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现状调查(中英文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指的是儿童的生理状态,包括身体机能、患病率和住院率、分年龄和性别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生活方式(Moore, Theokas, Lippman, Bloch, Vandivere, & O'Hare, 2008)。健康的身体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福祉的其他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死亡率、营养失调等在内的健康指标,一直是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和干预项目的着眼点(例如,可参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参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http://www.gov.cn/zwgk/2011_08/08/content_1920457.htm。)。官方数据显示,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在过去半个世纪有了明显的改善(Meng, Xu, Zhang, Qian, Cai, Xin, & Barber, 2012)。

本章基于2010年CFPS基线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儿童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方面。测量指标主要有:低出生体重儿的比率、患病率和住院率、医疗保险覆盖率、体重超重和过低、日常锻炼行为。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时体重在2.5公斤(5.5磅)及以下的儿童。鉴于CFPS是通过照料者代答的方式来搜集有关出生体重儿的信息,我们将分析样本限定为2010年0~3岁的婴幼儿,以尽可能降低回忆的误差。表4-1表明,在0~3岁的婴幼儿中,只有8.5%的婴幼儿是低出生体重儿。同样根据照料者的回答,29.8%的儿童在上个月生过病,7.7%的儿童在去年住过院。仅有62.8%的儿童有医疗保险(以公共医疗保险为主)。仅有10%的儿童有私人或商业医疗保险。公共医疗保险项目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见陈文、蒋虹丽、黄韻宇,2009)。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CFPS问及10~15岁的儿童过去一个月锻炼的频率。如表4-1所示,在10~15岁的儿童中,71.8%的人在过去一个月锻炼过。

表4-1 2010年中国城乡儿童健康状况,CFPS(样本随年龄组变化,已加权)

∗p<0.05,基于皮尔逊卡方统计量的检验。

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即一个人的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值越大,肥胖程度越严重。BMI可用来区分肥胖或超重等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情形。由于中国尚未有关于每个年龄段BMI的统一标准,我们使用的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制定的儿童发育标准。按照分年龄、分性别的BMI标准,我们将孩子分为肥胖(≥95%)、超重(85%~95%)、体重正常(5%~85%)和体重过低(≤5%)。参见http://www.cdc.gov/healthyweight/assessing/bmi/childrens_bmi/about_childrens_bmi.html。

如表4-1所示,在1~15岁的儿童中,18.8%的人体重过低,分别有8.3%和17.8%的人属于超重和肥胖。在美国2~19岁人口中,共有31.8%的人属于超重或肥胖(http://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health-statistics/Documents/stat904z.pdf),可参见Ogden, Carroll, Kit, & Flegal, 2014。体重正常的比例仅为55.1%。必须注意的是,儿童的体重和身高都由照料者代答,而不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因此,结果并不一定准确。

低出生体重儿和儿童肥胖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如表4-1所示,0~3岁的城市儿童中仅有5.0%的人是低出生体重儿,但是农村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高达9.8%。贫困、营养失调、缺乏产前保健、恶劣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是可能导致农村地区低出生体重儿比例较高的原因(Kramer, 1987)。与此同时,农村肥胖儿童的比例(20.0%)远高于城市儿童(12.2%)。这一发现和之前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反。已有的研究认为,农村儿童的肥胖率要低于城市儿童(如卫生部,2012)。研究还发现,尽管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的患病率相差无几,但是农村儿童去医院看病的比例明显更低。可见,并不是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有所不同,更有可能的是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医疗卫生设施。一个喜人的发现是,64.5%的农村儿童有医疗保险,比城市儿童高了6.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2003年开始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Wagstaff, Lindelow, Wang,& Zhang, 2009; World Bank, 2005a, 2005b)。尽管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覆盖面和支付标准上尚不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匹敌,但是它依然能够保障农村家庭应对重大疾病,帮助孩子得到基本治疗(樊丽明、解垩、尹琳,2009;王红漫、顾大男、杜远举、邓喜先、王宏艳,2007;姚兆余、张蕾,2013)。研究还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了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但并没有提高常见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水平(Lei & Lin, 2009)。

对不同居住类型的儿童来说(见表4-2),我们的主要发现是,农村留守儿童比其他四类家庭的儿童的患病率更高。在0~3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56.7%的儿童在上个月生过病,而农村完整家庭、城市完整家庭、流动儿童家庭和单亲/孤儿家庭的儿童在上个月生过病的比例分别是43.3%、38.9%、43.4%、51.2%。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去年住过院的比例最高,过去一个月锻炼过的比例接近最低。与农村完整家庭的儿童和留守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较低,但是他们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是最低的,仅为48.5%,其他四类家庭的儿童有医疗保险的比例均超过60%。单亲/孤儿家庭的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不比留守儿童好。他们中超过半数的人在上个月生过病,而且28.5%的人是低出生体重儿,留守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仅为9.9%。

总之,农村儿童在身体健康的诸多方面都处在劣势地位。处境最差的是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单亲/孤儿家庭的儿童。

表4-2 2010年分居住类型中国儿童健康状况,CFPS(样本随年龄组变化,已加权)

†0.05<p<0.10, p<0.05,基于皮尔逊卡方统计量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