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题记

2011年一个夏日的午后,北京西直门嘉茂一楼电梯口东侧,一个珠宝专柜旁边,我想买一个比较有趣的装饰品送给我的女儿。年轻的售货员告诉我,只剩下样品了。她建议我耐心等待十几分钟,库房的人会找一个新的给我。

等待之际闲聊,问她家在哪里、生活如何,等等。

没想到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她首先告诉我她来自南方一个偏远的乡村——这是众多电视剧或者小说里面都有的故事的开始。

然后她告诉我她为何来京:相对北京来说,她自己的家乡太偏僻和闭塞了。北京的繁华和各种发展的机会,吸引着她和她们。

我完全是无意中提到北京房价高高在上,人们生活艰难。我以为她会附和我——一般来说,附和顾客的观点,乃是大多数商品销售者的基本策略。

没想到,小姑娘突然用一种在我看来精神高昂的姿态说:“没关系!我相信只要我勤奋劳动,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大吃一惊!看着她信心满满的样子,一时不知道如何继续。

我只好问她的收入。她告诉我老板管吃管住,2000多元。

我残忍地说,那你何时能买到房子呢?按照你的收入,需要几百年的寿命才能实现你的目标呀?

她再一次露出微笑,坚定地说:“双手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只要我好好干,就一定会成功!”

我只好点点头,表示无奈中选择了鼓励。

这使我记起了已经记不清在哪个杂志上看到的一则材料(仿佛是《读书》或者《天涯》),提到一个深圳打工的姑娘,在工厂的大火中被烧死了(仿佛是这样)。在她身后的日记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身世凄惨的姑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满了阳光灿烂的励志文字;她告诉自己说,老板如何夸奖她效率高,如何提升她做组长,以及最终激励她说,只要这样做下去,她的双手可以创造未来,将来就可以成为老板!

是什么力量让这两个“弱女子”在一个如此令人灰心丧气的丛林社会中有这么伟岸的正能量呢?

2010年的一部有趣的电影叫做《人在囧途》,里面的那个傻乎乎而充满良好品性的人最终在飞机上——而不再是窘困的囧途中,以令人吃惊的“老板”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在现实的层面上,到底有多少人有可能和有机会摆脱囧途踏上飞行之路呢?

而关键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敢于和直面这种可能性在不断被损减的境况呢?

这些年来,我们的精神不断地警惕着意识形态的训导,却能非常自觉地接受这种“浪漫主义”文化想象的喂养。

这些年来,我们只在个人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抱怨命运或者社会体制,却在形而上的层面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这些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懂得心理健康,越来越多地知道心灵治疗的意义,一到假期就四处奔跑,寻找那些圣洁或者纯真的境地,却在总体上变成了只懂得一种看待生活方式的偏执狂。

如果一个人精神分裂,可以交给大夫。如果一个时代在精神分裂,那么,重走一遍这些年的心路历程,来一次自我新启蒙,或许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