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海外华商的成就
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日益加深的对外开放程度,促使移居海外的新生代华侨华人大规模涌现,移居选择也不再受限在传统的东南亚地区。如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南非等,也日益成为新华侨华人所大量集居的国家或地区。新时期,不但有老一代华侨华人继续绽放光彩、发挥重要作用,更有新生代华侨华人在祖国服务行列之中积极主动奉献,其地位在华侨华人社会也越发举足轻重。海外新华侨华人的社团领袖也渐渐由老一辈华侨过渡至新生代华侨华人群体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21世纪华人华侨社会当中的精英与中坚力量。
伴随新华侨华人之中专业人士的与日俱增,各式各样的专业社团、专业商会和专业协会也大量应运而生。数据显示,1978年到2006年,中国大陆各类出国留学生数已不下百万,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有25万人选择回国就业,其余大部分则依旧留居海外。海外华侨华人当中的专业人士目前有60万人左右,主要聚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近30年来的海外留学人员。这些留学人员发起成立的数以千计、各式各样的华侨华人专业团体,也逐渐发展成将海外华侨华人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形式。新生代华人华侨是祖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意义非凡。
1.5.1 政治参与程度加深
通常来说,居住地华人社会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人口规模的大小、经济实力强弱以及与原住民和谐与否等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海外华侨华人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强弱以及参与程度的高低。目前世界各个国家的华侨华人的参政方式大致上包括以下三种:其一是参加竞选,其二是组织华人社团,其三是参加投票选举。为了促进自身发展,海外华侨华人普遍会主动积极融入居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活动之中,同时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他们会组织各种团体。台湾侨务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截止到1998年年底,华侨华人社团仅在美洲地区便高达2344个,这里面包含超过40多个华人政治性团体。其中较为著名的主要有80/20促进会、百人会、全美华人选民联盟等。为了指导海外华侨华人群体能够更好参加竞选或者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甚至会有一部分华侨社团会视情况来举办不同的辅导学习班。海外华侨华人政治上诉求因此也逐渐由仅仅追求华人群体利益转变为更为广泛的公民利益,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澳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新华侨华人数目的与日俱增,带来的是华侨华人社会群体人口规模以及人口构成情况的巨大变化。由于素质普遍较高,新华侨华人在政治参与上的积极主动性往往也较高于从前,其中不少政治界的华人精英不但能够在各级政府或者社会服务相关部门公职人员的竞选中脱颖而出,而且他们的政治诉求也随之改变,一改以往只关注和服务华人的理念,更加注重和追求社区群体的利益或者是更为广泛的公民利益。在美国联邦政府的亚太裔委员会任职副会长的范允强曾指出,在美国联邦政府亚裔雇员当中的就职人员,华裔人口比例最高,占七成,当中有移民背景的人口占比最高,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
2011年的《全美华人人口动态研究报告》是一份关于美国华裔最全面的报告,其基于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包含华裔数量、教育、收入、就业、婚姻等各类数据。从职业分布来看,华人大多从事餐饮服务、医疗保健、科学研究、制造等行业。同时引人注目的是,在华人之中还出现了参议员、众议员、市长甚至部长。有关专家还设想,在未来十年内华人有希望超越犹太人一跃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少数族裔,随之而来的是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也将扩大。
纵观2010年,海外华侨华人新闻当中最为瞩目的当属华人参政,在世界各国,参加竞选的名单上华人的名字处处可见。结合目前态势,美国华人已经在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中国也成为美国合法移民的第三大来源地。而且在华人的高密度聚居地,华人选民票数的高低也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华人的崛起对于美国一般民众来说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对于这一变化也十分认可。
华裔参政也得益于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影响力充当了他们坚强的后盾力量。目前国际形势为华裔参政提供了便利,有着大好的形势。但如何准确把握时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来巩固海外华人地位,仍然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尽管华裔参政在美国呈现处处开花结果的景象,然而若想在未来有更大的进步还要一定时间积累。
1.5.2 经济实力及社会影响扩大
传统华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谋生,但华侨华人苦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支持,大多谋生职业与手段十分简单,也就是被称为“三把刀”的切菜刀、裁剪刀以及剃头刀。经过时代变迁,新一代华商和新移民大规模流入,他们不再固守单一化的制衣业以及中餐业,而是逐步踏足更为广泛的高科技、电子、外贸等领域,经营范围遍布律师、金融、会计师、高新技术、房地产等各个行业。至此华商经济不断凸显资本密集型、科技化和多元化等发展态势。此外,新华商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上的态度大多积极主动,对于当地法律法规严格遵循,因此他们逐渐得到了当地主流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成长为当地经济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东北郊的尼罗、欧罗巴等贸易市场所组建而成的批发中心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中的四虎市场,是华商群体开展中国商品经营的重要集散地,相应的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脏乱差市场的代名词,它们遭遇居住地民众的投诉以及警察冲击也已是常事。为了能够缓解冲突,逐渐有一部分新华商认识到,一定要尽快改革数年来形成的凭数量、靠价格占据市场以及一些非正规的企业运作模式,以进军当地主要营销通道以及正规经营市场为目标,严格遵循合理、合法、有序、规范的市场规则来正确运营企业。因此,逐渐有些新华商与小百货、鞋帽、服装业挥手告别,转身踏足家电产品这一领域,并选择当地部门进行商标的登记与注册,采取在国内贴标签生产在国外销售的运作模式来行品牌之路。还有一部分华商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或者与居住地的大企业联手合资共建现代化大型商厦等,借此使得中国商品的外部销售环境得以改善。
1.5.3 科教成就突出
中国教育部曾统计过,1978年至2005年间,中国派出的各种出国留学人员,其总数约为93.34万人,其中留学后归国人数占23.95%,共计22.29万人。而其他留学人员并没有在学业完成后回国回乡,他们大多继续深造或在当地工作,比例超过3/4。伴随时间流逝,当年的留学人员大多已经成长为学者、大学教授、企业家或律师等,在居住国和祖(籍)国科教建设上积极奉献,并成绩斐然。在世界众多国家当中,当属美国所接收的中国留学生数目最多,在留学生总数当中大约占40%,他们当中的2/3在学业结束后选择留美,或变更国籍成为美籍华人或定居美国本土继而成为新一代华侨华人。根据美国官方数据,仅仅20世纪90年代美国便拥有12万之多的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家,在这当中华侨华人达3万之多,比例超过1/4。在美国硅谷的计算机企业中,实验室的主任以及技术主管当中35%为华侨华人。在日本,有部分新华侨华人甚至成为当地目前最尖端和最新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例如赵新为博士,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留学日本,从1992年伊始便在纳米研究领域一直占据国际学术带头人的位置,备受尊崇。
1.5.4 拓展了所在国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伴随华侨华人的移入,华商的经济结构也随之改变,一条围绕唐人街展开的产业链诞生了。唐人街加工和贩售东方食品、日用品以及各类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伴随商品消费量迅猛增长,其生产功能也日益扩大。至此唐人街不仅发展成华侨华人群体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的中心,也成了他们寻求文化满足的中心,更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加工东方产品的中心。
此外,海外华商的发展也推动了所在国服务行业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提升以及拓展。华侨华人的移居,对于当地来说,一方面对传统中餐馆、中式超市以及杂货店等各行业的兴起和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催生了部分相关服务业与行业,例如中式婚庆公司、汇款公司、移民服务社、针灸理疗室等。
例如,欧洲地区涌现了不少中国移民群体成立的批发商行、贸易商场以及进出口贸易公司等相关企业。移居俄罗斯的华侨华人以个体商贩居多,他们主要致力于开展国际贩运等民间性的贸易活动,销售范围涵盖电脑及配件、服装、通信设备等各类中国货。意大利境内家庭作坊形式的华人工厂多达上千家,大多是以皮具、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销售为主,而唐人街则逐渐发展成了中国人在欧洲地区所创办的最大的贸易中心。西班牙的华商大多从事小商品批发零售与鞋业的经营,并发展成华人贸易批发销售区,汇聚了3000多家店铺。在法国巴黎境内注册的华商共计3113人,其中从事商贸活动的占了40.5%。这一种由华商创办经营的大型贸易中心或者大型商贸公司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它们是当地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上,更体现在它们已经发展成国际商贸中心,业务范围辐射至邻近国家与地区,对世界经济联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为财富的使者,众多新华商累积了大量的财富资本,直接用于生意的投资,而通常他们资金流向之处,必然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资金有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素来以财力雄厚闻名,至2003年年底,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有20多万家,其中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投资占2/3,他们绝大部分是华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