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4卷)出版时,有三个2017年的会还没有补进去,在这里需要特别交代。
第一个会是社区基金(会)发展共识营召开。12月12~13日,由静安区民政局和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17静安区社区基金(会)发展共识营”在徐汇校区举行。来自民政部、静安区政府、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静安区委组织部、静安区民政局、静安区社会建设办公室、静安区财政局、上海交通大学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国内社区基金会及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静安区各街镇相关分管领导,社区基金会、社区发展基金运作负责人,部分居民区、企业及共建单位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本次共识营。12月12日上午,静安区民政局局长贾先斌主持共识营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近致辞。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做开营动员。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汤晋苏以“中国城乡社区治理政策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做了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以“《慈善法》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与社区基金会使命”为主题授课。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饶锦兴、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副局长曾永和分别以“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和“营造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制度环境”为题授课。12月12日晚,共识营以“社区发展基金运行体制机制大家谈”为题进入共识夜话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映芳教授主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城乡基层民主处处长李振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卢汉龙研究员参与讨论。12月13日上午,黑龙江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会建设处处长陈阵、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原秘书长诸昳分别以“从小区到新故乡:社区建设的嬗变”和“企业社会责任与社区共同体建设”为题授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谈小燕、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朱秋霞分别以“‘社区中国’转型与当前社区治理基本逻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社区社会资本培育”和“基金会管理与筹资”为题授课。12月13日下午,共识营举行结业证书颁发和结营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做共识营课程总结。静安区副局长黄蓓华总结本次共识营形成的三个共识:一是学员对课程内容的肯定;二是鼓励大家不断学习;三是持续探索社区基金及社区基金会的合理组织形态与建设。
第二个会是蓝皮书的发布。12月22日,由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爱佑慈善基金会支持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发布会暨社会组织评估与社会组织建设座谈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发布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近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基本情况。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锋介绍了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回顾了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编著《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的五年历程。合作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为编著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统计,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爱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高宝军介绍爱佑慈善基金会的情况,《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7)》是爱佑慈善基金会和徐家良教授团队合作的第三个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就《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编写过程与内容做了说明和介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介绍了出版社的工作情况和蓝皮书系列品牌。
专家发言与互动环节,各位专家就社会组织评估与社会组织建设进行座谈,座谈会由徐家良教授主持。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朱晓红、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唐德龙、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评估部主任付强、《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解亚红、《中国社会组织》杂志社主编朱勤、《中国社会报》编辑赵晓明、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处处长黄一谷先后发言,讨论社会组织评估的价值和提升的空间。
第三个会是志愿服务与社会共建会。12月27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有关单位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共建——2017年上海志愿服务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近致欢迎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潘敏发表讲话。专家发言环节由上海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姜鸣担任主持。在第一阶段的“国家发展与志愿服务”发言环节中,徐家良教授首先做了“社会转型与志愿倡导”主题发言。上海师范大学慈善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祖平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乐平分别以“志愿服务统计制度研究”和“变迁中的志愿服务:话语、知识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志愿服务统计制度的价值和全球志愿服务发展的最新趋势。第二阶段的发言环节以“志愿服务与社会共建”为题,由两位志愿服务实务领域的专家进行了精彩分享。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翟燕、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王忠平分别做了以“志愿服务支持网络的构建”和“志愿服务资源平台的专业化运作机制”为主题的发言。徐家良教授做总结发言,论坛达成了多项共识:志愿服务是组织化的活动,需要各类型的社会组织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其开展;志愿服务也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与其他类型的慈善活动一样的重视;志愿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载体,可促进公众生活的充实和信仰的升华。
2018年上半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在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智库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通过梳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做了如下几件事,国内外的影响力继续扩大。
第一件事,了解美国非营利组织注册情况。1月4日晚,与美国休斯敦非营利组织负责人叶琏刚见面,请他介绍美国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情况。
第二件事,博士后出站。1月5日上午,举行公共管理博士后出站答辩会,博士后谢启秦圆满完成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任务,他的报告题目为“买卖的计算: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制度逻辑——基于三类个案的比较研究”。这是我作为合作导师的第二个公共管理博士后出站。
第三件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题。1月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徐家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研究”开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机械楼210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朱军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出席会议。顾锋副书记在致辞中对各位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徐家良教授团队此次新的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表示祝贺,期待优秀成果的出现,并期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研究水平高的队伍,一起推动交大人文社会科学步入新境界。谢岳教授作为课题组代表从研究背景、核心问题、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重点与难点、创新点、预期成果和进度计划等方面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明军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陈明明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院长金太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所所长朱芒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葛伟军教授参加开题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是我2014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化研究”之后,第二次中标。
第四件事,参加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1月14日,应邀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并参加学术研讨会。对兄弟院校成立这样的研究中心表示祝贺和赞赏,上海又有一所高校关注社会组织的研究了。
第五件事,出席社区基金会的活动。2月2日,出席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成立三周年活动,我做了题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与社区基金会的灿烂未来”的演讲。
第六件事,参加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会议。2月5日,应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邀请参加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会议,我探讨了《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发布的价值,并对其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民政部党组成员、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参加会议,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安宁主持。
第七件事,出席专家座谈会。2月27日,应邀参加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就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更好地开展公益专业服务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八件事,公牛集团一行来访。2月28日下午,公牛集团党委书记陈彩莲率集团党群文化中心一行6人到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会见了来访的客人。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教授与客人举行座谈交流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胡斌、副秘书长宿彦慧等应邀与会。本次公牛集团来访交流是研究院服务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
第九件事,赴安徽考察。3月6日,参加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高校教授赴安徽考察团,下午参观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实地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最早发源地的巨大变化。
第十件事,出征北极点马拉松支持中西部公益。4月4日下午,北极点马拉松出征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大一学生邢佳雯,即将作为最年轻的选手勇闯“北极点马拉松”(North Pole Marathon),她将在马拉松全程筹款,助力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中西部公益人才支持行动”。出征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俊华主持。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樊博教授回顾了邢佳雯同学开展北极之行的心路历程,称这是交大同学的新创举。邢佳雯同学介绍了马拉松赛事情况和她此行的所思所想。邢佳雯的父亲、马拉松爱好者邢波也为女儿助威,这次他将跟女儿一起出征北极点。他讲述了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从开始尝试长跑到在世界各地参加马拉松的经历和心得体会,特别分享了如何把马拉松的磨砺与管理实践结合,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肖洁女士介绍了基金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作为支持民间公益的基金平台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钱文韬为邢佳雯颁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旗和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中西部公益人才支持行动”旗帜。北极点马拉松自2002年创始以来,就以“世界上最冷酷的马拉松”闻名于世,每年4月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在地球之巅对极寒发起挑战。
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和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在资政建言方面仍然发挥积极作用。除向民政部等中央有关部委撰写成果要报外,还向上海市委、市政府递交相关报告。
通过梳理2018年上半年的工作,研究院做了不少事,在国内外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本卷的论文,共有5篇。第一篇论文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俊教授与她的研究生毕荟蓉合写的论文,题目是《互联网募捐中的组织和平台特征及其影响》。论文通过对第一批公募信息平台上349个公益项目募捐情况的分析,建构了公募信息平台募捐影响因素的基本模型,这对完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行为会有帮助。
第二篇论文由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徐金燕所写,题目为《艾滋病防治领域非政府组织社会资本的测量及反思》。论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界定非政府组织社会资本结构、关系和认知三维度概念,构建了一套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资本测量工具。
第三篇论文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路征副教授、邓翔教授所写,题目为《基于主导组织类型的社群经济类型划分研究》。论文将社群经济划分为社群组织主导型、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主导型和政府间组织主导型四种,认为社群组织主导型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社群经济类型。在社群经济发展的起步和成长阶段,以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主导型或政府间组织主导型为主,待社群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后,外部力量开始逐渐退出,社群组织主导型、非政府组织主导型的重要性就开始呈现。
第四篇论文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朱浩所写,题目为《合作治理框架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以“嘉兴模式”为例,在合作治理的框架下从制度情境、主体结构和网络、协作机制、共识达成等方面,对其合作的过程进行考察,并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绩效进行评价,提出通过授权、增强社会主体的自组织能力以及制度保障机制等方式来改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第五篇论文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讲师卢玮静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丛丛所写,题目为《行政依附、资源依赖还是合作伙伴》。论文通过对助残领域内四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政府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存在着行政依附、资源依赖和合作伙伴三种状态,二者关系的差异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过程中的互动状态。
在五篇论文的基础上,还有书评、机构访谈、人物访谈和域外见闻。
“书评”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吴磊和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成教评估所所长、副研究员李钰所写,题目为《理解非营利组织:双重维度与平衡之道》。美国学者弗姆金从非营利组织“究竟为何”、非营利组织“何以可能”这两个问题出发展开研究,他在所著的On Being Nonprofit:A Conceptual and Policy Primer一书中从非营利和营利双重维度给出了较好的解答。
“访谈录”栏目中的“机构访谈”介绍了湖南长沙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2007年,长沙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由一群热爱家乡环境的湖南人成立,2011年正式在民政部门注册。该中心的使命是致力于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目前主要工作包括开展“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活动、环境法律与政策倡导、绿行家公益徒步活动等项目。2013年湘江守望者群体获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颁发的“CCTV 2013年度法治人物”称号。
“人物访谈”约请了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恩派”)社区建设事业部总干事、天津恩派总负责人扈琼介绍天津恩派公益情况。恩派业务遍及全国40多个城市,致力于公益孵化、能力建设、社区服务、政购评估、社会企业投资、社创空间运营等领域,合作伙伴遍及各级政府、基金会和全球五百强企业,首创的“公益孵化器”模式成为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恩派在2013年底受西青区民政局邀请入驻天津,2014年合作促成西青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与发展中心成立,2016年底天津恩派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正式注册成立,天津恩派的业务涉及天津市妇联,西青区、南开区、北辰区、河北区多个区域,业务内容包含社会组织培育与孵化、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探索、社区组织成长助推、社区服务供需资源对接、街居公共空间规划与运营、社区组织联合行动促进等多种类型。“童心小米罗——社区少儿美术创想与社区心愿发掘项目”创办于2014年7月。“童心小米罗”项目为社区儿童每周末提供免费的美术课程,旨在激发社区儿童对艺术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平台让社区成员进一步沟通和了解,建立互助互信的社区文化氛围。
“域外见闻”栏目约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两位公共管理专业的博士生谈美国智库。他们分别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参加了多场由美国顶尖智库举办的美国对华政策辩论会,并与布鲁金斯学会、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以及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肯尼迪政府学院等知名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的中国问题专家进行了访谈。他们探讨了作为第三部门重要行为体的智库参与美国外交决策过程的路径及其影响,许多智库认为应继续维持这种接触政策,反映了美国国内主张中美合作的主流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吴建南处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等领导对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第三部门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诸多的便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从第14卷开始,没有约稿,全部稿件来自作者自愿投稿,这说明《中国第三部门研究》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特别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杨群总编辑的关心和胡庆英编辑的认真负责!
为了提高服务的水平,确保论文质量,我们成立了编辑部,尽可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中国第三部门研究》将努力为国内外第三部门学术界、实务界和管理机构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平等对话的平台,倡导有自身特色的学术规范,发表创新性的论文,不懈追求对理论的新贡献。为了梦想,我们共行,我们一同成长!
徐家良
2018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