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回忆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陈嘉庚(1874—1961)小传

陈嘉庚,福建同安人,1874年生。9岁入乡间私塾,1890年出洋至新加坡助父营商。

第1904章自立门户,创设新利川与日新黄梨(凤梨)罐头厂、福山黄梨园及谦益米店,1905年增设日春黄梨罐头厂。1906年着手橡胶种植业,又与友人合办恒美米厂,1908年改为独资经营。1910年加入同盟会。同年,被选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第六届委员会协理、道南学堂第三届总理,是为致力教育事业之始。1911年,于曼谷设黄梨厂。同年十月,武昌革命军兴,住坡闽侨组织保安会,被举为会长,筹款救济闽省及维持治安。1912年,返国于故乡集美(今厦门市)创办制蠔罐头厂失败,改与友人合作,另组大同罐头食品公司。同年,兴办集美小学校。1913年,再赴新加坡。

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转营橡胶、航运及白铁业,开始获利。战后专营橡胶业,先后于南洋各地增设橡胶厂。又陆续在新加坡创设南洋华侨中学,在集美开办幼稚园、中学、幼稚师范、普通师范、商科学校、女子师范、农林学校、水产航海学校,在星洲倡建南侨女中及爱同、崇福等学校。1921年,更斥资创立厦门大学。1924年,于新加坡创刊《南洋商报》,并手订“拥护南京政府为首要目的”作为办报规则。翌年,橡胶价格大涨,获利近八百万元。于马来亚、荷印等地及香港、上海等大城市设分行、分店三十余处。总资产逾一千二百万元,是为其企业之极盛时期。1929年起,受世界经济大恐慌影响,企业损失巨大。1931年,被迫接受银行条件,将企业改组为陈嘉庚有限公司。1933年,《南洋商报》被迫出让。1934年,公司歇业。1936年,将厦门大学交由教育部接办。

抗战爆发后,领导南洋侨界筹款,抵制日货,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1940年,率侨团返国,至各地慰劳考察。访问延安期间,备受中共影响,认为重庆“虚浮乏实,绝无一项稍感满意”,延安则“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1941年,先后任南洋闽侨总会及新加坡华侨抗敌后援会主席,并创办南洋华侨师范学校。1942年,于新加坡沦陷前,避居爪哇。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由爪哇返回新加坡。1946年,致电美国政府,吁停止封国民政府之一切援助。同年,发刊《南侨日报》。1947年,又创办《南侨晚报》。

中共政权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至1961年,先后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委,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1961年病逝于北京。著有《华侨领袖陈嘉庚救国言论集》、《住屋与卫生》、《南侨回忆录》、《我国行的问题》、《陈嘉庚言论集》、《新中国观感集》、《五万里路祖国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