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发刊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迈进思想市场

本刊编辑部

自世界航海时代以降,已知的世界格局和思想框架便势如破竹般被追求创新的行动所打破,人类开始加速进入想象的世界,在填补思想空白和创造美好未来的双引擎驱动下,开创了今日的伟大时代。其中,观念、思想对于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所谓创新,一方面是指使那些既有的、已经“躺着”的思想在时代的召唤下重新灵动起来,活跃起来,使现实尽可能地趋向纯粹的观念或理想;另一方面是指思虑未来之事,让那些尚未实现的思想呈现出来,使思想尽可能地趋向现实。在我们看来,评论对于创新的意义就是站在审视和反思历史所在的关口,发现创造未来之思想和生活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这种意义显然是合情合理的。在要把纯粹的想法和观念变成可感现实的冲动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集刊历经近两年时间的筹备,终于成了可感的现实。然而,它一诞生就已成为历史性的物件,或许也将成为人们讨论和批判的对象。为此,我们不打算过多地留恋这个可感终端,而是将主要精力置于那个激发和触动我们去行动的纯粹想法和观念之中。因为倘若没有对当初那个纯粹想法的坚持和反思,很难想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的现在与未来。这个纯粹的想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迈进思想市场,使那些原本存于文稿中的思想灵动起来,以更切实的姿态思虑未来之事。这就是我们在发刊词中打算向读者阐明的东西。

其一,在思想市场竞争中引领时代思潮。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大众化、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需要,有塑造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单靠传统的灌输方式难以胜任,它不仅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身,还需要在中国的理论浪潮、精神对话和思想交锋中进一步锤炼和彰显自身。尽管大家对中国是否有哲学还存疑,但中国思想市场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就和儒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相处并较量过。在这块思想市场中,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最终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缔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历经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人们发现在承担指导思想这一意识形态功能之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远离思想市场的趋向。

远离思想市场,偏安于一隅,就无法与其他思想或思潮对话,无法与其交锋,也就无法达致各种“化”的要求,更无法塑造各种自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无法更进一步彰显其本质和功能。因此,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勇敢地迈进中国的思想市场,从而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提供理论支撑,引领时代思潮。在思想界,这种引领不是引领者逼迫被引领者就范,而是能够有效地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与各种思潮交锋后的理直气壮;这种引领不是被引领者亦步亦趋地追随,而是在中国的时代问题面前,各自保持有限度的解释,并将其凝聚为一股推动中国健康发展、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力量。

其二,在思想市场竞争中重塑理论自信。要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出由内而外的理论自信,绝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信既不单纯取决于理论本身的自洽,如科学性和革命性两个基本特性的自洽,理论的自洽并不必然带来理论上的自信,也不单纯取决于理论对实践的正确指导,因为指导的正确而自信满满,这个逻辑无法解释实践中出现的波折或错误。在我们看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信至少取决于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中国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思想或理论的关系。简言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在与中国现实问题和其他理论的互动中,获得和确证这种理论自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理论处于一种“被动”的关系状态,即指导与被指导、引领与被引领,而不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状态,即对话、交流、交锋,从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这造成了两个不可忽视的后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获得了绝对性的话语垄断权,以高冷的形象面对世人,其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普通百姓和思想理论界隔绝了;另一方面,其越是把自己想象为处于垄断地位,就越是害怕其他理论的存在与兴起。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理论自信。要改变这种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需要迈进当代中国的思想市场中。在那里,我们不必故步自封,而是可以从容地审视自身研究的不足,完善和丰富自身;在那里,我们无须“盛气凌人”,倒是可以在更广阔和更开放的思想交锋中,最大程度地分享当代中国思想的成果,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个思潮多元化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迈进思想市场,重塑自身的理论自信。

其三,开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评论的新空间。自然,我们认识到了迈进思想市场的困难,以及思想市场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因而,首先打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内部思想市场,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迈进思想市场是一个较为符合现实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开辟这样一个思想交流、交锋和对话的专门性平台。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而言,我们希望它在以下两个方面开风气之先。

一方面,推动形成敢于评论和善于评论的学术风气。近些年来,虽然学界偶有一些颇具火药味和建设性的争论,但由于某些历史和现实原因,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市场还是呈现匮乏状态,这是非常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的。对于整个学界而言,不敢评论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我们深感评论市场的匮乏是造成不敢评论、忌惮评论的重要原因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正是要提供这样一个空间,让评论作品有更多面世的可能,使思想光芒更好地绽放出来。然而,我们也深感当今有限的评论水平反过来造成了评论市场的萎缩。无疑,评论这种写作方式需要一个习得的过程,评论水平也需要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希望《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与评论者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形成一种善于评论的学风。它所追求的是严肃的评论,它不是品头论足,也不是歌功颂德,更不是某种夹带“企图”的论争,而是融合学术性与现实性、批评性与严谨性的对话,进而这种评论应是有边界的思想解放,是不失尊重的理论批判,是有现实感的思想回应。

另一方面,推进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生动局面。现在理论界越来越重视中国话语的建构。但正如人们所见,这个过程和结果并不如人们所愿。我们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话语的建构,不是来源于对时下政策亦步亦趋的论证,这种论证哲学所形成的话语,因为它的片断性和独断性,也会日渐消失于人们的思想和言谈中;也不是来源于将西方流行的话语嫁接至以中文书写的理论阐述中,尽管这种嫁接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话语影响,但它缺乏现实的生长根基和话语语境的有效转换,很难产生话语革新的效果。进一步而言,话语革新意味着思想及思想方式的革新,或者说是思想表达、言说、反思现实之方式的革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话语革新的过程中,无疑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意图在以下三个层面推动这一建构:一是在思想多元化的时代,真实地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分化和观点分歧,更为关键的是将这种分化和分歧转化成思想的对话,因为离开相互激荡和相互批驳的思想市场,很难想象话语的现实力量、被接纳程度和话语本身的再生产。二是在研究细分化的时代,更要突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难题,而这些问题和难题要通过对研究的总体状况、趋势和热点的评论显示出来,由此,话语生成和革新的理论语境方显中国色彩和韵味。三是在现实处境及其变化愈发复杂的时代,更需要敏锐且富有智慧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表象、纹理和征候进行评论,否则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难以承受得起它是该时代精神精华的美誉。应该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理解、评价现实生活,是革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内在动力和重点课题。我们试图在这一方面做出一些实际的推动工作。以上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进行实际操作的环节和构成因素,它们可能单独呈现,也可能以整体的方式呈现于我们所赞赏的作品中,因此,推动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生动局面便有了可感的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即将出版之际,我们想到了马克思曾经许下的那句振聋发聩的诺言:要做出实际的改变。我们相信,思想市场越活跃,思想就越是跃跃欲试。我们坚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迈进思想市场。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也不是要揽多大的责任,承担多大的使命。对此,我们心中有数,因为它既有不可避免的局限,也有可充分发挥的优势。但无论如何,它要为上述种种理想和信念做出一些实际改变。因此,它欢迎来自各方的批评,也需要各方的支持和理解。正如新开之花既需要阳光水分滋养,也需要风雨寒暑锤炼。唯有如此,我们才敢期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