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与中国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 从学习党史国史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宋月红

党史国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时代和新阶段。从历史的连续性上说,党史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中国历史的一种延伸,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而开辟的历史进程;从历史的变革意义上来说,党史国史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中国历史的一种转折,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新中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展开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衰弱走向复兴。因此,这一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觉醒到不断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党史国史承载“中国梦”、记载“中国梦”,并与“中国梦”的形成与发展史互为依存、互为条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学习党史国史在领导干部学习生活和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

(一)党史国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教科书

党史国史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专门史。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充满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饱含着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经验与教训,形成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党史国史是我们党和国家创业、奋斗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新中国,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历史进程既具有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又富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鲜明历史特征和时代内涵,凝结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展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党史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诞生,并确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我们党在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缔造了新中国,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历史发展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就不可能迎来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党成为在全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史也由此与新中国的国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贯穿党史国史的一条主线。

国史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探索、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接力探索和科学回答,创造性地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规模地进行经济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决策实施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新跨越。历史发展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史国史是我们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一个向导,是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及正确地走向未来的一块基石。人类社会总是在认识历史中发展进步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77页。;相反,则“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忘记自己的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和对“根”的丢弃,是不可能有力量、希望和前途的;相反,以史为鉴,则可以知兴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不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终将被历史所淘汰;相反,注重从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则能够成为顺应历史潮流、善于治国安邦的自觉政党。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透视未来的明镜。看历史,就会看到方向、前途和光明。党史国史每发展一步,都是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也都是在深刻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发展和创新,而且越是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和关键时期,就越把总结历史经验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和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先后做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发挥了统一全党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历史推动作用。善于总结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自我净化、自我纠正错误,并不断开辟未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学习党史国史,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来源。党史国史受内在规律的支配,深刻蕴含和体现着党的自身建设规律、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蕴含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深刻蕴含和体现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依据、丰富内涵与发展趋势。党史国史深刻揭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深刻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们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党史国史蕴含“中国梦”的历史基础与当代发展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憧憬、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历史必然,并在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两种前途命运的较量中,始终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前进方向。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奇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秦统一为多民族国家,汉唐、康乾几多盛世,凡中华儿女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没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没有选择甘愿受人欺凌、落后挨打,而是自强不息、奋起抗争。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维新变法以至民主革命,无论是启蒙还是救亡,或客观或主观都有一个合理内核,这就是国家之强、民族之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从这种自强和抗争中逐渐生成和发展的一种民族自觉,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在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并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和爱国主义的一次空前高涨。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中国民主革命向前发展开辟了道路。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和“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可以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闸门,但没有找到通向复兴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从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实现道路上推动近代意义上的“振兴中华”向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转变。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于1917年在《甲寅》日刊上发表《大亚细亚主义》一文,提出“故言大亚细亚主义者,当以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107页。。当时的中国,无论是思想领域还是社会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的爆发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在随后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就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认识和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尽管曾发生过失误和错误,乃至严重挫折,但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探索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征程。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表明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作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本内涵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五大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1931年在《美国史诗》中提出“美国梦”,相差了70多年,但中国人民怀有并追逐这样的中国梦,却是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梦之所以在当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来自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动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对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学习党史国史的历史哲学基础与基本理论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党史国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蕴含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开辟了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主题与主线的党史国史,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制度。学习党史国史,就要遵循这一历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阐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页。。自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近170年来,人类社会由此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并与剩余价值论一起推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理想变成现实。

学习党史国史,需要以人民群众日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需要以历史发展的进程与经验,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党与阶级、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这个意义上说,党史国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史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历史进程,其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历史经验与精神实质,是坚持唯物史观、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教材。

学习党史国史,需要把握这一历史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党史国史既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延续,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既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继承、薪火相传,又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发展。昨日之历史,即今日之国情。尽管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但中国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领导干部不了解党史国史与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关系,不了解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是不可能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在学习党史国史中,需要把党史与国史紧密联系起来。党史是国史的集中体现,决定着国史发展的基本面貌和本质属性;国史是党史的必然产物,反映着党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基本规律和趋势。学习党史,需要加强学习国史;学习国史,则需要深化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国史,需要把握这一历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党史国史是在探索中前进、曲折中发展的。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成就与失误乃至错误,如何正确认识成功与挫折乃至失败,是我们正确把握党史国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既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影响深远、意义深刻的失败教训。正确地认识和总结这些经验与教训,才能逐步找到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总结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汲取教训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而且往往是更重要的途径。学习党史国史,需要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党史国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由此,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形成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其中,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是基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开创性发展,没有这个基础和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时期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体现规律性,赋予时代性,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学习党史国史,还需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先后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它们分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中国梦是理想又是现实,具体表现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运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和可预见的未来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梦不断由精神转化为物质、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历史进程,任重而道远。当代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明必将不断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夺目的光彩贡献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