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历史上石窟乐舞的变迁
相传,远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黄帝轩辕氏曾云游中国西部地区,“登于昆仑之丘”,并“使伶伦”取昆仑竹作为律。有关中原与西域交往的情况,在许多古文献如《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古籍《穆天子传》,就描述了周穆王带领规模宏大的乐舞队到西方各国去旅行的情景。在玄池岸边,这支乐舞队举行了盛大的歌舞演出会,三天才告结束;据传他还在瑶池参加了西王母举行的饮宴,并互相对歌联欢,久久不忍离开。《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穆王已欲肆其心,周行于天下,将皆使有车辙马迹焉。”《竹书纪年》载:“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昆仑山在古籍中被称作“西王母之山”,此地“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爱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另据历史古籍记载,昆仑山之“西王母”亦称“何婉妗”,她曾数次东行中原地区,携带了众多能说会唱、能歌善舞的西部地区乐伎舞女献演。虽然这些都属于神话传说,但是其中也能透露出一些西域民族自古就存在着丰富多彩乐舞艺术的信息。另据《周礼·春官司》记载,周朝设“鞮氏”官职,“掌四夷之乐与其歌声”以供宫廷祭祀和宴饮时演出。周初制定的“六代舞”,宫廷中的“四夷乐”,都反映了西周以来少数民族乐舞已成为宫廷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原的乐舞也向四周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新疆石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支提窟”,是佛教的世界,专刻佛像供世人参拜,多在崖面开凿。另一类为“毗诃罗窟”,供佛教徒们住宿和面壁修炼所用。两者总称为“石窟寺”,简称“石窟”,俗称“千佛洞”。新疆石窟最早开凿于魏晋,早于敦煌和中原地区。大约在公元4世纪以后进入繁荣时期,到7世纪时仍方兴未艾。公元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经过几百年的宗教之争,直到16世纪,新疆的佛教才完全被伊斯兰教所取代,座座石窟也随着信仰的改宗而被破坏、淹没。
古代龟兹镇戍与交通路线示意图(张平摄)
新疆保存至今的佛教石窟共15处,600多个洞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有学者建议以古称“银山”的库米西山谷为界,分为银山以西和银山以东两个群落。银山以西的石窟主要有喀什的三仙洞,温宿的吐和拉克,拜城的克孜尔、台台尔、温巴什,新和的吐乎拉克埃肯,库车的库木吐拉、克孜尔尕哈、森木塞姆、马扎巴赫,焉耆的锡克沁等;银山以东的石窟主要有吐鲁番的雅儿胡、吐峪沟、柏孜克里克、胜金口、奇康湖等。其中以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最具代表性,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孜尔千佛洞现存石窟的规模仅次于敦煌莫高窟,堪称新疆石窟艺术的典范。这些至今屹立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窟群,依然展示着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乐舞等艺术的风采。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其传播、发展等深刻的文化内涵令世人瞩目。选择新疆石窟中与乐舞有关的石窟介绍如下。
1.克孜尔石窟(亦称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崖壁上,东距库车71公里。总体绵延3公里多,开凿年代上限约在3世纪末,下限约为9世纪。共有编号洞窟236个,存有壁画近80窟,壁画面积1万多平方米,内容主要为本生、因缘、佛传故事和飞天、天宫伎乐图。有伎乐形象的达50余窟。第10、12、14、15、16号窟都有精彩的敦煌式飞天。
克孜尔第69窟伎乐天壁画(局部)
克孜尔第76窟魔女诱惑壁画
克孜尔第69窟伎乐天壁画(局部)
2.温巴什石窟
温巴什石窟位于拜城县温巴什乡南雀儿达格山的吉克地里克沟崖上,已编号石窟11个,可看出窟形的7个,保存壁画较多的为第6、第8窟。绘有天象图及树、池,羊、猴等动物,还有飞天及武士装天神像等。修建时间约在公元7~8世纪。
3.台台尔石窟
台台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距拜城县60公里,距克孜尔石窟约13公里。编号洞窟18个,可看出窟形的11个,保存壁画的有第5、13、14、16窟。开凿年代约公元8世纪。绘有天象图及本生故事、伎乐飞天、龟兹装供养人像等。
4.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库车新城西北12公里处,修建时间约在公元4~8世纪之间。现有洞窟46个,其中窟形完整的39个,但目前仅有11个窟内保存有完好的壁画,与乐舞有关的有第11、14、23、30窟。
5.马扎巴赫石窟
马扎巴赫石窟位于库车县牙哈乡克内什村东南约5公里的戈壁山坡上,距离森木塞姆石窟约20公里。开凿时间约为公元五六世纪。共有34窟,多已崩圮,较完整的只有4个窟,保存少许壁画的仅2个窟。绘有天象图、本生、因缘故事及供养人像等。
6.森木塞姆石窟
森木塞姆石窟位于库车县牙哈乡克里西村北确尔达格山山南缘丘陵小盆地中。编号洞窟52个,可看出窟形的39个,保存壁画的有20个,壁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与乐舞有关的有第1、26、42、44、48窟。森木塞姆石窟开凿于公元4世纪,止于公元8世纪,森木塞姆石窟壁画以龟兹风格为主,晚期出现回鹘风格的壁画。森木塞姆石窟独具特色,被学者称为“聚落风格”。
7.库木吐拉石窟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库车县城西南约30公里渭干河出口的东岸崖壁上。约始于公元4世纪中开凿,止于公元11世纪。编号洞窟112个,较完整的洞窟有70个,保存壁画的有32个,尚存壁画4000余平方米,与乐舞有关的洞窟有第13、16、23、24、34、46、58、63、68、73窟。库木吐拉石窟最大的特点是保存了龟兹当地、中原汉族及回鹘等多种民族风格的壁画。就音乐舞蹈壁画而言,也同样是西域系统与中原系统并存。
库车库木吐拉石窟新2窟壁画天人像(王建林摄)
库车库木吐拉第63窟壁画本生故事
8.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50公里的火焰山中木头沟西岸。开凿时间约为公元5~14世纪。现存洞窟83个,存壁画1000多平方米。与乐舞有关的洞窟有第4、16、17、25、29、31、33、48窟。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窟。
9.吐峪沟石窟
吐峪沟石窟是吐鲁番盆地最早开创的一处石窟群,古称“丁谷寺”,位于吐鲁番市东60公里处,距高昌古城5公里,编号洞窟46个,但多已塌毁,仅有9个洞窟有壁画,且大部分脱落剥蚀、疮痍满目。壁画以佛像、千佛、说法图和比丘禅观图为主,还有佛本生、因缘故事画和菩萨像。并绘有众多的乐器和富有立体感的飞天。
敦煌壁画的飞天,梵名犍达婆,又名香音神,是歌舞散花之神,是佛教艺术中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天人。飞天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羽人的主要区别是,羽人靠羽翼飞翔,又叫飞仙,飞天则仅凭身上长袖、长巾而凌空翱翔。它既是洞窟的装饰,也是壁画的组成部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壁画艺术创造者高超绘画技艺与丰富想象力的完美体现。它不仅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而且在美学、宗教、民俗以及考古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除古代舞蹈岩画和石窟乐舞壁画之外,在新疆各地的出土文物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与乐舞艺术有关。例如,出土于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古墓、阿斯塔那古墓的乐舞绢画、纸画、歌舞戏弄俑;出土于库车县城东苏巴什古寺的龟兹舍利盒乐舞图;出土于和田地区原玛尔山、约特干、巴勒玛斯等遗址的乐舞雕塑,出土于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古墓及鄯善县洋海古墓的箜篌、舞饰等。此外在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和森木塞姆石窟的早期壁画中都画有“迦陵频伽”,这是一种生有两只翅膀的神仙。跳霓裳羽衣舞的舞者都穿着缀满羽毛的上衣,扮着有翼神仙的模样,其创作源泉来自石窟壁画。这一批出土文物和古代舞蹈岩画、石窟乐舞壁画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新疆乐舞艺术高度发达的佐证。
在古西域重镇于阗(今和田)发现的与乐舞有关的文物,主要是陶质器皿残片,残片上雕刻着精美的奏乐图和舞蹈图,也有一些为兽面人物造型。于阗是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的门户,我国西行求法的名僧法显、玄奘等在其著作中都记述了于阗国的情况:“……婆罗门弟子来请佛,佛次第入城,入城内再宿,通夜燃灯,伎乐供养,国国皆乐。”
高昌故址在今吐鲁番附近,是西域连接中原的门户,此地的文化具有华夏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汇的特色。在阿斯塔那古墓群6区3号墓出土的纸画上绘有乐工和舞女以乐舞陪伴主人饮宴,表现出唐代“燕乐”的盛况,在206号、296号、336号墓出土的木俑和陶俑中有相当数量供墓主人娱乐的乐舞百戏俑,其中包括舞俑、戏弄俑、大面俑、马舞俑、狮舞俑、黑人戏弄俑、顶竿倒立杂技俑及奏乐俑等。其造型千姿百态,形象逼真。在这些俑中还有少数女俑头戴乌纱帽或介帻作男装,有学者认为这是当时女伎装扮生旦角色咏歌蹈舞的写照。230号墓还出土了乐舞屏风绢画,画上绘有二舞伎、四乐伎,舞伎右手虽残损,但仍能看出轻盈婀娜的姿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频频出现战乱,致使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屡有大规模的迁徙。征战、和亲,使节、传教士和商贾的往来以及丝绸之路上的各色人等造成了中原和西域乐舞交流的大气候。大批西域民间音乐、舞蹈艺人渐次来到中原,使得少数民族乐舞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