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二〇一五年春之卷/总第17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上是霸州方言中轻声前变调现象的一般规律,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1.在极少数词语中,轻声前的阴平变为53,同阳平调值相同,轻声为2。这些词语包括:

轻声前的阴平一般变读为21,但在少数词语中,轻声前的阴平变为53,和阳平的单字调相同,这极有可能是中古汉语时期平声不分阴阳现象的存留。

2.动态助词“过”前的音节不变调,但“着”、“了”之前的变调。试比较:

动态助词“过”前的音节不变调,但“着”、“了”之前变调,这可以用轻声产生的机制来说明。一般认为,语义虚化是轻声产生的一种诱因[2],“着”和“了”语义虚化的年代很早。“着”表示“行为在进行中”这个意义在宋代已经出现;“了”作为动态助词使用始于南唐,在宋代逐渐增多,用作语气词,大约是在10世纪到11世纪之间[3](P304、305、446)。在北方话中,轻声产生于8世纪至11世纪之间,即中唐至北宋时期[4]。看来“着”、“了”语义虚化和轻声产生的年代几乎是同步的。在现代汉语中,“着”、“了”的意义已完全虚化。“过”表示“曾经的经历”,虽然开始虚化的时间也比较早——其于唐代萌芽,宋代逐渐增多,但它的虚化可以说到现在也没有最终完成,现在它还可以作为实词表示“经过”用在许多词语中,如“过来”、“过去”“过往”、“过目”等还保持着本调去声。可以推测,很晚“过”作为动态助词才读作轻声。因此,在霸州方言中,“过”前的音节不变调,但“着”、“了”之前变调。

3.动词重叠后表示动作短暂、轻微,第二个音节常说成轻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音节的声调不变,例如:

表动作轻微、短暂的动词重叠式从唐代开始出现[5],但很可能在霸州方言中很晚第二个音节才读成轻声,所以第一个音节没有像大多数轻声前的音节一样保持着与单字调不同的调值。

4.还有一些第二音节读成轻声的词语,第一音节不变调,例如:

甲组:

乙组: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四种现象中甲组的词语都是较晚从书面语或普通话进入方言口语的,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尽管第二音节读为轻声,但第一音节没有发生变调。乙组的词语都是方言口语中经常使用的,但第一音节并不读为轻声,说明第二音节读轻声的时间并不太长。之所以不把它们分析为是方言接触的结果,是因为:(1)其中的名词,找不到它们表示的物品是外来的证据;(2)如果是方言接触的结果,没有底层的词语。因此,第二音节很晚才读为轻声是最合理的解释。

5.量词“个”一般读为轻声,“个”前面的数词的声调有新老派的不同。

数词和量词“个”组合为数量词组时,新派读音中,“个”的发音除声调为轻声外,声母和韵母发音完整,“个”前面的数词不变调;老派则存在合音现象,且两个音节的词中第二个音节读为轻声,第一个音节依轻声前变调规则变调。具体情况见表2。

表2:霸州方言新老派“数词+个”读音对照表

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清末的北京话中[6],但在现在北京话中的读音已发生了变化。例如“四个”读为sē,其音还保存在霸州方言的老派读音中,这也说明霸州方言和北京话有历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