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一
茅盾评论、茅盾研究,少说也有85年以上的历史。其间,所发表的论文车载斗量,出版的专著可谓汗牛充栋。面对如此严酷的现状,桑逢康的《大家茅盾》能做到不只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升华,有深入,有突破,是茅盾研究的又一部力作,大有新意,是高楼林立中的一幢别具一格的宜居别墅。
本书作者桑逢康有两种身份:一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其代表作有《茅盾的小说艺术》《现代文学大师品评》《胡适在北大》《胡适人际关系》等;二是作家,他的创作有中长篇小说和人物传记十余部,都很畅销。这部《大家茅盾》融入了学者的智慧——冷静科学的分析,更运用了创作的经验,以衡量茅盾作品的得与失;理论思辨建筑在创作剖析的把握之中,而且联系紧密,融会贯通。这是单纯玩学术的人所难以企及的。
桑逢康将茅盾定位为现实主义大家,他的研究也用的是现实主义的批评方法。就是马、恩和别、车、杜提出的理念,就是鲁迅、茅盾总结的经验。他老老实实地读原著,不放过茅盾创作的每一篇作品,任何一个细节;原原本本地还原作品,将作品读懂、研究透。在此基础上,他从惯常的方法入手:分析茅盾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程度,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结构的巧妙性和严密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他没有用这二三十年引进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思维新方法”。他句句都说的是作品,评的是茅盾的创作,没有虚假和浮夸。
本书对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一次没有遗漏的巡礼。他论述的对象包括茅盾创作的全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全部散文和一部戏剧。对茅盾的创作,他全部收入视野,锱铢必较,充分显示了研究者的气魄和能力:驾驭全体,而不是个别。不是任何一篇作品都那么驯服,恭顺地听任摆布。从作品出发,而不是从研究者设定的研究框架出发,这有相当的难度。比如,茅盾写作的散文数量不少,而散文又是最散的,什么都可以见诸笔端。桑逢康就将它们或按时间分,或按内容分,或按题材分,都所分得当,各得其所,不勉强,不枝蔓。先找准位置,再从头细说。很难的事情,在他的书稿中却显得从容不迫。
茅盾的这些作品,如果不按写作和发表的时间顺序,而是以作品反映生活的内容来看,恰如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生动画卷: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全都囊括在他的画卷之中。茅盾的所有作品合起来,是一幅历史画卷,可以读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艰难进程和不容阻挡的前进决心;分开来,又各自闪光,自有妙处。桑逢康于合于分的分析都做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议论每一部(篇)作品都先看它的独立性,看它作为一个单件的艺术完整性,又把它置诸历史的长河中,看其反映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有效性。文学史上有这样的作品,单看这一个作品,它或者无懈可击,完美无缺;但将它的人物放到产生它的历史中,就显得不真实。这就是玩弄艺术者和创作大家的严格区别。桑逢康在纵横捭阖的揉捏之中,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将茅盾的作品说得很透,真正把味道品出来了——领着读者看茅盾创作的史诗性和艺术的完整性。
桑著非常注意作品的结构。他说:“茅盾并不把结构仅仅看作是处理作品内容的某种纯技术性的工作,他是站在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应有的高度,着重研究并阐明了结构与生活、结构与故事、结构与环境、结构与人物的关系,并从各种关系的内在联系上提出了有关结构的艺术技巧。”又说,“所以结构也者,首先是指关于‘人’的结构,即安排好各种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各自性格发展的历史”。为此,本书作者在提出茅盾在某些作品中结构安排上的缺陷时,就特别显示出理论家和作家相结合的本色。例如,他说《第一阶段的故事》“从局部来看,小说不乏精彩的篇章,而从整体来看,结构就不免显得有些散漫”。他说《少年印刷工》前面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来铺垫,“似乎显得长了一些”。他说《子夜》“第四章显得有些游离”;《虹》“采用半倒叙的结构方式,中间夹了一个倒叙的大肚子,在结构上有欠匀称”。他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因为并未按原计划写完,所以第一部“给人以‘有头无尾’的感觉,从而在结构上不免显得有欠完整,并与全书总的结构有些游离”。他说散文《记Y君》本是散文,写法却像小说,如果删去第一节,就是一篇很好的小说。这都是作家的眼光,研究者不太可能出此良策。创作的艰辛,不搞创作的人不太体会得到,但看他如何分析作品,特别是指出名著的缺陷,即可从中领略一点甘甜,分尝一点品味的余韵。
《大家茅盾》以综述茅盾关于理论批评的建设为开端,高屋建瓴,气势恢宏;以逐一分析茅盾的每一篇创作为全书骨架,拿创作检验理论,顺理成章。说理论,提纲挈领;分析作品,不唠叨,要言不烦,总是拿作者自己的理论来验证,结构上天衣无缝。
《大家茅盾》是一部研究茅盾的上乘之作。
张大明
201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