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18年中国传媒投资前瞻报告
陈端
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媒体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 新周期,新结构,新逻辑——2018年中国传媒投资基本研判
(一)移动互联开启的周期渐趋式微,流量红利衰退,存量深耕时代呼唤新的产业逻辑
由PC互联向移动互联时代的转型过程中,真实的位置、身份和社交关系被引入更广阔的陌生人与熟人互动过程之中,由此催生了以O2O为代表的海量基于精准匹配的需求满足模式,这些模式在试错和迭代进程中不断进行规模化扩张,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快速崛起,社群红利被深度开发,新的传播盈利模式不断涌现,引发了新一轮传媒转型升级红利,这一轮周期是以移动互联取代PC互联成为主流传播渠道为标志,自2010年前后至今,顺势生长出一批独角兽企业。
从2016年开始,人口红利的消失成为互联网领域谈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根据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目前手机网民半年度增长率已低至个位数——手机网民数进入“高基数低增长”的常态。同时用户人均月使用时长的增长也进入了停滞状态,甚至波动下滑。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9月,用户月均单日使用时长,由209.04分钟略微下降至208.45分钟,即单用户用在手机上的全部时间也触及了天花板。但对于单用户而言,虽然单月/单日对手机的整体使用时间没有上升,但单次设备使用时长增长了4.45%——也就是说,用户每次拿起手机后,使用手机的时长增长了4.45%。由此说明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开始由“多次少时”转向“少次多时”,用户的手机使用时间分配更聚焦,APP使用集中度提升。
目前,移动互联周期红利已经释放殆尽,手机媒体的用户普及率趋进饱和,日益明显的流量天花板和不断高企的获客成本成为这一周期由盛转衰的标志,从流量红利时代向存量深耕时代转型,呼唤新的产业逻辑。原先通过资本烧钱实现用户免费的模式被生态化多方资源补偿和付费模式取代,互联网内容盈利模式迎来根本变化。目前付费相对成熟的游戏和视频,图片、移动阅读、音乐及知识付费等领域正处于“从0到1”的阶段,未来几年行业空间有望迅速打开,纷纷率先资本化的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强者恒强的格局正在形成。
(二)从信息互联向智慧互联、价值互联转型升级——传媒投资内在逻辑的转换
移动互联流量红利式微之际,传媒投资的局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方面,文化消费升级成为驱动产业前行的重要动力,从简单的传播联结触达需求向更强调体验品质的传播感受升级;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开始崛起,在深层次开启了生产要素配置和社会协同机制可能,也由此促发新一轮周期的开启。
从移动互联到智慧互联,信息传播与精准匹配技术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底层支撑,新一轮周期的开启是以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社会联结机制、社会信任机制乃至社会治理机制重塑为基础的,2018年年初以来,区块链成为坊间关注的热点,开启了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之路,也必然催生出全新的网内节点互动与资源流动机制,引发相应商业模式和投资估值体系的更迭。虽然就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场景化应用开发还远远没到爆发期,但资本市场往往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目前相关投资已经出现了泡沫化倾向。
二 2018年中国传媒资本市场格局变动态势
(一)不同资本市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争夺加剧
2018年2月23日,港交所正式公布了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的第二轮市场咨询方案,着力吸纳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及创新公司登陆。其中,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需满足最低市值15亿港元的条件,且上市前12个月一直从事核心产品的研发,拥有其核心产品相关的专利等条件。同股不同权的申请企业上市时则至少有100亿港元市值及10亿港元收益,必须是创新产业,必须业务成功及有高增长记录,并且得到外界认可,有相当数额的第三方投资。这一改革方案吸引了一批内地优秀的独角兽企业,除了2017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阅文集团外,蚂蚁金服、小米科技、陆金所等行业巨头都计划2018年赴港上市。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种种规则限制,自2000年开始的网络新经济资本红利并未被大陆资本市场捕捉到,国内优质企业纷纷赶赴纳斯达克、纽交所、港交所等地上市,大批海外投资者由此得以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红利。A股现在51家互联网公司,2017年11月2日市值合计为8075亿元,这也就是境外上市的腾讯、阿里巴巴其中一家公司市值的四分之一,与腾讯市值34367亿港币、阿里巴巴市值46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2.91万亿元、3.09万亿元)相形见绌。面对这种情况,尤其是面对近在咫尺的港交所改制竞争,国内资本市场业已开始做出反应。
2018年以来,不管是证监会,还是两大交易所,都不约而同地表露出了要“助力新经济”的态势。中国证监会2018年工作会议的一段表述让业界振奋:“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深交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优化多层次市场体系”位列未来三年重点工作之首,即以促进深市多层次市场健康发展为主线,推动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市场体系,突出新经济新产业特征,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
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发行部近日对相关券商作出指导,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内的4个行业中,如果有“独角兽”的企业客户,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两三个月就能审完。在现行规则下,根据A股IPO要求,要登陆主板和中小板,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须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创业板需要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而证监会最新指导则表示,对上述4个行业的独角兽公司,在盈利要求上可以放宽。此外,VIE架构不会成为即报即审的障碍,“申报后再去拆除VIE架构就行”。预计下一轮以发行上市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监管新政将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二)行业集中态势更趋明显,龙头公司市值大幅领先,中小市值公司抗跌性差
在新旧周期交替之际,行业不确定性增强,资本和体量成为抗风险和赢得博弈优势的重要支撑。2017年无论美股还是A股市场,龙头公司的领跑态势都更加明显。美国5000亿美元以上市值的科技巨头公司如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都录得极大涨幅,国内龙头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在2017年年内最高涨幅超过90%,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则是中小市值传媒公司的持续回调。天风证券传媒板块119家样本公司中,50%以上公司市值在100亿元以下,而该部分公司2017年以来下跌幅度超过30%,而7家300亿~499亿元市值公司则平均上涨0.67%,在板块下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从板块涨跌幅前十的公司看,2017年传媒板块累计涨幅前十的公司除迅游科技外,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上,涨幅前五的公司除新复牌的快乐购外,总市值均在350亿元以上,跌幅前十的公司市值均在90亿元以下。
(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率先突围
2017年,内容产业风起云涌,以内容为入口进行用户价值深度开发成为大势所趋。但社会注意力资源却持续向头部内容聚合,IP取代传统的有形渠道成为聚合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内核,倒逼上游内容生产商强化IP的精品化制作与系列化延伸,以最大限度争夺和留存用户时间。同时文化消费升级和主流用户迭代(具有更强付费意愿的数码原住民——90后人群开始登上内容消费中心舞台)拉动对优质内容的付费意愿提升。游戏、阅读、图片、音乐、体育、知识等用户付费意愿较强的领域有望获得快速发展,这些领域的细分龙头企业也有望吸引更多资本关注并带动估值成长。如芒果TV以契合年轻人群的优质内容拉动自身垂直入口价值开发的快乐购,以精品化策略不断提升用户ARPU值的完美世界、游族网络,以规模化渠道优势分享中国电影产业复苏红利的大地院线和不断进行上下游资源整合的光线传媒,以及主打生活圈媒体概念的分众传媒等。
(四)国有传媒企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外延并购夯实发展基础
2017年,国有传媒企业领域改革力度和市场表现比较平淡,缺乏前几年的一些里程碑式的破局亮点,整体而言是沿着媒介融合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持续深化。预期未来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改革:一是改革内部管理激励体系,呼应国资委系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局部试点。二是通过公开市场收购兼并新媒体企业实现外延式扩张,打通媒介融合与市场融合的“任督二脉”。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初步统计,2017年底,国资委主管的中央企业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超过700户,其中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386亿元。文化传媒类企业由于敏感的意识形态属性,从分管隶属关系上不属于国资委系统的改革对象,但在整体混改大思路下也有一些局部动作,包括通过特殊管理股制度加强国有传媒企业与民营传媒企业在资本和股权方面的融合,以及在个别企业内部进行员工持股试点。2016年9月19日,东方明珠披露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数不超过1812.2778万股,占总股本的0.69%。其中首批授予总数为1631.05万股,占激励总量的90%;另外在授予总数中设有预留股份,预留的股票数量为激励总量的10%。首批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574人,占员工总数的9.3%,预留股份的预计激励对象为43人,用于优秀人才的吸引与激励,主要为计划新增的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等。
东方明珠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目前尚未大规模推广。有鉴于文化传媒产业的特殊性,未来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 2018年传媒投资热点预测
(一)基于IP转化与变现的影视漫游园联动趋势加强
以腾讯为例,为了实现更大价值的联动和布局内容产业的生态闭环,腾讯成立腾讯影业,作为布局内容产业和泛娱乐业务板块中至为关键的一步。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文学、动漫、游戏、影业各个板块通过自有的商业模式盈利,又通过互动形成更大的协同效应:动漫、文学是IP的孵化来源,电影是影响力的放大器,通过游戏和电竞实现最大价值的收割。腾讯之所以在游戏、文学、动漫等领域获得成功,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几个产业都已经和互联网从头到尾紧密整合。作为互联网平台巨头的腾讯,可以给它们带来优势的资源补给,营造巨大的产业价值。腾讯影业成立后,腾讯就完成了自身内容产业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产业闭环。2017年两会期间,马化腾曾说,“所谓的IP就是一鸡多吃,一个IP有各种炒法,从动漫文学走向影视剧、电影甚至到游戏,甚至舞台剧、表演,等等”。华谊兄弟也着力构建“大娱乐生态系统”,以促进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在生态体系内外的共生、流转与增值,获取IP价值最大化的“生态红利”。从“大娱乐生态系统”的战略角度,目前华谊兄弟已经覆盖了电影、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网剧、漫画、动画、游戏、综艺、直播等多种娱乐内容形式。万达院线与博纳影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万达院线更是更名万达电影,开始着手收购不同品类的电影资产,昭示其打造内容产业生态闭环的战略布局。腾讯影业与万达、三七互娱、中手游等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斗破苍穹》《择天记》《最强兵王》《西行纪》等IP的电影、游戏改编作品。院线并购小高潮业已出现,集中化程度将愈加明显。
(二)游戏产业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0%。中国游戏市场自2014年出现的收入增长率下滑的情况在今年得以缓解,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全年营收约为1122.1亿元,同比增长38.5%,占网络游戏市场份额比重的55.8%。《王者荣耀》在2017年仍长期占据畅销榜第一位,畅销榜前5位趋向固化,多为《阴阳师》《梦幻西游》等经典游戏,以上经典游戏的泛娱乐化运营有效保持了玩家的活跃度和产品生命力。同时,二次元题材受到用户青睐,从《阴阳师》开始,《崩坏学院2》以及《神无月》等产品都聚拢了大量用户,哔哩哔哩等二次元平台成为新兴的移动游戏渠道。
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收入中,超过95%是来自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海外游戏产品只占4.3%。而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中,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这表明从“原创”角度讲,游戏还是走在前头(见图2-1)。
图2-1 2013~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和电影产业收入对比(电影产业以票房为依据)
资料来源:伽马数据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动漫产业一度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虽然动漫产业缺乏创新,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的IP,但是我国已经是全球领先的动漫产品生产大国,而游戏的火热也会带动动漫产业的发展。比如2017年大热的游戏“守望先锋”上线后就规划构建游戏生态圈,进行相关广告植入和周边衍生品的发展。可以预见,“影视漫游园”的联动趋势在2018年会进一步强化。
(三)内容付费产业崛起
无论从文化消费升级、主流媒介消费人群迭代抑或信息消费自身所带来的衍生价值来看,用户付费意愿都在不断增强,内容付费领域将迎来发展红利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对移动端增量赛道的争夺,或是未来竞争的决胜关键。
1.以会员制为基础的娱乐型内容付费市场规模有望维持高增长
近年来,有关部门打击网络盗版力度加大,为视频网站内容付费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内容市场“时间窗”策略的施行(编者注:不同付费水准对应不同的内容欣赏时点,愿意付费者抢先看)也大大提升了用户付费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头部内容的话题效应也吸引了更多人跟风追逐,这些都为优质内容平台的会员规模扩大提供了基础。根据百度百家号公布的数据,2016年6月和11月,爱奇艺、腾讯相继宣布付费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在2016年,头部视频网站享受了用户井喷式增长的红利。爱奇艺付费会员从1000万增加至2000万,只用了半年时间,腾讯视频付费会员同比增长300%。预计2018年这一增长态势将继续。
2.知识付费成为新兴热点,知识消费与其他娱乐消费在载体形态上呈现合流趋势
当前,用户知识需求开始升级,互联网用户学习形态向终身化、跨界化和碎片化的方向演进,知识付费的兴起是大势所趋。2016年,大量知识付费类APP及子栏目上线,如语音问答平台“分答”、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知识分享社区“知乎Live”以及知识订阅产品“得到”等,这些平台既帮助许多内容生产者实现知识变现,也成为资本的宠儿。在知识付费APP“得到”中,截止到2017年第一季度,得到APP的专栏累计销售超过171万份。2017年知识付费平台持续发展,表现出了较大的用户付费潜力。36氪根据果壳网、企鹅智库、极光大数据等报告测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亿~150亿元。预计随着内容付费市场逐渐成熟,知识付费转化率和年ARPU值将进一步提升,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知识付费领域的应用平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综合知识付费、付费教育、付费问答、付费泛教育。在每个细分领域,都同时拥有了两家以上的同类型玩家。例如,在听书领域的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蜻蜓FM等;在付费问答领域的知乎Live、分答、微博问答等。另外,随着资本的不断入局,行业内已经有大平台开始对外投资,横向并购已形成一定趋势。例如,2016年6月在行&分答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除了元璟资本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外,还有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此外,2017年9月,内容付费技术服务商小鹅通获得3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喜马拉雅FM。知识付费平台对外投资,主要对象为行业内上下游或同行业其他平台,未来市场结构将逐渐从分散走向适度集中。
2018年开年之际,知识答题APP冲顶大会火爆网络,冲顶大会的模式是,每天举行几场答题直播,有12道题,每道题限时为10秒钟,全部答对者可平分每期奖金。其实题并不是非常难,但由于时间限制、基础不扎实以及题目陷阱等各种原因,答对的人还是不多。这种看似新颖的模式并不是今天才有。在很多年前,电视上就经常能看见这种答题赢奖品的节目,比如《开门大吉》《一站到底》等。冲顶大会也好,百万英雄也罢,其本质都是将电视中的答题节目移到了手机APP中,并以直播的形式替代了电视综艺。同时,微信小程序中也出现了知乎旗下的“头脑王者”,运营方式与冲顶大会类似,也属于知识付费平台,用户可以和微信好友PK,同时也可以参加全国用户在内的排位赛,并依次上升段位。用户可以直接点击界面中的小白狗进入知乎微信小程序来补充“知识能量”,也可付费赚取金币。在线答题、知识付费、直播等众多火爆元素连结在一起,所引发的内容创新或许在2018年有更多进展。
3.图片成为重要传播形式,移动图片传播C端市场空间广阔
相对于文字、音乐、视频,图片传播效率更高,因此图片在信息传播和广告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目前快速兴起的自媒体行业,“图片+文字”仍是自媒体平台最受欢迎的信息载体。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7年,中国已经有了270万自媒体从业者。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报》的报道,2016年,全国版权产业整体产值5600亿元,网络图片的市场规模在影视、文学、游戏市场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侵权盗版方面,网络图片侵权案件排名第二,占到了所有侵权案件的24%。
从图片行业的付费情况来看,区别于视频、音乐、数字阅读等主要依靠C端用户付费的方式,现在付费主要来自于正规媒体、大型互联网公司,大型企业和广告公司,相比之下,在自媒体端乃至个人用户端,对图片的付费,仍然处于早期的阶段。随着自媒体等多种新型媒介形式的兴起,在传统的图片企业相对难触达的长尾自媒体市场中,一些自媒体平台开始主动与图片内容方进行合作。2016年8月,今日头条战略投资图片内容服务商东方IC; 2017年8月,百度图片宣布与全景网等国内图片平台进行合作,将它们的正规版权图片接入百度图片;2017年9月,搜狗图片与全景网达成合作,全景网的正版图片将直接接入搜狗图片。
4.短视频成为移动端新兴热点赛道
相较于图文,短视频的主要特点是将视觉与听觉进行结合,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强的感官刺激。由于迎合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使用习惯,短视频的用户迅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短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3.53亿元。
从渗透率来看,2017年第一、二季度,短视频平台仍然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包括秒拍、小咖秀、今日头条旗下的西瓜视频、快手、美拍,都是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玩家。易观数据显示,一下科技旗下的秒拍APP,在2017年第一、二季度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62.2%、59.3%,居于行业渗透率的第一。获得微博E轮投资的一下科技,拥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等多个短视频与直播产品,其产品之间已实现数据互通,并与微博合作,具有较好的流量入口优势。此外,今日头条孵化了包括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短视频等多个独立产品,获得了今日头条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而短视频领域的独角兽快手,在过去几轮的融资中,已经获得了包括百度、腾讯等多方的支持。作为短视频领域的独角兽,36氪报道显示,快手在全球已拥有4亿用户,2017年日活跃用户达到5000万,日上传视频超过500万条。
与视频、数字阅读等不同的是,短视频因精简的体量,天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IP改编与变现。目前短视频内容提供者主要的收入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得平台的内容资金支持,获得内容广告收入分成;另一类则是在内容创作中进行广告植入。在巨大的收入、资源和商业拓展能力的差距下,新创立的短视频团队如果不背靠在知名机构下则面临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与此同时,对于已经较为成熟的PGC短视频团队,随着团队的知名度扩大,也面临着创作瓶颈、流量增长缓慢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众多中小的短视频联合起来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应运而生。MCN平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可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等服务,短视频行业内部面临资源的深度整合。
(四)科技助推二次元文化市场高速增长
目前的二次元文化已经涵盖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电子音乐、角色扮演等多个领域,其中又以动画、漫画最引人关注。在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投资了A站、B站后,BAT事实上也在以不同的方式争夺二次元群体。而且随着VR技术的发展,VR这种现代科技因素与二次元的结合成为可能,二次元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进一步吸引受众注意力。
2012年,腾讯动漫成立,主打原创国漫,如今快看漫画、有妖气等都属于国内的动漫第一梯队。2015年,腾讯动漫和手Q合作上线动漫,受众开始从核心动漫用户向泛二次元用户扩展。每年两次的线下活动JOY也办到第三届。和B站的B-World一样,腾讯办JOY的目的,也是要在线下聚合二次元群体,形成作者与用户之间的连接。一方面,“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视频”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二次元群体不仅与腾讯动漫的用户群高度重合,与腾讯游戏的用户群的重合度也很高。不过向来擅长做产品的腾讯,能否处理好二次元这种重度情感社群的运营是一个问题。
阿里文学也在进行二次元方面的尝试。2017年年初,阿里文学发起的二次元小说征集活动,其中一个要求是,小说主角年龄在18岁以下。这直接体现了阿里文学对二次元用户的预期是00后。和A站、B站不同的是,阿里文学对二次元的定位显然更加宽泛,要求“将网文特点和漫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土生土长的小说模式”,并且人物特点鲜明,适合漫画改编和影视化改编。泛二次元的00后群体,是阿里文学想要的未来客户群。同时可以预见,阿里文学之后会和优酷土豆视频有更多的资源互动。随着95后和00后逐渐长大,代际更迭将又一次引发文化变迁。在青年向动画增多和网剧崛起的背景下,二次元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圈层突围,从传统动漫迷向泛二次元群体不断扩展,曾经被视为亚文化的ACG群体正变得越来越主流。原本的次元壁被打破,新的次元壁正在形成。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都已入局,谁拿下了二次元群体,谁就拿下了今后5~10年的核心用户。
相较于其他垂直领域,二次元用户对虚拟世界的向往绝对是最强烈的。从承接游戏载体的设备属性角度来看,手游不带有太多隐私,VR提供的设备更具私密性,而VR头盔将带来全新的高度沉浸感和交互式的体验。从人性方面考虑,与动漫人物、场景的互动所产生的交互感也完全不同于手游。VR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行走在虚拟与现实边缘的二次元用户的心理需求,VR给二次元用户提供了与二次元世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二次元用户将会是最早、最愿意接受VR的用户群,所以二次元市场将会是业界看好的容易引爆VR的突破口。
据DoNews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末,国内已有93家二次元向公司获得了100次投资,总金额近40亿元,其中40家企业披露了估值信息,估值总额达140.92亿元。在这100次投融资事件中,共有种子轮8次,天使轮23次,Pre-A轮16次,A轮24次,A+轮2次,B轮8次,B+轮1次,C轮3次,D轮2次,投资或股份转让13次。
2017年二次元领域融资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快看漫画、知音漫客和玄机科技。其中漫画平台快看漫画在C轮和D轮融资中获得2.5亿元和1.77亿美元;知音漫客获得5.67亿元投资;主营动漫制作的玄机科技获得了近5亿元融资。40家企业估值总额超140亿元,亿元以上估值占比55%, 4家企业估值为5亿~10亿元,3家企业估值达到10亿元以上,其中一家达到30亿元。
(五)VR投资:热潮过后的冷思考
经历了2016年“VR/AR”大爆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迎来了发展元年,风口上的VR喷薄而出的花样商业化“VR/AR+”方案一度惊艳了资本,但两年下来各种市场表现未及预期,投资趋冷。国外科技媒体引述市场研究公司Crunchbase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VR/AR的风险投资额只有2亿美元(共有26家公司获得投资),相比2016年同期的10亿美元(29家公司融资)暴跌八成。国内暴风魔镜深陷裁员风波,业界知名的米多娱乐、众景视界等被曝出欠薪事件。文化传媒产业近年来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新技术的突破与支撑,VR可以对内容进行具有沉浸感的可视化呈现,比之前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更加丰富,更加直观生动,非常具有观赏性,关键是需要找到VR、AR与场景化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目前,虚拟现实内容极为短缺。游戏方面,多以demo为主,真正可成为游戏的还比较少,缺少一款能体现VR特性的爆款游戏做引子。影视方面,爱奇艺、优酷先后宣布了相应计划,并且兰亭数字已经推出了中国首部VR电影《活到最后》。随着全景相机的出现以及直播行业的发展,VR直播被认为可能成为新的内容突破口,比如《中国好歌曲》实现国内首个大型综艺节目的全程VR录制,乐视体育通过VR直播了6月3日中国男足与特立尼达、多巴哥的热身赛,完成首次VR处女秀。但是在国家强化直播监管的大背景下,此类投资的政策风险颇大。
VR成本居高不下是束缚应用层面扩张的主要瓶颈。只是拍摄一部仅有外景展示的普通VR内容,就需要2万元左右,而如果要展示室内的场景,成本至少会增加一倍,后期实际制作可能还需要更多投入。据美国AMD的罗伊·泰勒介绍:“如今优质VR内容每分钟制作成本可达100万美元,因此,必须保证内容创作能把成本收回来,才能创造出出色的VR内容,让整个行业茁壮成长”。
1. VR+游戏
2017年,VR游戏技术进一步成熟,多款客户端游戏推出VR版本,游戏设备积极引进VR玩法。但VR市场仍有较大波动,高端VR设备提高了消费门槛。2017年,VR游戏及设备销售收入约为4亿元,同比增长28.2%。VR游戏用户数量约0.4亿,同比增长100%, VR体验馆的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电竞游戏用户约2.2亿,同比增长69.2%,女性玩家占比不断提升。
当前在国内资本运作的推动下,VR产业以投资并购居多,内容开发较少,所以短期内游戏移植将成常态,而过多的移植游戏会导致虚拟现实游戏的同质化,如何在同类游戏中脱颖而出是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同时,要考虑游戏背景、玩法、体验等契合度,考虑技术原因带来的冲击,这是开发游戏的难点。总之,实现游戏内容和展现方式的有效结合,是VR与游戏融合的拦路虎,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2. VR+电影
作为娱乐产业的重要阵地之一,电影业自问世以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历程。而VR这项高新技术的问世势必会对传统电影业产生影响。目前,已有多家VR公司获得影视公司投资,投资者中不乏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奥飞娱乐、新文化等影视文化上市公司。
以爱奇艺为例,2017年6月8日,爱奇艺世界·大会“2017iVR+全球虚拟现实大会”在京举办。作为2017年爱奇艺世界·大会13大高峰论坛之一,该论坛旨在通过探讨VR领域的内容破局,寻找行业奇点,从而全面激发VR内容潜力。在黑科技、资本、模式等热潮相继退去,VR行业回归理性,VR究竟是伪需求还是潜力股?制胜的关键永远是优质的内容。爱奇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开放平台率先完成VR内容的破局,同时,继续引领VR技术创新,在业内率先使用H.265全景编码、全景声、交互式视频等技术,并首次在VR业务中应用人工智能,在内容和技术两个维度上不断提升VR用户体验。2017年,爱奇艺重点投入上游IP内容,对平台的PPC、PGC合作伙伴进行开发扶持,以IP孵化更多优质VR内容,从而将2016年提出的“10 +100 +1000计划”全面落地。过去一年里,爱奇艺VR视频团队制作了一系列作品如《寻人大师》《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等,其中《灵魂摆渡》作为VR先导片,上线12小时点击量破200万,最终共获得了超过450万的点击量,创下国内单集点击量最高纪录。
综上,VR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需要更多优质内容的支撑。企业应该致力于优质VR内容的挖掘、分发与零售,从内容生产层的影视和游戏切入VR市场,实现影游的多元化融合,从而理清和拓宽边界,从内容生产到网络分发、内容播放、社交互动、付费分账等多环节,形成开放、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以强大的技术力打通内容与服务,通过开放平台,为PGC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的上传、发布、推广、收益分成支持,以多元化商业模式实现VR共荣。
3. VR渠道
一个行业发展壮大,必然会带来相当多的行业服务机会。渠道是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枢纽,也是让消费者与产品亲密接触的重要关键。伴随着VR行业的发展,VR渠道的广阔市场前景已经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VR行业继产品、内容之后,下一个爆点是渠道。一般来说,发行商在行业中能拿到30%的发行分成,是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2016年以来,行业巨头纷纷展开布局,乐视发布手机端线上应用“乐视界”作为其线上分发渠道,百度视频搜索中上线VR频道。更多的公司则看重过渡时期线下的发行渠道,乐客、超级队长等都是基于这样的产业逻辑。成立于2016年11月的VR发行公司奥英网络入局国内的VR内容分发和投资矩阵,获得澎湃资本、创享投资在内的几家投资方千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其第二轮融资已经基本确定,融资估值很有可能会上亿。
(六)VR+AI:深度融合驱动文化传媒创新升级
2017年,VR领域的投资回归理性,相比之下,AI领域的投融资却显得异常繁荣。在一级市场创投平台鲸准上,2017年AI行业投资热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除去12月最后一周出现的折线式下滑,下半年稳中有升,一直保持着极高且稳定的热度(见图2-2)。
图2-2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热度
注:投资热度主要基于投资人在鲸准上的行为产生,可以反映投资人对项目、赛道的关注度。数据来源:36氪。
2017年,中国的投资人对AI显示出巨大的投资热情。据PitchBook统计,2017年AI领域融资最高的5起投资事件中,中国企业占了4起。其中,蔚来汽车融资达16亿美元,位列第一;其次是旷视科技(机器视觉)、商汤科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与明码生物科技(使用测序数据改善健康,并提供精准医学解决方案)。
此外,2017年,人工智能也成为BAT新的主要投资标的。特别是与之前相比,投资数量和数额有了较大增加,BAT关于AI背后的布局也开始凸显(见图2-3)。
图2-3 2017年BAT的AI投资版图
续表
资料来源:创业家&i黑马。
除了投资布局之外,BAT也正在自建平台,在各自的核心业务中打造AI系统。从人脸识别、机器人到无人驾驶等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加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发展,促进了实时图像和语音识别的进步;本地处理和存储成本降低;网络带宽的发展允许更丰富的数据流;这些都使2017年VR和AI的结合成为可能。
1. AI in VR:沉浸式体验感最大化
VR技术主打沉浸式体验,主要研究对象是外部环境,而AI技术则主要是人类智慧本质的探索。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将使很多事情变得更加智能与合理,人机反馈模式将更多地转向预测模型而不是反应模型,才能让VR虚拟世界“活”过来,显得更真实,创造更多不可思议的事物。以游戏为例,客观来说,没能融合人工智能的VR技术只不过是让使用者沉浸在设定好的3D场景中,无触觉、无智能,这个世界依然是死的,在可玩性上甚至不如许多第一视角的平面游戏。但是如果将人工智能应用到VR游戏中,游戏中的NPC将有可能摆脱以往僵硬木讷的形象,拥有一定的智慧,甚至是独特的个性,那么游戏内容也将随之生动起来。玩家不再是一成不变地完成各种任务,更可以和NPC相互交流,所得到的也不再会是机械般的回答,甚至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下一句会说出什么,玩家仿佛真的来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
2. VR in AI:更好的人机交互
VR可以作为承载AI的软实力存在。如果AI发展到一定水平,在各行各业都有了广泛的应用,人本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就会变得愈发重要。例如,当机器人在未来某一阶段变得普遍,相较于带着机器人实体下达指令,更可能是通过虚拟交互的平台实现人与机器人的互动。
例如,目前已经有许多虚拟智能助手相关产品出现,但是还并没有加入VR技术,包括苹果Siri这类的人工智能算是比较低级的人工智能,智力程度较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互动,或者做一些苹果设定好的动作——给某人打电话。而去年Facebook也推出了一个虚拟智能助手“M”,与其它虚拟助手不同的是,“M”除了具有回答问题、查阅信息等基本功能,也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如购买商品、餐厅定位、安排旅行计划等操作。
未来必然有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智力更高,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在未来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的时代里,虚拟智能助手将会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它能独立思考,会帮助主人处理各种事务,计算各种信息,然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在主人眼前。随着AI和VR自身发展以及两者结合程度的加深,也许电影《钢铁侠》中虚拟智能助手贾维斯以及《她》中人工智能OS1萨曼莎会成为现实。
3.基于IP打造的VR+AI协同
例如,琥珀·虚颜是Gowild平台推出的全息3D二次元魔法美少女,也是羽泉团队重点打造的全球首个具有人工智能的虚拟养成偶像,堪称AI和VR“碰撞”的大作。通过AI创造的虚拟生命——二次元魔法美少女“琥珀·虚颜”不仅拥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训练计划,还可接受专属主人的指令,进行特定训练。通过深度学习能力加上背后强大的知识图谱,琥珀·虚颜拥有了机器人认知智能,可与人类进行无障碍交流互动和情感陪伴。并且通过全息3D投影,用户可从360度全方位看到她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与其亲密互动和长期相伴。运营团队为其量身定制AI虚拟偶像运作模式,跳脱出传统虚拟偶像运作的固化思维,连通线上线下多方资源,培育具有内容生产力、参与偶像成长的粉丝生态。通过在科技、动漫、游戏、网络小说、电影电视、音乐等多个领域的拓展,琥珀·虚颜在自身的泛娱乐IP化中实现变现:狗尾草天猫官方旗舰店售价2000多元的琥珀·虚颜销量近百,消费者可通过购买体验虚拟偶像养成游戏;2017年12月,其主打励志、少女、热血元素的动漫《琥珀·虚颜》在B站上开播,目前更新至第2话,播放量达15万;其超过173万字的网文《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在起点中文网上获得了近200万的阅读量;2017年,其先后特别出演腾讯大电影《不结婚》、青春偶像剧《极光之恋》; 2016年,琥珀·虚颜发布首个单曲《魔法咏唱》; 2017年,接连发布单曲《哪怕》《尽可能美丽告别》《来到》等。
4.人工智能助力“媒体大脑”演化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媒领域中的早期应用体现在对低思辨性工作的替代,例如大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减少记者人力浪费,以及在一些灾害报道中降低记者奔赴现场可能遭遇的危险与伤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媒体领域的渗透性应用也更为深化,如智能推荐、智能分发等,提升了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之间匹配的精准度。2017年12月26日,新华社在成都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向海内外媒体提供服务,提供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八大功能,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媒体大脑”八大功能包括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新闻分发、采蜜、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国内各媒体机构均可在认证后使用“媒体大脑”的各项功能和产品。会上新华社还发布了首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这条时长2分08秒的视频由“媒体大脑”中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系统制作,耗时只有10.3秒。
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表示,“媒体大脑”和MGC新闻的出现,不是要取代记者和编辑,而是在更高层面上,把人与物的延伸连接起来,更快、更准、更智能地获得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赋能记者和编辑,帮助媒体提高生产力。媒体大脑可能不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唯一方向,但一定是其中一个方向。
5.更开放的行业生态:AI+VR与360行
VR和AI的结合正在改变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在社交化的场景中,智能眼镜等AR显示器变得越来越普遍,通过提供社交对象的详细信息、身份检测,可以促进更好的沟通。据《财富》报道,如今所有企业虚拟现实应用程序中,远程呈现最有可能为企业节省数十亿成本,同时提高生产力和改善员工生活质量。随着VR与AI的结合,商业应用中以视频会议为主的远程呈现也得到改进。例如,沉浸式远程呈现增强将通过添加VR\ AR和AI的元素来改善协作体验,如果这一应用实现,VR远程呈现将以视频通话的形式跨越空间距离,并可创建亲密的个人连接。
VR和AI的结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使企业能够对服务实现深度个性化订制,使用AI技术通过AR\ VR模拟危险任务来降低错误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图像识别报告结果在VR显示器中可以用于身份检测——标记图像或安保人员;AI的深度学习也可以用来训练一个系统识别更复杂的场景或组件。VR\ AR多维度创设消费场景,能够加速购买决策的形成,而AI能实现对生产、供应与配送环节简单劳动的替代,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消费预测。根据高盛的预测,到2025年,AI将为零售业每年节省540亿美元成本开支,同时带来410亿美元的新收入,二者的结合正在重塑零售业。
(七)区块链:重构文化传媒产业格局的未来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投融资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风口——区块链。从游戏到版权交易,甚至那些看似与区块链毫无关系的明星、网红,都试图与这个火热的概念沾上关系。
区块链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公共账本,每一个区块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由网络中所有参与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且可用于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因此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去中心化”,通过构建一个更加可靠的网络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价值交换与转移中存在的欺诈和寻租现象。说到底是用技术设计取代权威控制和情感信任,以此建立一种网络结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并成为节点之一,进行认证、确权、交易、追溯和调整等一系列动作。它共享开放、去中心化、真实完整、交易记录不可逆的特点给现有的产品及商业模式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今,单纯发行代币的区块链1.0时代已经过去,开始探索更多应用场景的区块链3.0时代正在到来,而文化传媒领域或许是区块链落地的第一战线。
1.区块链以及区块链特点的简要介绍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让参与系统的任意多个节点,把一段时间内系统全部信息交流的数据,通过密码学算法计算和记录到一个数据块(block),并且生成该数据块的指纹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和校验,系统所有参与节点来共同认定记录是否为真。
结合区块链的定义,区块链的主要特征有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去信任(Trustless)、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去中心化是指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且任一节点的损坏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去信任是指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内,节点之间不能也无法相互欺骗。集体维护是指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而且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最后,可靠数据库是指整个系统将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
2.区块链在文化传媒领域的五大核心功能
一是“智能合约”。区块链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来帮助艺术家管理数字版权,并对所有创作参与者进行收入分配。在文化传媒领域,“智能合约”具备取代传统合同的潜力,在涉及创意的传统文娱合同中,条款界定通常模糊且晦涩,内涵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窄化,艺术家对自己生产的内容只有很少的掌控权。有了“智能合约”后,版税设计的涵盖面更广,给包括词曲创作者和音乐人在内的所有创作者更公平的条款。例如:PeerTracks为艺术家提供及时收取版权费用和保护著作所有权的服务,为艺术家上传的每首歌附上一份智能合约,根据合约规定的条款来分配收入。
二是建立透明的点对点交易。区块链最大的吸引点之一就是公开性。围绕创意作品进行的所有交易都能被看见并证实,包括谁查看过该作品以及该作品在任何时间节点产生的收入。这项功能让版权所有者能更好地认知到独家创意作品的总体价值,这些价值以区块链内数字账本的形式存在。另外,区块链能向大家透明公开创意作品的所有者。例如:Ascribe. io给予每部作品一个经由区块链加密的专属ID,作品所有权能被及时追踪,作品能被安全地分享。
三是促成高效且动态的定价机制。在文化传媒领域中,涉及创意的内容定价很容易产生误差。通过追踪创意内容的需求量,可以产生更动态的定价机制,作品的价格会根据供给和需求产生浮动。除此之外,艺术家可以控制价格,并且有能力进行定价,而不用通过复杂的中介网络。一旦在定价机制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艺人也可以在某些时候提供折扣。
四是允许“微计量”或“微变现”。像iTunes这样的数字音乐商店让消费者能购买单个曲目,有了区块链,小数量甚至小片段的作品都可以被定价,比如,用一首歌里面的几秒钟作为电影预告片的配乐。这类“微计量”的作品可以用区块链来精确记录作品被使用的部分,从而定义作品的最小消费单位。例如:Streamium为艺术家提供“微计量”付费服务,打破了艺人经由传统中介获益的方式。在广告方面,Brave Payments允许互联网用户为他们支持的内容供应商付比特币,来换取免除广告的体验。
五是建立信誉机制。区块链可以把信誉和特定的区块链“地址”连接起来,从而使内容两端的制作人和消费者彼此确认,加强他们的关联,鼓励双方更好的行为模式。那些不遵守合约条款和试图挑战系统的参与者的行为会被记录下来,这样能有效防止负面行为的发生。
3.区块链技术引起高度重视,产业和研究平台不断涌现
2017年3月19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CCIAPCB)联合举办区块链技术融媒体应用合作交流会,倡导在版权保护、企业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这是央媒第一次对媒体区块链项目进行探索。2017年4月,腾讯FIT(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和腾讯研究院发布《腾讯区块链方案白皮书》,表示将搭建区块链基础设施,打造区块链的共赢生态,将鉴证证明、共享账本、智能合约、共享经济、数字资产等核心技术开放给合作伙伴,推出机器人理财、航空延误理赔、知识产权保护等应用。6月9日,首届中国报业版权大会发起倡议成立中国数字内容区块链版权联盟,致力于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的、可追溯的数字内容版权流通生态。媒体区块链作为一种“区块链+媒体”的应用创新,有望构建一个高效的价值传输系统,以信用信息记录、共享和应用为主线,推动媒体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拓展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减少信任成本、增强监管实时性。媒体区块链在知识产权、区块链生态圈、智慧社区、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应用,将为媒体融合开辟全新路径。
4.投资火热泡沫隐现,监管趋严风险增大
国内众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区块链,包括迅雷、奇虎360、网易等,其中迅雷2017年发布了共享计算概念的玩客币,公司股价从4美元一路上涨,最高涨到27美元。另外,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区块链领域也都有布局。仅2018年1月,区块链投资项目就高达16个,无论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服务还是数字货币资产管理都备受资本青睐,多个项目同时获得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而在2017年底,对区块链领域的投资还大部分都是如节点资本、硬币资本(INBlockchain)、连接资本(LinkVC)这些垂直领域投资机构(见图2-4)。
图2-4 2017年底至2018年区块链行业投资情况
续表
区块链的火爆也引发了监管层的重视,尤其是ICO领域,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都在加强监管,美国证监会(SEC)已经开始了专门针对除代币发行人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监管行动,打击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名人未经审计披露便为代币站台以及未经合法注册的交易平台和经纪商。由于区块链天然的去中心化内核,未来对既有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治理体系都会带来新的挑战,我国对区块链领域的监管收紧趋势也非常明朗,但具体监管政策如何落地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加大了行业投资面临的风险,加上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场景应用落地为时尚早,未来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 2018年中国传媒投资风险提示
尽管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带动文化传媒投融资领域热点频出,但相关风险在当前政治经济发展整体格局之下也有被放大的可能。从板块整体估值来看,文化传媒行业目前已经接近近5年来的市场底部,继续下滑的空间不是很大,但对单体投资项目或投资公司标的而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关联影响却呈现继续加大趋势。
(一)文化传媒行业监管政策不断出台
2017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限娱令”“限酬令”“限星令”、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电视剧“十四条”、网络文学社会效益评估等政策不断出台,强化导向性和规范性。但从2017年底、2018开局的一系列政策标示的风向来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传媒领域的行业监管没有最严,只有更严,政策监管的力度和密度仍在不断加大之中,相关风险不可小觑。
2017年12月29日,北京市网信办就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约谈今日头条,责令整改。其后,根据相关法规和管理要求,今日头条集中清理涉嫌违规的含低俗内容的自媒体账号,2017年12月31日共封禁账号36个,禁言账号1065个,新增内容审核编辑2000人,并优化内容分发机制,优先推荐权威媒体平台生产的内容。2018年初,花椒直播相关负责人被北京市网信办就“百万赢家”违规问题约谈。
广电领域的监管也不断强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规范收视数据应用行为,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不得以收视率作为评价电视剧优劣和对员工进行奖惩的唯一标准。推动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中国特色收视调查体系,引导调查机构完善传统抽样调查、大样本收视调查、跨屏收视等收视调查方法和模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备案管理和违规处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广播电视开办国际新闻节目、军事节目须提前一个月备案;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歌唱选拔、晚会、引进境外模式节目和在黄金时段播出综艺娱乐、真人秀、访谈脱口秀、婚恋交友、才艺竞秀、情感故事、游戏竞技类节目均须提前两个月,向省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受到总局警告、整改、停播处理的节目,一律不得复播、重播或变相播出,包括不得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到互联网新媒体上播出。2018年1月24日,全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指出,将继续着重解决明星薪酬过高问题,引导各广播电视机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节目创意研发和高水平制作上来,用内涵和品质取胜,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来提高知名度,“要严把嘉宾、演员关,必须把德艺双馨作为首要标准”。
文化部也加大了对游戏产业的监管力度。2018年初,以网络游戏含有禁止内容、网络游戏宣传推广含有禁止内容等违规经营活动为监管执法重点,文化部指导北京、天津、安徽、湖南等地文化执法部门查办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禁止内容类网络游戏案件20件,《街机电玩城》《命运冠位指定》《碧蓝航线》《极品芝麻官》等多款游戏均被涉及。哔哩哔哩(简称B站)两款主要游戏也被文化部点名批评,因为这两款游戏占据了B站90%以上的收入,一度被坊间认为或影响其上市进程(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3月2日,B站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融资金额4亿美元,股票交易代码为“BILI”)。
(二)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持续收紧
2018年,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将提速,各种基础性制度建设将在考量市场承受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夯实,从严监管趋势难言放松。在IPO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审核将持续从严,IPO市场在着力疏解“堰塞湖”的同时,也将严防“带病企业”入市。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进程将持续加快,包括《证券法》修订在内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将提速。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重点优化完善资本市场顶层制度设计,切实增强市场监管的适应性、适度性和有效性,推动市场功能发挥与市场风险防控之间的良性促进、循环机制。
2017年,监管层推进IPO(新股首发)常态化,纠正了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兼顾了投资者的投资情绪,长期以来A股市场扭曲的估值体系正逐步得到修复。2017年共有421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较2016年的248只大幅上升了69.8%,新股发行数量居2008年以来的最高位,募资规模累计达2191.35亿元,同比上升33.7%,但整体过会率逐步下滑,新一届发审委严出新高度,过会率更是屡创新低。证监会目前从以下几方面持续着力:从严把好上市公司准入关,严格审核并督促发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规范上市公司市场化重组,切断“高送转”与违规行为之间的利益链条,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忽悠式”重组等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未来可能对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实施强制退市。在稽查执法方面,对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仍将继续强化。目前证监会正加大力度推进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和中央监控系统建设,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监管力量,不断提升监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强化市场风险监测和异常交易行为识别能力,及早发现、及时处置各类证券期货交易违法违规行为。
可以预见,2018年资本市场严监管、防风险的总体基调不会改变,政策收紧让传媒投资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三)发展红利和发展逻辑转换期间,创新变现能力不及预期,行业利润增速下滑
如前所述,整个传媒产业目前处于从信息互联向价值互联、从流量红利向存量深耕转化的年代,既有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红利遭遇天花板,而新的商业模式依旧处于试错和迭代进程之中,内容付费虽初露曙光,但用户付费心理边界和行业增长潜力依然有待时间检验。在文化消费深度迭代的今天,行业利润出现了不同细分领域的漂移,也存在增速下滑的可能。
(四)传媒商誉减值风险
目前2017年数据尚未出炉,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商誉总额已突破万亿元,合计达到10493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62%。其中1774家主板上市公司商誉合计达到5995亿元,同比增长60%。851家中小板企业商誉合计达2623亿元,同比增长67%。633家创业板公司商誉合计达1896亿元,同比增长61%。
对于文化传媒这种轻资产行业而言,商誉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文化传媒领域并购频繁,在产业日趋生态化的今天,通过战略型并购提升内在协同价值,对企业商誉有正向积极的影响。在资本市场比较繁荣的时候,上市公司可以用自身股权作为并购对价,导致股权价格泡沫直接传递到商誉层面,然后被并购资产注入又进一步推高股价,加剧商誉泡沫。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并购高潮后,前期很多签署了业绩对赌的项目目前到了承诺兑现期,若被并购标的表现欠佳或与并购方在战略协同效应上降低,就面临着商誉减值的风险,尤其是商誉泡沫本身比较大时。Wind数据显示,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达962亿元,同期商誉则高达1896亿元,商誉达到净利润的2倍,主板公司表现相对较好,为0.22倍。
例如,光线传媒2016年预计商誉减值4300万~5300万元,主要针对2011年以前收购的北京嘉华丽音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传奇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下称东方传奇)。光线传媒2011年8月登陆创业板,上市时其收入主要来源是栏目制作与广告,嘉华丽音的主要业务包括演艺组织以及经济活动,东方国际则主要负责电视剧的制作与发行。2011年,嘉华丽音以及东方传奇都属于光线传媒旗下重要子公司,但随着环境以及业务的变化,光线传媒电影业务占比不断增加,上述两家子公司对光线传媒的贡献日益递减,相关商誉减值也就再所难免了。
(五)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小传媒企业生存风险加大
传媒技术变革天然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行业集中度的持续上升是无可扭转的态势,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又给具备市值体量优势的公司借资本手段兼并收购进行行业整合提供了助力。在此大背景下,中小传媒企业的生存风险加大,必须依托于更大的生态体系寻找到自身独特站位,自身的业务和创新独立性逐渐式微,面临被兼并收编或被同业竞争吞没的风险。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大浪淘沙之后只有少数团队和资源支撑俱佳、护城河牢固的项目能够存活下来,资本在进行项目遴选时必须秉持审慎态度,全面考量各种可能的风险,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