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新解《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众妙之门

基础篇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dān),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大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卒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曾任周朝藏书室史官。

《道德经》共五千余字,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称为道经,又称为道论。下篇从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止,共四十四章,称为德经,又称为德论。道经与德经合称为《道德经》。

基础篇遵循《道德经》八十一章之顺序,八十一章都分为原文、注释、译文、简析、启示与案例六个部分,便于读者理解、吸收和运用。

注释:侧重释难。

译文:注重直译与文气通畅顺达兼顾。

简析:立足于忠实原文原意作本源性解读,不夸大,不拔高,也不扭曲,尽量真实地表达主要内容、思想意旨等,便于读者对内容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总体把握。

启示:遵循老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原则,对老子智慧进行梳理和解说,力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读者明古之理,治今之事。

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章节内容,从而掌握老子思想真谛,吸纳老子智慧的精髓。

原文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4];常有欲,以观其徼[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 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不是人们日常行走于自然界中的道路,而是宇宙的本体与起源。第二个“道”是动词,言说的意思。

[2] 非常道:这句话以否定句阐述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的“道”是不可名状的。非,表否定,不是。常,恒常、永远。

[3]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事物的称号;第二个“名”是动词,称说、命名。

[4] 妙:精微莫测。

[5] 徼(jiào):边界,引申为“广大无际”的意思。

[6] 玄:深奥、微远、幽昧、不确定、变幻莫测,难以把握的宇宙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即称之为“道”,也称之为“玄”,是老子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译文

能够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能够用言辞界定的名,同样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是创生万物的母亲。所以,以无欲虚静的方式,才可以体察出万物起源的奥妙;以科学探秘、主观介入的方式,才能够观察到大道运化裂变的究竟。“无”和“有”都源自道,只不过它们各自代表了道的不同存在方式而已。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源头,一切变化的根本,其实正是出自“众妙之门”的“道”。

简析

本章是《道德经》一书的总纲,而老子言说的“道”又是总纲的核心。并且这“道”在全书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多达七十余次,可见“道”在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分量非同一般。全文分四个层次对“道”进行了描写。

第一,老子开宗明义提出“道”这一概念。究竟“道”为何物,有什么基本属性,老子并未作直接回答,而是认为“道”是不可以言说的,但凡能够言说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常道”了。并进一步指出,不但“道”不可言状,而且也是不能用名称来称谓的。但凡能够用言辞来界定的名称,都是某种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事物是不能永恒存在的。这不是老子卖关子,而是给人们留下了解读的空间。历朝历代,不少名人大家为解读这道难题做出过不懈的努力。如明朝前期岭南哲学家陈献章曾作过如下描述:“道有体有用,其体至虚,其用至神,所以道至无至有,至近至神。”清末民初被人们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古文经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称“道”乃“宇宙之通理”。何谓“宇宙”?“宇”,指空间;“宙”,指时间。何谓“通理”?即指在宇宙中规定、主导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则,并且不论时空如何转换,这一规则始终恒久如一。今人南怀瑾先生对“道”也有说法,他认为,“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玄妙幽微,深不可测”。权威的《辞源》与《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也对此做出过解释。《辞源》解释为“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解释为“世界的本原和规律”,该书还特别引用了庄子的话,解释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灭的宇宙本体。

综合各家的说法,老子所言说的“道”,就是概括宇宙本体与主宰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法则。但这并非定论,对这一涉及老子哲学的根本问题,至今人们还在努力探索之中。

第二,老子借用“无”与“有”这对概念阐释了道创生宇宙万物的形成过程。道作为形而上的本体,虽然虚无抽象,无形无名,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将“道”的特性与内涵描述出来?老子选择了“无”和“有”这对概念来阐释“道”的这一本质特点。这里的“无”和“有”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没有”和“有”的意思。所谓“无”,指的是宇宙万物的客观存在而人却感觉不到的存在,称为“天地之始”,用来言说天地的源起;所谓“有”,指的是宇宙万物形体生成之后的初始状态,称为“万物之母”,是人感觉得到、世俗社会也能认同的存在,用来言说万物之始。就这样,通过“无”和“有”,分别指出了道的原初状态的混沌与孕育生成的显现这两种存在状态,并以此“用来表明道由无形体向有形体的一个活动过程。由于这一个过程,一个超越性的道和具体的世界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形而上的‘道’不是一个挂空的概念”(陈鼓应)。这既是老子洞察宇宙的逻辑起点,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第三,老子提醒人们,要想更深层次地了解道由无形体向有形体是如何运化裂变的,还得要讲究观察的方式方法。道由无形体向有形体活动变化的过程,是既深奥又微妙的过程。从发生论的角度说,道是无中生有。从本体论的角度说,道体为无,道用为有,无与有皆为道的属性和形态。又因为无与有的辩证关系是这样的深奥、微妙、不确定、不清晰,故称为玄。这样的玄妙我们无法用正常的感觉和理性去把握,只能在静默中或是主观介入下加以体认,因而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以无欲虚静的方式,才可以体察出万物起源的奥妙;以科学探秘、主观介入的方式,才能够观察到大道运化裂变的究竟。

第四,老子再次指出“有”与“无”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通过“有”与“无”描述出从有形具象的万事万物回溯到天地之先的原初状态。以“无”观道,道是始原,微妙幽隐;以“有”观道,道是本根,生机无限。所以,“无”、“有”之名,名称虽异,但具有同一性而且所指是同一物,这叫作“异名同谓”,并且都是十分玄妙的,玄妙而又玄妙,这就是宇宙万物之一切奥妙的源头,一切变化的根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众妙之门”的“道”!

启示

启示一:正视“有”、“无”,学会“舍”、“得”。老子借用“有”、“无”来反映宇宙万物运化裂变的玄妙,如果将此延伸并运用到人生层面,人一旦具备了“有”、“无”的境界,就能多一点满足,少一点贪心,多一分快乐,少一分烦恼。被誉为“美学上的金字塔”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一切“有限的东西”都是要消亡的。在这个意义上,一切“有限事物”,都有两个名字,一个叫“有”,一个叫“无”。就其形成过程而言,为“有”;就其消亡过程而言,为“无”。其实人生在世的过程又何尝不是这样?出生入死,也应有两个名字,生则为“有”,死则为“无”。在生的过程,你去为社会立德、立功、立言,等到“功成名就”,一切也就“有”了,得啦,同时也就“有”了。此时,你应该勇敢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无”。“无”在这里,至少有两层含义:

其一,学会将你得到的“有”舍得放下,即舍了,不至于成为“包袱”,真正做到功成身退。正如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所说:“老子哲学,丝毫没有遁世思想。他仅仅告诫人们,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慕成果,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四川新都宝光寺有一幅名联,其下联也说得极其到位:“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其二,要勇于面对生死。对于死亡,好比点油灯,油尽灯灭即为“无”。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或是黎民百姓都无权选择,无法回避。其实,万物之消长,既是物质形态之转换,也是“有”与“无”的转换。即“死”就是“物化”,是“回归自然”,“物”和“自然”当然是“有”,于是“无”又转换为“有”,如此循环不已,人类生生不息。因此,有感于“从无到有”在不同程度上,人人都在做,而“从有到无”的见识和修养,则远非人人都能具备。所以,既要重视“从无到有”,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绝不可忽视“从有到无”,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的见识和修养。

启示二:胸有全局,事半功倍。以道观物,必须把握事物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老子也正是运用了“有”与“无”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才使得道的原初状态的混沌与孕育生成的显现得到了完整呈现。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善于把各种认识尤其是对立的观点综合起来研究,探寻其中的全面性,抓住事物的根本,把握问题的要害,克服与避免偏执。用孔子的话说,叫“叩其两端”,合二为一。运用这种方法,我们既能站得高、看得远,胸中有全局,又能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三:虚实相济,功成业就。“虚无”为源,“实有”为用。成功事业,必须虚实相济。老子的“无”是用来指称道的无形质,无形质就是“无状”、“无物”,浑然不分。这种无,也可以称为“虚无”。相对于“虚无”的有,也可称为“实有”。虚无“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未显现为有形有象具体之物前的状态,是一个由未显现之物至显现之物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由旧形态至新形态的成长过程,也是由旧事物至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天地万物,始于无而后生,始于微而后成”(任法融《道德经分类释义》)的有与无的统一体。但长期以来,一般人眼里只看重“实有”能带来眼前的功利,忽视了“虚无”才是产生“实有”的根源。换句话说,“虚无”就是人的最高端的脑力劳动,是通过思维的一种创意,从而推陈出新、常用常新,是真正的大用或妙用。用《蓝海战略》一书的话说,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着眼于价值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为了打倒竞争对手,而是让竞争变得毫无意义;不是局限于已有的市场空间,而是力图创造没有竞争的全新市场空间。简单地说,就是要会“钻空子”,善“烧冷灶”。“钻空子”、“烧冷灶”的过程就是观察、思考、创意、策划的过程,就是价值创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就是“虚无”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虚无”,在实际生活中重视“虚无”,在事业搏击中要抓住“虚无”。因为“虚无”意味着创新,创新意味着无限的发展机遇!

启示四:“言不尽意”是语言的尴尬,心领神会是智慧的补充。老子用“有”、“无”来描述幽深玄妙的宇宙万物,既是智慧选择,也是万般无奈。为何?无限的事物和有限的语言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意思。老子借用“有”、“无”化解了这种矛盾。今天的语言,较之老子时代的语言,要丰富得多,精致得多,但“言不尽意”的矛盾同样存在。如何化解?也许,除了提升语言交流能力外,还得辅之以心领神会。人与人之间无论交流感情还是沟通思想,语言交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领神会,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一个肢体动作,都是对语言的弥补和对需要表达的意义的深化,从而达到一种真正的默契。同时,图物结合,肢体配合,也是语言交流的完善与补充,丰富与发展。这就好比用之于指挥道路交通的标志一样,交通标志一般是用图形符号以及文字向驾驶人及行人传递着警告、禁令、指示以及道路施工安全等各种交通信息,用以管理、引导道路交通安全。而交通警察往往是通过手势信号实施现场指挥,向车辆和行人发出是否准许通行或怎样通行的信号。试想,如若没有这些手段的配合与支持,完全靠语言文字,会是什么样的情景,简直无法想象。

案例

华盛顿治国有方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方略,巩固了新生国家,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主要方略有:(1)选用合适的政府要员。华盛顿初任总统时,内政外交头绪纷繁,而且各派观点不同,争议较大。为了巩固和维护新生政权,他首先设法在内部确立势力均衡,任命了四个具有两派观点的人组成第一届内阁。这四人是: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司法部长亨利·伦道夫,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陆军部长亨利·偌克斯。前二人主张地方拥有较大权力;后二人则主张中央集权。华盛顿在处理重大问题时,特别注意权衡两种意见,确定合理的主张。(2)集中主要精力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当时面临的最大国内问题是经济困难,财政拮据。因此,华盛顿采取的国内政策主要是努力发展经济,促进工农业的发展,以减少对欧洲的依赖。(3)在对外政策方面,保护和扩大美国利益。(4)坚持两党合作。国务卿杰斐逊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汉密尔顿的思想针锋相对,因此他建立了民主共和党,与汉密尔顿的联邦党公开对立。在这两党的争论中,华盛顿没有宣布属于哪一党派,但他的内外政策表明,他是与联邦党站在一起的。由于华盛顿采取各方不得罪的折中主义策略,尽管两党之间的政见分歧较深,但都赞成华盛顿连任总统。在1792年总统选举中,他再度当选,全体代表一致通过,这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是绝无仅有的。

正是由于华盛顿善于把各种认识尤其是对立的观点综合起来研究,探寻其中的全面性,保持事物的平衡性,从而体现出他高超的治国方略,在8年总统任期内,巩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根基,使美国国家的力量得到不断增长。

丁谓的系统工程论

北宋真宗祥符年间,皇宫被大火烧毁。由时任宰相丁谓主持宫廷复建工程,但苦于取土的地点太远。这样浩大的工程所需的大量建筑材料也很难靠城市内的运力来解决。面对这样一个麻烦的问题,丁谓想出了一个系统工程办法。他先下令挖开正对皇宫的大街,没几天就挖成了很深的壕沟。接下来开挖汴河,把河水引入壕沟。于是,各路运送竹子、木料等材料的排筏和船只,都经由壕沟而直达皇宫门前,解决了快速、大量运输的问题。船返回时则装满废墟上的碎砖土灰,填满壕沟,又变成了平坦大街。丁谓这一措施,使取用泥土、运输建材和废物处理三项工程一次完成,所节省的费用以亿万计。(事见《梦溪笔谈·权智》)

丁谓主持的皇宫复建工程,注意研究探寻事物的内在联系,最终形成系统的施工方法,就近取材、就近处理,简化了工程的流程,从而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