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论衡:一部评论版的中国通史(套装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秦的创建措施

政治方面的创建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开前古未有之帝业,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下令丞相御史曰“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王绾、李斯等上尊号曰“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下制曰:“……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敢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更名民曰“黔首”,与“皇帝”之名同年而定。

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全国后,即面临统治政策之根本问题。《史记·始皇本纪》云: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率有田常六师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经过此次廷议议定根本政策后,遂决定废除封建,而推广郡县官僚行政制度,行之于中央及政府统辖下广土众民之每一角落。其时,除内史领辖京畿外,置三十六郡,其后续有增置。郡下辖县,《汉书·百官表》云“有蛮夷曰道”,盖亦本之秦制。

按始皇之初,旧有各国贵族与新生之豪富者阶级尚有一部分势力,故为防制乱萌,乃迁之京师,以便监视。《史记·秦始皇纪》云:“二十六年,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战国二百年来,苦于兵革,寝兵息斗乃时代一般之理想,秦既统一,其不复封建,亦以求长期之宁息。更之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以为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于宫中,一切武器集中在政府手里,人民便不能作反。又内置卫而郡置材官,取居中驭外之势,此为一种寝兵政策之实施。

秦法素称严刻,始皇更专任刑罚,以张主威。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颅、抽胁、镬烹之刑,又有鬼薪、谪、籍后弃市、戮、腰斩、车裂、枭首等;凡犯法一律置之于重罪,以巩固法治。《汉书·刑法志》云:“秦始皇兼吞诸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防御别国进攻,多在边境上筑有城防,重要的关隘与国都也都筑有高固而可防守的城郭。各国又往往利用修建的堤防以“壅水害邻”或“决水灌敌”。始皇统一天下后,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各国残余势力遂永不存在。

制度方面的创建

秦兼天下后,立百官之职,以丞相总庶政,太尉掌兵事,别设御史大夫,司纠察之任,取分权制,其下为九卿,分掌中央政府各部门政务。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有左右;太尉掌武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有两丞,一曰丞,一曰中丞;九卿为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并统领殿中侍卫诸郎官)、廷尉(掌刑辟)、治粟内史(掌谷贷)、典客(掌诸归义蛮夷)、宗正(掌宗室事务)、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太仆(掌皇室与马)、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共养)。此外尚有博士掌通古今,将军掌征讨,监御史掌监郡,将作少府掌治宫室,王爵中尉掌列侯等。

秦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由皇帝直接派遣官吏治理,其他地方组织则分为郡县两级,守令各有佐贰,分掌军民事,更设监御史以监郡。京师中有内史掌治。郡设郡守,为一郡之长,处理一郡民政;郡丞掌佐郡守,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郡监掌监察,监御史监郡守。县分大小县,县令为大县(万户以上)之长,县长为小县(不及万户)之最高长官。县令、县长皆掌治其县,县丞掌佐令,县尉掌武事。郡以下之县,其有蛮夷者,别称曰道,县下有乡。乡有三老,掌教化;有啬夫,职掌听讼、收赋税;有游徼主管,徼巡禁盗贼。一乡辖十亭,亭有长;一亭辖十里,里有魁(里正);一里又辖百家,五家之长为伍,十家之长为什。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乡里是主管行政的,亭是掌管治安检查交通与行人,由郡至家为中央所管辖。从此种地方行政组织之复杂,便可看出秦时对地方控制之严密,这是为了防专擅,打击氏族贵族在政治上之特权。

秦爵分为二十级,一至四级为仕(公士、上造、簪、不更),五至九级为大夫(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十至十八级为庶长(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十九、二十为诸侯(关内侯、彻侯)。此皆秦制,以赏功劳;凡在战争中取得敌人首级者,可奖一级爵位。按军功之大小,而得到官职之高低,彻侯可以得食邑,其他只有食禄。

秦始皇二十六年颁令,规令度量衡由官府监制,民间不得私造。划定各国之不同度量衡制,钱币、车轨等,使长短、大小、轻重之标准一致。又规定货币为两等,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黄金以镒为单位,铜钱为半两”之圆钱,钱上开一方小孔,像天圆地方之意。此外又定车宽六尺,一车可通全国;又规定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货币。于是结束了战国以来“田畴异亩”,“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紊乱现象。

秦统一的度量衡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代的度量衡承袭秦制,具体数字相差无几。汉代以后,计量标准虽然不断增加,但单位名称和进位制度始终未变。与度量衡相关的亩制同样如此。《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提到“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另据《说文》记载,“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步的尺数,从唐初开始改变为五尺,亩的步数则沿用到清代,一直未变。秦以前的田制,据记载则是“百步为亩”。《战国策·秦策三》记载,燕客蔡泽将见秦昭王时,曾对应侯范雎说:“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里把商鞅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扩大到全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样是很明显的。

秦始皇统一货币,同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一样,实际是把秦国的制度扩大到全国范围去。据《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传世的秦半两实物很多,常见的直径都在百厘以上。西汉初期,钱的形体虽然变小,重量也大大减轻,但仍命名为“半两”。这时诸侯王和豪强可以自行铸钱。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2年)禁止郡国铸钱之后,铸钱权又重新集中到国家手中。此后直至清代,历代王朝都是垄断铸钱的,钱的名称虽然有所改变(例如从汉武帝铸五铢到唐以前主要以重量命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后又出现年号钱),但钱的形制却始终保持方孔圆钱的样式。由此看出秦统一货币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军事方面的措施

秦之先世,已征服西戎,称霸西方。《史记·秦纪》:“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以岐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又《通典》卷一八九“边防”条:“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豲、邽、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郦戎,伊、洛间有杨拒、泉臬之戎,颍、洛以西有蛮氏之戎,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后晋灭郦戎,是时伊、洛戎强,东侵曹、鲁。襄王时,秦、晋自瓜州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允姓之戎迁于渭汭,东及辕。在河南山北者号曰阴戎。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开地千里。……后陆浑戎叛晋,晋荀吴灭之。后楚执蛮氏,而尽囚其人。至周贞王八年,秦厉公灭大荔,取其地。赵亦灭北戎。韩、魏后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遣脱者皆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焉,最为强盛,屡为秦患。及昭王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始皇兵务东向,故得繁息。秦平天下,蒙恬西逐诸羌出塞。”又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又使蒙恬……筑亭障,以逐戎人。”

《后汉书·西羌传》云:“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度。”

当战国之末,匈奴已渐强。《汉书·匈奴传》:“匈奴。其先夏后之苗裔,曰淳维……秦昭王……灭义渠,于是秦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服,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自代并阴山,下至高愿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将秦开……击破东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胡,当是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匈奴。”

始皇灭六国后,患胡甚逼,乃遣蒙恬将兵击之,收河南地。《史记·秦皇纪》:“三十二年……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史记·蒙恬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兵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汉书·匈奴传》:“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数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役适戍以充之……又渡河据阳山北假中。”

取南越地。《史记·秦始皇纪》:“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同前书:“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淮南子》卷一八《人间训》载:“秦王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谭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军不解甲弛弩,使监禄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簿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文化方面的创建

第一,焚书与坑儒(详本章第五节“秦焚书坑儒的讨论”)。

第二,统一文字。古时文字的形体极不相同。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亦称籀文。东周以后,各国文字虽同出于籀文,但经数百年之发展演变,到春秋战国时,因地区或国度的不同在形体上而渐有差异。各国异制,文字未能统一,且籀文笔画繁复,始皇统一天下后,乃命李斯制定文字,依籀文及秦国文字作标准,制定一套笔画简便的新字,名为小篆。其后狱吏程邈改曲为直,创成隶书在公文上使用,此即现时楷书的开始。至此,中国文字遂告统一,古文从此废弃。

通过秦的统一,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上定型了,而秦代以前的那种所谓“古文”,则“由此绝矣”。秦代以后,一般虽然不再使用篆书,但在若干被认为庄重的特定场合,例如碑刻的碑额、墓志的志盖,以及印玺等却往往仍用小篆,这种风习一直流行到近代。到了汉代,一般通行的隶书又由古隶发展成波势和挑法明显的“八分”式汉隶,再变体为“今隶”(即楷书),后世一直沿用下来,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新的变化。这就是说,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汉字的字形不再有大的变革。

第三,秦廷焚书,由于博士议政。博士官名起于战国,博士额定七十人,其制亦袭稷下先王七十人之意。秦始皇二十四年,置酒咸阳宫称;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第四,秦自六国时,其接触东方文化之范围,大抵限于三晋,齐鲁东方之学则少所染涉。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依五行相克之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能灭火者,水也),方今水德之始。以十月(建亥之月)为岁首;色尚黑;数目则尚六,符节法冠皆六寸乘与六尺,六尺为步,天子车驾用六马。水主阴,阴主刑杀,故刑以刚毅刻肃为主;又重仁义,以合水德之数。此秦廷采用燕齐才士学之第一端也。二十八年,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祭山川之事,亦秦廷垂意周鲁文化之第一端。

劳民伤财的措施

第一,修筑长城。燕、赵、秦御北胡曾筑长城以防胡,秦并天下,复连而一之,遂成世界有名之大工程。《史记·蒙恬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秦始皇纪》:“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

第二,始皇广建宫室,以为憩游之所,二世继之而不绝,物力益凋敝矣。《史记·秦始皇纪》:“二十六年,秦每破诸侯,大作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室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汉书·贾山传》:“起咸阳而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

第三,始皇为游观而治驰道,然与交通上亦殊有关系。《史记·蒙恬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汉书·贾山传》:“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第四,始皇即位初,即于骊山之下自营陵寝,始皇与二世均葬于其地。故其工程历时两代,颇为浩大。《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所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溉,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后宫非有子者,皆令从死,尽闭王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第五,始皇为表示其帝王之威严,为求神仙不死之药,镇压反叛,以及矫正民情风俗,常出巡各地。自二十七年起至三十七年之间(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210年),凡五次巡行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卦,祭祀。……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还,过彭城……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自南郡由武关归。二十九年,始皇东游。……登之罘,刻石。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巡北边,从上郡入。三十七年……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行至云梦……过丹阳,至钱唐……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诵秦德。……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北至荣成山……至之罘。……至平原津而病……崩于沙丘平台。”始皇五次出,所至之地,西至陇西,北至碣石、北地,东至之罘、成山、邹峄、琅邪,南至会稽、云梦,在泰山、邹峄、之罘、会稽、琅琊、碣石刻石以纪其功德,可见其劳民伤财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