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率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以劳动生产率展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逻辑

生产率为生产的效率,是给定一组投入下所能得到的产出。学界论及的生产率通常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而从劳动、资本、全要素这三类增长要素看,资本生产率也应该在生产率的考察范围之内。在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三个生产率中,劳动生产率直接决定国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一)劳动者是生产率中的核心因素

劳动者在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中都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劳动生产率A (K/L)α和资本生产率A (K/L)α-1都由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决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制度等因素源自劳动者基于某种目的的主动行为,资本(存量)则来自劳动者基于获取未来收入的积累,三个生产率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劳动者的科技素养、主动行为及其结果。

生产率的提出与生产率理论的发展也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率中的核心位置。早期的生产率指劳动生产率,魁奈在《经济表》中指出“大农经营”(农场主使用马拉犁经营)的“纯产品率”高,他所称“纯产品率”就是指“大农经营”这种生产方式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斯密(2009)将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扩展到整个生产领域,并认为“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2004)、马歇尔(1964)、克拉克(2014)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劳动生产率的来源和重要性。首届诺奖得主丁伯根(1998)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改进为总量生产函数,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用以衡量无法用可见投入来解释的产出变化。此后,索洛(1987)、乔根森(1989, 2001)等经济学家分别对全要素生产率展开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为了探索如何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促使经济学家们发现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归根结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依靠劳动者的科技水平。

(二)发展中经济体更应该重视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是迄今为止增长理论和发展实践的共识。如果劳均资本缓慢增长或不增长甚至负增长,经济增长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这种增长状态更符合发达经济体的现实。

发达经济体资本形成增速很低:经过长期资本积累后资本存量很大,新增资本弥补折旧后所增加的资本有限,资本存量增长缓慢。劳动人口几乎不增长甚至负增长。劳动、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劳均资本相对稳定,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只能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但上述情形只出现在经过长期发展后的发达经济体中,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离这种增长状态还十分遥远。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劳均资本很少(2016年我国不到G7国家的1/4),资本形成增速较快,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具备发达经济体曾经拥有的劳均资本增长(资本广化和深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两个现实条件,同时用好这两个增长条件有利于实现追赶型发展,也有利于更快地提高劳动者收入。用GDP代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用劳动人数代表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均GDP,劳动生产率与劳均收入恒等。

对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持久动力,劳均资本则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现实动力。考虑到我国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劳动生产率的现实增长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不断增加劳均资本(见图1-1)。

图1-1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源和三个生产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