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古典美学思维特性的三种界定

李增杰李增杰,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西方美学建基在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特征。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体验特性、伦理特性、人本特性。体验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伦理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区分的最为鲜明的根本特点,人本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以贯之的出发基点与落脚之处。中国古典美学牢固坚守存在论,坚决拒斥认识论;倡扬人学,疏离科学;积极肯定人本性,明确否弃实体性,与西方美学的分析特性、认知特性、客体特性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关键词:体验特性 伦理特性 人本特性 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古典美学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思维特性?若有,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性的基本特点如何表征?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本质差异究竟何在?这些是我们开始研究中国古典美学首先需要明确回答的关键问题。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之中,“特性”一词主要意指“某人或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1275页。。这样,思维特性专门指称建立在于概念分析前提之下的认识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当然,本文使用思维特性笼统代指中国古典美学的运思特点并不恰当,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思维路径并非基于西方世界的主客二分的前提之上的认知模式。这里,我们仅在不太严格的宽泛维度中暂且借用这个具有西方哲学浓厚色彩的惯用定义,大致界定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美学的思维方式的截然不同的独特属性,以期彰显其在当代的美学中的价值。

总体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体验特性、伦理特性、人本特性,以此区别西方美学。这样,我们亦可将中国古典美学具体称为体验美学、伦理美学和人本美学。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论析的中国古典美学以儒家美学为主要代表,释道美学兼而涉之。如下,分而述之。

一 “道”“器”和合的体验模式

“西方美学历来从属于哲学,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也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往往以概念、判断、推理、演绎以及三段论、二分法等形式为主,表现出过强的思辨色彩。中国古典美学不乏思辨,但更多凭借直觉、感悟和测度,包含大量体验、内省、猜测、臆想的成分,带有非概念、非逻辑的色彩”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下), 《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第78页。。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性大异其趣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它们隶属的哲学基础全然不同。世所公认,西方哲学是极为典型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其实,西方哲学在古代希腊诞生之时尚且保留原始混沌的天人合一的素朴观念,然而,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思维的影响之下,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开始出现(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思想传统的复杂因素共同促成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最初产生,此处不详细阐述),自此之后不断完善,至笛卡尔明确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心物二元论命题之时才最终确立,并且贯穿西方哲学的漫长发展的全部过程中。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将人类自身作为主体,将世界万物作为客体,严格区分作为主体的人类自身与作为客体的世界万物,作为客体的世界万物必须服从主体之人的主观意志,突出强调主体之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利用的优越地位,将人类自身的福祉永远作为一切样态的实践活动的原始起点、最高鹄的和终极旨归,从而导致主体之人与客体之物长久处于矛盾冲突的对立之中。对于此点,海德格尔严厉批评道:“当人们从一个无世界的我 ‘出发’,以便过后为这个我创造出一个客体及一种无存在论根据的与这种客体的关系之际,人们为此在的存在论 ‘预先设定’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当人们 ‘首先’局限于 ‘理论主体’,过后再补上一部 ‘伦理学’, ‘按其实践方面’来补全这个主体,课题的对象就被人为地教条地割裂了。”〔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14,第360页。传统维度的西方哲学的最大失误即在于完全抛离鲜活生动的存在论的现实视域,仅仅从机械固化的认识论审视宇宙,往往习惯预先设置先入为主的专断观念,生硬呆板地将原本自足的自然世界统统纳入人类思维的考辨之中加以估价,以期满足实用功利的一己之私。因此,海德格尔终其一生一直坚持在存在论的视域之下深入反思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弊端,自觉批判西方哲学仅仅从“现成性”“专题把握”“符合论”的狭隘维度审视世界的惯常做法。在其看来,“如果没有此在生存也就没有世界在 ‘此’”〔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414页。。自古以来,人类主体与世界万物从来均是共属一体的,是价值自立的两个“主体”,两者之间的地位平等,责任平均,义务平摊,隐秘存在“我与你”(马丁·布伯语)的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彻底遗忘、无法把捉、完全疏离“存在的意义”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过分倚重人类主体的知性形式,总是习惯从存在者的实体向度考辨事物,不能洞见存在论的超越向度的人类主体与世界万物原本融合的本真关系,以致只能单纯借助“真理和不真”的认识论的认知框架予以规定,必然导致对于自然的肆意宰制。“凡处于知性理解之外的,以及要超出知性理解之外的,知性也就必然把它说成是 ‘生造强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360页。。在此,建基在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知性理解的理论霸权暴露无遗。凡是超出人类思维的先验构架解释模式的客观事物,一枝独大的知性理解均予拒斥,由此导致人类主体对于自然的平庸肤浅的平板印象。正是在此前提之下,西方哲学的理论分析、逻辑推理、精神演绎的认识活动方才得以创设成功。

与此相反,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特征:“中国古代美学中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与物同化,物为人寰,宇宙自然不是人以外的外在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宇宙整体。审美活功最富于主观的特色。”韩学君、曾耀农:《“入内”与“出外”的辩证统一——试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征》(上篇),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12页。中国古典美学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美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西方哲学注重理论建构,多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追求普遍客观的真理;中国哲学没有这种意义的‘哲学’,注重体验、修养,追求经验普遍性的得道为目标”李元:《碰撞与创新——中西哲学特色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第77页。。在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语境之中,天(文本不同,含义不同)是主要掌管自然万物的生死命运的最高范畴,意涵众多。无论意义如何变化,天人并不处于主体、客体的人为划分的对立状态,恰恰相反,两者总是处于异形同构的结构之中,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相互制衡。这种消泯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决定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无法进行西方哲学最为擅长的概念析辨,能且只能在具体存在的现实境域中设身处地地自我体悟,时常凭依超越理性的感性直观直接把捉不可言说的终极本体、最高境界、澄明觉解。无疑,“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不是依靠理性分析、抽象思辨、逻辑推理,而是通过一种诗性方式,从审美的感性活动中,于自然或艺术的感性体验中,整体地领悟到审美客体所隐含的意蕴,直觉把握宇宙人生的真谛,达到一种审美的理想境界”邓桂英:《从“意境”范畴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97~98页。。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哲学根基是万事万理不离凡俗、“道”“器”协和、“洒扫应对即是形而上者”(程颢语)的存在论。相比之下,西方哲学主要体现为高度发达的认识论(力图寻求彼岸本体的本体论同样基于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认识论才能把握)。一向作为西方哲学的分支学科的西方美学,主要通过概念阐释对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进行辨析,进而得出由范畴命题组建而成的美感结论。中国古典美学更多借助对于作为美感根源的道德本体的直觉体验而瞬间把捉审美现象,“将天、地、人、器融合为一,以天地人文自然为一体的超越性思想,贯穿于中国哲学始终。这既是在最根本、根源意义上所追求的形而上学境界,也是中国哲学身心一体、性命双修的审美境界”李元:《碰撞与创新——中西哲学特色比较研究》,第88页。。显而易见,这种式样的感悟直觉并不依赖西方美学的抽象思辨的认识论,而是依凭天人合一的存在论。

二 美善交融的伦理特色

“中国文化作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决定了中国传统美学在思想取向、内容特征及精神构成等方面,更多呈现出伦理化的特质。伦理价值是中国美学存在的重要根据,它铸造了中国美学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特殊的价值内涵和人文智慧”李西建、黄文彩:《中国传统美学的伦理智慧及现代意义》, 《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第45页。。伦理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截然区别西方美学的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最能彰显中国古典美学的民族特色的标志之一,这一特性在儒家美学体系之中尤为明显。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已经决定西方美学只能从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的狭隘维度中片面地进行概念解读,从中得出有关美感的理性结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显现”〔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161页。。由此可见,西方美学是极为典型的形式美学。同时,西方美学的审美评价同样必须从主体出发,以主体之人为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鉴赏。不过,主体予以审美观照的客体对象却是总在主体之外的外在客体。这样,西方美学又是一种客观美学。

两相比较,中国古典美学的美感源泉向来在于主体之人与先验完满的道德情感。这里仅以儒家美学作为例证。儒家美学的理论核心着重突出美善统一与善对于美的决定作用。《论语》记载的孔子对于《韶》《武》的审美评价,强烈彰显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伦理特性:“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第3页。孔子倡扬的“以仁为美”的美学命题实际是以善为美,亦即是把美善统一作为最高维度的审美理想。换而言之,“中国传统美学的伦理智慧将美善统一作为理想目标,强调艺术和美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重视艺术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与对人格修养的促进与提升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智慧或生命智慧。审美伦理化是中国传统美学伦理智慧的实质,其中心问题是促进美与善、审美与伦理、艺术与道德的内在统一,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达到真善美融合的理想境界”李西建、黄文彩:《中国传统美学的伦理智慧及现代意义》, 《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第45页。。中国古典美学从来不是西方美学的以外在事物的美感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美学,而是一种将美学寻索坚固建于道德理性基础之上的“以道德为本质内容”的伦理美学,基本特征是道德体验与审美体验、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相互统一,终极意义的审美境界集中体现为“乐的境界”。中国古典美学的美感来源并不依赖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而是源自主体之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道德。一方面,中国古典美学的伦理特性鲜明显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与人类自身的人本特性(不是建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认识论的人本特性,而是建于中国独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下的存在论的人本特性);另一方面,中国古典美学的伦理特性并不关注外于主体的客体物象的美感形式,而是重视形式美发散出来的社会维度的道德意涵。这种作为社会属性的道德本体的具体内涵总是伴随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不同观念的更替演进而微妙变化,先后出现“仁”“诚”“理”“心”“天”等形而上概念。中国古典美学的伦理特性着力阐扬最高层级的美学境界,应该是以道德理性为本质核心的尽善尽美,仅仅表现客观事物的形式美感并非属于最为完满的审美状态,自然万物的外在形式是更为根本的道德原则的表征隐喻,必须透过经验现象直接把握事物背后的最高本体(最高的善),努力实现客观实体的审美形式与超验存在的道德理念的美善合一。

“我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相比却有其鲜明突出的特点,即它不像西方哲学那样侧重于本体规律的探求、实体性范畴的研究,离开人世间的生活作抽象的玄思,而是哲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把理性精神引导和贯彻到日常现实生活、伦理情感和政治观念之中,侧重于人生意义的探求、功能性范畴的研究。因此,我国古代哲人对美和艺术本质的考察,就不是以纯哲学的而是以哲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马龙潜、栾贻信:《美学方法论和艺术本质观——从东、西方古典美学看艺术的审美本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4页。。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体验即源于主体之人对与生俱来的道德本体的自我体证。与西方美学的客体美学与形式美学相比,中国古典美学是人本美学与内容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美即是善(善一般意指主体自身的道德理性),善即美(美主要意指完全符合道德理性的善言善行),善亦即美得以产生的终极根源,美亦即善的形象显现。美、善紧密关联,共同构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美善合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具特色的基本特性。总之,西方传统美学思想更为看重客体事物的外在形式,基本属于外向型的美学样态,中国古典美学尤为推崇主体之人与自足完满的道德情感,基本属于内倾型的美学样态。

三 灵肉一体的人本情怀

从上述对于体验特性与伦理特性的分析之中已经可以清晰看出,人本特性始终贯穿中国古典美学的嬗变更易的整体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体验特性和伦理特性与人本特性天然具有难以割断的密切联系。首先,体验即是人类主体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的前提之下对世界万物与自身本有的道德本体的自我体验;其次,伦理仅仅属于人类主体的本自具足的道德理性。体验特性与伦理特性恰恰组成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两翼,两者均以人本特性为理论轴心,从其身上获得自身的精神内涵。最后,体验特性、伦理特性、人本特性交相关联,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共同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体系的整体面貌。

其实,西方美学亦可视为人本美学,以康德美学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尤能体现这一特点。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均是一种人本美学,两者无不高度重视主体之人与人类自身的“在世之在”(being-in-the-world,海德格尔语)的意义价值,将人作为美学思考(广而言之,一切形式的思想学说)的原始起点与逻辑基点。具体而言,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契合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康德明确指出:“道德律作为运用我们的自由的形式上的理性条件,单凭自身而不依赖于任何作为物质条件的目的来约束我们;但它毕竟也给我们规定,并且是先天地规定了一个终极目的,使得对它的追求成为我们的责任,而这个终极目的就是通过自由而得以可能的、这个世界中最高的善。”〔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第307页。在康德思想的体系之中,理论理性、审美判断、宗教信仰的终极目标全部指向“人为自身立法”的道德本体。道德律令不仅具备自我立法的先天属性,绝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客观事物的附饰陪衬而获得存在,而且是人类自身能够赢获的最高价值。在此方面,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旨趣相差不大:作为整体的思想体系尤为推崇道德理性,伦理道德是人类世界的价值标尺,而且,道德理性比理论理性更加优先,善比真更加优先,道德本体比知性认知更加优先。(2)“美是德行-善的象征;并且也只有在这种考虑中(在一种对每个人都很自然的且每个人都作为义务向别人要求着的关系中),美才伴随着对每个别人都来赞同的要求而使人喜欢,这时内心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某种高贵化和对感官印象的愉快的单纯感受性的提升,并对别人也按照他们判断力的类似准则来估量其价值”〔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第200页。。客体对象的外在美感仅仅作为道德理念的表征显现,以善为美,美善结合,善主美辅。(3)执着固守道德本体与道德本体表现的完全符合道德理性的情感行为,将道德评价与审美评价合二为一,将“道德情感的自我直觉变成美感体验,以道德本心作为审美评价的唯一标准”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1990,第291页。。(4)重视内容(主体之人的道德言行),轻视形式(外在客体的美感形式);重视主体(道德之人),轻视客体(客观事物);重视理性(道德理性),轻视感性(自然万物)。

表面看来,中国古典美学与以康德美学为典型个案的西方美学在人本特性的这一维度似乎存在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之间在诸多方面仍然存有深刻差异。西方哲学的最为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更多突显主体之人与客体之物的矛盾冲突的对立关系,善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演绎、二分三段的认知模式把捉世界。作为一门西方哲学的分支学科的西方美学自然坚守延续千年的心物二元论的思维模式,陈陈相因的这一做法终究注定西方美学的作为主体的人只能运用理性概念进行思辨,主体之人必然只是认识论的单面维度的抽象符码。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的大厦之中,“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概念又是一个全体,这全体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构成概念的一个整体,而且被设定和概念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所以概念在它的自身同一里是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东西”〔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327页。。身具“狡计”(黑格尔语)的理论理性一向优于凡俗平庸的人类自身,饱满真实的生命个体一再强行被迫卷进封闭静止的观念系统的范畴之中,完全丧失朝气蓬勃的生命质感,退化成为远离生活的晦涩概念且任意玩弄的廉价玩物,甚至已被抽空成为干瘪空洞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第118页。。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语境之中,人类主体不过仅是“绝对理念”的“否定之否定”的实现自身的一个环节,主体之人早已沦为被理性至上的命题观念彻底异化的病态产物——“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

与之相比,“中国的先哲们擅长从阴阳对立的交感变易运动过程和有机整体的角度来思考一切,保留了相当具体的现实性和经验性的实用理性,意识活动从本质上是关心道德的自觉和道德的实践,哲学上以人为中心讲察自觉的体验和意境的领悟,谈天说地论人离不开伦理的尺度,反映它们在思维中总是从主体的需要出发,他们的宇宙总体论是天人关系互相统摄,以人为中心体察失地之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韩学君、曾耀农:《“入内”与“出外”的辩证统一——试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征》(下篇),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17页。。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思维方式牢固建于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主体之人与客体之物一向处于相互依存的整体之中,两者之间毫无隔阂、贯通契合、交相通达。中国古典美学同样认为,主体自身必须置身具体现实的生存境域,积极调动全身感官细腻感受、亲自参与、灵虚直感万物变迁的细微之处,方能体察静默无言的天地大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中国古典美学全都主张在人类主体与天地万物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之中确证对方,自然世界的生死枯荣与人类社会的变迁更变的方方面面紧紧联结,两者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基本前提,努力实现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的相互贯通。由此而言,与西方美学的人只是沦为主客对立的认识论的图解附庸的历史命运截然不同,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中国古典美学的人往往即是运用直观的体认方式感悟世界的存在论的意义维度的多维主体,要之,“中国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哲学,它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存在问题,它要建立的人学形上学,即关于人的形而上的存在,因此没有也不需要在别的地方发展出形上原理”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第146页。

结语

李泽厚先生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特征凝练概括为六个方面:“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情与理的统一”“强调认知与直觉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富于古代人道主义的精神”“以审美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22~33页。。综上所述的体验特性、伦理特性、人本特性基本符合李泽厚先生总结得出的上述结论。其中,体验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审美感受正是通过主体之人对自身之内的道德本体的自我体识而最后获得的。伦理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区分的最为鲜明的根本特点,明晰昭示将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境界与美感情感、美感体验、美感境界互相融合的理论倾向。美中有善、善中有美、美善合一的伦理特性必会促使中国古典美学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伦理美学。人本特性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以贯之的出发基点与落脚之处,体验特性落实于人,伦理特性内附于人,主体之人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中国古典美学汲汲追索的终极鹄的。中国古典美学的体验特性、伦理特性、人本特性与西方美学的分析特性、认知特性、客体特性正好形成鲜明对比,泾渭分明的这一差别充分说明中国古典美学长久以来牢固坚守存在论,坚决拒斥认识论;倡扬人学,疏离科学;积极肯定人本性,明确否弃实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