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民间舞蹈麦西来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概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东以星星峡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相连,南隔昆仑山、阿尔金山同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接壤;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8个国家相邻。巍峨的天山从东到西横亘中部,将新疆区分为宜于放牧的山北和宜于农耕的山南两个地理区域。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有举世闻名的塔里木盆地,通称南疆。盆地的中央是著名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是著名的准噶尔盆地,通称北疆。中央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山夹两盆。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型气候,以干燥少雨为主要特征,但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脉都融聚着丰富的冰川水源。在三大山系中有海拔最高的山间谷地,有水草肥美的草原;在高山融雪汇成的河、湖沿岸及雪水、泉水能及的山麓台地上,形成了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绿洲。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使新疆各地同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文化。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哈密盆地及新疆北部的伊犁河谷各绿洲及全疆各大、中、小城镇。维吾尔族的渊源主要有两支:一支为游牧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丁零、高车、铁勒、突厥、回鹘等操突厥语的古老部落;另一支为分别操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塔里木盆地古代居民。维吾尔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突厥文、回纥文、察合台文,现在使用的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维吾尔族以绿洲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兼事牧、猎、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其他职业。维吾尔人曾信仰过萨满原始崇拜、佛教、摩尼教、景教和祅教,现在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其中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教派(全世界穆斯林85%以上信仰此教派),苏菲教派在维吾尔族人中也有相当的影响。维吾尔族民间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宰牲节)、“肉孜节”(开斋节)、“纳吾鲁孜节”(迎春节)等。在经历了迁徙、融合、分化等历史过程后,至19世纪末,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聚居格局。据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新疆现有人口2181.3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096.96万人,维吾尔族923.5万人,占总人口的42.34%。“维吾尔”是本民族的自称,意为团结、联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有不同的音译:北魏称“袁纥”,隋代称“韦纥”,唐宋称“回纥”“回鹘”,元明称“畏兀儿”。

近现代以来,聚居在新疆的13个民族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五个民族的人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言;蒙古、达斡尔两个民族的人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锡伯、满两个民族的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汉、回两个民族的人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语言;塔吉克人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语言;俄罗斯人操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语言。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七个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满、达斡尔四个民族的人多信仰藏传佛教;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汉族人信仰不同,分别为佛教、道教和天主教。历史上,新疆是民族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分别操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语言的塞人、吐火罗人、汉人、羌人、匈奴人、月氏人、乌孙人、鲜卑人、柔然人、哒人、高车人、铁勒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契丹人、蒙古人等东、西方人种都曾涉猎此地,并留下了各自的文化积淀。18世纪60年代以后,清朝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新疆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等族官兵驻防新疆,这样使他们也成为新疆民族大家族中的一员。以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中枢,是中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新疆就有人类活动。许多古老的部族、部落生息繁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来,新疆又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伊斯兰教传入前,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都先后沿丝绸之路东传新疆,与当地的原始自然崇拜一起在各地流传。伊斯兰教传入后,又有藏传佛教、天主教、东正教等传入。佛教早在公元前就传入西域,给西域文化以极大的影响。源于印度的佛教在西域受到本地文化的补充再造和发展,形成具有西域特色的佛教,又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东方中原大地,南方印度,西方波斯、巴比伦乃至希腊、罗马文化也都曾对西域文化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为西域文化增添了不少新因子。这些地理、历史、宗教的原因使得西域成为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打上了文化综合性的烙印。而新疆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又因各自不同的生态环境、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俗风情而各不相同,植根于这片肥沃土壤的多姿多彩的各民族舞蹈艺术就是在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存在多种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提供了不同的生存依托,从而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绿洲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在这些文化类型的制约下,新疆各族的民间舞蹈主要可分为绿洲舞蹈、草原舞蹈、高原舞蹈三大体系。绿洲舞蹈以维吾尔、乌孜别克族为代表。“绿洲”被国内外学者称为“绿色的生命岛屿”,这些大小不等的绿色生命岛屿被高山、大漠所包围,成为人类世代繁衍生息的伊甸园。但是,“只有穿过隔壁才能进入绿洲”。生活在各个绿洲上的人们因为生计的需要,常常要离开绿色的怀抱而饱尝烈日炙烤、风沙漫卷。面对天旱少雨的自然条件,绿洲人只有具备乐观的精神才能生存。对人生孤寂之苦的理解,形成了绿洲人与生俱来的对于音乐、舞蹈的特殊爱好。村落簇居的生活为绿洲人经常举行各种群众性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形形色色的“麦西来甫”“白孜麦”是绿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熨帖和慰藉绿洲人心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各种各样的舞蹈,恰恰是这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自古以来新疆绿洲民族舞蹈就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舞蹈以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族为代表,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有酷爱自由的天性。比起定居的农业生活来,游牧生活更能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但也受到大自然更多的制约,为大自然所施加的暴虐、灾害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和艰辛,草原舞蹈正是建立在这种迁徙动荡、不稳定的牧业经济基础上的。草原人明确地意识到人类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要受大自然的制约。对大自然的迷惑不解,对超自然神力的敬畏形成了草原文化中以歌舞祭天、娱乐的形式。游牧和狩猎是草原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草原文化的民间舞蹈也多以放牧、狩猎、模仿动物、模拟生产劳动动作的舞蹈和各种自娱性舞蹈为主,战胜自然灾害、战胜野兽侵袭等内容也时有表现,追求种族繁衍的意识也很强烈,总之,草原舞蹈反映的都是与草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一点无论从新疆发现的古代岩画,还是在现代草原民间流传的舞蹈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在舞蹈动态上,草原民族的民间舞蹈,都具有“耸肩”“抖颤”这一马背民族的典型特征。

高原舞蹈以塔吉克族为代表。我国的塔吉克族世居高原谷地,其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过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属“高山塔吉克”种特殊的一支。塔吉克人常常自诩为鹰的子民。“山鹰”在塔吉克人的心目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鹰曾是塔吉克民族先民顶礼膜拜的原始图腾。塔吉克民族以鹰的勇猛与机智为自己的民族象征,因此,模拟山鹰的舞蹈成为塔吉克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舞蹈借助鹰的风姿表现高原民族的骁勇、强悍。塔吉克族常年生活在高原,山路崎岖艰辛,行走时膝部必须松弛弯曲,脚掌平稳。这一特定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高原民族的民间舞步“沉稳有力,动静结合,骤然顿蹉,膝部松弛有韧性”的独特韵味。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随着优美的乐曲或清脆的手鼓节奏而翩翩起舞。每逢盛大的节日,人们总要载歌载舞进行欢庆;平日亲友欢聚,也要唱歌跳舞畅叙情怀。维吾尔族舞蹈的健美步法和丰富的舞姿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那些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舞蹈语汇,充分显示了维吾尔族人民勤劳、勇敢和爽朗、乐观的性格。

公元9世纪前,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在广阔的北方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乐府诗集》卷八十六。这首著名的《敕勒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游牧在漠南草原上维吾尔族的先人——敕勒人的生产和生活情景。在与大自然进行长期斗争的生活中,不但使他们成为勤劳勇敢的民族,同时也使他们成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史书记载,当时在游牧民族中就流传着具有浓厚游牧生活气息的舞蹈,在集会时,人人都要唱歌跳舞,用以表达游牧、狩猎的情景和喜悦的心情。特别是在他们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活动时,人数常达数万之众,有的赛马、宰杀牲畜,有的围起圆圈愉快地歌舞。《魏书·高车传》中有“五部高车(即敕勒)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呤忻忻”。

后来,回鹘西迁进入新疆,由游牧的畜牧业经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经济。由于新疆各绿洲和吐鲁番盆地原来就具有发达的农业基础,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这些条件促使回鹘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稳定,商业贸易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人们喜爱娱乐,就是行路的人也都抱着乐器弹奏。《宋史》卷四九〇记王延德使高昌,看到高昌居民“好游昆行者必抱乐器,广居民春月多群聚邀乐于其间”。文化歌舞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歌舞方面,维吾尔族人不但善于继承创新,同时也能广收博采。他们除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民间歌舞外,还广泛吸收新疆地区、中原地区和东西方许多国家乐舞的精华,特别是享有盛誉的龟兹、疏勒和高昌的乐舞见《隋书·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有关龟兹乐舞的记载。,以及广为流行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据唐代诗人在诗作中所述,《胡旋舞》以快速轻盈的旋转动作为主。白居易在《胡旋女》诗中有“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等诗句(见《全唐诗》七函一册《胡旋女》)。《胡腾舞》以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和各种跳跃动作为特点,刘言史的诗句中有“跳身转毂宝带鸣”,李端的诗句中有“环行急蹴皆应节”等描述(见《全唐诗》七函九册《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及五函三册《胡腾儿》)。《柘枝舞》以腰肢柔软、动作灵巧为特点,诗人刘禹锡赞叹舞者“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见《全唐诗》六函二册《观柘枝舞二首》)。等。这些乐舞中矫健的舞姿,灵巧丰富的步法,快速的旋转,柔软的下腰动作,以及鼓在舞蹈伴奏中的突出作用等,对丰富和发展维吾尔族民间麦西来甫舞蹈艺术,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经过不断的吸收融合、加工提炼,维吾尔族人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民间舞蹈,如:粗犷矫健的刀郎舞,轻快优美的麦西来甫,浑厚有力的萨玛舞等。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民间还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舞蹈形式。除绿洲、草原、高原三大体系的舞蹈之外,还有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兼事商业、手工业,操汉语西北方言的汉族、回族舞蹈;既顽强的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又善于吸收融会兄弟民族文化的锡伯族舞蹈以及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族舞蹈也各具特色。13个民族丰富多彩的舞蹈、音乐,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新疆乐舞百花园,在中华民族的艺坛中风骚独领,散发出诱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