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无坝引水都江堰
李冰像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江边。喜看杩槎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灌阳竹枝词》),生动再现了古代百姓纪念李冰治水功绩的祭祀活动,真实记录了“清明放水节”蜀地人民清明放水喜迎春耕的盛况。
回溯中国的治水历史,大禹治水的功绩只剩下传说,古代先贤治水的壮举,只在都江堰得到最直观的感受。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嘉惠蜀人,而且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仍然烛照着今天面对水灾频仍而疲于治水的人们。
悠远时空 谁为李冰
人类文明史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很重视历史文献的民族,修著史书的传统开始得很早。“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班固《汉书·艺文志》)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浩如烟海的史书。奇怪的是,对都江堰这样一个将成都平原造就成“天府之国”的杰出水利工程的建造者,史书中却记之甚少。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作了最早的记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没有年代,没有形象,甚至连人物的姓氏都没有记录。
西汉时期蜀地学者扬雄,在一部名为《蜀王本纪》的地方史志中为蜀守冰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扬雄补齐了“蜀守冰”欠缺的李姓,而且第一次把李冰记为秦人,但是有关那座经天纬地的大工程,扬雄却只字未谈。
扬雄之后的数百年间,在一些史学家的笔下,李冰一步步被衍化成了一个法术高明的神。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对此描述最为详细,作者常琚详细记载了李冰精通变化,曾经化苍牛操刀入水,与江神的化身搏斗厮杀的神话情节。据载,李冰最终击杀了江神,平息了蜀地水患。
虽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曾灭六国之书,但秦史却在保护之列。令人费解的是,在所有现今可以查阅的秦国正史当中,我们可以多次见到郑国渠、长城,却很少见到都江堰的有关记载,李冰和他的伟大工程只是零星见于少数地方史志当中。
虽然史料已经亡逸,关于李冰的生平和出生地,却仍然可以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有学者认为,李冰是秦王派到蜀地的郡守,祖籍在楚,后来迁居陇西。他的父亲李余,曾经和秦相范睢一同拜鬼谷子为师。李冰自幼跟父亲李余学了许多天文、地理知识,公元前272年,秦王因范睢力荐,“以李冰为蜀守”,时年30岁。1974年,在都江堰外江河道的淤泥当中,修建索桥的工人们无意间挖出了一尊高约3米的石人雕像。石像的衣襟和左右袖上,分别刻着三行字,衣襟是“古蜀郡守李府君讳冰”,左右袖分别是“东汉建宁元年闰月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治水万世焉”。石像上的刻字便是此种观点的有力证明。
然而令人质疑的是,秦人长期生活在西北地区,不善治水,只擅长放牧,被蜀人鄙夷地称为“牧犊儿”。《史记》曾记载了秦国要修一条从泾水到瓠口的水渠,一直通到洛水,用来灌溉农田,即著名的郑国渠。因无人懂得水利,不得不启用了韩国的治水能人郑国。这样说来,如果李冰真是秦国官员的话,秦国为何不启用懂得治水的本国人李冰,而用一个心怀叵测的韩国人郑国呢?特别是在得知郑国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修渠消耗秦国的国力,仍不得不用他,就是因为秦人没有懂得治水的人。据此蜀地的人们更坚定地认为,李冰不是秦人,而是蜀人。
蜀人的猜测,依据的是长久以来流传在本地的历史传说与故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到蜀地考察,作为一个严谨的史学家来说,对蜀守冰及其治水的工程予以肯定,但对李冰的身份语焉不详。他抑或是面对蜀地长老们口口相传的传说与故事,以及关于李冰身份的莫衷一是的纷争,所做出的谨慎的取舍?
蜀地的传说中,李冰是古蜀国开明王朝的亡臣。在公元前316年,秦国灭亡了蜀国后,李冰归隐家乡章山。章山旁就有一条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禹王谷,李冰从小便受到了大禹治水的熏陶,成了一位治水能人。传说中李冰曾为开明王朝的治水官员,为蜀王鳖灵整治河道,造福人民。秦灭蜀后,蜀地在战火中变为一片焦土。蜀守张若准备重修成都城,无奈无人懂得治水。成都城几次修建,又几次被水冲毁。有人向张若推荐了开明故吏李冰。但李冰心怀开明王朝,拒绝出山。于是秦王直接下令,强迫李冰就范。李冰无奈来到成都,因不忍心看到蜀地的人民在水灾中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于是担起治水重任,组织官吏和百姓一道历经磨难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秦王因其功业卓著,任命其为蜀国郡守。
还有学者说李冰是蜀地羌人。过去羌族有送魂返乡的习俗,而《蜀王本纪》里记载,李冰讲过自己的亡魂要经过汶山,而汶山是羌族的故乡,说明他本是羌人。
还有学者说李冰就是古蜀国开明王朝的君主鳖灵,因为按照蜀地的方言“鳖灵”二字快速连读就是一个“冰”字,而蜀地的传说中开明王朝的君主鳖灵也精通治水。
据蜀地相传李冰晚年,退隐到故乡章山。后又以年迈之躯治理连年泛滥成灾的洛水,终因劳累过度,在洛水河畔溘然长逝。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洛水旁修建了一座李冰神祠,年年祭祀。自东汉开始,李冰又被尊为“川主”,各地设“川主祠”,年年香火不绝。
时空悠远,史料亡逸。李冰的身世已随历史的云烟悄然淡去,但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却如一座丰碑巍然屹立在西蜀大地。
千秋功业 恩泽民生
纵观全球,人们发现,一系列世界奇观和难以解释的现象都出现在北纬30°两侧左右。如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区、喜马拉雅山、北非大沙漠、密西西比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奇特的是处于此地的陆地,大都是干热少雨,甚至是无垠的沙漠,而成都平原却山清水秀,沃野千里。
要知道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地势四下漫流,常常给平原生息的远古生灵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无奈的蜀民只有祈求神灵。
“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璧沈。”这是《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古蜀时期蜀地先民祭祀水神的场面。巫师在祭祀仪式和舞蹈后,将手中的神器璧投入大漩涡之中,以表示对神明的景仰。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成功之后,“泽国”和“赤盆”变成了“陆海”和“天府”。此后蜀地人民祭祀水神的活动逐渐演变为祭祀“川主”李冰的活动。
就在都江堰离堆一侧,赫然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实灌一千万亩纪念。”1000万亩,足足6660平方千米。试想,古今有哪一项水利工程能“实灌”这样大的面积?它泽被的是土地肥沃的天府“粮仓”,就是说是整个四川盆地。蜀地一句谚语“天府美自古堰来”,就是说蜀地能成为天府,都江堰可谓居其首功。
由《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就是指李冰开凿宝瓶口。“崖峻险阻,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在尚未发明火药,不能爆破的情况下,李冰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花费8年时间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而取名“宝瓶口”,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离堆,为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所凿成的和玉垒山分离的孤堆
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渠系起保护作用。宝瓶口这一岩石渠道,十分坚固,千百年来在岷江激流冲击下,都未被冲毁,有效地控制了岷江水流。清宋树森《伏龙观观涨》一诗云:“我闻蜀守凿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便是对李冰凿成宝瓶口后形成的景观的真实描述。
宝瓶口,为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宝瓶口引水工程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花费4年时间迎着岷江来水方向修筑了一道坝。这就像一条头朝前的大鱼,顺在江水当中,巧妙地将江水一分为二。坝的顶头形如鱼嘴,昂头于岷江江心,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西边叫外江,仍循原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主要用于灌溉、行舟和漂运。
鱼嘴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将水量按一定比例划分:“分四六,平潦旱。”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灌溉,这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洪水季节,两者比例又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潦灾害。
为进一步起到对岷江分洪和减灾作用,李冰父子在鱼嘴分水堤与离堆之间,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更为绝妙之处还在李冰运用回旋流理论将鱼嘴和宝瓶口之间一段内江河道的堤修筑成一个凹下去的缺口,通过一片开阔地与外江相通。当洪水来临时,内江江水超过堰顶,形成环流,多余的洪水连同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这就是“飞沙堰”。
从此岷江水从松茂峡谷汹涌而出,经鱼嘴分流、排沙,经飞沙堰溢洪、再排沙后,汩汩清流从宝瓶口水道源源流出,进入到成都平原,使得四川“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成为“天府之国”。正如李冰殿前的那副对联所题:“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江,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华阳国志》说李冰还先后组织蜀中军民在成都市建了七座桥(称为七星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犀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这七座桥是大干渠上的便民设施。
华阳国志
李冰任蜀守期间,打通南方的通道,疏通穿过临邛(今邛崃)的文井江,并且在今天的双流华阳设立盐井。在此之前,川盐开采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史籍所载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尔后,他又修复和开通了北上的栈道。从此,蜀地与外界交通不绝。
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如“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布,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冰又通笮汶井江,经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自湔堤上分羊摩江”等等。上述水利工程,史籍均无专门记叙,详情多不可考。
治水理念 烛照今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蕴涵着闪光的古代哲学思想。清朝人吴涛将它所遵循的哲学思想精辟概括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都江堰平实而高超的布局,都江堰岁修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和治水八字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以及“急流缓受,不与水敌”等治水理念,无不闪烁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借助岷江居高临下奔流不息之水势,乘势利导布置工程建筑体。它无坝蓄水,无闸分流,将天然地形、水流的内在规律与各建筑体有机地平顺地结合在一起,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融入大自然之中。它利用顺水而筑的鱼嘴分流、排沙;利用飞沙堰正面取水,侧面排沙、溢洪;利用宝瓶口,控制水量,引流入渠,自流灌溉;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科学、巧妙地配合,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鱼嘴
其中最奇妙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中的“分四六、平潦旱”,它指的是水量调配功能。鱼嘴并未横亘江面筑成一道拦河大坝,而是“不与水敌”地顺着河道筑起一道分水堰。鱼嘴分水后,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内低,再加上正有一个弯道,在春耕季节江水流量较小时,主流就有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首先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用水。洪水季节,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势受河床弯道的制约明显减少,再由于外江一侧江面较宽,内江一侧江面较窄,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这样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难题。鱼嘴的角度是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飞沙堰组成的水量调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保证,两千多年前李冰没有经纬仪等工具,却将鱼嘴角度定得如此精确,实在令人称奇。
飞沙堰
从鱼嘴分进的内江水,被离堆一顶,自然旋流起来,每当夏秋之季水流量大于宝瓶口的可流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从飞沙堰一齐流出去。“飞沙”二字的意思就在于不仅溢洪还能再次排沙。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决定了整个渠首工程的布局。它使内江水势经过一段流程后便于控制,水质进一步澄清,然后被迎面独立的离堆顶托江水,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创造了飞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宝瓶口的瓶颈效用,保证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展示了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水平。
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工程中,创造了竹笼装石作堤堰的施工方法。当年并无水泥等先进的建筑材料,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采用江心抛石,但石料被激流冲走,筑堰失败。李冰另辟新路,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而且,笼石层层垒筑,既可免除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的危险。
李冰制定了都江堰岁修制度以及岁修都江堰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的深度,《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最早水下埋的是3个石人马,以前以涨水不过肩部,水枯时不低于人的足部为标准。现今淘滩,以看到4根卧铁为标准,这4根卧铁分别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九十年代埋下的,只要看见4根卧铁就行了,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水量不足,难以灌溉。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则。“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从卧铁到堰顶要恰巧2.15米,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据当地老人们说,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田灌溉增加,川西大坝20多个县的农民争水,并出现伤人事件。为加大灌溉用水,在岁修时将飞沙堰坝用水泥加高了80公分,哪知夏天未至,春汛时成都北部的金堂等县就已成泽国,人们慌忙炸掉加高的水泥堰围,恢复古制,才保证了成都安全度汛。
李冰还制定了治理岷江和解决灌区输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具体方法,即“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格言,也可以说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则。是“遇弯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凸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沟很多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顺轨”,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
八字格言
平实而高超的工程布局,以竹笼为特色的工程结构,以“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为真髓的岁修管理制度和治理河道的通则,无不贯穿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急流缓受,不与水敌”的治水理念,它们形成千百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引领这项伟大工程的独特风骚。
今天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水灾而疲于应对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古代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都已先后废弃,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同时修筑的秦长城也已雄风不再,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堰2000多年来其效益却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其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治水理念,正是其不朽的根本所在。都江堰无疑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环保的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