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历史名人之水 展现水利智慧之光——前言
水之为利,膏腴干里、泽被万世;水之为害,饿殍盈闾、哀鸿遍野。史迁曾言:“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甚哉,水之为利害也。”防洪治水和兴办水利是中华5000年文明发展史中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治水人层出不穷,李冰、王景、郭守敬、潘季驯、王同春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洪水大量决口分洪,圩堤普遍溃决。接防总命令,公司派出抗洪抢险专家组,我是其中的成员,参加了汉江民乐闸堵口和洪湖、监利长江干堤的守堤抢险工作。记得当时抵达洪湖干堤抗洪一线时,正值傍晚。站在大堤顶上,放眼远眺,堤外是天水相连,一片汪洋,几乎望不到对岸;回首一看,堤内的洪湖市华灯初放,已是万家灯火,远处的田野,微风轻抚,掀起层层稻花的涟漪,一片谧静祥和。可这灯火、这稻花大部分都在脚下,因为大堤的高度约与五层楼房的高度相当,堤外汹涌而至的洪水水位,刚刚好与在堤顶垒起的、及于胸高的、单薄的编织袋子堤相平。堤内的家园,就靠这风雨飘摇的大堤和子堤保护,随时都有一泻千里的危险,广大人民命悬一线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水患?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论证,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三峡工程胜利建成,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将泽被万世。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卓越的治水人,如老一辈的张光斗、潘家铮、王家柱先生……他们都是当代的大禹!是我们后学晚辈的楷模。
经过大量收集整理和精心梳理,《图说水利名人》即将面世。《图说水利名人》不仅记录了我国众多对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古代和近代名人,最为重要的是传承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水文化书籍。任红女士将这本著作原稿送我先睹为快,一口气读完,爱不释手,掩卷长思,感慨颇多,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然笔者嘱以前言,吾生也晚,吾学也浅,诚惶诚恐,几不知所言,以上诚为读后感,权充前言。
孙志禹
2015年1月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