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情况
(一)数据来源
为了进一步明晰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现状,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笔者以CNKI文献库中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为文献来源,分别以主题为“城市公共安全”和“风险”、“城市安全”和“风险”、“城市”和“公共安全风险”、“城市”和“安全风险”、“城市”和“风险”与“安全”进行检索,截止时间2017年12月31日,在剔除重复、新闻报道、记事类等与主题不相关文献后,最终得到期刊论文692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相关文献的发文时间、机构、作者以及研究内容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从而梳理研究现状。
(二)发文年度分布
通过对692篇国内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文献的发文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其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文献年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最早开始于1999年,但之后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直到2003年暴发了SARS危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开始增多。2008年是城市公共安全问题频繁的一年,汶川地震、雪灾、全球金融危机等引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学界除了研究传统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外,对金融风险、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也展开了一定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在波动中逐年递增。近年来,随着治理思维的转变、治理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升级,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未来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仍是学界关注的重点。
图1 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三)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分析有助于了解目前在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或较权威的学者,他们往往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其观点及论述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表1左侧为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发文量前十的作者(发文量≥4篇),从发文数量来看,位居一、二的分别是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卢文刚和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朱正威,二人发文量均超过10篇,是目前国内该领域的“活跃者”。卢文刚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公交车、地铁、轨道交通)安全预测、评估与危机应对;而朱正威则最主要是对城市公共安全机理与安全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其余作者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下,且主要来自高校,研究内容也多集中在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现状分析、风险预测与评估以及风险治理与管理。此外,本文还对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论文作者合作关系进行了计量统计,在这692篇文献中,独立作者完成文献的246人,占比35.55%;二人合作完成198篇占比28.61%;三人合作完成141篇占比20.38%;四人及以上完成107篇占比15.46%,由此看来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倾向于多人合作,尤其是二至三人的合作形式,进一步追溯合作者的关系发现,多数合作者属同一机构。
表1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发文量与被引频次前十作者
被引频次是指学科论文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次数,它是衡量科研文献被其他机构或学者认可的程度。根据表1右侧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被引频次排序前十的作者来看,被引频次最高1817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成福于2003年发表在中国行政管理期刊中的《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文献以SARS危机为背景,提出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来不断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并分析了全面整合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构成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该篇文章的发表也标志着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起航”,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此外,清华大学的薛澜、山东大学的曹现强以及南京大学的童星等人被引频次都较高,是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领域研究中的“核心者”,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推进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进程。此外,张立荣、许世远和张海波的被引频次都超过了100次,他们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成果也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朱正威、卢文刚以及佘廉三位作者的被引频次虽并非很高,但他们发文量排名靠前,这也表明他们一直“活跃”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认可度。
(四)发文机构状况
发文机构是指对文献出处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表明各个机构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领域的贡献。对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作用。表2为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发文量前十的机构,由表可知,发文最多的是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发文量12篇,正是前文核心作者分析中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卢文刚所在的机构。此外,除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文量为10篇以外,其余机构都在10篇以下,足见各个机构的发文量仍较少。从发文机构类型来看,发文机构包括高校、企业和研究所,不同研究机构的参与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即学术层面与实践层面,来探析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丰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研究广度与深度。此外,虽然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机构类型众多,但就具体发文来看,不同机构间的合作发文仍较为匮乏。
表2 国内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发文量前十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