,有一种事业上的追求。大家走到一起来,都立志为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贡献。他们都非常敬业,我在此表示感谢。
至于我自己,我还是比较随和低调的。但是我主张一点:要干事儿,要干成事儿。
《网络传播》:事业的追求与生活有没有冲突?
孙永良:有时候忙了就加班,不忙的时候尽量照顾家庭。我的爱好比较杂,业余时间读读书,打打羽毛球。事业和家庭应该不矛盾,我比较认同这样一句话:“工作时好好上班,下班时间好好生活。”人生应该潇洒,无拘无束,但是要强调一点:必须敬业。我对我的编辑也是这样要求的,要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事,对得起你的职位和工资。
《网络传播》:中新网靠什么策略留住人才?
孙永良:我们的薪酬相对而言不是太高,所以要稳住我们的人才,关键要让大家看到中新网发展的前景,同时也靠大家对新闻事业和对外传播事业的一份热爱,靠感情留人。
《网络传播》: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你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媒体经验。你认为刚刚从事网络业的或者将要从事网络媒体业的新手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或品质?
孙永良:现在做网络编辑的,以年轻人居多。我们希望年轻的同事们发挥头脑灵活、善于学习的优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加深对新闻事业、对外传播事业和互联网的理解和认识,工作中要大胆、谨慎、细致;整个团队应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网络传播》:在自己主持媒体的工作中,最让自己感到困惑、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孙永良:以前做记者,完成定额、完成任务就行了。现在没有定额、没有固定任务了,不知道干到什么时候才能让读者完全地满意。所以干互联网确实也很累,做这个工作似乎是永无尽头的马拉松比赛。只有靠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获得发展。
珍惜品牌
《网络传播》:如果有人给你们投资的话,你最想干的是什么?
孙永良:我也建一个综合的门户网站,和新浪、搜狐竞争。
《网络传播》:你是如何理解Web2.0的发展前景的,在网站的实践中有没有考虑过具体的发展和运用策略?
孙永良:所谓Web2.0,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通过博客发布个人信息,正是体现了互联网开放性的魅力所在,这也预示了社会传播的形态更趋向多元化,个人发表意见的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宽。这也是我们做媒体或者做网络媒体应该利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互联网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这确实不失为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一个很好的形式。
《网络传播》:3G推出以后,你觉得对传统信息会不会产生影响?
孙永良:理论上讲,互联网可以集中所有以往媒体的特点。但从大众传播的进程来看,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一个个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却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颠覆”它以前的东西,只会对以前的形式产生一些冲击。对3G而言也是如此,它的出现可能会对某些传播形式有所冲击,但也许会促进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至少在今天来讲,几十年内报纸是消失不了的,广播的影响力曾受到电视的冲击,但到现在也还存在。各种成熟的传统传播形式在今后很长时间仍会并存。新的传播技术会对我们提出一些挑战,但是我们也会积极地利用新的技术形式,迅速地把它运用到传播中去。3G技术完全可以帮助网络媒体实现在无线领域的继续发展。
《网络传播》:相对于报纸、电台和电视的广告,网络媒体的广告有哪些优势,今后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孙永良:互联网广告的前景非常远大。传统媒体的广告近一两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有人分析是被互联网抢走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互联网广告和传统广告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互联网的广告非常有针对性。特别是一些专业网站,或者一些综合门户网站中的专门频道,它们的传播对象都是特定人群,这一点对报纸和电视的广告来说,都是做不到的。现在的广告商越来越注重个体目标针对性特别强的广告。从这一点来讲,传统媒体广告的下降恐怕是必然趋势,这对我们互联网媒体和企业的信心也有很大提升,相信互联网广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网络传播》:怎么看待网络媒体发展的高速度?
孙永良:十年来,网络媒体迅猛发展,而且还将持续高速发展。网络媒体的壮大,将大大改变信息的传播形式,必将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
《网络传播》: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以及受众不断地被市场细分,中国新闻网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孙永良:我们的名称是中国新闻网,所以我们第一位的工作是做好新闻,要想办法用活我们手里的特色资源,立足我们的定位,把新闻做得更专、更深、更快,要不愧于“中国新闻网”这几个字。同时,中新网是一个网站群,但目前有一些分社网站的水平一般,我们要着力让分社网站都达到与它的地位相对应的水平。另一个重点是移动增值服务,这也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从长远来讲,我们还要建设全球化的中文媒体信息平台,打造海外与国内媒体的资讯平台、交流平台。当然,在具体每一步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都欢迎海内外的网民朋友多提意见和建议。
《网络传播》作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的管理者,你认为提供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如何落实“文明办网”这一时代的呼唤?
孙永良:对于“文明办网”的倡议我们完全赞同。对于中新网而言,立足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坚持向世界传播关于中国的正确的信息,加强我们的资讯服务品质,珍惜“中国新闻网”这个品牌。同时,我们认为,“文明办网”绝不是要把网站管死,而是应该建立规范的秩序,让大家在公平的环境中发挥各自所长,展开正常的媒介竞争与合作。这方面,我们作为中央级媒体的新闻网站,应该做好表率。
《网络传播》:“文明办网”离不开网站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编辑们,他们该如何做?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的业绩?不可否认,目前确实存在简单地以访问量为评价标准的倾向,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孙永良:网站要投身市场谋求发展,就绕不开追求访问量的问题,但必须坚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对编辑的业绩考评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看访问量。对于媒体网站来说,权威、公信力,以及深刻地理解新闻,远比追逐一条“火暴”的猎奇新闻重要得多。保持一定的新闻品位和品质,才能保持我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我们对每一位编辑都强调了这一点,他们也做得不错。
(《网络传播》记者 张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