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文化思想研究”(16ZZD013)的阶段性成果。

崔新建 李翠玲崔新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翠玲,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强调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还清楚地揭示了实现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及具体路径,指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这是一个需要理论的时代”的深刻体认,更体现了对“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的高度自信。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格

把与时俱进提高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品格的高度来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这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尚属首次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与时俱进,顾名思义,是指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步和发展。强调理论要与时俱进,就是说理论要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是被人类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它既没有穷尽真理,更没有终结人类追求和认识真理的进程,恰恰相反,只是为人们掌握真理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经典作家都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和具体结论需要因时因地因条件而修正、发展。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固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从1848年创立到现在历经170年,之所以能够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游荡在欧洲的“幽灵”到影响和改变几十亿人命运的世界性理论;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囿于现成的个别原理或具体结论,基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不断自我超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产生的两大标志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充分确证。

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及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品格。这种理论品格,一方面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深知,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它,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而不是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另一方面,来自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实践养成。9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实践中,既吃过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苦头,也尝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甜头,逐渐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品格,不仅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且在理论上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标志着党的理论自觉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肩负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光荣使命,党要确保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陈规,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魄力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导向: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实践是理论之源,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也反映了以往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是对理论创新规律的深刻揭示。对于以带领人民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为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之所以要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就在于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理论创新本身并不是目的,能否提出指导人们正确地实践的理论才是关键;而只有坚持实践导向,理论创新才可能成功。

坚持理论创新的实践导向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实践出发,就是从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出发;服务于实践,就是服务于实践中提出问题的解决。习近平同志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42页。我们党围绕解决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围绕解决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解决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既包括“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也包括在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遇到的“重大风险、重大挑战、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还包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理论创新中必须重点思考和把握的。

坚持理论创新的实践导向也就是坚持时代导向。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那么理论就是时代的作品。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理论创新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时代问题的回应,都具有当时实践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迫切的问题,才能正确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第14页。坚持时代导向,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思考和把握问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当今时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极大地推进并深化了全球化的进程。身处这样的时代,要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应当具有世界眼光,着眼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全球治理日益深化、全球性联系与交往日渐频繁密切,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影响、国际国内问题的相互转换,把中国人的命运同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思考,把中国问题同全球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解决;其次应当具有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把当代中国实践所遇到的问题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轴中来思考,以历史观照现在,从未来的立场分析现在,以现在为中心反思历史和探索未来;最后还应当具有系统的眼光,把理论创新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治理创新等结合起来,既要吸收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的主要成果,又要为制度创新和治理创新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理论创新的实践导向还意味着坚持人民导向。人民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人民群众的实践,因而实践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民导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实现人民的解放、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理论。尊重群众的创造,反映群众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坚持理论创新的人民导向,首先意味着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和认识问题,也就是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反映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其次意味着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也就是聚焦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新需求、新情况、新问题,重点把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怎样实现这样的美好生活想清楚、说明白;再次意味着要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创造、新经验、新智慧发掘出来、概括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充分吸纳大众实践的养分、展示群众创造的能量、体现群众思考的风格。

立论兴策:理论创新的核心使命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有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建设、理论创造的丰富经验和推进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使理论创新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这样的理论创新,不单是阐明一个具体道理,或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办法,而是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论,兴民族伟大复兴之策。

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论,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应当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但由于时代和当时社会实践的原因,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加以认识和揭示。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实践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不断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性认识的同时,也为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因此,从规律的层面总结、概括和阐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的经验,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二是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精髓。在新中国前30年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文化正在初步成型。在此条件下,从理论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精髓,不仅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功能。

兴民族伟大复兴之策,就是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体地说,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谋划。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是中国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新路径的定型阶段。越接近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所面临的任务会更艰巨,问题会更复杂,就越需要做好战略谋划,付出更多努力,就越需要把对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体现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之中,转化为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二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规律的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党治国理政之策,就是中华民族复兴之策的浓缩和体现。党治国理政的成绩有目共睹,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优势举世公认,党治国理政的经验已成为国内外政界、学界纷纷探讨的热门话题。及时梳理、总结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三是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中国式解答。当前,伴随着科技革命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暴力恐怖问题等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纪性难题。我们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既需要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在其中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秩序的调整建构中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这同样是民族伟大复兴之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理论创新的成果可期、前景广阔,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