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与水
婚礼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时刻,各个民族的婚礼习俗各不相同,但有许多都包含了水的内涵,这也给婚礼带来了更加美好的意义。
●三水大塘渔民水上婚礼风俗
三水大塘渔民水上婚礼风俗
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位于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交汇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与水文化。尤其是该区西北部的大塘镇渔民的婚礼,也别具浓郁多彩的“水”风情。
渔家儿女经媒人介绍相识,见面定情后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先由女方父母开礼单,用红纸写上礼金,经过双方讨论协商,就算定下一门亲事。之后就择日子过银定(即结婚前男方送礼到女方家中),男方择好结婚日子,便通知女方,这叫做送日。婚礼之前,男女双方父母要带着槟榔去邀请亲朋参加婚礼。
在送日当天,有一个步骤叫做“洗神楼”。新郎的亲人们用清水扫过神主(祖宗牌位),摘油灯,然后请喃呒佬(法师)。喃呒佬手抓树枝点火,洒松香粉,叫做“打火粉”。喃呒佬将写好的喜帖,分别贴在船头、船边、船尾等处。喜帖内容一般为顺风顺水、大吉大利等。新郎上头(梳头)时候着新郎衫,喝一碗糖水,并插香和蜡烛拜神,意味着喝过上头糖水就成为大人了。
送日后第二天上午,亲戚送来贺礼,邻居们则联合送贺礼。午宴后,开始上红仪式,由男方家的计手(帮新郎上头的男人)帮新郎插花挂红。
第三天早上,用竹绳把渔艇扎在一起,在艇的两边挂红、挂一对灯花,中间挂喜帐和一对新竹篙,竹篙节数必须是双数。去接新娘的人数要单数,接到新娘后人数要双数。迎亲队伍撑艇到女家,待女家燃放爆竹,男方艇头对女方船头,迎亲开始。男方计手上女方船拜神。然后迎娶新娘到男家。由女方家的计手婆接回新娘家酬谢媒人。又返回男家,兄弟上岸,接祖先,用布剪成衫袄,再献上猪肉、酒、一碗米插住两朵花,从艇上将神位接上岸,请祖先着岸、饮酒,顺序从老到小。晚餐前摆“太平席”,即上香跪拜祖先。开晚餐时,新郎给男宾客敬酒,新娘给女宾客敬酒。这样叫做“过席”,客人给红包。到晚上,请客人上岸饮新娘茶,客人也要给红包。实际上就是用开玩笑的形式让新娘认识各位客人。
第四天,吃完午饭后,叔仔要取乐新郎新娘。一张横头凳两人站上去,两个一起咬糖果。先由叔仔两人示范后由一对新人照样做。后搞散席式:放满锅水、碗、筷子,要新娘子洗锅、碗、筷子,逗新娘子,摘灶散席。
第五天早上饮“三朝茶”(即女方回门茶)。男家摆酒过程就这样,过一个月左右,新娘回娘家洗头。
●“北国江南”起凤镇的汉族水上婚俗
起凤镇位于风光旖旎的马踏湖区,物产丰富,是天然的旅游胜地,素有“北国江南”之盛誉,水上婚俗就流传于当地的鱼龙、夏庄、乌河、起凤、华沟等村。
马踏湖一带地势低洼,孝妇河、乌河、猪龙河在这里汇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湖泊。2100多条水渠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湖区有27个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连水,户户通船,门前搭起小桥,院后泊着小船,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因而,马踏湖风景区又有“北国江南水乡”之美称。
起凤镇的汉族水上婚俗
水上婚俗传承年代久远,约在明朝末期形成,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一般程序如下:父母包办,一般女方的年龄要大于男方,经媒人介绍,双方家长同意,核对属相是否适宜,然后媒人换贴子,这是“订亲”;之后男方选择吉日,并托媒人给女方送去衣料、首饰、压柬钱,这俗称“大相”。婚前一个月左右,男方请人写好结婚日期、新娘过门的时辰等,即“下双头盒”。娶亲前两天,男方摆酒席,请吹鼓手家门插红旗、贴对联,亲朋好友送来喜帐(一床大红被面)、喜资。由于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没有旱路,结婚娶亲必须用船。新郎要背着新娘上船,以前要用椅子抬着新娘上船。
起凤镇的水上婚俗具有欢庆、祝福、谐趣的文化魅力。其仪式来自于传统文化,代表着一定的寓意,反映了水乡人家对美满婚姻、幸福生活的追求。每举行一次嫁娶,对平民百姓的仁爱礼仪、衣着服饰、家居陈设等都是一次推动。
●苏南水乡婚俗
苏南水乡婚俗与我国古代婚嫁礼仪一脉相承,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但又具有水乡特色,以流布于常熟沙家浜镇周边地区较为典型。最能充分体现水乡婚俗特点的,是迎娶前后数天的婚礼大典。结婚仪式的当天为“正日”,正日前一天为“前三朝”,正日后一天为“后三朝”。
沙家浜镇习俗,迎亲除用花轿之外,还必须用迎亲船。迎亲船装饰华丽,有两支橹或四支橹,比普通的船快,又称“快船”。迎亲当天,新郎沐浴理发、穿戴崭新的制服礼帽,由二爷(男方的弟弟)陪同,坐上“快船”,吹吹打打,去女家迎娶。礼品以盘为单位,一般有六只盘,多则八只或十六只。
新郎要在中午前赶到女方家里,先由二爷进门通报,并向厨师、账房先生等发红包;新娘的兄弟出门迎接,有的故意拖延,给新郎“除性子”。新郎到中堂拜见岳父母和女方大娘舅。新娘向新郎敬三次茶(俗称“三道茶”),以“喜团”招待,再设宴招待。午后,新郎要到内室拜见岳母,听取岳母的叮嘱,然后回到厅堂分长幼对女方亲属一一拜见。女方长辈则要给新郎见面礼,一般由二爷代收。
迎亲船来后,新娘开始打扮,重要一环是开面,由一位有经验的妇女,用两股坚韧的细线将新娘的脸上茸毛绞尽(旧时,妇女婚前是不能剃掉脸上汗毛的)。最后,新娘戴上凤冠霞帔,即“上盖头”。
装扮完毕,新娘由伴娘搀扶出房,再由兄长背上轿。新郎要付“抱舅钿”。新娘上轿时哭哭啼啼,亲娘也要哭哭啼啼,这就是“哭嫁囡”习俗。俗以为越哭越发。
花轿抬上船后放于船头,新娘换上新鞋由伴娘搀扶着进船舱,旧鞋子不能带走。娶亲船离岸时,必须一篙子撑到河中,不能有第二篙,篙子还不能搭水,寓意新娘不拖泥带水、一心一意在夫家。娘家人要泼出一盆水,表示嫁出女儿如泼出水,永不回头。
苏南水乡婚俗
迎亲船返回男家靠岸前,先要摇四个来回,俗称“摇趟子”。摇船人特别卖力,趁机展示划船技艺。迎亲船正式到岸时,先燃放四个爆竹,称为“高升”。男方也连放四声爆竹,以作响应。
在迎亲船即将到岸时,公爹腰系红绸带、插两杆秤、背一只鱼篓、提两只水桶,赶在快船到岸前抢提两桶水放进厨房,称为“公爹抢水落团圆”,以讨团圆、有余之吉。
嫁妆船到岸,放爆竹。起嫁妆称“把嫁妆涨起来”。先由一人搬“衣食饭碗”。搬“衣食饭碗”“首藏”“子孙桶”和“和合铺盖”这四件时,是可以向男家争喜钿的。嫁妆安置完毕,才迎新娘上岸。
新娘的轿子到了男方家,新郎的姑姑或嫂子出门相迎并把新娘抱或背入家中。
新郎、新娘面朝门外站立,在茶担(婚礼主持人)主持下完成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的礼仪。整个程序,由鼓乐手演奏喜庆乐曲。新郎、新娘各抓红绿牵巾一头,由夫妇双全的两位妇人持红烛引入洞房。茶担一路吟唱喜歌,两个童男用“车袋”铺路,新人踩袋而前,新郎在前要退着走。“车袋”前后相承,一直传到洞房,寓意子孙不绝、代代相传。
进洞房后,新郎、新娘分坐于东西两头床沿,俗称“坐床沿”。少顷,新郎用秤杆为新娘挑盖头,意为“称心如意”。新房里备好一桌菜,喜娘给新人各盛一碗。喜娘给新人搛菜时,要说吉利话、唱喜歌讨口彩。新郎、新娘赏喜娘喜钱。因桌上有一对花烛,所以叫“吃花烛”。
众亲眷酒足饭饱后要闹新房,当地民俗讲究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新婚之夜,一些好事的年轻人往往躲在新人洞房外偷听动静,第二天向众人传播,取笑新郎新娘。
在“后三朝”这天,男方再次摆宴招待女方亲朋好友,俗称“还席”。前来赴宴的亲友要备好“三朝盒”礼品,送给男方尊长。这一天,新郎要领新娘入祠堂,拜见祖宗,只有拜过祖宗,新娘才算是男方家族的嫡系人物。然后,新娘下厨房做饭、干活。
正日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随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女家设宴款待宾客。一般女家的礼数以此日为正,客人也是这一天来得最多。照例,这天女家的亲友们也要戏耍新郎,热闹一番。新郎也要像新娘在男家认大小一样,在这里拜尊长、认大小。
●白洋淀采蒲台婚俗
白洋淀水上婚俗
也许是四面环水生活在岛上的缘故,采蒲台人大事小情都离不开这一汪白洋淀水。孩子到了成家的年岁,等到刚一过正月,家人赶到采蒲台三月庙前为孩子求结婚吉日。采蒲台几位占卜老人,用毕生所学为年轻人选择结婚的良辰吉日。日子定下来,男方把写结婚日期的“红条子”送到女方。男方的父母把大礼钱用红纸包好,由媒人送达到女方。年轻人结婚的日程表也拉开序曲。
在婚礼前一周,操办婚礼的家庭邀请亲朋来计划和设计酒席的用料、用量等。婚礼前一天,红案(菜食)、白案(面食)的灶火搭起来,人们为婚礼做最后的准备和冲刺。婚礼头天的早晨,女方要送嫁妆。嫁妆装满几条船,亲友们拉锚开船乐乐呵呵地去新郎家。船行驶到白洋淀的对岸,岸边早有人守候接嫁妆。婚礼当天一早,新郎和婶娘、嫂子、姐夫、伴郎等在无数人的注目里,一齐坐上接亲的花船。船也是经历着小木船—机动船—快艇的演变。伴郎们点燃鞭炮,一声声巨响!在通过女方亲朋设置的重重的关卡下,新郎走进新娘的闺房。随后新郎新娘踏上开往新家的船。此时新娘并不能入宅,先借宿到别家。新郎家中,大席小席开宴。席间新娘的叔叔给新郎敬酒,叫“斟盅”。新郎必须双手捧杯,一饮而尽,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暮色降临,新郎由亲朋陪伴,弟弟或侄子们则睡在新郎的新床上“压炕头”。到了占卜老人卜算的进宅时间,新娘吃完婆婆亲手做好的汤,由新郎的叔叔打灯笼引路、新郎搀扶,走过一段黑暗的路程,走进自己未来的家。到新房的院子,新娘按照婶娘或嫂子的指引向天鞠躬,就可入宅。婚礼第二天进行“圆饭”,新娘娘家的亲戚都来做客,参观女孩的新家,吃婆家的饭食,喝小两口的喜酒。送走娘家人,一家人乐乐呵呵地包“和蜜饺子”。傍晚,新郎的发小和朋友齐聚新家洞房,入洞房时,有嫂子们给弟弟和弟媳妇捂炕、小姑子给嫂子端尿盆等的习俗。从此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
●斗门水乡:传承几百年的汉族水上婚俗
水上婚嫁风俗形成于清初,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它在备婚宴、接新娘、拜高堂、会歌友等几个环节上,以船为交通工具,以歌来贯穿整个婚嫁活动。
斗门水上婚嫁的主要特征,一是婚嫁形式繁复多样,讲究礼仪,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礼仪物品,新郎新娘要穿戴一些必备服饰;二是与居住的水环境不可分离,有明显的“水”特征;三是与沙田民歌有不可分离的联系。
斗门水乡的婚嫁习俗已传承几百年,有着严格的程序
斗门水乡人家嫁娶礼仪颇为讲究,共有13项严格的程序。
第1项:夹年生。男子到娶亲之年,家长请媒婆代为寻找合适对象并上门提亲,双方认可后,将两人生辰八字对照,若五行相合,即可定下亲事。
第2项:拿茶叶(即下定或订婚)。“夹年生”合适后,男方派代表与媒人一起,带茶叶、糖果、礼饼、芝麻、槟榔、绿豆、酒肉到女方家订下亲事。女方家长同意后,开出礼单。
第3项:择日。一般由男方择两个日子,为迎娶日期。
第4项:使日。女方家长同意所定的日子,称为“使日”。
第5项:起厨。在举行婚礼的前两天,男女双方家庭各在自家门前搭起一个竹棚,架起炉灶,用于酒菜的准备和婚嫁中有关仪式的进行。
第6项:坐高堂。婚礼前一天晚上,男方家中举行仪式,亲戚朋友都坐在客厅里,堂上排列着祖先神位,新郎在正中席地而坐,两边各点一支红烛,家人在竹棚中央挂起“大”字(给新郎命名),表示新郎长大成人,可以成家立室。坐高堂要进行“拜席”(新人向双方父母敬酒)、“拜钱盒”,之后向亲戚敬茶敬酒。亲戚朋友们围坐一堂,唱起古老的咸水歌。
第7项:上头。新郎拜完席和钱盒后,就要进行“脱合”,即在家中沐浴更衣,寓意洗去一切污垢。当两只红烛在鸡啼时燃尽,男家便请两位夫妻齐全、儿女众多的“好命”男性长辈当梳头公,在太公神位前再次点燃红烛,一边为新郎梳头,一边诵读吉利祝词。
第8项:嫁仪。女方出嫁前一天,女方邀请多名姐妹做伴娘,晚上一起“叹家姐”,从历代祖宗一直叹,唱情歌、唱别歌、唱送嫁歌。出嫁当天,由两位夫妻齐全、儿女众多的“好命”女性为新娘梳髻。
第9项:迎亲。男家准备好船、桨、雨伞、礼金等物去迎亲,新娘的父亲要在迎亲帖上签上“领谢”。
第10项:拜堂。新娘过门要先跨火盆、拜祖宗,然后向新郎的长辈敬“过堂茶”,长辈以“利市”或首饰回礼。
第11项:渡水饭。新娘的姐妹在迎亲船后步行到新郎家,陪新娘度过新婚的第一个夜晚。
第12项:逗新娘,闹洞房。
第13项:回门。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回娘家,要“有日去,有日返”。三朝回门后,婚礼过程全部完成。
●新安江“水上吉普赛人”的独特婚俗
乌龙山下,新安江畔的海城,是一个“江如青罗带,山似碧玉簪”的迷人的古城。在水波粼粼的江面上,住着九姓渔户,这九姓渔户的婚嫁风俗,可谓天下一奇。
九姓渔户,是指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九家。据传,他们的祖先是陈友谅的部将,战败后,被明太祖朱元璋贬为“渔户贱民”,规定只准以船为家,不得在岸上落户,也不得与岸上人通婚,甚至到岸上买东西也必须赤脚,不准穿鞋。如果穿鞋上岸,被人告发,官府抓住,就要被砍掉双足。直到清朝同治五年,朝廷才让九姓渔户“改贱从良”。
新安江「水上吉普赛人」用大木盆迎娶新娘
九姓渔户的婚嫁习俗与岸上不同,男女双方都把自己的船只披红挂绿,装扮得非常漂亮。两船之间保持三尺左右的距离,婚礼自始至终都在船上进行。
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男女双方的船头,各悬一面大铜锣,双方互相配合,一轮一轮地敲13下,一直敲到天亮。新娘在锣声中,同亲人话别。浩瀚江面、点点渔火、嘡嘡锣声、窃窃私语……形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江上婚嫁图。
新娘在出嫁前,还有一个有趣的仪式——“训女婿”,岳母要站在船头,高呼女婿的姓名,教训他婚后不准欺侮妻子,要夫妻和睦。女婿听到后,要飞快地跳到新娘的船上,双膝下跪,回答说:“听岳母吩咐,一定记住!”说完,要飞快地逃走。如果动作慢,被女方亲友拉住,就会受到大家的嘲弄,并被罚供香烟、糖果等。
女方的船到男方的船,中间隔着三尺多宽的水面,新娘要过船,有两种非常有趣的方式:一种是用一只大木盆,让新娘坐在上面浮过去;另一种是采用“抛新娘”的办法。“抛新娘”是惊险动作,稍有不慎,抛的人和新娘会一齐落水,所以事先要用安全带把抛的人系住,以防万一。举行“抛新娘”仪式时,女方的船要放三声炮,第一声是“招呼炮”,请男方的船做好接新娘的准备;第二声是“动手炮”,抛新娘开始;第三声叫“结束炮”,表示仪式结束。然后,男方船上也放两声炮,一声是“进门炮”,一声是“胜利炮”。
新娘抛过船后,还要“爬船篷”。男方在船头接住新娘,而洞房门在船尾,所以新郎新娘要双双爬上船篷,爬到船尾下来,进入洞房。至此,整个婚礼就算完成了。
●建湖水上人家婚俗
建湖境内水网密集,沟河纵横,呈水乡湿地风貌。境内婚姻礼俗既有地区之差,也有水陆之别。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沿袭古俗的基础上,水上人家形成了水上的婚姻礼俗。
建湖水上人家的婚礼仪式在水上举行,船是婚礼殿堂,也是花烛洞房
水上人家婚事,择日不像陆上那么繁琐,一般选择传统节日或者农历双日,季节选择多为夏天,因此时是渔民的捕捞旺季,这个时候结婚,象征兴旺发达、年年有丰收。
陆上嫁娶用轿,水上嫁娶用船。船既是水上人家的住房,又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田”。在男婚女嫁中,又成为迎亲的水上之“轿”。
因为是“喜船”,所以在喜日前必须装饰一番。
在喜船的船头上横架一杆,杆上并排悬挂红灯笼四盏,上书“新婚禧喜”。在第一和第四盏灯笼的下方船头,挂两条又宽又长,绾有同心结的彩带,名谓“张灯结彩”。男家船头上放两只活公鸡和两条肥活的红鲤鱼,红冠公鸡象征“吉祥如意”,红鲤鱼寓意“日子大红,年年有余”。
喜日,男方请一位有地位的男宾为迎亲客,请二至四名男女执事,负责接待和迎亲诸事。女方当日也要请“伴嫁姑娘”。另外,男女双方皆请鼓乐班子。喜日时,两船相距不太远,相互可以听到鼓乐声。
当天下午,一般在黄昏前,男方喜船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徐徐驶向女方喜船。男方迎亲客及男方父母站在船头,女方父母也站在自己船头。当喜船相互接近时,女方喜船以鼓乐、鞭炮相迎。此时,男方迎亲客及男方父母与女方父母拱手致礼,互相道喜,并请女方父母巡视喜船前舱和后舱,看男方婚事准备如何。女方父母回船后,立即奏乐、燃鞭炮,并将船驶向男方喜船。两船并排系紧后,新娘在鼓乐鞭炮声中,在伴娘和亲友簇拥下,走出船舱,走上船头。此时,女方乐停,男方鼓乐鞭炮齐鸣。新娘在鼓乐声中,打开一瓶酒,手持酒盅,斟满后向迎亲客敬酒,每人两盅,被敬者必须一饮而尽。
敬酒后,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脱下鞋子,换上男家备的新鞋。交亲时,男女双方都打着伞相迎送,俗传此举可以避邪保平安。伞顶上缠着红绸带,以示喜事大吉。
新娘过船后,首先叩拜公婆,公婆将红纸包裹的喜钱放在新妇手上。接着,新郎、新娘对拜,再绕喜船一周,意为熟悉自己的新家。随后在伴娘的陪伴下,新娘静坐船楼。这时,双方喜船鼓乐鞭炮齐鸣,女方在欢庆声中把嫁妆搬进男方喜船的洞房中,然后双方父母站在各自船头拱手道别。男方喜船缓缓离开,女方奏乐即停,只听男家乐声,这是“欢欢喜喜迎新娘”;突然男方停乐,女方乐起,这是“高高兴兴送嫁女”。待男方喜船停泊,双方鼓乐一齐轰响,这称为“两家合欢”,然后双方各自设喜筵款待宾客。
船上办酒席摆桌子,以桅眼左边、面朝船头为一席。渔家青年结婚,要安排一条小船给新人,吃过送房酒,家长解开船缆,将小船推离大船,随风自由流淌到避风港,不系桩缆,停在哪里就在哪里过花烛之夜。
●路遇水井盖红布的回族婚俗
回族青年男女,经过各种场合的互相接触和了解,认为对方是自己的心上人,那么小伙子就会把真情坦率地告知双亲,接着便请求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介绍人,去姑娘家求亲。如果双方对这门亲事都满意,下一步便是选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
回族同胞的婚俗中,有迎亲途中遇水井,以红布或红纸覆井的习俗
按照习俗,订婚吉日大都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夜晚。小伙子的家长在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携带聘金1000元、面条800斤、槟榔1000个、手镯1对以及糕点等礼品前往姑娘家,并由姑娘亲自接待和接受礼品。交完“女卡银”(彩礼)后,双方家长就商定完婚的良辰吉日。订婚的男女在婚礼前的一个月,不能见面。
婚礼亦选在主麻日,并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行。婚礼前三天,双方家庭在房前的空敞平地上用帆布搭成大伞形临时栅屋,作为“迎宾堂”,接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这一天,他们称之“作锅”(即洗头),新娘要挨家逐户邀请全乡的妇女来她家洗头。
婚礼前两天,男女双方得全身沐浴。当天下午,同乡男女青年分别宴请新郎、新娘,本乡老妇为新娘梳妆打扮。晚上,新郎、新娘各在自家迎宾堂接待宾客。筵席排列成双,以示新婚成双成对。在宴席上,年轻人尽情歌唱,念清真教义,直至深夜。这一天叫“阿斗格”。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或当天凌晨,新郎到女方家举行“尼卡罕”仪式,然后迎娶新娘。回族人称新娘为“新姐姐”。“新姐姐”梳洗打扮完毕,临行前要大哭一场,即使没眼泪也得挤几滴,否则会被人笑话。在迎娶的路上,若遇到水井,要用红布或红纸覆盖,表示新人将来不会遇到坎坷。娶亲途中,还不能与其他的娶亲队伍相遇,若不期而遇,新娘要相互交换裤带,以防“冲喜”。
福建青水畲族同胞将畲族婚俗演绎成优美,风趣的舞蹈
●青水婚俗舞:一种流动画面的民俗风情舞蹈
福建永安青水的畲族婚俗舞,是将民间约定俗成的婚俗演绎成画面的流动民俗风情舞蹈。根据这项民俗风情舞蹈的内容,当地婚俗与水也有着一定关系。男方去接亲前,要“三催亲”,就是要去催3次,以示真诚迎娶新娘。新娘上轿前,上穿黑布绣花边的民族衣裳,下着黑布裙,头上饰铜牌或银铛等,铜牌得用13块拼成,并要形成扇形。畲族婚礼最令人动情、令人感慨的是哭嫁。青水畲族女子出嫁要穿轿衣(白衣、青衣、蓝衣3件),母女等还要大哭一场。
新娘哭毕离门时,母亲为其扎上大红腰带,寓意企盼新娘早生贵子,用红腰带背着孩子回娘家。新娘头披红盖头,上轿前往新的家庭。
到夫家后,新娘下轿时,新郎背新娘入门,伴娘撑红伞为新娘遮挡,门前有两人用竹枝扫地,一人泼水,含去邪之意。泼水者有意将水泼到新娘身上,伴娘执意去挡,一嬉一闹充满情趣。
掀起红盖头,新娘、新郎先饮茶一杯、喜酒一盏,然后由新郎捧过一斗白米,让新娘数米及米上的4个发亮的银元,表示丰足的好先兆。
婚礼当天上午至次日清晨,丰富多彩的盘歌对唱贯穿在整个婚礼的各项仪式之中。新娘离开娘家时,告别阿爹、阿娘、阿兄、阿姐等人要唱《别亲歌》;新郎新娘吃合欢酒时唱《八仙上桌》;新娘进洞房唱《分瓜子》;宾客看到新娘时唱《初看新娘歌》,闹房唱《闹房歌》。
最有趣的是进了新娘房,不管是谁,都可以拿香粉往男方的亲人身上尽情地抹。自然,年轻美貌的新娘和伴娘也少不了要让小伙子们涂得满面脂粉,不过,她们是绝对不会生气的。
若你有幸到新郎家中做客,那他们首先要请你喝冰糖茶,好大的一块冰糖放在杯子里,再给你一支小巧的银匙,你若不知底细,只是喝茶,不把冰糖吃掉,他们将不断添加茶水,直至冰糖溶尽为止,那你就受苦了。好客的畲族同胞要请你吃一碗粉干煮红蛋,配猪肉两块、老酒一壶,那蛋只能吃一个、猪肉只能吃一块,粉干也只能吃一半,否则,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不雅的客人了。
●“宝塔茶”与畲族婚礼
“宝塔茶”是福建福安畲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婚嫁习俗,曾在福安与霞浦交界的松罗、溪尾一带畲族聚居地广为流传。独特的茶礼仪是“宝塔茶”婚嫁礼仪的核心内容,水也就因此在畲族婚礼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宝塔茶”习俗是,在畲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天,男方挑选一位精明能干、能歌善舞的男子当“亲家伯”(或称“迎亲伯”),带着猪肉、禽蛋等聘礼,代表男方前往女家接亲。女家见“亲家伯”来,立即开门鸣炮迎接,女方“亲家嫂”则搬一条板凳放在厅堂的左侧请“亲家伯”入座,“亲家伯”要懂得谦让,把板凳挪到右边就座。接着,“亲家嫂”向他敬烟,“亲家伯”须拿出自己的烟,先敬“亲家嫂”和在场的他人。否则,会被视为无礼,人们便点着鞭炮扔到他脚边,轰他,烧他的衣裤,取笑他。
畲族「宝塔茶」
男方送来的礼品要一一摆在桌上展示。“亲家嫂”会取猪肉、禽蛋等过秤,“亲家伯”一语双关地问:“亲家嫂,有称(有亲)无?”“亲家嫂”连声答:“有称(有亲)!有称(有亲)! ”接着,“亲家嫂”用樟木红漆八角茶盘捧出5碗热茶,这5碗热茶像叠罗汉式叠成3层:一碗垫底,中间3碗,围成梅花状,顶上再压一碗,呈宝塔形,恭恭敬敬地献给“亲家伯”品饮。“亲家伯”品饮时用牙齿咬住宝塔顶上的那碗茶,用双手挟住中间那3碗茶,连同底层的那碗茶,分别递给4位轿夫,他自己则一口饮干咬着的那碗热茶。这简直是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要是把茶水溅了或倒了,不但大伙无茶喝,“亲家伯”还会遭到“亲家嫂”的奚落。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的结婚仪式一般在农历腊月至春节期间举行。而在这项神圣的仪式当中,水也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水。男方迎娶时,新郎带着聘礼去女方家,到达女方家后,先向岳父献一筒清水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下午举行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必须同坐一条凳子,新郎要主动给新娘夹菜,新娘将菜还给新郎,表示互敬互爱。饭后,由女方家长给新婚夫妇举行拴线仪式,之后,女方亲友陪同一对新人到新郎家。在新郎家,将再次举行一系列新婚仪式。
拉祜族婚礼闹新房十分特别,新娘必须机警麻利地把新郎脚洗净,否则会被闹洞房的人把火塘灰撒到洗脚盆里
举行婚礼当天,男女双方家中都要杀一头猪,然后男方将猪头送到女方家,再把猪头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女方家,另一半带回。女方也照此行礼,最后,男女双方将各自的两半猪头合在一起,以示骨肉之亲和新婚和睦之意。
婚礼这天,新郎、新娘一起下山背水、上山砍柴,然后把新背的水、新砍的柴送到女方家中,同时要献饭给岳父岳母。接着,新郎、新娘再回到男方家里献水献饭,到寨庙中磕头、供奉礼肉。村寨老人主持祭寨神仪式,祭礼结束后,新郎、新娘回到男女双亲家中祭祖、敬拜父母和亲友。以上仪式完成后,新郎新娘便与宾客们一起吃鸡肉稀饭,迎来婚礼的高潮——大规模的对歌活动。
夜晚闹新房,宾客们,尤其是年轻人挤满新房,尽情地嬉闹。传统的闹新房活动极为特别:新娘端来一盆热水,亲切而甜蜜地喊丈夫并为其洗脚,此时,闹新房的人们故意用火塘灰把新郎的脚弄脏,让新娘重洗,或向热水里撒火塘灰,让新娘重新打洗脚水,如此反复,直至新娘必须机警麻利地把新郎的脚洗净,为丈夫穿上从娘家带来的一双新鞋。
婚礼当晚,人们吹起芦笙,载歌载舞,庆贺拉祜儿女成婚,常常娱乐到半夜才结束。
●泼水接亲的土族婚俗
土族儿女举行婚礼时,前往接亲的是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娶亲的头一天晚上,两位“纳什金”带着礼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装首饰,牵着一头母羊去女方家迎亲。女方家会以热烈而奇特的方式迎接它们。
纳什金来到女方家,首先要隔门与新娘的女伴们对歌,并要一一回答姑娘们的问题,姑娘们满意才会开门。当他们走进女家大门时,姑娘们将一桶又一桶清凉的水泼向他们,女方长辈便说:“贵客到了快迎接,姑娘们不要泼水!”但实际上是在暗示姑娘们多多泼水。要是纳什金躲起来了,长辈们就会喊:纳什金到某某地方去了,年轻人不要往那泼水。纳什金逃上楼,他们又喊:“贵客上楼了,不要往楼上泼水!”实际上是指挥大家泼水。纳什金虽然浑身湿透,但不能生气,姑娘们戏弄够了,会请他们更衣入席。如此待客,是因为土族人认为,水泼娶亲客,是为他们洗尘,是为向新人祝福。
水泼接亲队伍,是土族婚礼的热烈序曲,是亲人朋友祝福新人的一项礼仪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壮族同胞盛行背新娘过河的婚俗
●壮族的婚礼与水
新娘背过河是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新娘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为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由未婚女青年担任的“迎娘”在一旁给新娘打伞遮阴。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在广西钦州壮族居住地区,新娘到婆家后的第一天,行完婚礼后要由婆家一年纪稍长且多子的妇女把新娘带到家族所饮的水源处,焚香祈祷,并向水中抛洒米和钱币,然后由所陪妇女以手掬水轻抹于新娘额头。最后,新娘要向水源行礼叩谢。在当地壮族民众看来,水为万物之源,因此水可以给人带来生殖力,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添丁的愿望。因此,水会得到当地人的崇拜。
●泼面盆水的台湾客家人婚俗
台湾客家人婚俗丰富多彩,其中“泼面盆水”是礼仪之一,独特而有趣味。
举行婚礼当天,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当新娘、新郎一登上迎亲的车,新娘的母亲或家族中的长者便手持一盆水(少许),往新娘车子上一泼。车子一开动,新郎便把手中的扇子从车中抛出,泼面盆水者即刻拣起扇子猛扇,边扇边念:“扇凉一点,很凉啊!很凉啊!”这个习俗,其实是在提醒新娘: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要好好对待夫婿,永相厮守,就如同“覆水难收”,不能轻生离婚之念;而泼水者拿着扇子猛扇猛叫,则代表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因为“女儿嫁出去了,又了了一桩心愿”,所以“好高兴,好凉快,好痛快啊!”是在为女儿找到了一个理想如意的归宿而高兴。
●闽南新娘挑水风俗
在泉南一带,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必须亲自到村里的水井去挑水,或与新郎共同扛水回家。这一习俗据说源自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闽南海过某渔村,有个年届“而立”的男青年与邻村一位女子结了婚。洞房花烛夜的次日,新郎又要出海去捕鱼了,以前早饭是母亲做的,如今这种家务活理所当然地要由新媳妇来承担。此时,新娘发现家里水缸没水,想去打水又不知水井在何处。新郎见状便提起水桶欲去打水,却被新娘拉住道:“郎君就要出海了,水还是让我去挑吧!”于是新郎便带她来到水井边。村里的人探知新娘要来打水,觉得很新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人小孩争相围过来看。调皮的小孩和小伙子故意搬来树枝或石头挡在这对新婚夫妻挑水必经的路上,不让他们过,甚至有的还向水桶抛掷石子,以此取乐。这对小夫妻只得东躲西闪、左拐右绕,回到家,水桶里的水也只余下半桶。新娘独自挑水变成小夫妻俩一同扛水回家,这段风趣的小“插曲”,后来被作为闹洞房的一种“补充”,世代沿袭,形成独特的婚俗。
●新娘拜井、挑水认亲的水族婚俗
水族实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汉文化传播输入之后,才出现姓氏,但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因此个别地区虽出现同姓通婚现象,但依然恪守“同宗不娶”的原则,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数十代之久也依旧不能通婚。违者要受舆论的谴责和习惯法的惩治。
水族婚俗最为特别之处便是新娘拜井、挑水认亲。新娘到男家的头一两天,要去拜井,这是水家的例规。拜井这一天,新娘会邀约几个亲姐妹一同悄悄地去,一则了解水井的位置和远近,二则为几天后挑水认亲做好准备。有的地区新娘去拜井时,还必须随身带去两个鸡蛋放在水井里,若两个蛋是相依相靠,就说明夫妇白头到老,姻缘美满。待新娘回门归来,就履行挑水认亲义务,由新郎的妹妹陪同,挑着水桶给家族伯叔兄弟每家每户送一挑水,以示认亲。这种习俗至今仍然保持不变。
新娘拜井、挑水认亲是水族婚俗的独特之处,沿袭至今
●彝族的婚礼与水
水在彝族人的婚礼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男方去女方家订婚,一旦成功,女方家的姑娘们就会立即向准新郎泼清水。在迎亲之日,迎亲队伍一到新娘家,迎接他们的见面礼同样是女方家的姑娘们泼来的一瓢瓢清水,有的被泼得甚至连裤腰带也湿透了。当然,也有机警勇敢的迎亲者会冲出姑娘们的包围圈反击,把姑娘们泼得像落汤鸡似的。泼水,是彝族婚礼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嬉戏活动,它既增添了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又含有驱邪避灾的寓意。迎亲队伍返回男方家的途中,遇桥时必须涉水而过,也是为了消除“秽气”,带来“福气”。对于彝族姑娘来说,结婚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意味着告别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将去夫家履行服侍公婆、生儿育女、照顾丈夫等义务,迎接全新的生活,因此新人要用水洗去一切不洁,以崭新的风貌迎接新生活。
泼水是彝族婚俗的重要内容。在迎亲这天,新娘家的姑娘们用一盆盆清水迎接迎亲队伍
在婚礼第二天,夫家还要特意为新娘举行迎魂沾圣水仪式。仪式由作为彝族大祭司的毕摩主持,用鸡做牺牲。毕摩念诵经文举着鸡在主人全家尤其是新娘的头上按顺时针方向转三周,再让新娘及夫家人逐个用手沾木碗里的圣水。新娘手触圣水,就意味着其灵魂已被迎到夫家并被纳入夫家氏族户籍,成为夫家的一位正式成员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以后就要为夫家效力终生。这与诞生礼中“婴儿手沾圣水”仪式性质相同,是一项添人进口迎接新成员的接纳仪式。倘若夫妻双方因各种原因而结束婚姻,那么离婚后的妇女在改嫁时还必须请毕摩为她举行“解除户籍”仪式,因为她的灵魂只有在解除原户籍后,才可被纳入再婚夫家的户籍内。仪式中要用一只白山羊、一只白鸡以及无数根树枝。届时,毕摩念经作法,当事者从毕摩插好的树枝中解除一道道障碍而过,毕摩的助手持一瓢冷水尾随其后,将水倒在烧红的石头上,使其发出阵阵的水蒸气。仪式结束后,将所有树枝收来捆成一捆捆,送到“西方”的树林中。冷水泻在烧红的石头上产生水蒸气,寓意清洁改嫁的妇女。“西方”,在彝族传说的方位观中,是死亡的象征,仪式中所用树枝全部送往西方,含义更加明显。因此,这应是一场埋葬旧我以诞生新生命的再生仪式,该妇女在通过此仪式后,就可获得新生,以新的面貌来迎接再次的出嫁。
●仫佬族婚俗与水
居住在贵州仁怀市、遵义市一带的仫佬族人迎娶新娘时,不论是在春夏还是秋冬,男女双方的家人和亲朋都要准备一盆冷水放在门后,等媒人一脚踏进门槛,守候在门后的亲朋立刻端着水盆向媒人头上淋去。按当地人的说法,把媒人浑身淋透就能淋去霉气,新婚夫妇才会相亲相爱。生活和睦。
●傣族的婚礼与水
据明代地理著作《蜀中广记》记载,傣族祖先在举行婚礼仪式时,男方家要先用一碗水浇新娘的脚,这被称为“制之水授妇”,意思是把自家的水授予新婚妻子。《蜀中广记》中还提到傣族祖先的婚姻以泼水作为婚姻媒证。明代成书的《百夷传》中也有关于傣族婚俗中使用水的记载:傣族男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以带着中意的未婚女子回家,男子的姑姑要为姑娘洗脚,过几天后,方送姑娘回家。随后,男方请媒人带着礼品去女方家商量婚事。可见,水在傣族婚俗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直到现在,西双版纳的傣族青年男女通过泼水节活动相识而建立婚姻关系的仍不鲜见。沿袭至今的傣族传统婚礼仪式中,供品中依然有一碗清水,依稀显露着水文化的影子。