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红旗报捷
这下,李承乾、李恪和李泰皆大欢喜,率领党羽一齐说道:“陛下英明。”
正在这时,房玄龄和魏征回来了。
李世民担心地问道:“房玄龄、魏征,你们怎么回来了,承天门那里怎么样了?”
房玄龄说道:“还是让宜阳王殿下来说吧。”
这时,李佑出现在房玄龄和魏征的身后。
大殿理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咦,这货没事?”李恪和李泰等人想看李佑的笑话,以为他不敢来了,即使来了,也会被弄得灰头土脸的。可是,他们怎么看,李佑衣冠楚楚的,没有挨揍的迹象啊?
就在此时,长安城北面的芳林门,守门的士兵们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看到北面的官道上,几骑快马疾驰而来,他们背上飘动着红色的小旗。
“红旗报捷!”士兵们心中闪过一阵狂喜,是西征军的报捷信使啊!他们急忙驱赶行人,为西征军信使让路。
唐军报捷的信使,在路过集镇的时候,都要大声宣布战绩。骑在马上的程处亮,一进城门,就高声喊道:“西征军大捷,击毙吐谷浑可汗伏允,吐谷浑归唐!”
跟在他身后的三名卫士,也一齐叫喊,长安城很快就沸腾起来了。
太极殿。
李世民问道:“宜阳王,那些西征军的眷属们呢?”
李佑说道:“都回家去了,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什么?”众人都不敢相信,来势汹汹的西征军眷属们就这样散了?
李世民问道:“怎么回事儿?他们不是要……”他想说不是要找你的麻烦吗?
李佑笑道:“没错,他们都是在那里等着儿臣,见到儿臣后,他们都很高兴,准备请儿臣去他们家里吃饭,儿臣打算挨家挨户去吃,怎么也得吃个半年吧。”
李世民虽然不喜欢他这油腔滑调的样子,可是心里明白,外面的危机被这个混小子化解了,心中还是有点佩服的。他问道:“你跟他们说了什么?”
李佑说道:“儿臣说,我大唐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大唐军威赫赫,大将军李靖和侯君集将军,以及我大唐将士战无不胜,即日凯旋。他们都很高兴,于是就都回去了。”
“这……”众人都有些不以为然。
李泰说道:“你这不是在欺骗他们吗?”
“是啊,是啊,这也过分了吧?”众人议论纷纷。
“陛下,臣弹劾宜阳王李佑,造谣生事,欺骗西征军眷属。请对其严加治罪。”御史王守成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上乱成一团。
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包括李世民,心中都暗暗称赞李佑的机智,现在情况不明,李佑的办法倒不失为一个化解危局的权宜之计。但是这话却不能明说。
李佑望着满大殿咆哮的大臣们,一副不屑的神情,从怀里掏出一块点心,放进了嘴里。
萧东昌看到他这个样子,更加恼怒了,他说道:“宜阳王殿下,你欺骗这些西征军的家眷,于心何忍?”
李佑咽下了嘴里的点心,说道:“你这人不讲理啊,你怎么知道我在骗他们,西征军到底什么样,你亲眼看到啦?”
“你,我……”萧东昌被噎住了。
这下,李佑又惹怒了李泰等人,他们一拥而上,纷纷指责李佑。
李世民为了平息事态,加上刚刚做出了让李佑离开长安的决定,他说道:“好了,不要再议论此事了。宜阳王李佑行为有失检点,朕决定……”
突然,太极殿外面一阵混乱,人们似乎好听到了爆杆的声音。
就在这时,值守在门口的小黄门太监进来禀报,他有些激动地说道:“启禀陛下,大将军李靖的信使到了。”
“快,宣进来!”李世民急忙说道。
很快,一个年轻的小将进来了。
“是我儿子,是程处亮啊。他还活着,没事啊!”程咬金放下心来,激动地喊道。
程处亮边走边说道:“陛下,大捷啊!”
“什么?”大殿里顿时乱了起来。
程处亮来到李世民面前,跪下行礼。他说道:“陛下,我军大捷,击毙了吐谷浑可汗伏允。这是军报。”说完,双手奉上李靖的奏章。
李世民接过去匆匆扫了一眼,念道:“皇帝陛下……侯君集奔袭伏俟城,吐谷浑人无备,一战成功,击毙吐谷浑可汗伏允,伏允其子慕容顺率领文武百官王公贵族231人投降,吐谷浑归唐矣。
宜阳王殿下所提供的食疗方法,治愈了大批患有眼疾的将士;提供的炒面等供给方法,为大军奔袭伏俟城提供了有力保障。
臣等联名为宜阳王殿下请功……”
大殿上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李佑继续吃点心,香甜可口。
李泰等人则像是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大臣们望着李佑的目光十分复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混不吝就如此厉害。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欣赏,还带着一丝惭愧。
阴弘治此刻的心情无比激动,他很想蹦跳几下来发泄自己的狂喜心情。
萧东昌的目光中透着古怪,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早朝散后,两仪殿。
李世民的侍卫总管马宣良正在向李世民汇报,他说道:“陛下,宜阳王殿下擒获了一名混在西征军眷属中的奸细,他将人交给了监门卫。”
李世民知道李佑是不愿意插手此事,心中暗暗欣赏。今天发生的事情,可能和几位皇子有关,李佑不愿意进行调查,就给李世民处理此事留下了余地。
他说道:“这件事要秘密查访,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严格保密。”
“臣,遵旨。”马宣良退出去了。
此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的眼前出现了李佑那张倔强的脸庞,看上去顺眼多了。
他说道:“王德,今晚摆宴广翠殿,召宜阳王李佑觐见。”
宜阳王府。
李佑刚刚来到大门口,就受到了阴弘治、张宝贵和阴广浩等人,以及王府几乎全体人员热烈欢迎。
在王府的周围,还站着很多看热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