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吃啊,一吃就灵

李世民尽管宠爱李泰,可是李泰的失常,也令他有些恼怒。他说道:“魏王,你先别说话,让齐王把话说完。”

李泰受到打击,恨恨地瞪了李佑一眼,退了下去。

李佑说道:“儿臣反对捐款,还有一个原因。请问,你们大家都捐款了,你们的属下捐不捐?京城里的官员都捐款了,地方上的小官们捐不捐?”

有李世民的禁令在,大家都不说话。

李佑接着说道:“你们这些人有钱,捐出一些钱来,对于你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可是,对那些地方上的小官吏们来说,生活的压力就很大了。所谓‘千里做官只为吃穿’,这些官吏们俸禄不多,素质也不高,让他们捐款,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就等于逼着他们向百姓搜刮,吏治崩坏也就在眼前了。”

“陛下,臣赞同齐王殿下的意见,动员官吏捐款不是长久之计。”长孙无忌身为吏部尚书,深知地方官员的素质,明白让他们捐款的危害性。长孙无忌这些贞观年间的大臣们,大部分还是好的,尽管他们政见不同,可是维护朝廷,爱惜百姓的心还是有的。

房玄龄老成持重,也认为李佑说得有理。

李泰真的急眼了,他看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支持李佑的意见,忍不住跳出来说道:“那就眼看着百姓受灾不管吗?”

这下,众人都望着李泰,目光中充满了诧异,都有点像看傻瓜一般的意味。

阎立本也有些诧异,他发现,魏王殿下在李佑面前就沉不住气,这可不是好现象。他看到李世民眼睛瞪起来了,就要发飙了,赶紧说道:“齐王殿下,请您接着说。”

李佑说道:“赈灾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赈灾。百姓遇到灾荒,总是依靠官府,就养成了恶习,反正官府会赈灾,因此,他们就消极等待。一旦灾害规模大了,赈济不力,就会引发怨言,造成社会动荡。”

“是啊,陛下,齐王殿下说得对啊。”户部尚书高静明深有体会,每次赈灾,钱粮都需要他来筹措,他的压力最大了,受到的责难也最多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齐王,你接着说。”

李佑说道:“赈灾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救援,而是应该开展生产自救,只有生产自救,才能避免恐慌,才能提高官府和百姓抵御灾荒的能力,避免造成社会动荡,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说得好啊!”魏征赞道。

“是啊,是啊。”大臣们中间很多人都称赞起来。

李世民问道:“你具体有什么想法?”

李佑说道:“民以食为天,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吃字,一句话,吃啊,一吃就灵。”

“这……吃什么呢?难道灾荒也可以吃吗?”众人都十分疑惑。

李佑肯定的地说道:“吃,只要和吃联系起来,就能够解决旱灾的问题。儿臣可以保证,按照儿臣的办法,朝廷不需要出一文钱,就可以解决旱灾问题,并且儿臣保证,受灾地区只需要免除当年的税赋,明年还可以正常纳税。”

“什么,这可能吗?”不仅李泰不信,所有人都不信。

“此话当真?”李世民问道。

“当真,如果儿臣做不到,就罚儿臣一年不吃肉。”作为一个吃货来说,这个处罚很严重了。此话听上去有些玩笑,可是大家没有人质疑,因为没人敢拿如此重大的事情开玩笑的。

李世民大喜,说道:“说来听听?”

李有说道:“儿臣的第一个建议,就是适当增加旱灾地区官吏的补贴,鼓励他们在赈灾期间专心任事,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第二个建议,也是打井抗旱。”

这时,高静明说道:“殿下,事是好事,可是钱从哪里来啊?”

“是啊,钱怎么办啊?”大殿上一阵议论声。

李佑说道:“儿臣先说打井的事情,以前儿臣去打猎的时候,遇见了一位高人,他总结出了一套打井的办法,不仅出水率可以提高三成,打井的成本还可以降低两成。也就是说,打四万口出水井,只需要打6万口井就能够做到,也就是需要60万贯就行。同时,鼓励个人打井,每口井只要百姓自筹资金达到三成,成井后就归个人所有。这样,只需要最多45万贯钱就行了。

扣除官吏的补贴,必要的粮食储备,以及其他费用,总共需要120 万贯,就可以基本上应付这次旱灾。同时,实行了生产自救,还可以保住一定的粮食产量,需要投入的钱财大约100万贯就够了。”

“好啊。真是好啊。”大臣们精神振奋了起来。

李世民也频频点头,说道:“不错,这样很好,鼓励百姓打井,积极生产自救,是个好主意。”

高静明说道:“殿下,主意是不错,原本预计总共需要260万贯,才能度过旱灾,现在只需要100万贯,当然很好。可是这一百万贯户部也拿不出来啊。”

李佑笑道:“高大人尽管放心,我不需要户部出一文钱,这些钱我负责解决。”

“那敢情好。”高静明一听不需要他出钱,立马高兴起来。他说道:“臣赞成齐王殿下的意见。”

“啊,这家伙这么有钱啊?!”大臣们都很吃惊。

接下来的话,更加雷人了,李佑说道:“儿臣保证,明年纳双倍的税赋,补齐今年欠下的税赋。”

李世民大喜,说道:“好。你说说具体怎么吃,呃,怎么办?”

众臣们都竖起耳朵,想知道这个旱灾是个如何吃法。

李佑笑道:“父皇,这件事儿臣要单独奏报,只跟您一个人奏报,还请父皇恩准。”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说道:“准了,一会儿随朕去两仪殿。好了,众位爱卿,都散了吧。”

王德大声喊道:“退朝!”

李世民朝着李佑招手,说道:“齐王,随朕一起来吧。”两人边说边笑地朝外走去。

李承乾、李泰和李恪满脸的羡慕,大臣们的目光中闪着复杂的光亮。

萧东昌很尴尬,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阴弘治、程咬金和尉迟恭都很兴奋,也有些自豪,暗暗佩服自己有识人之明。

房玄龄和魏征交换了一下目光,微微点头,没有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

长孙无忌和曾文本的目光中警惕的意味却越来越浓了。

李佑不管这么多,他是个混不吝,爱咋咋地。

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很喜欢李佑送来的写字台和皮椅,不仅坐着舒服,写字也方便多了。他让李佑坐下,认真地开始了正式的君臣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